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高收益債券投資者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高收益債券投資者

發布時間: 2021-05-24 03:40:53

① 垃圾債、高收益債、私募債是一個東西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垃圾債即垃圾債券,是指主要由信用等級較低或盈利記錄較差的公司發行的債券。由於信用等級差,發行利率高,此類債券具有風險較高同時收益也高的特徵。
高收益債是信用等級低於投資級別的債券,又被稱為垃圾債券或投機級債券。根據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對債券的信用等級劃分,低於Baa或BBB的債券為高收益債,有時也包括未被評級的債券。
我國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對高收益債券的評級定義,有機構報告將AA級以下等級的債券統稱為高收益債,也有人認為應以國際慣例即BBB級為界限。不過,即使以BBB級為界限,我國債券市場上也已出現了高收益債券,只不過尚未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例如,個別債券發行人在發行時雖在BBB級以上,但因償債能力的惡化,信用評級被調降到BBB級以下。還有一些結構化的債券產品,其次級部分往往也是在BBB級以下。
與投資級債券相比,高收益債券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信用風險較高、收益率較高、債券流動性較低。這三個特點決定了高收益債券的發展具有特殊性,其對市場環境的要求更高。考察國外高收益債的發展歷程,可為我們提供有益的經驗。
私募債也被稱為高收益債券,由低信用級別的公司或市政機構發行的債券,這些機構的信用等級通常在Ba或BB級以下。由於其信用等級差,發行利率高,因此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2012年5月22日,《深交所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業務試點辦法》發布。
三者的定義差不多也是相關聯的,但是他們是不同劃分原則的
垃圾債和高收益債不是一個概念,但是他倆是同一種現象的兩種表現形式。垃圾債是從債券的風險角度來講,高收益債是從債券的收益角度來講。只有市場足夠有效,風險被完美定價這兩個概念才重合。而且高收益債券的高收益不一定是風險造成的,還有可能是公司資本結構所限、市場恐慌折價拋售、市場的期限偏好。。。比如去年下半年有很多優質的公司債跌破90,到期收益率高的誘人,卻沒有人敢要,實為流動性在作祟。但是出於習慣,現在國際上基本把junk bond和high yield bond混為一談,好比外國人把病人等死的地方稱作「hospice shop(臨終關懷)」一樣,屬於委婉稱謂。

私募債則是發行主體為中小企業集群的一種債券,和其他債券的區別好比是團購之於單獨下館子。。。

這三個概念,沒有可比性,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他們落在不同的范疇里。學究一點的講,三者分別為按發行主體的信用分類、按收益情況分類和按發行主體的類型分類。

② 國內現在有沒有高收益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又稱為債券型基金,是指專門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它通過集中眾多投資...最後,不要對債券基金收益期望過高。債券中有一種叫信用債,那是不以公司...

③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高於債券票面利率時,債券價值為何會低於面值

債券的價值是該債券未來的現金流按一定的折現率折現得到的~~~~
設債券票面利率為r, 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為R,且R>r

那麼一年的後債券的就是面值加利息就是面值*(1+r)
將其折現,即為面值*(1+r)/(1+R)由於R>r,所以(1+r)/(1+R)<1
所以價值低於面值~~~~~

兩年三年也同理~~~~~~

有不明白的追問我~~~~

④ 債券投資的風險與規避有哪些

(一)違約風險

規避方法:違約風險一般是由於發行債券的公司或主體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高帶來的風險,所以,避免違約風險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不買質量差的債券。在選擇債券時,一定要仔細了解公司的情況,包括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的以往債券支付情況,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應盡可能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以便及時做出賣出債券的抉擇。同時,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較低,保守的投資者應盡量選擇投資風險低的國債。

(二)利率風險

規避方法: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總之,一句老話: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三)購買力風險

規避方法:對於購買力風險,最好的規避方法就是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使購買力下降帶來的風險能為某些收益較高的投資收益所彌補。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收益較高的投資方式上,如股票期貨等,但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四)變現能力風險

規避方法:針對變現能力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如國債等,便於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冷門債券最好不要購買。在投資債券之前也應考慮清楚,應准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債券的中途轉讓不會給持有債券人帶來好的回報。

五)再投資風險

規避方法:對於再投資風險,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也就是說,要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並使一些風險能夠相互抵消。

六)經營風險

規避方法:為了防範經營風險,選擇債券時一定要對公司進行調查,通過對其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信譽等。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極小,而公司債券的利率較高但投資風險較大,所以,需要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做出權衡。

