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全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的城市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全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的城市

發布時間: 2021-04-19 05:11:50

⑴ 中國的金融城市是

上海、深圳

⑵ 中國有多少個城市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

9月25日,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發布,中國內地已有12個金融中心城市上榜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也在榜單排名全球第五。

其中,上海、北京、深圳進入全球前十,廣州排名第二十一,成都和青島排名上升較快,分別位居全球第四十三和第四十七,南京位列全球第八十九名,而西安、天津、杭州、大連和武漢排名相對靠後,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上海躋身全球前三,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報告顯示,中國內地金融中心「硬實力」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2)全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的城市擴展閱讀

金融中心「馬太效應」明顯

自2007年3月開始,英國倫敦 Z/Yen 集團發布了第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1),該指數持續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競爭力評估和排名。此後每年3月和9月榜單更新一次,今天發布的是第28期,涵蓋了全球111個金融中心城市和10個候選金融中心城市。

根據最新排名,前十名中,上海、香港、深圳、蘇黎世排名均有提升,而東京跌至全球第四,新加坡排名再次下跌,至全球第六。

報告指出,本期全球金融中心評分整體下降,但是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評分卻全部逆勢上升,全球金融中心「馬太效應」愈發明顯。數據顯示,本期全球金融中心的平均得分整體較上期下降了41分,超過八十個金融中心的評分出現下滑,但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平均得分整體較上期增加了7.7分,或反映出在疫情影響下,僅少數頂級金融中心的市場認可度和信心度保持高位。

英國智庫 Z/Yen 集團董事長邁克爾·梅內尼表示,新冠疫情的蔓延確實對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但不僅僅是唯一的,在疫情爆發之前,許多不確定性就已經急速上升,比如國際貿易、國際關系、技術發展等等,這些因素的確都導致了最近兩期指數出現大幅波動。

邁克爾·梅內尼認為,盡管平均得分下降,但等級指數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的得分均出現逆勢上升。疫情期間,大型都市和港城市依舊能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

⑶ 中國的金融城市是

上海,不是天津,不是深圳更不是北京,我國的金融中心已經明確就是上海!反而當前天津的金融中心地位都要強於北京

⑷ 中國金融業最發達的城市是哪

香港是國際第三大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聯系。政府的政策是維持和發展完善的法律架構、監管制度、基礎設施及行政體制,為參與市場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金融及貨幣體系穩定,使香港能有效地與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競爭。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北美洲與歐洲時差的橋梁,與內地和其他東南亞經濟體系聯系緊密,又與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訊網路,因此能夠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此外,資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經濟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五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鍾表、玩具、游戲、電子和某些輕工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總值位列全球高位。 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與中國內地及亞太其他地區關系密切;香港是亞洲最多國際公司設立地區辦事處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歡迎的旅遊地點之一,也是舉辦國際會議及展覽的熱門地方。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務出口地。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

⑸ 中國哪個城市金融服務外包做的比較好

那應該還是要說北上廣吧,畢竟還是金融中心地位吧。不過現在廣州已經不如從前了,很多大型的金融公司已經退場,反倒是蘇州因為地理、人才和政府支持等方面發展更猛進些。

⑹ 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是哪裡

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是杭州。

杭州市是我國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杭州金融企業實力在全國范圍內來說,還算是比較好的。金融業在整個浙江省的規劃中,都是佔有很大的比重的,金融服務對杭州以及整個浙江來說,都有著重要的經濟地位。最近幾年,金融對城市發展以及經濟建設越來越明顯,杭州一直在努力推進各種金融小鎮的規劃和建設,發展互聯網金融,以及其他金融服務。

(6)全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的城市擴展閱讀:

金融服務國家標準是支撐供給側改革、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技術規范,新標準的發布及實施將提高金融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

支持欠發達地區、低收入群體、小微經濟實體等獲得必要、及時的基本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發展普惠金融」,並努力實現金融機構與消費者之間信息的有效傳遞。

⑺ 從事金融服務行業在哪個城市發展比較好

至於金融行業.服務於股票,我也有過參考、研究過,我覺得還是在北京好點!
為什麼?."因為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很多外國朋友都集中的地方,也繁華,金融行業也很有發展空間.當然有利也有弊的,不好的呢就是:"北京畢竟是首都,金融這行業肯定也多,競爭也激烈.所以這就得靠個人的能力了"

