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我國債券總託管量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我國債券總託管量

發布時間: 2021-05-23 05:46:36

㈠ 我國最大的債券市場是:

C.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
託管量和交易量都占總量的95%以上,具體數據可以參考www.chinabond.com.cn。

㈡ 什麼是 債券市場託管量

簡單來說就是已經發行但尚未到期的債券總量

㈢ 中國債券市場市值 vs. 滬深兩市市值 (2012年) 最好有準確點兒數字 謝謝

中國債券市場市值超過23.7萬億(數據來源於中國債券信息網)這是根據中央結算公司公布的去年12月底的債券託管量的數據,滬深兩市的市值超過22萬億(這是根據滬、深證券交易所在其網站上對於2013年1月11日公布的總市值數據的總和是22.9萬億,由於12月末至今整體來說大盤漲幅不算很大,故此其變動值不會太多)。

㈣ 債券市場的市場數據


2013年1月央行公布《2013年1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顯示,2013年1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債券5214.6億元,同比增加182.9%,較2012年12月減少14.3%。
央行數據還顯示,截至2013年1月底,我國債券市場債券託管量為26.4萬億元,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託管量為25.2萬億元,占債券市場債券託管量的95.4%。銀行間債市一家獨大的格局依然如故,但相比2012年年底的96.2%,佔比有所下降。
債券託管量,即已經發行但尚未到期的債券總量,是衡量債券市場的重要指標之一。從債券託管量的指標考量,最近幾年,中國債券市場可謂突飛猛進。
近幾年來,中國市場債券託管量穩步增長。2008年末,債市債券託管總額為10.3萬億元;2009年末為13.3萬億元;2010年末為16.3萬億元;到了2011年末為22.1萬億元;到了2012年末,這一數字增長為26.0萬億元。
進入2013年,債券市場的規模更是呈現提速跡象,2013年1月份債券託管總量增加4000億元,快於2012年同期。

㈤ 關於銀行的債券託管業務的問題

首先,理財和託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託管代表的是「存放」,只收取「存放」的費用,而理財則是代客進行投資打理,會收取投資管理和業績提成的費用。

目前中國有兩個債券市場,一個是場內市場,即交易所市場,指的是滬深交易所的債券市場;一個是場外市場,即銀行間債券市場,指的是由人民銀行組織成立的,在各金融企業法人機構之間進行債券交易的市場。

交易所市場在滬深交易所交易,兩個交易所是這些債券的總託管。銀行間債市在同業中心(也就是上海的外匯交易中心)交易,但這些債券的總託管是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央國債登記公司(中債登),這家公司在北京。

在中債登託管的客戶中,分為甲乙丙三類客戶。前兩類可自主交易,丙類客戶只能委託甲類進行交易。甲類除了代理託管丙類客戶以外,還可以在櫃台將債券賣給自然人,這些債券在中債登的薄記系統里也是放在甲類的託管賬戶里的。

所以,你這里指的銀行的債券託管業務,有些不清楚,得看前後文。可能是甲類商業銀行的債券託管業務,也可能是中債登所總託管的所有銀行間債券的業務情況。

㈥ 債券怎麼交易

現貨交易:又叫現金現貨交易,是債券買賣雙方對債券的買賣價格均表示滿意,在成交後立即辦理交割,或在很短的時間內辦理交割的一種交易方式。

例如,投資者可直接通過證券帳戶在深交所全國各證券經營網點買賣已經上市的債券品種。

回購交易:是指債券持有一方出券方和購券方在達成一筆交易的同時,規定出券方必須在未來某一約定時間以雙方約定的價格再從購券方那裡購回原先售出的那筆債券,並以商定的利率(價格)支付利息。深、滬證券交易所均有債券回購交易,機構法人和個人投資者都能參與。

期貨交易:債券期貨交易是一批交易雙方成交以後,交割和清算按照期貨合約中規定的價格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進行的交易。債券期貨交易。

(6)我國債券總託管量擴展閱讀

債券是政府、企業、銀行等債務人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並向債權人承諾於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

㈦ 什麼叫債券託管量

直接轉吧——通俗點講:債券託管量等於已經發行但尚未到期的債券總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商業銀行及授權分行、信託投資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管理的各類基金、保險公司、外資金融機構以及經金融監管當局批准可投資於債券資產的其他金融機構(下稱投資人)均可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央結算公司)按實名制原則以自己名義開立債券託管賬戶。

㈧ 債券託管總額什麼含義

投資人委託證劵經營機構存管的債劵總量。

㈨ 伊斯蘭債券的發展前景

在20世紀的初的幾年,伊斯蘭債券憑借著自身獨特的組織形式和對伊斯蘭石油資本的巨大誘惑力,實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
2013年年底,通過伊斯蘭債券的方式,全球籌資總額已經達到350億美元。與此同時,我國債券的總託管量是12.3萬億元,A股總市值是32萬億。在金融體系比較成熟的國家裡如美國和日本,債券規模一般都會高於資本市場規模,因而我國在健全和完善金融體系的進程中也不可避免的要關注如何壯大債券市場。
上海
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經明確表示要積極推進交易所債券市場建設,希望吸引更多的債券在上海交易所發行、交易、託管,讓上海在未來成為全球資本的集散地。因此,我國應該考慮發展多種債券發行和運作模式,豐富債券品種,促進中國債券市場的快速發展。
香港
2014年9月11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政府債券計劃下成功發售首批伊斯蘭債券,發行額為10億美元,年期為5年,獲全球投資者踴躍認購。
本次發售的美元伊斯蘭債券於10日定價,收益率為2.005%,與5年期美國國債差距為23基點。全球投資者對這批伊斯蘭債券的反應非常熱烈,認購金額超過47億美元,錄得4.7倍超額認購,令最終定價可由初步價格指引收窄7基點。本次發行的伊斯蘭債券是香港繼2013年7月作出立法修訂,為發行伊斯蘭債券提供一個與傳統債券相若的稅務架構後的又一舉措。

㈩ 中國債券發展有什麼建議

很多人對於企業債券籌資可能不是很理解,債卷用通俗一點的叫法就是「發票」,其實所謂的企業債卷籌資就是單位通過發放這種「發票」向市面上的民眾來集中資金。這種發放「發票」來向民眾集中資金是很多企業通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這種方法好的地方就是成本低,還有就是更好的使持有者對單位的掌控力度。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這種方法的限制要求條件比較多,還有一個就是在資金上面的風險相對來說會比其他的高一點。另外我國相關法律規定這種方式有一定的最低額度,就是金額累計的總和不能超過這家企業單位的凈資產百分之四十。另外呢就是這種「發票」一定要符合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才可以使它在市面上更好的流通使用。
企業債卷籌資發展的建議:
第一步:目前來說我國對於這種「發票」發行的管理體制有些許的不足,首先在管理上應該成立出一套對於這種「發票」的管理體制,在發放這種「發票」的審核過程中中應該嚴中之嚴,而對於違法發放的企業單位應該給予一定的懲罰。
第二部:政府應該加強對「發票」的扶持力度。大方向延展出出企業債卷的類型。之後呢可以向海外大力度的推行這種債卷,接著呢就是上市。
第三步:成立出一套合理合法有規范的評估體制。首先,就是要加強對部分單位的信用評估,使其可以獨立的擁有這份財產並對它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對於弄虛作假的則要給予大力度的懲罰,讓棄對那些持有「發票」的人進行賠償。這樣才能讓那些企業單位秉著誠信,對人負責的態度去做事。另外就是要有國企或者機構進行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