⑤ 為什麼鵬華全球高收益債債券每天最多隻能賣入500佰

該只基金是鵬華基金公司發行的一隻QDII基金,主要分析全球各國家和各地區的宏觀經濟狀況以及各發債主體的微觀基本面,以高收益債券為投資標的,力爭獲取高於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收益,在前一段時間世界各國的資本市場波動幅度加大,大量資本都流向了債券等避險資產,為了保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基金公司在4月6日,限制了該基金的申購金額,每日500元或者100美金,以上只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需謹慎,祝你投資順利天天開心

⑥ 收益債券的高收益債券

你好,高收益債券(high-yield
bond)主要指評級在投資級以下或不具有評級的公司所發行的債券,通常以高票息或低折扣作為信用風險補償,因此相較於一般的投資級債券具有更高的潛在收益,又被稱為非投資級債券、投機級債券或垃圾債券。根據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對債券信用等級的劃分,穆迪債券評級Baa3以下,標普和惠譽債券評級BBB-以下的債券為高收益債券(參考下表)。高收益債券往往具有較高的違約風險,之所以能夠吸引投資者,是因為其具有比一般信用債券更高的收益率,投資機構如能較好地進行組合,收益不僅能夠覆蓋風險,還可能獲得巨大的投資利潤。

⑦ 高收益債券與杠桿收購怎麼樣

IPO和並購有一個承前啟後的關系:前者為資本市場提供了足夠多的上市公司資源,而後者則是上市公司間的資源整合,實際是金融資本提高產業資本的效率。對投行來說,IPO考察的是估值定價和銷售能力,而並購除了對估值定價,對產業的深刻理解,擁有復雜的關系網路,也是必須的。並購是資本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成為主流的業務,它的魅力還在於:不同於IPO,每個人做並購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而比誰的玩法最高明實在是一件刺激的事情。所以,做投行業務的人偏愛做並購,就如同做投資的都喜歡和對沖基金搞搞曖昧。 上世紀八十年底的美國,無疑是做並購人的夢想。華爾街的傳奇米爾肯繼承和發揚光大了一種非主流的金融產品:高收益債券。高收益債券(high yield bond),還有一個更為大眾所熟知的名字:垃圾債券(junk bond)。高收益債券名字的分裂正如同一種辯證哲學的表述,任何事物都有對立性。說它垃圾的人是強調這種債券信用評級低(通常為BBB或更低)而違約風險高,說它高收益的人是強調高收益債券對國債有較大的基差,收益好。簡言之,高收益債券體現了風險和收益配比這個規律。但是米爾肯不這么看,他在研究了上千份財報之後,得出結論:高收益債券的風險沒有看起來那麼高!因此,高風險債券物超所值。按照這種思路,米爾肯開拓出了一個垃圾債券市場。 最初用於投資的垃圾債券,很快成為了杠桿收購(LBO)的的工具。杠桿收購的原理是私募股權基金物色合適的收購對象,為了保證收購的成功,杠桿收購特別關注被收購企業的現金流,保證收購後能夠償還債務。除此以外:企業經營管理層應當在企業管理層工作年限很長;據偶較大的成本下降、利潤提高的空間和能力;企業債務比例低。而資金來源上:收購發起人通常提供完成收購所需的10%資金,主要由高收益債券提供30%左右的夾層基金,其他資金由商業銀行提供。 杠桿收購的實質是用債務替換被收購企業的股權,並且最大程度實現了以小博大。很多中小企業通過杠桿收購完成了對行業巨人的兼並。KKR在著名的對雷諾茲-納貝斯克收購中收購金額為250億美元,但是KKR實際出資僅為1500萬美元,其他資金全部來自於德崇債券的垃圾債券。 盡管杠桿收購在國外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但是在國內資本市場鮮見,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資本市場的法律和監管體系。 商業銀行貸款:《貸款通則》規定不得用貸款從事股本權益性投資,《商業銀行法》要求商業銀行對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償還能力、還款方式等進行嚴格審查。 過橋貸款:在國外杠桿收購中,投資銀行通常會提供一筆過橋貸款,幫助完成股權的初步收購,之後由倍收購企業發債替換此貸款。國內的投行則受限於分業經營,不得提供貸款業務。 債券融資:國內目前主要的債券品種,對發行額度、用途都有明確的要求,通過發行債券來進行杠桿融資從法律上來看較不可行。

