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信用社三農金融服務的文章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信用社三農金融服務的文章

發布時間: 2021-04-15 20:36:49

⑴ 農信社如何更好的服務三農,要採取什麼具體的舉措,越細越好,謝謝!

農信社作為最基層,最接近三農的金融部門,為三農服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是放寬涉及農業生產的貸款范圍,金額的限制,簡化辦事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支持三農的工作力度。
其次是根據當地農村,農業,農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些符合當地需求的服務項目,不但可以支持三農發展,更可以為農信社的發展創造動力。
還有就是加強對於工作人員的教育,從思想觀念,工作態度和方式上,改變一些過去做的不夠好的地方,更好的為三農服務。

⑵ 農信社如何支持三農(新農村)建設

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農村金融需求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同時新農村建設也是農信社加快發展的一個良好契機。那麼,農信社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如何發揮金融主力軍作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和金融支持。
一、堅持「立足社區、服務三農」的宗旨,保持憂患意識,發揮金融服務的主觀能動性。
二、提高支農服務水平,做強、做優「三農」貸款,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1 、調整優化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使農信社更加貼近農民,穩固農信社在農戶心目中的地位。
2 、改善支農服務,創新信貸品牌,多元化滿足「三農」信貸需求。
三、加快電子信息化工程建設,順暢「三農」資金的快速流通。
四、把握新農村建設這一契機,積極主動與各級地方政府協調溝通,凈化農村信用環境,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⑶ 關於農村信用合作社存在與發展的論文『『『跪求『『『『

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概念
農村信用合作社是銀行類金融機構,所謂銀行類金融機構又叫做存款機構和存款貨幣銀行,其共同特徵是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負債,以發放貸款為主要資產,以辦理轉帳結算為主要中間業務,直接參與存款貨幣的創造過程。
農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機構,所謂信用合作機構是由個人集資聯合組成的以互助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機構,簡稱「信用社」, 以互助、自助為目的,在社員中開展存款、放款業務。信用社的建立與自然經濟、小商品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由於農業生產者和小商品生產者對資金需要存在季節性、零散、小數額、小規模的特點,使得小生產者和農民很難得到銀行貸款的支持,但客觀上生產和流通的發展又必須解決資本不足的困難,於是就出現了這種以繳納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組織。
農村信用合作社作為銀行類金融機構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農民和農村的其他個人集資聯合組成,以互助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組織,其業務經營是在民主選舉基礎上由社員指定人員管理經營,並對社員負責。其最高權利機構是社員代表大會,負責具體事務的管理和業務經營的執行機構是理事會。
2、主要資金來源是合作社成員繳納的股金、留存的公積金和吸收的存款;貸款主要用於解決其成員的資金需求。起初主要發放短期生產生活貸款和消費貸款,後隨著經濟發展,漸漸擴寬放款渠道,現在和商業銀行貸款沒有區別。
3、由於業務對象是合作社成員,因此業務手續簡便靈活。
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務是:依照國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規定,組織和調節農村基金,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綜合發展,支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社員家庭經濟,限制和打擊高利貸。
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歷史沿革
合作金融組織在我國有悠久歷史,在共和國建立以前合作金融在實踐中得到一定的發展。但在建國初期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個人對生產資料所有權被取消,隨著共公有化程度的提高,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質被淡化,並被轉化成國家銀行在 農村的基層機構。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這種「官辦」的制度安排已不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變化。1984年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開始推行以恢復組織上的群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經營上的靈活性為基本內容的體制改革。1996年農村信用合作社與國有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脫鉤,受人民銀行代管,並開始按合作性原則於作。2003年,8個省開始進行推行改革試點,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2004年,在全國范圍那進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並持續至今。

