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什麼區別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1:人員規模: 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德勤
據說北京財富中心的普華永道光審計人員就已經2000人了,而且應屆生的offer發得最多.
2:專業方面:普華永道專業最沒有限制,和我面試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中文和別的學文秘專業的都錄取為審計人員或者稅務人員了,安永對專業限制最為嚴格,周邊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會計,財務,金融,經濟類專業,從安永的summer leadership program 也可以看出,邀請的多為會計知名的大學的會計或者財經類畢業生.安永的TSRS部門倒是給清華工科本科和碩士發了很多OFFER,畢馬威和德勤對專業的限制也不多。
3:從客戶方面:
普華永道:中國銀行,中國石油,TOM網路,諾基亞,愛立信,中國華能,中國鋁業,國家電網,中國人壽
畢馬威:渣打銀行,花旗銀行,匯豐銀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德意志銀行,西門子,寶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建設銀行,等等。
安永:高盛銀行,瑞士銀行(UBS), 雷曼兄弟,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人保財險,浦東銀行,深證發展銀行中國海油,網路在線,思科,ABB,賓士,上海電氣,馬鞍山鋼鐵集團,百盛集團,孟牛乳液,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鐵建,中國南車集團,國美電器,等等。
德勤:中國農業銀行,
從工業審計領域:畢馬威、普華永道、安永、德勤
從金融銀行領域:安永、畢馬威、普華永道、德勤
從IT領域: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
從零售領域: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德勤
從稅務領域: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
從內部控制(重大錯報風險評估領域):安永、普華永道、畢馬威、德勤
2類對比:
從國內收入比較:普華永道、安永、德勤、畢馬威
從國際收入比較: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
從國內業務收入增長:安永、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
從畢業生熱度領域:畢馬威:普華永道、安永、德勤
從工作以後若非要四大內部跳動:安永、畢馬威、普華永道、德勤
從北京地位比較: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德勤
從上海地位比較:德勤、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
從總體收入比較:畢馬威、安永、德勤、普華永道
從勞動強度比較:畢馬威、普華永道、德勤、安永
從男性員工比例比較:普華永道、畢馬威、德勤、安永
從外國老闆高級經理比例比較:安永(貌似很少中國內地老闆)、普華永道(部分內地老闆)、畢馬威(內地合夥人比較多)、德勤 (已經很LOCAL)
從偏愛的學校比較 :
普華永道 :1: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有1/4 的人,完全可以開班會) 2:中國人民大學 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和北京工商大學 4 : 其他大學比例也多
其中普華永道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合作協議.
畢馬威:1:北京大學 2:中國人民大學 3: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安永:1:清華大學 2:中央財經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其中安永和清華經濟管理學院,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電信中心方面)有合作協議
德勤:1:德勤最喜歡中國人民大學 2:北京工商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 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補充下,以下為工資福利狀況(個人言論, 不代表泄露公司機密)
