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互聯網時代金融服務多元化的表現形式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互聯網時代金融服務多元化的表現形式

發布時間: 2021-03-30 20:00:55

1. 互聯網金融有哪些形式

互聯網金融主要存在五種業態:互聯網支付、P2P網路借貸、非P2P的網路小額貸款、眾籌融資金融機構創新型互聯網平台、基於互聯網的基金銷售

2. 宏觀層面 互聯網金融從服務類型上可以分為哪些模式

從宏觀層面,互聯網金融從服務類型上可分為三種模式:傳統金融服務的互聯網延伸模式、金融的互聯網服務模式和互聯網的金融服務模式。鑫風口回答

3. 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有什麼特徵

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的特徵包括以下幾點:

一、場景多元化

1、線上線下不斷融合後

今年線下零售行業開始回暖。尤其是傳統商業綜合體跟物聯網、AI、移動互聯網結合的部分。重新創造了融合購物、社交、娛樂、餐飲為一體的零售新場景。這些場景不僅蘊含了物體的功能,也傳遞著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2、以社交為中心的電商增長特別明顯,頭部電商不再一家獨大,私域流量成未來趨勢

到了移動社交時代,渠道和媒體合二為一了。很多消費者的購買是來自於推薦,來自於社群的推薦,來自於社交的推薦,消費者又多了一個角色,那就是一個信息的傳播者。在2015年左右,淘寶或者京東,一個獲客成本也只有77塊多錢,到了2018年可能要達到300到400元,新客戶的獲得成本越來越高,所以雲集、達人店、環球捕手這類社交電商的出現是必然的。

3、電商巨頭繼續重金布局更多零售實體業態,包括:沃爾瑪並購Jet.com、阿里線下新零售、京東無界零售、蘇寧智慧零售等。

二、定製個性化

未來,以80後、90後、00後為主導的消費大軍,也是中國互聯網消費的主力人群。這類人群重品牌、重服務、重享受以及重精神需求,並且追求個性化的生活方式。這一趨勢在食品飲料界尤為明顯,商家使出渾身解數來討好各個圈層的消費群體。比如今年很火爆的喜茶咖啡、櫻花可樂、椰子灰冰激凌、鹹蛋黃雪糕、農夫山泉酸奶以及大麻食品等。

三、零售無界化

在未來,無智能,不生活。智能化讓消費以及零售場景逐漸開始多元化、碎片化,不再局限於電商網站、實體店等特定的零售場合。從跨界到無界,零售的商業形態以及業務邏輯和能力都發生了變化。

四、產品數字化

數字化沖擊在國際4A公司尤為明顯。前兩年,上海廣告界發生了史詩級的搬家工程,包括奧美、群邑等在內的26家公司陸續進駐靜安的大邦協作廣場,做出這一決策的正是全球最大的老牌廣告傳播集團——WPP集團。

移動互聯網新媒體沖擊下,雄霸天下的4A公司開始變革。變革的終極目標是將曾經的老牌代理服務商打造成平台型企業,並通過技術和數據服務形成一套有效的服務方法。也就是說,過去的產品、服務都是死的,沒辦法說話,沒辦法反饋,現在的變革就是讓內部操作、客戶體驗都被數字化,都被智能化。

此外,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一些數據挖掘分析平台型公司也開始體現價值。比如中國銀聯旗下的大數據智慧商業及金融科技服務提供商——銀聯智惠。未來越來越多的傳統商品將會被不斷增加很多嵌入式系統以及一些處理功能,形成智能產品,並且這些智能產品之間會形成互動。

五、萬物互聯化

萬物互聯在5G的推動下,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正在成為現實。這將為個人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極大改變。有專家預計,到2025年,全球5G用戶數將達到14億,佔全球連接總數的15%。其中,中國將成為全球5G用戶數最多的國家。

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做了一個調研,全球84%的商業領袖預期物聯網產業將在未來五年顛覆既有企業的運營模式,但目前只有7%制定了全面到位的產業物聯網的發展戰略,73%的商業領袖坦言目前沒有任何戰略。

