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機構的協同發展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機構的協同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4-10 22:14:32

① 廣州頒布金融支持灣區66條措施

9月16日,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印發《關於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的通知。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行動方案》包括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和平台建設,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提升本外幣兌換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推進穗港澳資金融通渠道多元化、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切實防範跨境金融風險6個方面,共計66條措施。
其中,《行動方案》指出,推動廣州期貨交易所落地,積極推動廣州期貨交易所在穗落戶政策兌現落實,配合國家有關部委做好交易所落地及交易品種研究儲備。
加快推動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打造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載體和平台,服務大灣區建設發展。
在「持銀行開展跨境貸款業務」方面,《行動方案》提及,支持在穗銀行在宏觀審慎框架下,向港澳地區的機構或項目發放跨境貸款。支持港澳銀行在穗分支機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貸款服務。支持廣州開展不動產跨境抵押登記,允許港澳居民將其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購買的自住住宅抵押給港澳銀行,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購房。
在「支持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方面,《行動方案》指出,支持穗港澳三地機構合作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納入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統計,募集內地、港澳地區及海外機構和個人的人民幣資金,為我國企業「走出去」開展投資、並購提供投融資服務,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在「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方面,《行動方案》明確,繼續推進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業務,吸引更多外商投資股權投資類企業在穗集聚發展。允許港澳機構投資者通過QFLP參與投資在穗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基金)。支持廣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境外投資。
同時,支持研究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試點工作,爭取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開展QDLP/QDIE試點。對上述QFLP、QDLP/QDIE試點實施宏觀審慎管理,根據收支形勢適時逆周期調節,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在「擴大證券業開放」方面,《行動方案》指出,針對大灣區居民和企業需求開展跨境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業務和產品創新,鼓勵在穗金融機構依託港澳金融市場積極開展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等試點及基金互認工作。

② 運用矛盾觀點分析說明如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協調發展
①必須矛盾分析法,堅持全面分析,一分為二,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具有普遍性,既看到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的有利條件,也要看到其不利條件。
②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具體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和途徑。
③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辯證統一,主要矛盾決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進程與方向,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③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如何

經過近四十年的精誠合作,大珠三角地區實現了長足發展,為今日的粵港澳大灣區奠定了堅實基礎。自二十世紀末「灣區經濟」概念提出以來,灣區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技術和體製革新的增長極。無論是從人口集聚還是城市分布來看,灣區及其直接腹地都是承載現代文明的核心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為這一論斷做出了新的注腳。

通常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涵蓋十一個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九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和珠海。大灣區總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6800萬人,人口密度為988.73人/平方公里。大灣區經濟總量近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大灣區,僅次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

為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對內,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制度體系和治理現代化建設;對外,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大國責任,應對保守主義興起和全球化收縮的趨勢,平衡國際秩序,促進世界持續和平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粵港澳大灣區就是在中國內部經濟轉軌以及外在國際壓力驟增的背景下,獲提升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國家策略之一。

適逢「一帶一路」倡議從理論走向實踐,這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絕佳的歷史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有能力,更有必要主動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尋求對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平衡,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④ 請問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哪些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肇慶、惠州、東莞、中山、江門。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

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4)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機構的協同發展擴展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特種郵票: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集郵展覽將於2019年9月26日至10月7日在廣州舉行。屆時,中國郵政將發行由韓秉華設計的《粵港澳大灣區》特種郵票1套3枚。

票面內容分別圍繞國際科創中心、要素便捷流動和優質生活圈展開,它們都統一服務於國家發展的大主題。

⑤ 金融創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了嗎

改革開放後,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我國經濟重要區域,形成西岸的生態保護開發模式和東岸的經濟發展開發模式。粵港澳大灣區政府管治模式形成強化核心地位的廣佛合作模式、優化功能格局的西岸發展模式和提升總體銜接的西岸發展模式。因金融業的獨特屬性,通過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產業空間格局的分析,有助於理解現有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有助於因地制宜地處理東岸和西岸經濟走廊發展模式。

表1 粵港澳大灣區功能性城市區域金融產業布局

2009年簽署《珠中江緊密合作框架協議》及配套協議,涉及年票互通、通信一體化、電視節目互相落地等。珠中江城市規劃合作、珠海中山跨界斷頭路打通。《珠中江勞動保障工作緊密合作框架協議》中的社保同城化等核心協議的推動則存在一定的難度。

我國外資負面清單逐步減少使得外資獲得更理想的國內投資和產業發展環境,其中,國際金融產業進入我國後對我國發展形成雙面性。一方面,國際金融產業帶來的經驗有助於規范國內金融發展模式,優化金融產業空間格局;另一方面,國際金融產業對國內金融產業帶來的競爭會擠壓原有發展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對境外人才的稅率等優化有助於粵港澳大灣區吸引高端產業和人才,金融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輔助產業將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粵港澳大灣區的建立將助力區域逐步實現與國際金融等層面的銜接。

⑥ 粵港澳大灣區網是什麼機構

粵港澳大灣區網是由中國企業新聞觀察網聯合粵港澳大灣區28家金融機構、36所院校、200個商協會和100多家全球知名媒體於2017年聯合舉辦,現由中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是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站。
粵港澳灣區網堅持"縱覽粵港澳形勢動態,聚集粵港澳大灣區經營謀略,傳播區塊鏈熱點信息,展示區塊鏈豐富價值"的辦網方針,依靠世界權威機構(中國社會經濟決策咨詢委員會、中國社會經濟決策咨詢中心、中國市場研究中心和中國市場調查研究中心)對粵港澳大灣區進行研判和決策,運營機構與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十大商業銀行、十大律師事務所、十大會計事務所、十大知識產權公司、中國職業信用平台及國家相關部委100餘家互聯網和金融研究機構平台合作,吸納國際、國內200所重點院校650位知名專家、學者的權威觀點,擁有兩千餘名優秀采編人員和五百名全國互聯網技術骨幹特約撰稿人提供的一線資料。其權威性、前瞻性、綜合性、戰略性、真實性、實用性獲得全球市場認可,使粵港澳在全球大灣區領域獨樹一幟。

⑦ 粵港澳大灣區將來會如何發展

港澳代表委員譚志源代表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區位、政策和『一國兩制』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經濟活力強,開放程度高,若能統籌協調,實現區內城市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魏明德委員說,「一帶一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灣區提供了疊加優勢。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擁有僑鄉、英語、葡語三大文化紐帶,是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