目前的北京的四大基本是:
1: 應屆畢業生( 在安永叫SA-1 普華永道叫SA-2)
工資基本在5500-5800 (如果畢業就獲得某國家的注冊會計師證書,可以獲得基本工資外的資格補助500-1000元,但不計入基本工資,所以這部分是不去計算五險一金的) (所以在這個級別上一個最合格的員工的最高收入是RMB 6800 /月, )(按12%交納住房公積金,8%交養老保險,還有其他稅之類,所以現金收入在4000左右)
如果該員工剛進事務所就能去做IPO,或者做IPO下面的一個LOCAL TEAM 的話,加上長時間的出差和比較寬松的OT, 運氣好的話一個月發10000也是有可能的.但平均下來,第一年的收入基本等同於一個在卡夫食品,愛立信3年工齡的ACCOUNTANT的收入,在這個階段,被獵頭挖走的概率是很低的,因為你根本沒有太多的審計會計事務經驗.離開事務所的部分是因為已經獲得美國知名大學的MASTER OFFER,或者是部分人為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基本不太適應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早期改變職業規劃也比較理智,基本95%的人留下來到第二年。
2、在四大的第二年(在安永叫SA-2,普華永道叫SA-1)
當學習完WEBSITE-LEARNING 和其他晉升培訓後,基本99%的人晉升為審計第二年,這也是收入增長幅度不大的一年,基本收入在RMB 6500 -RMB 8000 之間 (能到RMB 8000的基本是第一年表現在4-5分左右且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了的),在這一階段,你不光只做做在第一年的銀行存款,財務費用,票據,營業外收支,費用等等簡單科目,你應該基本會往來類別(OP,OR,AP,AR等),還有的能做存貨,收入,成本等等,
所以在這階段是通向高級審計師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也是逐漸形成自己的判斷和理解的過程,有時候你會發現你是這個團隊的核心哦,很多時候FIC還要依靠你。在這階段辛苦的做IPO,或者大量加班的話,最多能拿到14000左右現金(我看我自己以前的工資單),基本稅前在19000左右.(是很辛苦我沒出差,一個月不休息一天,每天從早上10點到晚上2-3點回家的情況,另外可能外面的物價變了,你都不知道)。
3、第三年, 高級審計師第一年
從審計員有95%的人會晉升為高級審計師,由於這一階段漲薪比較大,且在前2年基本能評價一個人的各方面能力(溝通,合作,會計審計知識,表達,能否高強度工作等等),所以每個人的得分差距就比較大,最終會影響你在這個階段是拿HIGH PAY 還是LOW PAY 還是AVERAGE PAY,
基本情況:薪水應該是10000 - 12600 左右( 今年根據CPI應該還會漲, 再加上500-10000的資格費用)
在這階段,作為一個高級審計師, 有大量的責任,經理會依靠你,你也可能被委任為一個小組的FIC,需要做所有的工作,需要監督STAFF 的工作和檢查他們的WORKING PAPER,需要更加自律,和高度的責任心.當然會計審計稅務知識也要完全跟上,如果沒有通過CPA的,在這階段最好通過2-3科了。如果非常辛苦的做一個OT寬松的IPO 項目,最多應該能拿到現金19000 左右。
根據跳槽情況看,在這個階段應該會有很多獵頭挖你去大的銀行總行,新進入中國的外資公司,或者是能給出四大基本工資的有金錢實力的外企。
一般對方開出的薪水,也是在11500- 13000 左右.基本職位應該在經理之下。
4、在四大的第四年,高級審計師第二年
毫無疑問,在這個階段,如果說在前一年還有高級做FIC的話,在這個階段,你肯定就是一個團隊的FIC了,也需要大量的知識用於審計報告,審計報告中副注的披露,主要是披露表達,會計政策與估計的運用,重大風險的評估,重大事項的處理,企業環境,組織結構,治理結構,權益結構的變動,以及重大的經營,投資,籌資活動等等的全方面的考慮。
還需要學習IFRS US GAAP 等知識,用於同時做A+H 等項目。
這階段的基本工資在 RMB 13500 -RMB 15500 之間 (在加上500-10000的資格費用)
這階段離職率已經升級到比較高的階段,有能力很強的去做財務經理(認識一個德勤的高級去摩根士丹利某業務板塊做財務經理) ,有錢的公司能開出RMB 22000左右的薪水,不過相比這時候,如果你做的是一個OT很寬松的IPO項目的話,加班費是驚人的,拿到稅前RMB 30000 - RMB 45000 的薪水,所以很多挖四大這階段的員工,工資是遠遠達不到四大總收入的,只能是依靠其他優勢(比如基本很少加班,很少出差,工作強度小,工作壓力小.能做經理等管理層外)
5、在四大的經理前最後一階段:高級審計師最後一年
在這一年,每個組剩下的5年元老基本只留下50-60%就不錯了,很多有各方面原因離職的,也有無法勝任工作離開的,也有去別的四大升級的,這個階段的基本工資應該在 RMB 17500 -RMB 21000 左右( 500-1000的資格費用除外)
