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金融機構禁止拍照法律依據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金融機構禁止拍照法律依據

發布時間: 2021-04-05 20:05:55

Ⅰ 《金融機構管理規定》被什麼法律取代了

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但《金融機構管理規定》還部分有效。

Ⅱ 海關監管場所禁止拍照的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里關於商業秘密的規定。非經管理方和貨主許可,不得拍照,以免泄露他人的商業信息。

Ⅲ 《反洗錢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了金融機構的哪些行為

第三十二條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設區的市一級以上派出機構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的;

(二)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的;

(三)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的;

(四)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為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的;

(五)違反保密規定,泄露有關信息的;

(六)拒絕、阻礙反洗錢檢查、調查的;

(七)拒絕提供調查材料或者故意提供虛假材料的。

金融機構有前款行為,致使洗錢後果發生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建議有關金融監督管理機構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其經營許可證。

對有前兩款規定情形的金融機構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建議有關金融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責令金融機構給予紀律處分,或者建議依法取消其任職資格、禁止其從事有關金融行業工作。

Ⅳ 金融機構與金融服務機構法律上嚴格的界限是什麼

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從事金融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
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同時亦指有關放貸的機構,發放貸款給客戶在財務上進行周轉的公司,而且他們的利息相對也較銀行為高,但較方便客戶借貸,因為不需繁復的文件進行證明。
金融中介機構 是指從資金的盈餘單位吸收資金提供給資金赤字單位以及提供各種金融服務的經濟體。金融中介機構的功能主要有信用創造、清算支付、資源配置、信息提供和風險管理等幾個方面。

Ⅳ 超市裡禁止拍照有法律依據嗎

超市裡禁止拍照沒有法律依據。

商場或超市屬於公共場所,商家出售的商品並不涉及商業機密。消費者對商品進行拍攝並不存在泄漏商業機密或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商家對消費者「禁止拍照」的要求並無法律依據。但是,假如以盈利目的或是拍照後實施損害商家利益的行為,就涉嫌違法了。

拍攝者中如有對商家的店鋪擺設、布局、設計理念等知識產權做拍攝記錄的,可能存在侵犯被拍商家知識產權之嫌,但沒有法律規定商家有權力去限制或剝奪他人拍攝公開擺設商品的行為。

不過,商場或超市內明示的「本商場禁止拍照」條款,如附加「為保護商場的裝潢設計等著作權」就沒有問題,但沒有附加任何條件卻禁止消費者拍照的,則屬於「霸王條款」。

(5)金融機構禁止拍照法律依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定: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十二條 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的權利。

第十三條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第十四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

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Ⅵ 金融機構內不允許隨意拍照有法律依據嗎

沒有,所以行業規定,可以不準守

Ⅶ 商場里禁止拍照的規定是否有法律依據

商場的做法是沒有法律依據的。但其做出這樣的規定也不違法,有時商場會從知識產權的角度考慮限制對其商場裝飾物品等攝影拍照。但其無權沒收你的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