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金融機構法律事務外包協議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金融機構法律事務外包協議

發布時間: 2021-04-04 02:08:06

❶ 銀行業金融機構外包風險管理指引

不是。
銀行業金融機構外包風險管理指引不是法律,是規范性文件。

銀行業金融機構外包風險管理指引,是為了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外包活動,保障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持續經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指引。

❷ 銀行外包管理辦法

別說一線崗位,銀行很多內部的比如說檔案員、駕駛員、守押崗位都已經外包了。此外大堂、催收、法律、訴訟,甚至POS機具維護,甚至信貸收單都外包了。

為何這么做?

第一是節省成本。
外包,就是把這些相對不重要的崗位包給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派遣自己的雇員來代替銀行正式簽約員工工作。銀行按月結算給第三方,第三方再剔除管理費、稅金、五險一後支付給具體的外包崗位人員。

銀行簽約人員收入與福利肯定要比外包人員多一些,如此操作,銀行少支出部分又節省了管理成本。第三方公司也能從外包人員頭上多少搜刮些,雙贏啊😡

第二是迴避責任。
只要進行人員管理就有責任。這么一半人少了,銀行各級管理者的責任降低了。

出了任何問題,簡單將外包人員遣送回第三方公司就什麼事都省了。

第三是規避風險
銀行工作存在眾多潛在風險。而很多事不好給內部員工做,比如銀行催收,給員工做就得監督,是否內外勾結,沖銷費用,減免利息啊,真很麻煩。給外包第三方公司,按照既定規則執行,就結束了。

所以...

不過,當銀行也開始這么節省成本,讓外包人員面對客戶,估計外包人員心中也是憤怒的,同工不同酬,誰會創造性勞動?

損失的,嗯,其實還是銀行自己。

且看著吧。

❸ 法律也有服務外包嗎

當然有的。法律服務外包即「法務外包」。
一、概念:法務外包就是公司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將公司法律事務工作或職能外包出去,交由專業律師團隊進行代理服務;也就是把不屬於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法律事務委託給專業的法律服務機構和專業法律人士。
二、優點:
(1)降低公司聘請法務人員的人力成本;
(2)避免時下法律顧問提供的服務無法量化的弊端;
(3)有效降低法律風險,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實現公司效率最大化;
(4)有效降低市場經營的法律風險。
三、服務范圍:
1.協助公司建立健全有關法務制度、防範與化解法律風險;
2.對客戶業務經營及管理上的法律問題提供意見、建議和幫助;起草、審核、修改各類法律文件,如協議、合同、章程、商務信函等;參與客戶的重要經濟活動;
3.為訴訟、仲裁案件提供策劃或法律咨詢服務,特別代理法院經濟仲裁、一審、二審和再審案件;出具法律意見書或律師函等法律文件;
4.信用調查,對公司合作夥伴、客戶進行主體資格、工商登記、法律地位、真實身份、背景、經營管理現狀、資產狀況等情況進行調查;代理勞動訴訟、仲裁;
5.提供辭退、解除勞動合同及變更勞動關系等方面的咨詢和服務;
6.為企業會員組織勞動人事管理方面的法律講座及有關活動等等。
總之,對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提供全方面的專業法律服務力量支持。
四、主要服務方式
1、預約服務方式——按照法律事務類型預約專業對口的律師
2、項目服務方式——按照項目的不同需求提供對應服務
3、協作服務方式——律師和客戶法務部門分工、協作
4、駐點服務方式——委派專業律師常駐企業,現場服務

❹ 如何防範金融服務外包所潛在的風險及相應措施

要防範金融服務外包過程中各種風險,我國須重視在岸服務外包市場開發,走有中國特色的「內外結合」發展道路。
要想更好地發展中國的金融服務外包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並完善外包服務商的資格審查和信用評級制度,以及有效的外包監管制度。2.制定相關法律。完善的法律可以保證外包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3.政府合理規劃和建設金融服務外包園區和城市。充分發揮政府前瞻性的長遠規劃,應將各大城市分開管理,給予差別的政策,以最大程度充分發揮各城市的優勢,避免各城市之間的盲目競爭。
我國金融服務外包風險防範      
(一)合理確定金融服務外包的業務范圍和服務商      (1)實行業務外包以前,金融機構應制定外包的具體政策和標准,主要包括對哪些業務適合外包做出評估。同時,應該全面考慮業務外包的程度問題、風險集中問題,以及將多項業務外包給同一個服務商時的風險問題。      (2)外包服務商的業務水平直接關繫到外包活動的成敗。在做出外包決策後,金融機構的管理層應聽取來自內部或外部的法律、財務專家、人力資源的意見,然後才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去尋找擅長該業務的所有高級公司,通過仔細的調查、分析和比較,選擇最合適的外包服務商。此外,也要考慮外包服務商的財務狀況。      (二)外包風險內部評估      在開始實施金融服務外包之後,為了確保及時將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或者在風險來臨之前獲得信號,把風險帶來的損失降低最小,必須在外包的過程中時刻對風險進行內部評估。      (1)派專人到外包服務商的公司任職,及時與外包服務商溝通在外包業務中存在的問題,特派員作為一個中間人協調和處理在業務中可能出現的矛盾。這種方法相對比較可靠,但容易受到地域等因素的影響。      (2)縮短金融機構和外包服務商溝通的周期。由於外包業務的關系,外包服務商肯定要定期向金融機構匯報業務報表或有關業務的進展情況。盡量控制一個合理而有效的溝通周期以便於及早發現問題。     (三)完善金融外包監管制度      (1)金融監管當局應採取不同的監管程序。金融監管當局針對不同的業務和不同的外包服務商應採取不同的監管程序。對於明確規定可以外包的業務,只需要經過備案程序即可,而對於規定之外的業務,則應經過監管機構的審查與批准程序。對於不同的外包服務商,也應採取有差別的監管程序。      (2)金融監管當局應進行外包業務的持續監管和系統性風險監管。為了實現持續監管,可借鑒國際監管組織制定的監管原則,要求金融機構在外包合同中制定相關條款,確保監管當局隨時可獲得監管所需的資料。      (3)金融機構及外包服務商均應制訂應急計劃。金融機構應該盡力要求外包服務商制訂應急計劃,保證信息技術的安全性,以及發生意外情況時災難恢 烏骨雞苗雞苗0.2元/只 送全程飼料 養殖死傷全賠 廣告 一年養4批利潤40萬 每戶10000元補貼 45天死傷全賠 培訓養雞技術 查看詳情 > 紹興 雞苗批發 0.2元/只 訂1000隻送800隻 包銷成品 廣告 大型禽苗孵化基地 常年出售雞苗 品種齊全 免費防疫 訂滿1000隻免費上門建溫棚 送飼料 查看詳情 > 復能力。對業務外包的各種意外情形,外包商應設計必要的應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