這一階段是加班最昂貴的階段,經理和老闆會很慎重的用你, 你的作用也需要做大量的SRM SAD REPORT CLAER Q FROM PARTNER AND EIC 等等工作.如果在這階段能做一個加班費用很寬松的IPO的話,能月拿到42000 -55000 之間的薪水.原來有KPMG的高級員工家裡10萬的裝修費用就是過年幾個月的加班費用補來的。
這階段的人離職的基本去做大公司的財務經理了,當然很多喜歡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或者極其受老闆和經理賞識的,會大量的拒掉獵頭的電話。
通過這一階段的,且獲得香港,英國,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中國大陸注冊會計師資格,且表現讓人滿意的會在下一年正式升級為MANAGER
在四大工作5年升級為經理的在經理職位工作滿1年會獲得12-15萬的獎金,以彌補沒有加班費用的損失,經理的起薪水,應該在27000 - 33000 之間,看你的能力而定。
以上所有數據均為最佳估計數....不代表每家四大的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或者是公司人力資源成本政策.....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2.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服務類型
畢馬威提供下述專業服務:
審計:法定審計和金融審計稅務:商務及個人稅務服務
咨詢:畢馬威的顧問服務主要分為三大主題(成長、控制和效益)和九類具體服務:
會計咨詢服務
商務績效服務
公司財務
金融風險控制
取證
內部審計
信息技術咨詢
結構調整
並購咨詢
3.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司業務
零售和消費品業
零售和消費品業(消費品、零售、餐飲):畢馬威的零售及消費品業專責團隊專心致力於服務大中型零售、貿易、分銷及快速流通消費品業客戶。以快速流通消費品業為例,不論是製造業、供應鏈渠道,還是零售網點,我們均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畢馬威零售及消費品業可按三個主要分部劃分:零售、消費品及餐飲。
跨國企業紛紛打入亞洲區消費品市場,它們不僅引入業內的最佳經營模式,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選擇。消費者本身的要求也日漸提高,他們不僅講究個人品味,還不斷嘗試新的消費模式和消費渠道,例如互聯網上的電子商貿。
把握成功之道的企業不僅懂得有效地管理客戶界面,而且還能夠不斷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以創新的手法向市場推廣。駕馭市場巨變的關鍵在於善用新技術和擁有開拓新市場的能力。
畢馬威中國在國內為多家知名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在全球范圍,我們在超過140個國家有94,000多名專業人員專責服務消費品業的客戶。我們以足夠的實力和誠懇的態度協助客戶在消費品市場大展宏圖。畢馬威的專業人員對各種市場的供應鏈流程和運作、信息技術及籌資等均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是為客戶提供可靠、明智和清晰建議的最佳人選。
金融服務
金融服務(銀行和金融、保險、證券、投資管理):畢馬威在全球均設有金融服務業,藉著規范地協調各辦事處的金融服務業,發揮團結一致的精神,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一流的專業服務。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綜合金融服務市場中,所有公司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轉變。面對銀行、保險及證券業公司需要以下以更快的速度作出回應:
資本充足比率和風險管理水平的要求提高
公司治理和增加對內部財務報告的監管
客戶需求越來越高
由國家及地區的主要金融機構帶動的全球擴展
合並及收購
新技術及分銷渠道
進軍新市場,經濟狀況不明朗和監管規則改變所帶來的問題。
工業市場
工業市場(工業產品、能源和天然資源):畢馬威在世界各地為工業市場的企業提供服務,不論客戶在何處經營業務,我們都能凝聚遍布全球的服務網路,為客戶提供一脈相承的優質專業服務。畢馬威了解工業市場的企業要面對的挑戰,為此特別成立工業市場專業團隊,挑選從國內大型企業重組和首次招股項目培養出來的多元人才隊伍,為這個行業的客戶提供周全的增值服務。
為了更有效地調配資源和專門技能,因此把工業市場的客戶劃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化工和制葯類主要包括商品/特殊化學品、石油化工、塑膠製品、制葯、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材等行業。
