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球范圍之內國家和地區開放金融市場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哪些
網上搜不到這類的信息 估計是要翻閱專業的網站的吧
② 全國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是()。
全國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是
杭州
③ 全國金融界規范化的 8 條服務標準是什麼
所謂標準是自己吹出來的。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沒有什麼規范化標准。
④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哪些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
1、上海金融中心
早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認為世界的遠東金融中心,亦以發達的金融市場著稱。1992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任務,並將此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予以實施。計劃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
2、北京金融中心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與決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3、天津金融中心
作為與北京相鄰的沿海直轄市,天津與其他城市相比有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在「加快開發開放天津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戰略後,天津已明確提出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其重點是設立全國性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交易市場。
4、深圳金融中心
深圳金融發展的總目標是:建成「三有體系」,即建設一個能有力支持深圳經濟發展、能有機配套深圳產業結構、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的金融體系;打造「四個中心」,把深圳建成產業金融中心、金融創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務中心。
5、重慶金融中心
重慶是中國西部惟一的直轄市,也是惟一擁有長江黃金水道、能江海聯運的西部城市,在中國具有承東啟西、左右傳遞的區位優勢。 重慶最現實、最有潛力的兩塊是產權交易中心和票據中心,該市期望將其做成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名氣的中心。重慶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建設要素市場,並計劃大力發展信貸、貨幣、證券、保險、外匯、黃金等諸多市場。
6、大連金融中心
大連是東北地區金融機構種類最全、密度最大、開放度最高的城市。大連擁有金融機構75家,其中,銀行40家、保險公司26家、證券公司2家、期貨公司7家;大連也是東北地區外資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資金融機構;大連商品交易所是中國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之一,期貨交易品種由2002年的2個發展到目前的7個;同時,大連還是東北地區主要的外匯結算中心和惟一的外匯交易中心,外匯交易額、結算總額、國際收支總額均占遼寧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7、武漢金融中心
目前武漢地區擁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保險公司30家,證券經營機構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業財務公司4家,信託投資公司2家,已經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輻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
8、西安金融中心
西安作為歐亞經濟論壇的永久會址和「現代絲綢之路」的起點,通過亞歐大陸橋連接著中國東西部,在亞歐大陸橋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為西北貿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資源基礎在西北地區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9、杭州金融中心
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杭州的金融總量僅次於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類金融機構200餘家,境內外上市公司60餘家,在證券市場上形成了聲譽顯赫的「杭州板塊」。 杭州提出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區域性票據交易中心,組建杭州產權交易所,擴大創業投資基金,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推動企業上市。
⑤ 從事金融服務行業在哪個城市發展比較好
至於金融行業.服務於股票,我也有過參考、研究過,我覺得還是在北京好點!
為什麼?."因為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很多外國朋友都集中的地方,也繁華,金融行業也很有發展空間.當然有利也有弊的,不好的呢就是:"北京畢竟是首都,金融這行業肯定也多,競爭也激烈.所以這就得靠個人的能力了"
⑥ 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是哪裡
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是杭州。
杭州市是我國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杭州金融企業實力在全國范圍內來說,還算是比較好的。金融業在整個浙江省的規劃中,都是佔有很大的比重的,金融服務對杭州以及整個浙江來說,都有著重要的經濟地位。最近幾年,金融對城市發展以及經濟建設越來越明顯,杭州一直在努力推進各種金融小鎮的規劃和建設,發展互聯網金融,以及其他金融服務。
(6)國家金融標准服務的城市擴展閱讀:
金融服務國家標準是支撐供給側改革、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技術規范,新標準的發布及實施將提高金融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
支持欠發達地區、低收入群體、小微經濟實體等獲得必要、及時的基本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發展普惠金融」,並努力實現金融機構與消費者之間信息的有效傳遞。
⑦ 嚴格意義上的世界金融中心城市都有哪些
排名前10位的國際金融中心分別為紐約、倫敦、香港、東京、新加坡、上海、巴黎、法蘭克福、芝加哥、悉尼。
⑧ 中國金融業比較發達的城市有哪幾個按發達程度由高到低排名
2006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綜合排名
上海、寧波、溫州、杭州、深圳、台州、蘇州、紹興、嘉興、北京位居前十,其中上海、寧波、溫州、杭州和深圳的金融生態環境等級被評為最高的Ⅰ級
作為《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總報告)最引人關注一部分,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排名榜以及評價部分今天公布。該部分包括三部分內容:"根據城市金融資產質量高低的排名"、"50個大中城市金融生態排名"以及"對若干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的簡評"。其中,上海、寧波、溫州、杭州等城市在城市金融生態綜合排名表上位居前列。
此前,本報已連續獨家刊出了該報告的部分重要內容,並開辟專欄,就金融生態與科學發展觀的相關問題做了大量的報道,在金融界、學界和地方政府中引起了廣泛關注。
