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利率下降,則購買債券的風險是上升還是下降
銀行利率下降,則購買債券的風險上升
『貳』 利率下降對債券的影響我這樣理解有錯嗎
1樓的回答是從貨幣時間價值的角度計算,其結果也是正確的。如果從傳到過程理解(或者叫通俗角度解釋),其過程應該如下:
市場利率下降或經濟下行(資金開始尋找更高受益的投資或尋求風險更低的投資);
若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或考慮到國債風險較低,資金將湧入債券市場;
任何市場都受供求關系影響,當債券需求量大時,價格將上升,即債券價格上升;
債券價格上升即是投資成本的提高,如:某一三年期債券,在過去100元的債券票面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每次的現金流是5元(可以理解為每次付息賺5塊錢)年化收益率即5/100=5%。現在債券價格因為供求關系變成102元的時候,每次付息仍然是5元,收益率就變為5/102≈4.9%,和第一次的計算比較,很明顯債券收益率為下降。
長期來看市場會回歸平衡,即債券收益率逐漸與市場利率區域平衡,套利行為也會逐漸結束。
總結:任何市場都受供求關系影響,需求旺盛價格上升(價格即代表成本),成本的提高會導致收益率的下降,資金會尋求更好的機會投資,會逐漸撤離。隨著需求逐漸降低,價格回歸正常。(如有錯誤歡迎大家糾正)
『叄』 當利率降得很低時,人們購買債券的風險將會變得很小
利率降得很低時,人們購買債券的風險將會變得很大。
根據凱恩斯的理論,當利率降到很低時,人們普遍預期利率已降至谷底,以後只會反彈而不會繼續降低,這時中央銀行增加的貨幣供給將全部被公眾吸收,不會再使利率下降。由於預期利率將上升。
人們將賣出全部債券,並不再持有債券,有多少貨幣就持有多少貨幣。因此,購買債券的風險將會非常高,要承擔將來利率提高而帶來的損失。
(3)利率降低債券購買風險擴展閱讀:
購買債券介紹如下:
利率下降對上市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企業的融資成本下降,財務費用大幅下降,進而導致企業更有意願進行產能升級和擴張。從而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也能有效降低生產的邊際成本。
利率下降對上市的不利一面,低利率往往伴隨著低通脹和低收入,產品銷售的增加本質是收入上升後,產品的需求增加,實際上低利率情況下,盡管融資成本下降,但是上市公司的銷售收入往往不會增加,甚至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滯銷。
『肆』 如何解釋當利率降得很低時,人們購買債券的風險將會變大
債券的價格跟利率的變化成反向變化。
當市場利率降得很低時,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低。當市場利率升高時,相對而言,票面利率也就升高。
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當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升。當利率非常低時,利率幾乎沒有下降的空間,幾乎只有上升。
所以在這個時候,這意味著債券價格幾乎沒有上漲的空間,幾乎可以肯定會下跌。因此,當人們以非常低的利率購買債券時,他們面臨著債券價格下跌的巨大風險。
(4)利率降低債券購買風險擴展閱讀:
利率對債券的影響:
利率就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
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至今,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
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利率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金融變數,幾乎所有的金融現象、金融資產均與利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伍』 為什麼說利率風險是債券投資的主要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市場利率變動對債券投資收益影響的可能性。利率風險是債券投資中的最重要的風險,可分為價格風險和再投資風險兩部分。
(1)價格風險。一般來說,市場利率與債券價格呈反向變化: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跌;當市場利率下跌時,債券價格上升。在各種證券中,債券受利率的影響最大,因為發行協議規定了債券的票面利息,而且是預先知道的。市場利率變動對債券價格變動的影響有兩個特點:一是債券期限越長,價格變動幅度越大;二是債券的息票利率越低,價格波動幅度越大。
(2)再投資風險。這種風險主要產生於附息式債券,因為附息式債券的本金到期才能歸還,利息則是按一定時期支付。該種債券的到期收益中包括了利息的再投資風險,如果投資者定期獲得利息後不再進行投資,或者再投資的收益率低於預期收益率,那麼,投資者最終所能獲得的債券實際收益率必將小於預期。因此,若在債券持有期內市場利率下降,使得所獲債息無法按預期的利率進行投資,這就會給投資者造成再投資風險。
『陸』 當利率很低時,為什麼購買債券的風險一般會變大
債券的價格跟收益率(即利率)呈反向變化,當市場利率很低時,正是債券價格的高點。
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會下跌,投資者容易遭受損失。
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當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升。當利率非常低時,利率幾乎沒有下降的空間,幾乎只有上升。所以在這個時候,這意味著債券價格幾乎沒有上漲的空間,幾乎可以肯定會下跌。因此,當人們以非常低的利率購買債券時,他們面臨著債券價格下跌的巨大風險。
(6)利率降低債券購買風險擴展閱讀:
市場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巴塞爾委員會在1997年發布的《利率風險管理原則》中將利率風險定義為:利率變化使商業銀行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或實際成本與預期成本發生背離,使其實際收益低於預期收益,或實際成本高於預期成本,從而使商業銀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指原本投資於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可能導致其價格下跌的風險。
『柒』 怎樣降低債券投資風險
債券投資的常見風險與規避方法如下:
(一)購買力風險
指由於通貨膨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若債券利率為10%,通貨膨脹率為8%,則實際的收益率只有2%,購買力風險是債券投資中最常出現的一種風險。實際上,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國民經濟一直處於高通貨膨脹的狀態,我國發行的國債銷路並不好。
規避方法:對於購買力風險,最好的規避方法就是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使購買力下降帶來的風險能為某些收益較高的投資收益所彌補。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收益較高的投資方式上,如股票、期貨等,但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二)違約風險
