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怎麼樣
簡介: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是中國人民銀行創辦的、吉林省唯一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金融院校。學校集金融人才培養、金融行業培訓、金融科技創新、金融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一體,是吉林省重要的金融教育產業服務基地,金融行業人才供給的主渠道。 學校位於「中蒙俄」經濟走廊的節點城市,長吉圖、長吉一體化、長東北發展戰略疊加區——吉林省長春市,座落在城市交通主幹道人民大街南端,依傍在風景秀麗的南湖之濱。學校1978年在吉林省財政金融學校的基礎上恢復建立,1983年在校內創辦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職工大學,1984年升格為長春金融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為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省政府管理為主的全省唯一的金融院校。學校與1960年的吉林省財政金融學校一脈相承,與1946年的東北銀行專門學校同根同源,為全國培養了3萬多名優秀畢業生,其中任金融機構行長(局長)以上職務的500多人、中高級金融管理人員5000餘人,在吉林省縣以上人民銀行、銀監局、各類金融企業任中層以上幹部的佔半數以上,在金融高等教育領域獨樹一幟,被譽為吉林省「金融界黃埔、銀行家搖籃」。 學校現有在校生5700餘人、教職工340餘人,設有金融系、會計系、信息技術系、經濟管理系、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業教育學院、文化基礎部、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和體育教研部10個教學單位,開設金融管理、投資與理財、國際金融、財務管理、會計、計算機應用技術、國際貿易、商務經紀與代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34個專業,是吉林省金融專業設置最早、專業覆蓋面最廣的院校之一。現有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教育部教學改革示範專業2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教學改革示範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群2個、省級品牌專業群3個、省級精品課5門、優秀課24門、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支、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 學校以服務金融領域為特色,致力於技術技能型金融人才培養,建立了金融管理「3+2」、 保險「3+2」、 財務管理「3+2」、市場營銷「3+2」專本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組建了「金融創新實驗班」和「會計創新實驗班」,與中國銀行吉林省分行、中國光大銀行廣州分行、吉林銀行、歐亞集團、中國人壽保險、德邦物流、西門子家用電器有限公司、沃爾瑪公司、吉林省農信社、華泰聯合證券、吉林九台農商行、長春融泰村鎮銀行等企業合作,建立了百餘家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了模擬銀行、會計職業能力訓練中心、電子商務、銳捷網路等27個專業實驗室,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電子商務等專業全覆蓋的校內實訓基地,全面推進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師資隊伍優良。教職工中教授28人、副教授70人,博士、在讀博士20人,博士後3人、碩士194人,擁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1人、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2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2人、吉林省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學科專家5人,省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10餘人。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博士後、博士比例占專業教師的15%,碩士占教職工總數的70%,形成了一支學歷較高、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 學校充分發揮科研創新的積極作用,服務地方經濟能力不斷提升。學校創辦創建了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東北亞金融博物館等國內首創和吉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學校依託科研服務,充分發揮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的積極作用,列席省政府常務會議,參與重大研究課題評審,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關於吉林省金融人才需求與培養調研報告》、《梨樹縣土地收益保證貸款運行情況調研報告》,積極推進了與省金融辦的《長吉金融一體化五年工作規劃》、《吉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與國開行「三農」金融產品創新項目、與九台區全國農村金融改革試驗區專項課題等項目,得到省政府有關領導的批示和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充分發揮了金融咨政服務的智庫作用。 學校圍繞金融支持民營經濟、「三農」發展、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開展科學研究,先後承擔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近390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3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140餘部,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省社科成果一等獎、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及國家、人總行、省級科研成果獎和教學成果獎40餘項,正逐步成為吉林省金融業發展的智庫。 學校生源穩定優良,人才培養特色和質量得到社會和家長的普遍認同,一直實行全國招生(26個省市自治區),錄取分數線居省內同類院校之首,其中金融、會計專業錄取分數高於本科線,學校最低錄取分數高於三本(民辦本科)100多分。學生報考踴躍,每年平均報到率均超過85%,吉林省內考生報到率達95%以上。積極開展繼續教育、金融行業培訓等工作,與西南財經大學簽訂聯合辦學協議開展遠程教育工作,與遼源市領航職業培訓學校、遼源成招職業學校、四平市終身教育輔導中心、大眾職業教育4家單位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重新啟動函授教育工作。 學校國際化辦學不斷拓展,與馬來西亞國際王子學院、美國班尼迪克大學舉辦的國際合作項目,在校生已達1200人,是省內同類院校中規模最大、培養人數最多的國際合作項目。在現有合作項目基礎上,加強與不同國家(地區)高校交流合作,與愛爾蘭特瑞理工學院正式簽訂合作辦學項目協議書,與紐西蘭懷阿里奇理工學院、西蘇格蘭大學、德國BSK教育機構、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泰國博仁大學簽訂了意向性合作協議書,與新加坡特許學院、台灣南華大學簽訂了短期交流項目協議書,建立了校際友好合作關系。積極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委和外專局等留學項目,加大教師出國進修學習、培訓力度。 學校突出創新創業教育,創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中心。