六、商業回歸本質

從汗水經濟轉型到智慧經濟,14億人的消費市場代表著中國未來的產業轉型升級空間的大數據,中國私募股權迄今已達近萬億元投資規模,並在全球資本市場佔得一席之地。不過,無論投資還是商業的發展最終要回歸本質。

根據訪談以及觀察,投資人喜歡的項目類型在大方向上沒有太大變化:從賽道來看,顛覆性技術、醫療健康、金融科技、消費零售、節能環保等五大領域依舊是投資人持續關注的熱點,因為這些行業涵蓋了GDP中佔比較高的主要行業。就單個行業而言,經過前兩年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投資人對「獨角獸」的熱度有所遞減,反而投向了造血能力較好的「隱形冠軍」。

4. 新金融的多元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新金融的多元化表現在很多方面的,比如參與業態的多元化,就像你說的那樣,很多企業都加入了,電商、社交、服務、媒體等新的業態也都加入了新金融的領域。錢粒科技就是新金融行業不容忽視的企業,錢粒科技一貫致力於推動新金融的持續發展,憑借著強大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從營銷、獲客的角度入手,運用技術手段降低時間與資金成本。

5. 網路時代金融服務的特點

網路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金融運行模式,網路時代金融活動的特點在於其虛擬性、直接性、風險性和電子化。隨著我國信息產業對金融發展支持力度不斷加強,金融網路化已是大勢所趨,但就目前來說,我國金融網路化程度低、問題多。改變這種現狀的根本出路在於:硬體上要確保高質,並建立嚴密的計算機系統和相關健全的法律、法規;軟體上要開發自己的保密、防病毒系統及增強金融工作者保證國家金融安全的意識,確保我國金融適應網路時代形勢而健康發展。

關鍵詞:網路時代;金融安全;現狀;對策

在傳統條件下,金融是指貨幣的製造、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在那種條件下,金融活動的監管易於操作,金融安全的表現比較直觀,並且通過審計跟蹤等手段,也能很好地實現金融安全。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網路的出現,使得整個世界成為「地球村」。與此同時,傳統的金融概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以電子貨幣、網路銀行、電子商務為特徵的新的金融營運體系的出現,給我們如何確保網路時代國家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課題。

20世紀90年代機構性和區域性金融危機頻繁爆發和金融一體化趨勢有重大關系。金融一體化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要求,國際貿易發展和生產一體化要求便利的跨國界服務,如資金融通和全球化資本自由流動;通訊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期權、期指等金融衍生工具和層出不窮的金融創新為資本的自由流動創造了技術條件。由於現有的國際金融體系缺乏對跨國界資本流動的有效約束和監督,特別是對金融科學管理工具和銀行表外業務的管理,投機金融機構很容易利用保證金交易,集中大量資本蓄意攻擊某個薄弱環節,從中攫取巨大利益。

一、網路時代的金融活動的基本特徵

網路時代的金融電子化,能充分利用先進的現代化技術與設備,提高金融活動的效率。新技術與金融業務相結合可以大大降低融資成本,據美國有關部門測算:同樣一筆交易通過銀行櫃台交易成本為1.02美元,通過電話交易成本為54美分,文傳成本為26美分,而通過互聯網只需13美分。可見,網路在金融業務中的應用可以提高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總起來說其主要特徵有:

1.虛擬性

網路時代的金融機構通常表現為沒有建築物,沒有地址而只有網址,營業廳就是首頁畫面,所有交易都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沒有現實的紙幣乃至金屬貨幣,一切金融往來都是以數字化在網路上得以進行,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機構的運作成本,同時也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降低,提高金融服務的速度與質量。

2.直接性

網路使得客戶與金融機構的相互作用更為直接,它解除了傳統條件下雙方活動的時間、空間制約。另外,網路為資本的國際流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儲蓄和投資會劃撥變得更有效。需要大量投資的窮國已不再受制於缺乏資本,存款已不限於本國市場,而能在世界各地尋求投資機會。「由於投資者能把自己的有價證券更廣泛地分散到各地,風險也隨之多樣化,使得化解金融風險的難度更大」。[1]