這些行業在制定企業戰略時需要面對產業整合、社會道德考慮、調研效率和人才培訓等問題。而整個領域的增長潛力則取決於起伏不定的原油價格和醫學界在對抗疫症方面的努力。
能源和天然資源中國國情特殊,在中國從事石油天然氣、電力和公用事業、采礦和林業的企業需要面對中央和地方政府對牌照申請和定價的嚴格規管;企業在啟動重大新增投資項目前,也必須獲得監管機構批准;中國市場對外開放,競爭加劇最終可能會影響盈利增長。
工業和汽車產品雖然工業產品和金屬、汽車、航天國防及工業電子行業正受到全球化和投資需求走勢的挑戰,但它們同時需要面對更為切身的問題。畢馬威工業市場行業團隊發揮他們豐富的行業及財務知識和實干經驗,提供切實精闢的分析,協助客戶在瞬息萬變的市場迎接各種挑戰。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信息、通訊和娛樂業
信息、通訊和娛樂業(通訊、電子、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媒體和娛樂):畢馬威的信息、通訊和娛樂業服務部門專責為多個充滿活力的行業提供服務。科技進步、放寬監管、收購合並等時代潮流,既為這些行業帶來無窮機遇,也使它們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先進電信基礎設施;媒體及娛樂業發展成熟、競爭激烈;眾多電子、軟體和信息技術(IT)服務公司也以香港為基地,充分發揮香港毗鄰中國,可較便利使用內地製造業和開發設施的優勢。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過去一些不允許境外和私營企業踏足的市場將會逐步開放。中國作為一個製造、開發和加工中心,市場潛力不可限量,機遇與挑戰並存正是中國市場令信息、通訊和娛樂業各領域的企業無可抗拒的魅力所在。
畢馬威的信息、通訊和娛樂業服務部門可為以下幾個重點行業提供服務:
通訊
固定線路及移動電信網路、電纜及衛星通訊以及互聯網基建。
放寬監管、機構重組、收購合並、加大帶寬和數字技術的發展不斷沖擊著通訊業,使通訊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保持競爭優勢,電信商必須不斷鞏固並擴大客戶基礎,為客戶提供切合需要的產品及服務組合。
電子
製造、供應及分銷通訊設備、消費用及工業用電子裝置、電腦設備及半導體。
電子產品製造商及分銷商都不得不面對產品周期縮短、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品牌忠誠不復存在、邊際利潤節節下調的嚴峻挑戰。關鍵在於能夠生產出更快捷、更小巧、更價廉物美和功能齊備的產品。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
研發及分銷軟體、信息技術(IT)服務及互聯網上的商貿活動。這一行業的特點是研發成本高、品牌開發更新時間短、市場反應變化快。軟體開發商及互聯網上的商貿活動需要不斷地推出新的升級解決方案、達到臨界量,以維持可持續的盈利能力。
媒體和娛樂
節目廣播、出版、廣告、體育及其它內容。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互聯網滲透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使傳統的信息傳遞模式受到沖擊。在這一高科技行業里,新興企業不斷積極開拓新的內容,使媒體公司受到的競爭壓力與日俱增。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房地產和基建
房地產和基建(房地產、建築和酒店、公營機構和基建):畢馬威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為滿足客戶的需求,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畢馬威調集了所有主要專業服務領域的優秀人才,組成一支既集合眾家之長,又具備行業專門知識和經驗的房地產和基建團隊,專責為這個行業的客戶提供優質的專業咨詢服務。
房地產
香港是舉世公認的房地產建築、發展和投資中心。國內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房地產業也發展得十分蓬勃,現已擴展到二、三線城市。面對區內巨大的競爭,投資者必須同時發揮創意和講求成本效益,才可以爭一席位。
基建
基建是中港兩地的經濟命脈。硬體基建如港口、機場、隧道、收費公路、橋梁和相關運輸設施,例如鐵路和航線等為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國內其它地區的經濟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私人資本投資融資、投資和交易、實現價值和組合管理
私人資本投資機構目前的處境十分微妙,尤其是在投資活動空前興旺的大中華市場。融資既能夠一顯管理才能,又反映超出歷史回報的增值效益。投資者都在檢討私人資本的分配,有利可圖的投資交易引來了激烈的競爭。但即使全球的並購活動近來正逐步升溫,私人資本投資機構從交易中爭取最大效益的空間仍在每況愈下。