今天發布的報告根據城市金融資產質量的高低,給出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2003年和2004年的金融資產質量的評分、各年份的排名以及該排名在兩年之間的變化:兩年中,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福建、江蘇等省(市)始終排名前六位,而黑龍江、吉林、遼寧、海南、江西等省則始終排名後五位;雲南、貴州、廣西、甘肅、寧夏、新疆、內蒙古等經濟相對較落後的省、區的金融資產狀況始終處於中等偏上水平,而少數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的位次卻並不靠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共有19個的位次在兩年間發生了變化,變化面達到61%。報告由此得出結論,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對於金融資產質量有比較重要影響;其他一些非經濟的因素,諸如法治環境等等,也對金融資產質量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各地金融資產質量狀況並不穩定,明顯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
報告同時指出,就東、中、西三大地帶來看,東部沿海地區金融資產質量最高,西部次之,而中部明顯比東、西部差;從最發達的三個沿海經濟區來看,長三角地區金融資產質量顯著高於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區,而珠三角金融資產質量不僅顯著低於長三角,而且低於環渤海經濟區。據此,報告指出,經濟發展水平並非決定金融資產質量的唯一因素,地區金融生態的確是個復雜的多維系統。此外,東北、西南和西北三大內陸區域之間以及不同規模城市之間的金融資產質量狀況的比較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令人關注的是,報告以城市的經濟基礎、企業誠信、金融發展、司法環境、政府誠信、金融部門獨立性、社會誠信文化、中介服務發展、社會保障等九個方面為投入,以城市金融生態現實表徵為產出,總結得出了50個大中城市金融生態的綜合以及分項排名。從綜合排名來看,上海、寧波、溫州、杭州、深圳、台州、蘇州、紹興、嘉興以及北京位居前十,其中上海、寧波、溫州、杭州和深圳的金融生態環境等級被評為最高的Ⅰ級。
報告針對若干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進行了點評。報告認為,在四大直轄市中,上海在金融生態環境的各個維度上大都名列前茅:法制健全、產權保護得力、中介服務發達,社會誠信基礎好,上海市政府經濟、金融行為相對規范,政府審批和管制與市場經濟結合緊密,金融生態環境中的各要素形成良性互動,但與浙江等地區相比,政府對經濟和金融的主導性較強,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部門的獨立性和企業自主創造性;首都北京在金融生態環境的諸多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是中介服務發展充分、社會保障健全、以及其他城市所無法比擬的人文環境,構成了良好的社會誠信文化的基礎,但與上海相比,經濟、金融的市場化程度略低,政府對經濟、金融活動的主導力較強,企業的競爭力的軟因素(企業治理、文化、誠信)不強;天津近年來金融外部環境明顯改善,但在轉變政府職能、法治環境改善和社會誠信文化建設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努力;新直轄市重慶更多表現出中西部城市共有的特徵,即政府對經濟干預較多、地方金融部門獨立性不強、地區法治環境有待改善、社會誠信文化有待加強等。
此外本部分報告還指出,排名相對靠後的中西部城市金融生態環境亟待改善;華南經濟區城市在金融生態方面並沒有表現出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稱的位勢,導致廣東金融格局"大"而不"強";在長江三角洲中,浙江的金融生態整體上要優於江蘇,浙江與蘇南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由於近年來各地方政府在信用環境建設、金融債權維護和金融穩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信用環境和投資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福建省金融生態呈現良好態勢,增強了其對資金的吸引力。
⑨ 全世界有那幾個城市是經濟中心 那幾個是金融中心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美國的紐約、英國的倫敦和中國的香港。
1、金融中心狹義指在商品貨幣的運行中處於中心地位的金融市場。廣義指在宏觀地理區域內發揮金融活動中樞作用的大中城市。
2、它擁有先進的結算和支付系統,是大型的、全球化的、服務齊全的中心;能支持龐大的國內經濟,擁有縱向的、流動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上,資金的來源和使用是多元的,法律與監管體系能充分保護重要的代理人關系的公正性和監管功能的國際金融中心。
3、經濟和金融相比是一個更加寬泛的概念,經濟包括金融,金融一般指與貨幣相關的經濟領域,而經濟這個概念包含很多內容,所以幾乎沒有什麼所謂的世界經濟中心這樣的排名。有這樣的說法也只是用來說明一個城市的經濟地位。
4、比如「上海將成為世界經濟中心」,並不是說上海這個城市在經濟上達到了什麼標准。「世界經濟中心」在這里的作用不是一個名詞,而只是一個形容詞。再比如美國紐約也稱之為世界經濟中心。
(9)國家金融標准服務的城市擴展閱讀:
經濟中心有各種分類方式:
1、按經濟功能,可分為綜合性的經濟中心和專業性的經濟中心;按地域可分為國際性的經濟中心、全國性的經濟中心、區域性的經濟中心,以及地方性的中小型經濟中心。但是,這些劃分不是絕對的,沒有嚴格的標准和界線。
2、一般說,經濟中心具有多功能性質。經濟中心首先是商業、貿易中心。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活動離不開商品交換,絕大部分經濟中心是從最初的商品集散地和交通樞紐逐漸發展起來的。
3、隨著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以工業為主體的經濟中心,依靠雄厚的物質技術條件,通過經濟技術協作和經濟聯合等多種形式,帶動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經濟中心不僅是工業中心,而且往往同時是科學技術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金融中心、交通運輸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務中心。
⑩ 中國金融業最發達的城市是哪
香港是國際第三大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聯系。政府的政策是維持和發展完善的法律架構、監管制度、基礎設施及行政體制,為參與市場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金融及貨幣體系穩定,使香港能有效地與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競爭。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北美洲與歐洲時差的橋梁,與內地和其他東南亞經濟體系聯系緊密,又與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訊網路,因此能夠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此外,資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經濟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五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鍾表、玩具、游戲、電子和某些輕工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總值位列全球高位。 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與中國內地及亞太其他地區關系密切;香港是亞洲最多國際公司設立地區辦事處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歡迎的旅遊地點之一,也是舉辦國際會議及展覽的熱門地方。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務出口地。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