⑷ 幫我寫篇300字左右的關於農村信用社的作文

好難
請問閣下幾歲啊
不知道誒
我的知識面還不夠廣啊~~~~
幫不到你了
我盡力了
給點分吧

⑸ 如何處理好信用社發展與支持三農的關系

一、 立足「三農」是信用社的立社之本。

作為任何一個企業都要有自己的市場,有自身發展的空間,只有找准市場定位、正確把握市場、大力拓展市場,這個企業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那麼信用社的市場在哪裡?歷史的、現實的經驗已告訴我們,信用社的市場在農村,潛力在農村,發展在農村,這是因為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的主體,是由它的性質和服務對象所決定的。由此不難看出,農業的興旺、農民的致富、農村經濟的發展,決定著信用社的生死存亡,是信用社的立社之本。

二、 服務「三農」是信用社強社之基。

我國農村土地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具有較大的區域發展空間。「民以食為天」,農村經濟的發展關繫到國家的安定。黨中央歷來非常重視農業、農民、農村經濟工作,因為農村經濟基礎決定著上層建築。我們農村信用社是「三農」主力軍,直接擔負著為「三農」服務的重任,也是我們的辦社宗旨。因此,服務「三農」是我們農村信用社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信用社強大興旺之基。沒有農村經濟的繁榮,就不會有信用社的今天,信用社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三、 支持「三農」是信用社發展之源。

經濟興,金融旺。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反作用於經濟,這是辯正的有機統一體。既然,信用社的市場定位在農村,潛力在農村,發展在「三農」,那我們就應以支持「三農」為己任,不斷加大信貸投入,支持新農村建設。只有這樣,信用社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自身效益、社會效益和真正達到「社農」雙贏的目的。

綜上所述,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始終與「三農」經濟密切相關,不可分割。只有我們永遠牢記為「三農」服務的辦社宗旨,堅持科學發展觀,竭盡全力支持「三農」發展,為「三農」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務,才能推動信合事業的發展,為建設富裕、開放、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⑹ 求關於信用社與三農與金融風險防範三者的文章