當今市場把鞏固現有資產的價值和管理現有資產的表現作為新的重點工作。除了純粹的投資交易技能外,私人資本投資機構可能還需要其它更廣泛的技能。所以,客戶期望我們提供的傳統服務已不再局限於投資交易,而且還逐漸向長期服務過渡。畢馬威率先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協助客戶處理策略、投資交易和組合管理等多方面業務。
畢馬威在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從事多元化的專業服務,在私人資本投資方面,匯聚了不少精通審計、咨詢服務、企業財務、交易和商業審慎調查及稅務工作的資深顧問。畢馬威還設有策略和商業資訊部,專門提供對投資交易舉足輕重的市場評估服務。憑著積累多年的專業技能,我們能夠協助私人資本投資客戶渡過融資和投資活動的高潮和低潮。
4. 畢馬威金融風險咨詢這個工作怎麼樣,職業發展路徑如何
大公司肯定好
5. 安永,畢馬威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什麼區別
第一,從業務數據分析看,四大區別如下:
1、按業務領域,審計最佳PwC,咨詢最佳DTT(尤以國內市場為重點)
2、按業務規模,PwC>DTT>ET>KPMG
3、按人員規模,PwC>EY>KPMG>DTT
4、按增長速度,EY最快,PwC最穩
第二,從四大的企業文化看,區別如下:
1、PwC氣氛最輕松
2、 KPMG的氣氛略為tough,對著裝要求最高
3、DTT的本地化做得最好,工作氛圍的競爭最激烈
4、 安永最合女性工作,培訓機制最好等等
(5)香港畢馬威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四大各自的特點:
1、普華永道:「四大」之首,全球500強中有32%是其客戶,而內地在H股上市的企業中有40%都信賴PWC為其審計。
2、畢馬威:在中國唯一有資格與PWC抗衡的公司,在金融業上優勢明顯,相對比較本土化,有很多local manager,且是四大中最多金的一個。
3、德勤:全球百強中30%是其客戶,在發展日本客戶方面有優勢,但相對而在華規模較小、每年招聘人數遠少於其他幾家。
4、安永:在中國的業務遜於其他幾家,本地化步伐較慢,以香港經理居多。
網路——四大會計師事務
6.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畢馬威
畢馬威(KPMG/台灣又名安侯建業)成立於1897年,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是一家網路遍布全球的專業服務機構,專門提供審計、稅務和咨詢等服務。
畢馬威在全球156個國家擁有152,000名員工。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畢馬威國際」)瑞士實體由各地獨立成員組成,但各成員在法律上均屬分立和不同的個體。
現畢馬威中國在北京、上海、沈陽、南京、杭州、廈門、青島、廣州、深圳、成都、重慶、佛山、天津、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 共設有十七家機構 (包括畢馬威企業咨詢 (中國) 有限公司) ,專業人員超過9,000名。
在2018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畢馬威排名第163位。
(6)香港畢馬威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網上刊物
1、按服務分類的刊物:
審計稅務咨詢風險管理和合規咨詢服務營運規劃和信息技術咨詢
服務投資和重組咨詢服務
2、按行業分類的刊物:
零售和消費品業金融服務工業市場信息、通訊和娛樂業房地產和基建私人資本投資
3、主題系列、期刊或通訊:
4、主題系列:定期更新的刊物及主題系列刊物
5、電子通訊:畢馬威中國出版一系列的電子通訊,為讀者帶來最新行業信息。這部分不但展示最新發布內容,還提供了很多過往期號,方便讀者翻閱。
7. 去中國農業銀行好還是去畢馬威(kpmg)好
建議您選擇中國農業銀行。
農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農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2009 年1月,農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農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農行是中國主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之一,致力於建設經營特色明顯、服務高效便捷、功能齊全協同、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國際一流商業銀行集團。本行憑借全面的業務組合、龐大的分銷網路和領先的技術平台,向廣大客戶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業務范圍還涵蓋投資銀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賃、人壽保險等領域。截至2016年末,農行總資產195,700.61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97,196.39億元,吸收存款150,380.01億元,資本充足率13.04%,全年實現凈利潤1,840.60億元。