3.電子化

國際金融體系由全球各地的數十萬部電腦顯示器組成,它是第一個國際電子市場。電子貨幣是建立在計算機空間而不是地理空間上的全球性經濟的一種表現形態。電子貨幣造成的管理方面的根本問題源自電子市場與政治地理之間的脫節。例如,控制貨幣供應量這個概念本身就假定地理能夠提供確定市場范圍的有關手段,它假定經濟邊界是有效的;貨幣的跨邊界流動是可以監視和控制的;一個固定的地理區域內的貨幣總量是重要的。在數字化的世界經濟中,所有這些假定都變得越來越成問題了。

4、風險性

電子貨幣和數字市場的日益重要性給中央政府對經濟和經濟活動參與者的控制帶來了難題。它們還會使國家市場和民族國家周圍的邊界變得越來越容易滲透。由於電子貨幣發行者的多元化(既有中央銀行又有民間組織)使得對參與網路交易的行為具備潛在的更大的風險,必然使我們面臨諸如在電子貨幣發行者破產、系統失靈或智能卡遺失的情況下如何保護客戶的權益問題。另外,在網路經濟中,舞弊和犯罪活動將變得更加隱蔽。

二、當前我國金融機構的網路化程度和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加上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決定了我國的金融業也必將融入到世界經濟中來。當前我國的證券交易基本實現了全國聯網,網上炒股日益發展,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也都建立了各地的區域網,其中中國銀行已建立了以總行數據處理中心為核心輻射海內外的全轄網路化應用體系。這些新生事物給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僅方便了客戶,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金融營運成本。但是,網路化的金融體系如其他一切事物一樣是「方便往往與安全針鋒相對」,雖然我國目前還沒有開放金融市場,但僅在當前的低級網路化進程中我們還是遇到了不少關繫到金融安全的問題。比如,非法入侵金融機構的網路系統,攻擊金融組織的資料庫,通過網路盜取他人股票、金錢的行為也開始出現,利用職權之便,改動網路數據為己謀利。凡此種種行為都給金融監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使得國家的金融安全受到很大威脅。從整個世界金融體系來說,我國所用的計算機硬體設備主要依靠從美國IBM等公司進口,由於美國對其他國家實行技術上的歧視性政策,而我國目前自己的加密技術和密鑰管理技術及數字簽名技術相對落後於金融電子化發展的需要,加之不斷有報道指出從國外進口的軟體技術都有明顯的秘密通道,所有這些都成為網路時代金融安全的隱患。

網路時代我國的金融安全探析 來自: 免費論文網www.shu1000.com 三、面對網路時代為確保我國金融安全應採取的對策

隨著金融服務網路化程度的提高乃至我國金融交流的國際化,金融安全問題必然成為國家經濟安全中的最重要的內容。可以想像,在未來網路時代,任何人可以在網上自在漫遊、查詢、申請貸款,在實際交易中就有可能引來網路入侵者。不管是盜領還是更改電子資金資料,對於信用重於一切的銀行都是極大的風險,而對於國家都是巨大的損失。

任何經濟安全問題都能找到應對辦法,但對現代金融市場的運轉方式、運作技巧等,我國金融業還不太熟悉甚至不理解。亞洲金融危機充分顯示了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在這方面的實力。應當說,這方面的較量是冷戰後國家力量、國家意志博弈的重要體現,是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後者最具有優勢的領域進行的較量,這種較量將持續相當長時間,直至與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國家真正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相始終。因此,現代高級金融人才的培養與經驗的獲得,對維護我國金融體系的安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基本做好人才和知識的准備之前,要把握好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目前全球游資已達7萬多億美元,每天流動量達1萬億美元、每天金融交易中與實物經濟有關的僅為2%,[2]在虛擬經濟已大大脫離實物經濟發展需要而存在的今天,我們應當在開放金融市場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有對可能導致「泡沫經濟」的金融商品、金融機構、金融經營方式說「不」的勇氣和決心,在此基礎上,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強化國家金融安全的意識