黑心村官收地 無辜村民遭殃
——不要讓安置移民成為無良村官徵收買賣土地的借口

一提到農村集體徵收土地,大家有什麼感覺,腦海中是否會浮現被征地的村民笑呵呵地接過領導們發放的補償款,高高興興騰地挪屋的美好畫面?多溫馨、多和諧的場景呀!但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卻是一個完全相反的景象,說起中間的過程來可能都沒人相信,但這確確實實發生在我的周圍。
事情是這樣的,半個多月前咱們南漳縣城關鎮船灣村的村官召集住在梨園內的所有村民,以上級要求安置三峽移民、為移民建房為由,宣布將要徵收梨園內的土地,具有本村戶口的每家每人保留三分土地,沒戶口的全部徵收,徵收地不作任何補償。梨園村民雖多有不服卻敢怒不敢言,因為梨園內住戶全部都是十多年前或近幾年響應當地農業開發的號召,外遷至此種植梨樹的外來戶,雖出資以正常價格流程取得了承包地,雖長期以來都辛勤勞作在這片土地上,卻受盡了當地村官們的欺凌,盡管其中絕大部分人入了本地農業戶口,但村官一不讓村民們建永久性住房,即使以各種方式(當然也包括討好村官、請客送禮說情)建了住房的,但村官們還是以種種借口不準村民辦理房產證,十幾年來一直如此;二不讓村民享受國家惠農政策,什麼種地補助、減免稅費一律沒大夥的份。就在今天,在全國農村稅改實施了六七年後的今天,梨園村民仍在交納每年每畝100多元的所謂承包費(前幾年更多),天下奇談吧!!有人可能會說可以抗繳呀!不錯,是可以,但結果是勞作了十多年的土地被強行收回,家人被野蠻地驅逐,房屋被勒令的遷走。牛嗎?霸道吧!這就是咱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南漳縣城關鎮船灣村的「好」村官們。
重新回到主題上來!就在這個會開了沒幾天,村裡正式啟動征地流程,原來的每人保有三分土地的承諾全被推翻,口頭規定每家連住房在內劃分十八米寬自有,餘下的所有土地全部收回,土地上種的菜全部自行處理,每畝土地補償1000元「青苗費」(沒人見到或拿到這筆錢),就這樣跟打發「叫化子」般的做法把土地強行收了。不開會討論、不聽取民意,完全是強制性執行。口頭通知的第二天,幾戶靠近邊緣的村民的梨樹就被村裡雇來的鏟車鏟了,隨即就是大車小車齊上陣,不出兩天,一條幾丈寬的粗石子堆成的道路出現在這幾戶村民的田地中間,速度之快讓你反抗的反應時間都沒有(農戶出行的一條主路——泥巴路,說了好幾年也沒見村裡積極修過)。又過了幾天,新墊好的路邊,第一棟房屋破土動工了,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第一個入主此地的竟是村書記的侄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村書記侄子,這個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是三峽移民嗎,他憑什麼在此地建房?大家真是想不通了,原本說從三峽來幾十戶移民(始終聽村幹部在說,沒人知道真假),也就幾十間住房就夠了,真要征地作此用,也就每戶村民騰出個田邊蓋房就綽綽有餘了,干嗎這么大張旗鼓、強行征這么多地,現在終於明白了……結合這幾年城關周圍的狀況,我做了大膽的猜想,城關這幾年因為各方面的發展擴張,周圍土地佔用怠盡,大量移民流入城鎮,能夠挪用來建房的土地,而且是可以強行徵收、不用作任何實質性補償的土地就此一塊了,他們不利用這個天大的「好機會」找借口,怎麼能收回村民的土地呢!何況大家年年種地還給他們繳那個早不存在的稅費!另一方面,當地居民也有合適的土地可作移民安置,但那是要作大量動員工作、作合理補償的,空口白牙想收地門都沒有!(說明白了,欺負的就是這些「外來人」)。被收回的土地再賣給那些想找地方蓋房子的人,「收益」又是十分可觀的:賣出一個房屋地基的土地面積少說要六七千元吧(有先例可查),一畝地就是賣給兩家建房用就是一萬多塊錢,四五百畝地是多大的數目啊,而且是借著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怎麼不乘機「撈一票」!後來第二戶居民的遷入證實了大家的判斷,這個人同樣不是三峽移民,但人家卻能在這強收的列入正式面積的土地上建房,靠的就是money!地方政府某些「領導」之黑之可惡跟舊社會的地主惡霸有的一比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寫到這我有了些感想,在我們社會主義和諧的大環境下,某些地方領導在金錢利益的驅使下,打著各種各樣的晃子、找著各種各樣的借口,不顧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條例的約束,干著這些見不得光的勾當,國家的保護耕地的法令在他們面前就是一堆「臭狗屎」!真是「村官當盡,壞事做絕,吃干賣盡,一分不留」!
安置移民是好事,尤其是安置三峽移民,但安置一部分人總不能借機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合法權益來「撈錢」吧,總該有個合理的補償吧,何況收上去的土地現在是半點正事沒干,盡被出賣給某些局外人建房,成為一些村官借機大撈特撈的「法寶」,國家的法律尊嚴何在?村民們的正當權益何存?
我呼籲各級主管部門亮一亮眼吧!不要讓安置移民成主無良村官徵收買賣土地的借口!

