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鄉村振興方面哪家最負責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20字中,首當其沖的是產業興旺。實現鄉村產業興旺,農業是重點、是基礎。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簡稱「中機院」)專注於產業規劃18年,在鄉村及旅遊產業方面也做過不少案例,如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閩侯縣城鄉發展戰略規劃產業發展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達州市富硒茶及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達州市宣漢縣馬渡鄉臘梅產業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黑龍江大慶市循環農業發展規劃;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北京通州區低碳現代農業示範園規劃等。
B. 村鎮銀行與農村商業銀行有何區別和聯系
聯系:都是中國銀行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准,為農村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機構。
區別:
一、指代不同
1、村鎮銀行: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2、農村商業銀行: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
二、機構職能不同
1、村鎮銀行:可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從事同業拆借,從事銀行卡業務,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以及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2、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全面取消資格股,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為農村商業銀行。
要在保持縣(市)法人地位總體穩定前提下,穩步推進省聯社改革,逐步構建以產權為紐帶、以股權為聯接、以規制來約束的省聯社與基層法人社之間的新型關系,真正形成省聯社與基層法人社的利益共同體。
三、發展不同
1、村鎮銀行:是機構設置在縣、鄉鎮,根據《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在地(市)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在縣(市)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於300萬元人民幣;在鄉(鎮)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於100萬元人民幣。
2、農村商業銀行:已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約303家、農村合作銀行約210家,農村銀行機構資產總額佔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41.4%。另外,還有1424家農村信用社已經達到或基本達到農村商業銀行組建條件。
C. 鄉村振興戰略對於農村金融需求的影響機理是什麼
一般這種需求的機制的話,應該很多的吧。
D. 發展基金 鄉村振興概念股有哪些
種植鏈方面,貢獻效率最大的種業隆平高科(000998);
受益土地流轉的種植龍頭,蘇墾農發(601952);養殖鏈方面,具備成本管理優勢的規模養殖場,溫氏股份(300498)與牧原股份(002714),
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有助提升行業效率,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北農(002385)。
北大荒(600598)
蘇墾農發(601952)
吉峰農機(300022)
海螺水泥(600585)
E. 鄉村振興是什麼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搞鄉村振興
從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詮釋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但目前無論是城鄉規劃還是旅遊規劃對鄉村如何振興,鄉村振興規劃如何做,都沒有深入有效的指導導則。因此,勇先創景作為鄉村規劃的旗幟單位制定本實戰導則,為中國鄉村振興盡綿薄之力。勇先創景提出,鄉村振興規劃要規避五大坑(定位錯誤、缺乏靈魂、紙上擺項目、用白牆來改造新農村、不解決用地問題);在做一個村落規劃時,第一步就是需要根據產業、資源、市場、發展現狀等系統分析,然後定位,定位包括:主題定位、形象定位、市場定位、目標定位。規劃一個項目最難就是破題了,勇先創景總結破題五招(狠招——搶先定位法、巧招——比附定位法、奇招——反彈琵琶定位法、妙招——差異定位法、絕招——獨立定位法);鄉村振興規劃還要文化為魂、產業為體、用地唯實。
F. 想要鄉村經濟得到發展,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要實現產業興旺,必須激活「人、地、錢」,釋放這三種要素的活力。
三、抓好「人」這個根本
鄉村振興,必然要靠人來實現。怎麼讓農民變成適合未來發展的人才?怎麼樣吸引人才到農村來建設?現有舉措也不少。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馬曉河說,解決「人」的問題,關鍵要推動兩類人在城鄉之間雙向自由流動。一類是農業轉移人口,圍繞推進市民化「降門檻」,讓有意願、有能力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另一類是鄉村人才,既在「育」上下功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養一大批鄉村本土人才,也要在「引」上做文章,鼓勵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
