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軍民融合金融服務制度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軍民融合金融服務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4-23 01:14:49

① 國防工業企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面臨哪些問題

國防工業企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面臨哪些問題
軍民融合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但現階段國防工業企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仍面臨一系列問題。中國國防工業企業協會會長劉東奎8日表示,將建立軍轉民與民參軍、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產業促進、金融服務和國際合作五大服務平台,促進軍民資源雙向轉移、良性互動。
中國國防工業企業軍民融合產業聯盟8日在北京宣布成立。劉東奎說,適時成立聯盟,堅持「軍民融合、凝聚資源、協同創新、服務產業」為宗旨,有望推動軍民融合產業效益最大化、助力企業自身核心業務拓展。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十幾萬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在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可與傳統軍工企業相比肩,但卻只有上千家民營企業進入軍工行業。
對於現階段軍民融合面臨的問題,劉東奎列舉:從企業外部來看,軍民融合管理體制不夠順暢,軍民融合行業壁壘亟待突破,軍民融合科技創新體系急需建立。從企業內部來說,企業產權與組織機構互相適應融合發展的要求,企業軍民統籌的戰略和機制尚需加強,軍民產業與創新應用不能滿足供給側需求,國防科技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穩定持續發展能力不足。
「國防科技工業是軍民融合的天然載體和核心領域。」劉東奎說,未來要著力搭建軍民協同創新展示引導平台,提供與其他企事業單位相互促進和交流合作的機會,進一步促進聯盟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平台落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軍民結合推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要不斷優化有利於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政策制度環境,打通阻礙融合的堵點。「希望聯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優化軍民融合產業鏈,促進軍民兩用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與國防協調發展司有關人士說,積極探索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新模式,聯盟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凝聚和平台服務功能,發揮成員單位的科技、市場等優勢,大力促進相關產業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據了解,該聯盟由中國國防工業企業協會、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單位共同發起。

② 加快軍民融合的辦法是什麼呢

1,軍民融合就是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為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豐厚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2辦法有:
1)以政府為先導
中國政府在軍民融合中扮演兩種角色,一是直接干預軍工企業的並購活動,參與有關軍工企業改革、並購的重大決策;二是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通過法律、經濟等間接的方式影響軍工企業。從歐洲與美國來看,政府充分發揮「管理者」進行宏觀調控的作用,在國防工業購並中採取發動、鼓勵等間接手段,促進軍民融合發展。而俄羅斯在軍轉民中,由於政府未擔當起宏觀調控人的角色,使得軍工企業與民用企業生產相同的產品,造成企業間不必要的競爭。這就要求我國政府把軍民融合作為國家戰略,對軍工企業的產業結構布局和調整 進行長遠規劃,對「軍轉民」實施政策引導,使軍工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環境。
2)以法律法規為保障
軍民融合需要通過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體 系,規范軍民融合中各參與主體的行為。制定 「軍轉民」法規,以保障軍轉民的順利實施。從法律制度來講,中國的軍民融合工作才剛剛起步,需要通過立法加以推進,使其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規范化。
3)以發展軍民兩用技術為核心
一是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對中國現有的國防機構進行改組,或擴大國防科研項目的申報范圍,使民用科研機構參與到國防科研項目的申報中來;二是建立軍民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發展軍民兩用技術,促進軍民兩個領域的雙向技術交流,實現軍民雙贏。

③ 簡述軍民融合發展的目標

1、深入理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目標指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就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

堅持黨的領導,強化國家主導,注重融合共享,發揮市場作用,深化改革創新,推動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進而實現跨越發展,力爭到2020年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2、緊緊扭住強化頂層設計這個著力重點。

破解軍民融合發展方面的突出問題,關鍵是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同步推進體制和機制改革、體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標准建設。

3、扎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點任務。

軍民融合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以聚焦重點領域帶動整體水平的提升。要推進基礎建設軍民一體,統籌軍民一體化的國家科技基礎、工業基礎、人才基礎和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國家一份投入、多份產出。

推進國防軍工軍民結合,推動軍工行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構建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推進科技創新軍民協同,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推動科技成果雙向轉移轉化。



(3)軍民融合金融服務制度擴展閱讀:

未來格局

習近平指出,今後一個時期軍民融合發展,總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豐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圍,提升融合層次。

要強化改革創新,著力解決制約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努力形成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順暢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國家主導、需求牽引、市場運作相統一的工作運行體系,系統完備、銜接配套、有效激勵的政策制度體系。

要強化戰略規劃,加強督導檢查、建立問責機制,強化規劃剛性約束和執行力。要強化法治保障,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規范、引導、保障作用,提高軍民融合發展法治化水平。

④ 為何要把握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的科學內涵

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應對復雜安全威脅、贏得國家戰略優勢的重大舉措.

在實現途徑上,指出要向軍民融合發展重點領域聚焦用力,以點帶面推動整體水平提升。要從需求側、供給側同步發力,強化大局意識、改革創新、戰略規劃、法治保障,要著眼解決制約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建立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和政策制度體系。

軍民魚水情,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表達對軍人的敬意!

⑤ 簡述軍民融合發展的目標

1、深入理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目標指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就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

堅持黨的領導,強化國家主導,注重融合共享,發揮市場作用,深化改革創新,推動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進而實現跨越發展,力爭到2020年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2、緊緊扭住強化頂層設計這個著力重點。

破解軍民融合發展方面的突出問題,關鍵是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同步推進體制和機制改革、體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標准建設。

3、扎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點任務。

軍民融合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以聚焦重點領域帶動整體水平的提升。要推進基礎建設軍民一體,統籌軍民一體化的國家科技基礎、工業基礎、人才基礎和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國家一份投入、多份產出。

推進國防軍工軍民結合,推動軍工行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構建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推進科技創新軍民協同,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推動科技成果雙向轉移轉化。

(5)軍民融合金融服務制度擴展閱讀:

未來格局

總理指出,在未來時期,軍民一體化的總體目標是加快形成各要素的多領域和高效的發展模式,豐富形式的整合,擴大范圍的集成和提高集成水平。

必須加強改革和創新,和地址的制度壁壘,限制發展軍用和民用集成、結構性矛盾和政策問題,努力形成一個統一領導,靈活協調,順利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系統,政府主導,對動力的需求,統一的工作市場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完整的,有凝聚力,有效激勵政策體系。

加強戰略規劃,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問責機制,強化規劃的剛性約束和執行力度。我們應該加強保護法治,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方法促進軍民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作用在調節、指導,並確保軍民聯合綜合發展的發展,並使其更加法制化。

⑥ 縣級市建立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制度機制,完善相關保障措施應由哪個局來制定

預備役、民兵營、武裝部、

⑦ 軍民融合什麼意思

軍民融合是通過積極主動的戰略籌劃,把國防建設有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使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相互促進、融為一體。
軍民雙方在基礎設施、力量布局、資源利用、系統管理、實踐推動、安全監控等過程中,通過人力、物力、財力和制度、標准、條件等方面的一體實施,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和成果的優化配置、互惠互利。
軍民融合的路徑:既有軍轉民,也有民參軍
軍轉民就是把軍用技術轉民用
民參軍包括
一是民用技術轉軍用;

二是民營資本進軍工;
三是民企技術和產品進入軍工或者軍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