截至2016年末,農行境內分支機構共計23,682個,包括總行本部、總行營業部、3個總行專營機構,37個一級(直屬)分行,365個二級分行(含省區分行營業部),3,506個一級支行(含直轄市、直屬分行營業部,二級分行營業部)、19,714個基層營業機構以及55個其他機構。境外分支機構包括10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處。農行擁有14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內9家,境外5家。
2014年起,金融穩定理事會連續三年將本行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2016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中,農行位列第29位;在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以一級資本計,農行位列第5位。農行標准普爾發行人信用評級為A/A-1,惠譽長/短期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F1。
8. 畢馬威的審計和位元組跳動的金融銷售哪個好
畢馬威的審計和位元組跳動的金融銷售哪個?我自己認為畢馬威的審計要比位元組跳動的金融銷售要好一些。審計工作是非常賺錢的。所以我看好畢馬威審計。
9. 畢馬威的歷史和發展歷程或者業務范圍和特點!
畢馬威中國在北京、成都、重慶、佛山、福州、廣州、杭州、南京、青島、上海、沈陽、深圳、天津、廈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共設有十六家機構 (包括畢馬威企業咨詢 (中國) 有限公司) ,專業人員約9,000名。
一九九二年,畢馬威在中國內地成為首家獲准合資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成立更早在一九四五年,在香港提供專業服務逾60年。率先打入中國市場的先機以及對質量的不懈追求,使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中國多家知名企業長期聘請畢馬威提供專業服務,也反映了畢馬威的領導地位。
隨著中國企業融入全球經濟和境外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畢馬威將結合其豐富的國際經驗和對市場的全面認識等優勢,在日趨復雜但又機遇處處的中國市場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畢馬威以統一的經營方式來管理中國的業務,以確保我們能夠高效和迅速地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我們統一的管理結構具備高度的靈活性,使我們能夠有效和高效地為整個中國地區的客戶提供完善的服務,同時也使我們來自不同辦事處的專業人員可以在有經驗的合夥人的統一領導下攜手完成工作。
我們在國內建立了實力雄厚的行業專責團隊,以便使我們的合夥人和員工在各行各業不斷累積經驗。憑借我們對各行各業和國內情況的深入了解,我們可隨時調派深諳客戶業務的各類專業人員,為客戶提供至臻完善的專業服務。畢馬威在中國佔有龐大的市場份額,客戶均為業界翹楚和大規模的企業。
作為製造業基地和消費市場大國,中國吸引著無數境外投資者。不過,即使在加速發展步伐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條件下,中國對投資者和企業家來說仍是一塊充滿挑戰的土地。在境外投資者建立和拓展在華業務的過程中,我們致力就跨國和地區業務問題提供可靠和獨立的專業咨詢服務。
除了在國內市場與全球知名企業展開激烈競爭。中國的優秀企業還必須無懼國際競爭的挑戰。畢馬威的國際資歷和中國經驗使我們能夠協助客戶與國際標准接軌、籌資、重組、引入境外合作夥伴和拓展境外業務。
畢馬威的專家隊伍由多個領域的專業人員組成,以專注了解客戶所處的行業情況和獨特需求。我們尤其重視通過行業專責團隊提供優質服務。
我們已建立起金融服務;信息、通訊和娛樂業;房地產和基建;私募投資;零售和消費品業及工業市場等行業專責團隊。同時,來自世界各國的資深畢馬威人員可根據各國的特殊情況處理當地的專業問題,並依據當地的公認會計准則出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