指發行債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在所有債券之中,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由於有政府作擔保,往往被市場認為是金邊債券,所以沒有違約風險。但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和公司發行的債券則或多或少地有違約風險。因此,信用評級機構要對債券進行評價,以反映其違約風險(關於債券評級的問題,在本節稍後將進行進一步探討)。一般來說,如果市場認為一種債券的違約風險相對較高,那麼就會要求債券的收益率要較高,從而彌補可能承受的損失。
規避方法:違約風險一般是由於發行債券的公司或主體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高帶來的風險,所以,避免違約風險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不買質量差的債券。在選擇債券時,一定要仔細了解公司的情況,包括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的以往債券支付情況,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應盡可能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以便及時作出賣出債券的抉擇。同時,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較低,保守的投資者應盡量選擇投資風險低的國債。
(三)債券的利率風險
指由於利率變動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毫無疑問,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當利率降低時,債券的價格就會上升。由於債券價格會隨利率變動,所以即便是沒有違約風險的國債也會存在利率風險。
規避方法: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總之,一句老話: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四)變現能力風險
指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的風險。如果投資者遇到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他想出售現有債券,但短期內找不到願意出合理價格的買主,要把價格降到很低或者很長時間才能找到買主,那麼,他不是遭受降低損失,就是喪失新的投資機會。
規避方法:針對變現能力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如國債等,便於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冷門債券最好不要購買。在投資債券之前也應考慮清楚,應准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債券的中途轉讓不會給持有債券人帶來好的回報。
規避方法:對於再投資風險,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也就是說,要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並使一些風險能夠相互抵消。
(五)經營風險
指發行債券的單位管理與決策人員在其經營管理過程中發生失誤,導致資產減少而使債券投資者遭受損失。
規避方法:為了防範經營風險,選擇債券時一定要對公司進行調查,通過對其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信譽等。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極小,而公司債券的利率較高但投資風險較大,所以,需要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做出權衡。
(六)再投資風險
投資者投資債券可以獲得的收益有以下三種:
1. 債券利息;
2. 債券買賣中獲得的收益;
3. 臨時的現金流(如定期收到的利息和到期償還的本金)進行再投資所獲取的利息。
實際上,再投資風險是針對第3種收益來說的。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會看到,投資者為了實現購買債券時所確定的收益相等的收益,這些臨時的現金流就必須按照等於買入債券時確定的收益率進行再投資。
『捌』 西方經濟學題目,當利率很低時,購買債券的風險會很大還是很小
債券的價格跟利率的變化成反向變化,即,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會下降,利率下降時,債券價格會上升。當利率很低時,利率下降的空間不大,幾乎只能上升,所以這個時候,就意味著債券價格上漲的空間不大,幾乎一定會下跌,所以在利率很低時購買債券,就面臨著很大的債券價格下跌的風險。
『玖』 為什麼說利率越低,持有債券的風險越低看了之前有些答案覺得不太對。
這個實際上是對於債券投資原理不甚理解其原理而陷入順勢思維的一個誤區,因利率越低,會導致債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降低,但並不等於會導致債券投資持有期間收益率就會降低,相反利率越低卻會導致債券投資持有期間收益率因利率降低而上升。原因是很多時候債券是採用固定票面利率來進行發行的(就算是浮動利率即俗稱的浮息債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只是影響呈度相對於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稱的固息債要低),而債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債券投資的未來現金流在不違約的前提下是可預期的,而一般來說債券投資很多時候是十分看重那一個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如果未來利率降低會導致債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會通過債券市場交易中的債券價格(債券價格與到期持有收益率是成反比)的上升會體現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下降,最主要原因是市場整體的利率會由於利率降低的預期而有所下降。而對於債券投資者來說是存在較大部分投資者不是把債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這樣的利率下降會導致債券價格上升的影響直接影響到這些債券投資者持有期間收益率,雖然這些債券投資者是能收取得到債券本身所產生的利息的,但是由於債券價格本身的上升則會額外帶來一部分價差上的收益,故此這樣會導致債券投資持有期間的收益率會因利率降低而上升,故此會有利率越低,持有債券的風險越低的說法。
最後必須提醒並注意的一點,過低的利率且維持時間較長的情況下,若利率出現上升,由於債券久期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其久期一般是偏長的,這會導致債券價格呈現急速式的下跌。
『拾』 如果利率下降應買長期債券還是短期債券哪種債券利率風險更大
首先假設長期債券和短期債券都是固定利率債券。
那麼,如果未來市場利率下降,發行人能以更低的利率發行新債券,則原來發行的債券成本就顯得相對高昂,而投資者則獲得了相對於現行市場利率更高的報酬、那原來發行的債券價格將上升;反之,如果未來市場利率上升,新發行債券的成本增大,則原來發行的債券成本就顯得相對較低,而投資者的報酬則低於購買新債券的收益,那原來發行的債券價格將下降。
既然如果利率下降,無論是長期債券還是短期債券,它們的價格同樣都將上升,那麼,投資者更願意持有短期債券,短期債券的變現能力強於長期債券,短期債券的風險小於長期債券。而一旦捕捉到收益更高的投資機會,投資者馬上將短期債券變現,投入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