⑻ 全國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是()。

全國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是
杭州

⑼ 中國金融業比較發達的城市有哪幾個按發達程度由高到低排名

2006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綜合排名

上海、寧波、溫州、杭州、深圳、台州、蘇州、紹興、嘉興、北京位居前十,其中上海、寧波、溫州、杭州和深圳的金融生態環境等級被評為最高的Ⅰ級

作為《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總報告)最引人關注一部分,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排名榜以及評價部分今天公布。該部分包括三部分內容:"根據城市金融資產質量高低的排名"、"50個大中城市金融生態排名"以及"對若干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的簡評"。其中,上海、寧波、溫州、杭州等城市在城市金融生態綜合排名表上位居前列。

此前,本報已連續獨家刊出了該報告的部分重要內容,並開辟專欄,就金融生態與科學發展觀的相關問題做了大量的報道,在金融界、學界和地方政府中引起了廣泛關注。

今天發布的報告根據城市金融資產質量的高低,給出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2003年和2004年的金融資產質量的評分、各年份的排名以及該排名在兩年之間的變化:兩年中,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福建、江蘇等省(市)始終排名前六位,而黑龍江、吉林、遼寧、海南、江西等省則始終排名後五位;雲南、貴州、廣西、甘肅、寧夏、新疆、內蒙古等經濟相對較落後的省、區的金融資產狀況始終處於中等偏上水平,而少數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的位次卻並不靠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共有19個的位次在兩年間發生了變化,變化面達到61%。報告由此得出結論,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對於金融資產質量有比較重要影響;其他一些非經濟的因素,諸如法治環境等等,也對金融資產質量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各地金融資產質量狀況並不穩定,明顯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

報告同時指出,就東、中、西三大地帶來看,東部沿海地區金融資產質量最高,西部次之,而中部明顯比東、西部差;從最發達的三個沿海經濟區來看,長三角地區金融資產質量顯著高於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區,而珠三角金融資產質量不僅顯著低於長三角,而且低於環渤海經濟區。據此,報告指出,經濟發展水平並非決定金融資產質量的唯一因素,地區金融生態的確是個復雜的多維系統。此外,東北、西南和西北三大內陸區域之間以及不同規模城市之間的金融資產質量狀況的比較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令人關注的是,報告以城市的經濟基礎、企業誠信、金融發展、司法環境、政府誠信、金融部門獨立性、社會誠信文化、中介服務發展、社會保障等九個方面為投入,以城市金融生態現實表徵為產出,總結得出了50個大中城市金融生態的綜合以及分項排名。從綜合排名來看,上海、寧波、溫州、杭州、深圳、台州、蘇州、紹興、嘉興以及北京位居前十,其中上海、寧波、溫州、杭州和深圳的金融生態環境等級被評為最高的Ⅰ級。

報告針對若干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進行了點評。報告認為,在四大直轄市中,上海在金融生態環境的各個維度上大都名列前茅:法制健全、產權保護得力、中介服務發達,社會誠信基礎好,上海市政府經濟、金融行為相對規范,政府審批和管制與市場經濟結合緊密,金融生態環境中的各要素形成良性互動,但與浙江等地區相比,政府對經濟和金融的主導性較強,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部門的獨立性和企業自主創造性;首都北京在金融生態環境的諸多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是中介服務發展充分、社會保障健全、以及其他城市所無法比擬的人文環境,構成了良好的社會誠信文化的基礎,但與上海相比,經濟、金融的市場化程度略低,政府對經濟、金融活動的主導力較強,企業的競爭力的軟因素(企業治理、文化、誠信)不強;天津近年來金融外部環境明顯改善,但在轉變政府職能、法治環境改善和社會誠信文化建設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努力;新直轄市重慶更多表現出中西部城市共有的特徵,即政府對經濟干預較多、地方金融部門獨立性不強、地區法治環境有待改善、社會誠信文化有待加強等。

此外本部分報告還指出,排名相對靠後的中西部城市金融生態環境亟待改善;華南經濟區城市在金融生態方面並沒有表現出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稱的位勢,導致廣東金融格局"大"而不"強";在長江三角洲中,浙江的金融生態整體上要優於江蘇,浙江與蘇南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由於近年來各地方政府在信用環境建設、金融債權維護和金融穩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信用環境和投資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福建省金融生態呈現良好態勢,增強了其對資金的吸引力。

⑽ 中國有哪些城市金融服務業較為發達,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融資有先進經驗的城市目前有哪些

上海,北京,深圳
其中深交所實際就是為中小型企業籌集資金提供的場所
所以應該是深圳在這方面比較發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