近三年來,我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銀行技能大賽、財務決策大賽、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大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大賽等專業大賽中屢獲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不斷提升。2014年,在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社會實踐徵文活動中,我校學生脫穎而出,創造了「特等獎」的突破。我校畢業生連續三年初次就業率超過87%,平均就業率超過90%,2015年就業率為95.1%,在金融行業就業超過50%以上。用人單位普遍認為,金專畢業生專業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嚴格遵守職業操守,畢業生滿意率在95%以上。 學校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已規劃在長春市空港經濟開發區建設佔地面積6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的新校區。目前,新校區立項已獲得吉林省發改委同意並批復,總體規劃和單體設計已初步完成,各項招標工作穩步推進。 學校堅持「科學、民主、務實、求是」的辦學精神,秉承「誠信、篤學、崇實、創新」的校訓,全面提升內涵、拓展外延、凝聚力量,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依託金融行業、面向市場、服務吉林省乃至全國金融業發展的,以經濟類專業為主體,金融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技術性金融院校。
注冊資本:21867萬人民幣
⑵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的辦學條件
學術期刊: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創刊於1986年3月,是一本以金融學研究為特色,兼顧其他經濟問題及教學工作研究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經濟類專業期刊。設立的欄目有:金融論叢、金融文化研究、經濟縱橫、教學研究、人文天地等。截至2014年《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已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以及「萬方資料庫」全文收錄,編輯人員被評為「吉林省高教學會文科學報專業委員會優秀編輯」,編輯的作品被評為「吉林省期刊優秀作品編輯獎」、學報在200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圖書館藏: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
截至2014年5月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共有紙質文獻34萬余冊。電子圖書17萬余冊,報紙21份,期刊438份。另外藏有1872--1949年的《申報》影印本400冊,有很高的歷史收藏及學術研究價值。
圖書館已購買使用的電子資源有中國知網、維普考試系統、中經專網、讀秀學術搜索、移動圖書館、百鏈圖書館和八百集超星學術視頻,試用的電子資源有庫客(KUKE)數字音樂圖書館、大雅論文相似度檢測分析網站、TKBS傳奇視頻資料庫、起點考試網服務平台、萬方數據、愛迪科森就業培訓多媒體資料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北大法意金融法律專題資料庫等23種。 校 訓
誠信、篤學、崇實、創新。
學 風
和諧、文明、厚德、篤行。
校 徽
(一)校徽整體圖案呈圓形,由兩個同心圓組成。圓形是團結、合作、包容、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象徵,寓意 廣大師生同心同德,同舟共濟,追求卓越,向著更高目標建設發展的堅定信念。
(二)校標主體圖案是由我國古代貨幣中的布幣演變而來。布幣是中國古代貨幣,因形狀似鏟,又稱鏟布。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流通於中原諸國的鏟狀銅幣。鏟狀工具曾是民間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現的鑄幣鑄成鏟狀。以古錢幣作為校徽的主體圖案體現了我校的金融特色。
(三)校徽主體圖案中央由紅色的英文字母「f」和環形符號組成。英文字母「f」為英文finance的首字母寓意金融,環形符號寓意世界地球,體現著學校與世界接軌,立足本土、展望世界的發展目標。體現著金融院校的磅礴大氣。
(四)校徽外環由中文字體。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和配套的外文字體組成。體現學校的主體身份,字體以象徵財富的黃色作為主體顏色,體現著金融院校的個性特徵。
校 歌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校歌《與時代同行》,是2013年建校35周年的時候創作的。詞作者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理事,吉林省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兼副秘書長,長春市音樂家協會理事田然女士。曲作者是為吉林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長春市市歌《我們在長春相遇》作者張洪玉先生。
《與時代同行》作詞:田然 作曲:張洪玉
青春的足跡綻放在北國春城,桃李芬芳,花開正紅;金融學府鋪就著肥沃的土壤,親愛的老師播撒著真情。
青春的風采壯麗了北國春城,意氣風發,春意正濃;金融學府挺起那寬闊的臂膀,為莘莘學子架起了希望的彩虹。
共:(女)科學民主,務實求是,誠信篤學,崇實創新,(男)科學民主,務實求是,(齊)誠信篤學,崇實創新。(合唱)我們的步伐與時代同行,騰飛的行列中有我的身影,我們的步伐與時代同行,騰飛的行列中有我的身影。 黨委書記:孫傑光
學校校長:任玉珊
紀委書記:張炳欽
黨委副書記:趙建輝
副校長:陳鐵山、張傑、張曉暉
截至2014年8月,資料來源於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現任領導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歷任領導人物職務曹珊第一任黨委書記兼校曹永海吉林銀行學校校長郭小平吉林銀行學校黨委書記兼校長史書才吉林銀行學校黨委副書記兼校長連華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行長、黨組書記兼職工大學校長於德新長春金融專科學校黨委書記苗宗全長春金融專科學校校長陳詠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於廣遠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校長吳順達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宋甲午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校長趙志軍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張偉中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截止至2014年8月,資料來源於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歷任領導專欄。
⑶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好不好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座落於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南端,依傍在風景秀麗的南湖之濱。學校與中國共產黨1946年創辦的第一所金融學校——東北銀行專門學校同根同源,與1960年建立的吉林省財政金融學校一脈相承。1978年,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在吉林省財政金融學校的基礎上恢復建立,1983年在校內創辦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職工大學,1984年升格為長春金融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為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學校集金融人才培養、金融行業培訓、金融科技創新、金融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一體,是吉林省現代金融職業教育服務基地和金融服務業人才供給的主渠道。