⑺ 緊急找『農信在我心中』為主題的寫故事或講故事的文章。是關於農村信用社的高分懸賞合適的文章傳上

煙洲——地處湖南省常寧市東北角,這里交通相對較為3閉塞,鎮域經濟相對落後,人h文1環境相對較差。然而,就在這塊「貧瘠」的土p地上c,綻放了i一s朵絢麗的「信合花」——煙洲農村信用社。她有一n支p平均年齡不g到50歲的38人z社干f隊2伍,另有55名業務聯絡員(前身為2農村信用站)。近年在這支e隊7伍扎a實工h作、團結拼搏、開p拓進取下m,創造了t煙洲農村信用社歷a史上l的輝煌。各項業務得到了o全面、快速、健康發展,資金實力b顯著增強,發展之q路日0益拓寬。至去年底,各項存款及i股金余額達6060萬d元y,凈增306萬o元y,完成任務的313%。貸款余額8604萬a元e,其中5不o良貸款余額066萬g元r,佔比400%,不u良貸款凈壓縮13萬y元f,占任務的127%。實現財務總收入l515萬i元c,其中3利息收入y328萬t元z,實現盈餘12萬e元j,完成計3劃的174%。回首過去的工q作,他們具體做好了s以3下s幾c點。 一e、抓存款,突出一l個t「巧」。眾所周知,農村信用社的服務手8段和結算功能相對落後於u其它專l業銀行,嚴重製約了k農村信用社存款業務的拓展。如何擴大j存款規模,壯大i資金實力v,提高市場佔有份額,是目前信合人f的共憂,在這一f點上o,煙洲農村信用社克服先天v不v足,另僻蹊徑,做好「巧」字文1章,以3「巧」取勝。一z是巧尋儲源。俗話說,「唯有源頭活水8來」,抓存款是靠儲源。作為3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o,沒有支m柱產業,打工s人d員的勞務收入m也w就成為2該社最主要的儲源,該社通過打工k人l員基本情況表,逐戶8掌握他們外出務工n收入q狀況,這樣為0該社人f員的攬儲提供依據。現勞務收入u已l成為8該社最主要的儲蓄增長1點。去年該社共攬回打工x人k員的存款近100萬m元y。二n是巧織儲網。專q業銀行有網路,該社別出新裁,也i有自己y的「網路」,並且還有兩種。一c種是「人e網」,該社每位聯絡員在所轄的村組配設一p個p情報員,這樣每個c組就有一x個i流動的網站,隨時為8他們提供信息。二z種是電話網。該社近年發出了j3000張的業務聯系卡,卡上u有該社及z聯系人z的電話號碼,方3便打工e人c員聯系和匯款。去年匯入l該社的款多達010萬m元a,轉存的逾600萬w元t。三b是巧穩儲戶7。在穩定存款、穩住儲戶2上r,該社做好了l兩個w方6面工n作,首先是通過櫃台人a員的熱情報務和提高服務質量穩定一q批小y額儲戶7;其次是通過記錄大r額儲戶2詳情資料,隨時與p他們加強聯系,並提供優質的貴賓服務,如通知轉存、代辦1手5續、上i門a服務等。並在春節前後,上j門o拜訪,派送小p小x禮品,加強感情聯絡。據統計6,至去年底,在該社存款8萬v元m以7上t的戶7共有107戶5,金額達337萬m元q。 二s、抓盤活,突出一h個g「韌」。盤活是貸款提質的根本途徑,而清收又r是盤活的關鍵。該社上u下x充分7認7識到這項工k作的重要性。同時,面對陳年的貸款「毒瘤」,也t清醒地意識到它的艱巨3性。去年該社根據沉澱老貸的狀況,以0及x依據多年的清收盤活經驗及i時調整策略,採取「持久p戰」,實行「韌收」。年初確定全年的清收對象,並明確責任人o,每月7要求責任人d催收二h次,每次上v門r催收時間不p少8於v3個o小m時,每次要求有所收獲。對一x些「重症戶7」,信用社每季組織專c業隊1重點突擊清收,各個d擊破。如麻石村一c個f叫蔣桂生的戶6,九g十l年代初在該社累借00。6萬v元r,分4文6未還。近年,該戶8賺了s錢,分1社信貸員多次催收未果,後經社主任帶隊3連續6天n的上s門s坐收,終於k在年底收回了p全部本息。 三m、抓增效,突出一w個u「精」。該社去年歷m史上f首次實現了s盈餘32萬u元h。毋用置疑助推它的內1在動力f是641萬l元m的貸款利息,利息收入n同比4增加76萬y元e。雖說貸款規模擴張是主因,但另有一g個x不i可忽視的因素——「精收」。該社嚴格執行貸款利率政策,一n方4面嚴格執行貸款利率政策,貸款超期加收罰息。另一b方3面,貸款期限內5,遇利率調高,即與u借款戶8協商執行新的利率。兩項促使該社全年多收利息52。0萬o元p。同時,在財務支a出上a精打細算,厲行節約。幾q項專f控彈性費用年末3均未超標,費用率低於t全市2個r點。 四、抓支o農,突出一y個b「誠」。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反3哺經濟。煙洲傳統的農業、落後的經濟抑制了y對信貸資金的需求,使煙洲農村信用社富餘資金較足。如何實現經濟、金融的共繁共榮,近年該社始終立足「三y農」,服務「三m農」,致力y於y調整本鎮產業結構,打造主導產業。在支i農工x作上o,誠心1扶持一s批專l業戶4,誠心1支y持每個u項目,誠心1開d展四送活動。該社信貸員敢於g支y持,敢於z投放,敢於u擔責,成功地扶持了v情李村周國輝開a發優質水6果園400畝、年養殖良種豬2000頭,促其被評為5省、市勞模。成功地支z持了x大r米加工p企業8個d,支f持了o10個u年出欄牲豬100頭的專x業養殖戶5。通過支r持本地多個h項目,該社去年營銷信貸資金累計0達420萬v元z,實現利息收入j近60萬h元e,同時帶來全鎮逾4000萬c元a的產值收入x。 五i、抓隊2伍,突出一h個l「合」。煙洲農村信用社實施人u本工a程,強調以4人a為0本。人i是生產力p第一z要素,俗話說,「合則興,分0則衰」。該社切7實注重人x心7的凝聚,經常開b展職工j談心0活動,引2導青年職工m奮發向上d。加強企業文3化6建設。去年添置多件體育用品設施,時常開l展文3體活動,豐t富了k職工d業余文7化7生活,使每位員工a安居樂業,以1社為3家,愛崗敬業。去年該社員工z每月3在社留宿均在54晚以5上a,員工i沒有擅離職守的現象。職工o工c資及l時考核、及t時到人b,獎金分0配合理、公5平、公1開l,有效調動了b職工p的工t作積極性。他們年輕有朝氣8,工j作有張有馳,是齊心5拓寬了w煙洲農村信用社的發展之y路。 煙洲農村信用社主任湯雪華在先進事跡報告中8表示2,回顧過去不p能沾沾自喜,面對當前壓力d重重,展望未來信心6百倍。改革之d年,機遇與c挑戰並存,壓力b與v動力z同在,他們決心2厲兵秣馬t、再接再厲、乘勢而上u,開z創煙洲信用社更加輝煌的明天m! 2011-10-28 4:43:40