G. 企業在鄉村振興中該如何作為
12月1日,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首屆「縣委書記共話鄉村振興」研討會在北京清華大學召開。清華大學原校長、清華大學兩岸研究院院長顧秉林,全國政協農委副主任、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陳曉華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韓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葉興慶,北京三潤泰克國際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科,百色市委常委田東縣委書記劉明國及百名縣委書記出席會議共話鄉村振興。
在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首屆「縣委書記共話鄉村振興」研討會上,三潤泰克董事長呂科作為農業產業化企業代表受邀發言。呂科董事長首先對三潤集團的發展現狀做了簡單介紹。三潤集團是以高端農產品生產為主的智慧農業全產業鏈融合式的發展企業,目前在全國已經有了六個園區基地,企業自有的園區面積將近7000畝,未來幾年還有一系列的擴展計劃。然後與在座嘉賓分享了「農業產業化企業如何通過農業生產來實現真正的盈利?」
目前,農業產業化企業要想提高盈利水平面臨以下幾個難題:一、農業的生產周期長,這是自然規律。二、因為各種原因,農業資產的流動性比較差,投入到農業土地上的資產很難流通起來。三、勞動力短缺,有素質的勞動力缺少培訓。四、針對一系列的問題。三潤集團董事長呂科表示,為了解決以上幾個難題,通過多年的生產經營實踐,三潤集團摸索出了五點。
第一、作為農業產業化企業一定要做到單一品種規模化
只有在一、兩個單項的品種中實現大規模的生產,才能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培訓費用,增加產品的品質,才能真正跟銷售平台、銷售市場實現對接。對農業生產來講,一個品種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一個黃瓜,一個人一輩子只能研究其中幾個品種,但是黃瓜有那麼多種品種。番茄呢,這是蔬菜,還有花卉、還有果樹,所以一個企業不可能做太多,所以單一品種規模化,這是三潤集團認為農業生產盈利的第一個條件。
第二、農業園區設施化
農業的園區一定要實現設施化生產。大家都是做設施農業的,所以對壽光非常熟悉,也經常到那裡開會。只有農業生產設施化,才能真正做到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有效環境保護,才能真正做到水肥一體化過程式控制制,才能量體裁衣,保障環境的同時適當地調配農業生產的周期,出產的時間,來跟市場對接,才能真正保證品質。所以,園區生產必須要設施化,如果沒有設施化的生產,企業就沒有辦法有效地穩定地完成市場的訂單。
第三、農業的生產技術一定要科技化
農業產業化企業一定不能用原始的手段進行生產,一是市場不認可,二是這樣也爭不過農民,一定會被市場淘汰。所以,農業生產的科技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一定要盡可能地實現機械化。用機械來代替重復的繁瑣的勞動,當然只能是盡可能的代替,有一些勞動是代替不了的。
2、盡可能實現智能化。要通過一些參數、一些技術標准、一些智能的控制手段,來減少企業對傳統農業生產經驗的依賴,這就是工廠化農業的核心所在。
企業做到精準,才能做到某種程度上的可復制,才能做到生產團隊、技術團隊的流程化、標准化和階梯化。只有做到這種程度也才能延伸。
第四、企業管理的現代化
如果是作坊式的管理,那是沒有辦法的,肯定規范不了,方方面面的資源引入不來,又混亂。
第五、企業效益的社會化
三潤集團園區的生產勞動工人都是當地的農戶,以家庭為單元進行承包的,他們就是將來家庭農場和新型農民的代表。三潤集團對外以園區為核心,組建了一系列的合作社,通過合作社來把我們的技術產品輻射出去,通過不同類別的農產品進行社會分工。這樣新型農民得到了培養,農業科技得到了普及,農業產業化得到了實現,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市場,面對所有的銷售渠道和平台。
三潤泰克呂科董事長的激情分享迎來陣陣掌聲,成功經驗讓在座的嘉賓受益匪淺。鄉村振興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我們國家面臨的一項很艱巨的工作,這是中國的歷史國情造成的,也是當下的農業格局使然。作為農業產業化企業的代表,三潤集團一直探索的一個關鍵的問題是農業產業化企業如何實現真正盈利,換句話說是不依賴國家補貼如何通過農業生產來實現真正的盈利,還有這種盈利如何能夠實現和農村、農業、農民的有機結合,兩者成功結合實現真正盈利也實現了鄉村振興的目的。
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首屆「縣委書記共話鄉村振興」研討會是由清華大學、農民日報社共同主辦的系列活動,會議邀請了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表現突出、特色鮮明、具有示範作用縣(市、區)的縣委書記,及有關部委領導、專家學者和金融機構及企業界代表參加,旨在深度探討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任務與路徑,交流研討縣域鄉村振興的典型經驗,共同為鄉村振興戰略順
H. 為什麼發展普惠金融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重要意義
通過發展普惠金融,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得到了提升,金融知識也獲得了普及,有利於讓農村人口享受到金融服務帶來的紅利,從而促進鄉村振興。
I.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面臨的困難問題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