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汽車金融公司用兩份合同欺騙消費者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汽車金融公司用兩份合同欺騙消費者

發布時間: 2021-04-23 02:52:43

㈠ 銷售賣車時有欺騙消費者行為會構成銷售欺詐嗎

最高人民法院17號指導案例 「張莉訴北京合力華通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以下簡稱17號案例)對汽車銷售中隱瞞使用過或維修過的事實構成欺詐予以了明確。指導案例雖非直接法律淵源,但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級人民法院正在審理的案件,在基本案情和法律適用方面,與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相類似的,應當參照相關指導性案例的裁判要點作出裁判」。地方法院考慮同案同判的一般正義,追求法律安定性、預見性,降低上訴法院改判發回風險,多會傾向於遵循指導案例判案。

裁判要點:欺詐行為的認定規則

對於消費者而言,要證明存在欺詐行為,無論從發現到舉證都存在相當大難度。而對銷售者而言,要避免承擔巨額賠償,只需如實告知汽車使用、維修情況,可謂輕而易舉。故從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發揮法律預測、指引、評價功能,維護公平交易的角度來看,應不支持所謂「局部欺詐」為宜。

3.銷售者不能證明履行過告知義務並得到消費者認可。隱瞞構成欺詐在於銷售者違反了告知義務。《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針對消費者在交易信息上的弱勢地位作出了具體詳細的規定。該項事實的舉證證明責任由銷售者承擔。在爭議車輛出現使用或維修過的情況時,銷售者是否履行過告知義務真偽不明,應由銷售者承擔不利後果。

㈡ 欺騙消費者所簽合同有效嗎 所簽合同

無效或部分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
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第五十六條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
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㈢ 利用合同欺騙顧客,坑害消費者

具體是什麼情況呢,需要具體講一下,才好給你提供意見

㈣ 永利普惠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怎麼樣,騙子公司,欺騙消費者,我買車在永利普惠貸款10萬元多給我貸了七千元

找你合同看,上面是多少,你要是沒自己看就簽了,這個虧你只能吃了
找個律師給看看合同,有沒有不合法的條文可以用來維權的

㈤ 4兒子和金融勾結欺騙消費者,我分期付款買車,最後給我搞了個汽車租賃合同,第一個月月供給了,第二個月

你當時怎麼沒看清合同就簽了?租賃合同購車,行駛證上的車輛所有人歸屬租賃公司的,而不是你

㈥ 購車合同已簽後感到商家有欺騙行為消費者如何維權

你可以拿著合同去找商家談,你可以退一步找個合理的解決辦法,如果商家還是不知趣的話,那你可以找下律師事務所,只有尋求法律的幫助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㈦ 在洛陽長安歐尚4s店分期買車在美利車金融貸款簽了兩份貸款合同利率不一樣合法嗎

合法不合法是要看合同內容的,僅此一項很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