⑻ 你認為信用社在對服務三農中還有哪些不足

農村信用社已有50多年的發展史,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農村信用社與「三農」之間息息相關,相輔相成,只有「三農」經濟的發展,才會有信合事業的興旺發達;反過來講,信用社能發展到今天,也離不開「三農」經濟發展這個基矗所以,筆者認為「三農」經濟是農村信用社的立社之本、強社之基、發展之源。

立足「三農」是信用社的立社之本。作為任何一個企業都要有自己的市場,有自身發展的空間,只有找准市場定位、正確把握市嘗大力拓展市場,這個企業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那麼信用社的市場在哪裡?歷史的、現實的經驗已告訴我們,信用社的市場在農村,潛力在農村,發展在農村;農業的興旺、農民的致富、農村經濟的發展,決定著信用社的生死存亡,是信用社立社之本。

服務「三農」是信用社強社之基。農村信用社是「三農」主力軍,直接擔負著為「三農」服務的重任。因此,服務「三農」是農村信用社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信用社強大興旺之基。試想,沒有農村經濟的繁榮,就不會有信用社的今天,信用社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支持「三農」是信用社發展之源。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多種經濟成份和多種經濟合作組織形式的誕生,對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只有全力支持「三農」,提供全方位優質的服務,促進農村經濟和繁榮,信用社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不斷提高自身效益、社會效益和真正達到「社農」雙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