⑧ 對投資者來說,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各有什麼利弊

風險性不同

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都有一系列的風險控制措施,如發行時都要符合規定的條件,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證券上市後要定期並及時發布有關公司經營和其他方面重大情況的信息,接受投資者監督。但是債券和股票作為兩種不同性質的有價證券,其投資風險差別是很明顯的。且不說國債和投資風險相當低的金融債券,即使是公司(企業)債券,其投資風險也要比股票投資風險小得多。主要原因有兩個:

1. 債券投資資金作為公司的債務,其本金和利息收入有保障。

企業必須按照規定的條件和期限還本付息。債券利息作為企業的成本,其償付在股票的股息、紅利之前;利息數額事先已經確定,企業無權擅自變更。一般情況下,債券的還本付息不受企業經營狀況和盈利數額的影響,即使企業發生破產清算的情況,債務的清償也先於股票。

股票投資者作為公司股東,其股息和紅利屬於公司的利潤。因此,股息與紅利的多少事先無法確定,其數額不僅直接取決於公司經營狀況和盈利情況,而且還取決於公司的分配政策。如果企業清算,股票持有人只有待債券持有人及其他債權人的債務充分清償後,才能就剩餘資產進行分配,很難得到全部補償。

2. 債券和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同樣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但二者波動的程度不同。

一般來說,債券由於其償還期限固定,最終收益固定,因此其市場價格也相對穩定。二級市場上債券價格的最低點和最高點始終不會遠離其發行價和兌付價這個區間,價格每天上下波動的范圍也比較小,大都不會超過五元。正因為如此,債券「炒作」的周期要比股票長,「炒作」的風險也要比股票小得多。

股票價格的波動比債券要劇烈得多,其價格對各種「消息」極度敏感。不僅公司的經營狀況直接引起股價的波動,而且宏觀經濟形勢、市場供求狀況、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甚至一些空穴來風的「小道消息」也能引發股市的大起大落,因此股票市場價格漲落頻繁,變動幅度大。這種特點對投機者有極大的吸引力,投機的加劇又使股市波動加劇。因此,股票炒作的風險極大,股市也成為「冒險家的樂園」。

聯系股票投資的風險性,我們來談談股票投資的收益。高風險應當是與高收益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從理論上說,投資股票的收益也應當比投資債券收益高。但這是從市場預期收益率來說的,對於每個投資者則不盡然,特別是在我國股市尚不成熟的情況下。

⑨ 信用等級越低的債券,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就越高

信用等級越低的債券說明信用風險越大,不同信用風險的債券之間會存在不同的信用利差(所謂所信用利差就是無風險資產與有風險資產的收益率差異,無風險資產收益率一般泛指國債),而對於信用等級越低的債券來說其要求的信用利差就越大,即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就越高。而對於債券投資來說很多時候債券是採用固定票面利率來進行發行的,而債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債券投資的未來現金流在不違約的前提下是可預期的,由於這些的固定性,導致同樣的現金流在不同收益率的情況下其債券的內在價值是不同的,高收益率會降低其債券的內在價值,導致收益率與債券價格成負相關。(註:就算是浮動利率即俗稱的浮息債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只是債券的內在價值影響呈度相對於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稱的固息債要低)

⑩ 什麼叫高收益債

高收益債是信用等級低於投資級別的債券,又被稱為垃圾債券或投機級債券。

根據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對債券的信用等級劃分,低於Baa或BBB的債券為高收益債,有時也包括未被評級的債券。

收益債券是由產業公司、金融機構、公用事業機構發行並被至少一家獨立的信用評級機構列為投資等級以下、且其票面收益率高於投資等級的債券。

與投資級債券相比,高收益債券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信用風險較高、收益率較高、債券流動性較低。

這三個特點決定了高收益債券的發展具有特殊性,其對市場環境的要求更高。


(10)高收益債券投資者擴展閱讀:

等級制度

標准普爾公司把債券的評級定為四等十二級:AAA、AA、A、BBB、BB、B、CCC、CC、C、DDD、DD、D。為了能更精確地反映出每個級別內部的細微差別。

在每個級別上還可視情況不同加上"+"或"-"符號,以示區別。這樣,又可組成幾十個小的級別。投資級即為BBB。

根據美國穆迪系統和標准普爾系統的評級要求,凡處於Baa3或BBB-級以下的債券均被視為高收益債券。

產生高收益債券的原因是: 傳統的信用評級制度對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限制; 公司結構重組對於資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