學校現有在校生6700餘人,設有金融學院、會計學院、信息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業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化基礎部和體育教研部10個教學單位,開設金融管理、投資與理財、國際金融、財務管理、會計、計算機應用技術、國際貿易、商務經紀與代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34個專業,是吉林省金融專業設置最早、專業覆蓋面最廣的院校之一。現有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教育部教學改革示範專業2個、吉林省高等學校高水平專業(群)5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教學改革示範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群2個、省級品牌專業群3個、省級精品課5門、優秀課24門、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支、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現有教職工380餘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87人,博士、在讀博士32人,碩士248人,擁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金融行指委委員1人、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長白山技能名師3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3人、吉林省社會科學學科規劃專家5人,省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10餘人。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形成了一支學歷較高、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學校以服務金融領域為特色,致力於技術技能型金融人才培養,與多家銀行、企業合作,建立了百餘家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了27個專業實驗室,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電子商務等專業全覆蓋的校內實訓基地,全面推進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創辦創建了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吉林省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東北亞金融博物館等國內首創和吉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正逐步成為吉林省金融業發展的智庫。
學校在金融教育領域獨樹一幟,辦學治校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先後榮獲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狀、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吉林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因在全國和我省金融教育領域影響廣泛,被吸納為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名譽理事單位、教育部全國金融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教分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金融博物館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吉林省金融學會常務理事長單位、吉林省政治經濟學學會常務理事長單位,是全國和吉林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教育部和吉林省職業教育現代化學徒制首批試點院校、吉林省首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獲得單位、吉林省職業教育示創新型物流高技能人才示範性實習實訓基地、吉林省金融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發起單位、吉林省職業教育示範性實習實訓基地、吉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吉林省高校社科期刊研究會秘書長單位,《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吉林省一級期刊。
學校生源質量優良,人才培養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招生工作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錄取分數線、第一志願投檔率和報到率連續保持吉林省同類院校之首。其中金融、會計專業均在二本線左右,普通專業錄取均為三本線上,畢業生連續三年初次就業率超過95%,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為100%,在金融行業就業的學生比例超過50%;專升本錄取率達到50%,名列全省前茅。 恢復建校近40年來,學校為全國培養了近4萬名優秀畢業生,培訓金融行業員工5萬多人次。校友中任各級金融機構局長、行長以上職務的1500餘人,金融高管5000餘人,在我省縣以上人民銀行、銀監局、各類金融機構任中層以上幹部的佔50%以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監事長陳躍軍、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行長兼外匯管理局局長周振海、吉林省銀監局原局長高飛、中國銀行原吉林省分行行長張平、光大銀行長春分行行長王守坤、中國交通銀行吉林省分行行長劉清軍、盛京銀行長春分行行長張學文、吉林銀行長春分行行長王俊翔、安華農業保險公司總裁張劍峰、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國如、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董事長田中君、吉林省阜康酒精集團公司董事長楊文柱等均為學校畢業生。學校被譽為吉林省「金融界黃埔、銀行家搖籃」。
學校堅持「科學、民主、務實、求是」的辦學精神,秉承「誠信、篤學、崇實、創新」的校訓,全面提升內涵、拓展外延、凝聚力量,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金融特色鮮明,東北亞區域合作辦學水平較高,核心競爭力較強的職教本科。
⑷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和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那個好專業,環境那個好
我們有本科專業,也有專科。
從就業的角度出發,也可以考慮學一門實用的技術,其實計算機專業就是很好的,比如ui設計、4G移動開發、互聯網編程、大數據、雲計算、VR等等就業前景都挺好。
看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然後選擇就行...
我們的很多學生都是學有所成,祝你一切順利
⑸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是不是要黃了實在是太差了!學校領導都干什麼去了
就是,太贊同上面胡說法了 這學校的領導都干什麼吃的啊 天天就知道自己 吃飽睡暖的 就不能關心一下學生的狀況啊 還是一個大學呢 整個那麼小的破熱水房 水龍頭好不好用 我們交的錢都哪去了啊 就不能修修啊 宿舍天天的暖氣也不熱 也沒人管 大冬天的睡覺都凍醒了 領導怎麼知道睡的暖和的啊 廁所上面還漏水 簡直就不是個學校 哪天爆炸了 領導沒准才出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