在未來網路時代,在我們與國外的金融交往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我國與發達國家在這個領域的差距勢必長期存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時刻注意捍衛國家的金融安全。網路化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國家的概念,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東、西方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差異不會因網路化而消失,恰恰相反,網路在一定程度上為其推行新經濟政策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我們在目前不利的情況下,既要充分利用網路化給我們提供的機遇,又要高度警惕它對我們不利的一面。

2.確保金融機構信息體系的安全

據美國能源部和航天局估計,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個國傢具備了發動信息戰的能力,還有成千上萬的電腦「黑客」可能對信息系統進行攻擊。「1994年美國國防部特意組織一批『黑客』對國防部的計算機系統攻擊,結果在被『黑客』攻擊的8900台計算機中竟然有88%被『黑客』掌握了控制權」[3]與美國相比,我國的信息系統顯得脆弱得多。因此,在推進金融網路化的進程中,必須把確保我國金融系統的信息體系的安全尤其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別要增強計算機系統的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安全防禦能力。具體地講,必須建立完善的防護設備,這其中包括客戶端的亂碼處理技術、防火牆。以及保護交易中樞不被入侵的可信賴作業系統,使得從用戶的電腦端開始,資料傳送就受到層層保護。對所有金融數據進行加密傳輸,使用戶經過多級認證以提高網路的安全性

金融系統計算機設備要把防電腦病毒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建立嚴格的業務操作規程,尤其是要加強對金融部門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杜絕利用金融部門計算機系統進行與業務無關諸如玩電子游戲、修改相關數據等活動。定期徹底清除金融網路系統的安全隱患。在這個問題上更要強調開發研製我國自己的電子技術產品,在硬體設備上迅速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在金融網路化進程中掌握主動權。

3.提高攝取金融市場運行信息的准確度

在完善網路監管的基礎上,盡量提高對金融市場運行信息的數量和質量的掌握,從而更准確地化解金融活動的風險,平滑金融振盪,以實現減少金融波動的目的。因為,網路信息往往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虛假信息經常充斥其間。因此,必須加強對這些網路原始資料的判別整理,以盡可能地掌握更多、更準的信息,具體措施就是建立嚴格的網路金融的認證體系,擴大宣傳力度,使廣大社會成員知道哪些網上銀行符合網上金融經營的標准,從而保證網路金融活動的健康、有序進行。

4.建立電子資金轉移的相關法律

可以針對目前網路金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建立相關的法律,以規范網路金融參與者的行為。可以預見,隨著網路金融的進一步發展,新問題、新情況必然層出不窮,只有能針對問題做到有法可依,才能為懲治網路金融犯罪提供堅實的前提條件。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逐步對外開放,網路時代金融安全日益成為我們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關鍵所在。從某種意義上講,網路破壞的危害要遠遠大於呆賬、爛賬的危害,因為往往前者的打擊力具有毀滅性,所以說,網路時代的金融安全對於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尤其重要。網路時代在向我們走來,然而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鮮花和蛋糕,更有與之伴生的沼澤和險灘。我們只有掌握了高超的駕馭技能,才能使網路金融活動更穩、更快地向前發展。

6. 互聯網多元化體現在以下哪些方面

互聯網多元化可以體現比如現在提出的: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旅遊、互聯網+物流等很多方面的。

7. 金融的互聯網服務模式,其主要業態形式有哪些

大數據下的個人信用甄別,
類似於余額寶的眾籌資金,
作為中介平台撮合供需雙方資金對接的p2p,

8. 互聯網金融服務有哪些創新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演化過程實質上是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服務的融合過程。互聯網金融服務未脫離存、貸、匯、投資理財等金融功能,並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同時,互聯網金融顯著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拓寬了金融服務的渠道,豐富了金融服務的模式。憑借互聯網技術,互聯網企業介入傳統商業銀行的支付、融資、理財領域,實現了金融服務模式的創新。主要互聯網金融創新特點體現在以下:
1、P2P網路借貸
點對點、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借貸。P2P網路借貸平台為借貸雙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撮合、資信評估、投資咨詢、法律手續辦理等中介服務。
2、互聯網支付
指通過計算機、手機等設備,依託互聯網發起支付指令、轉移資金的服務,其實質是新興支付機構作為中介,利用互聯網技術在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間提供的資金劃轉服務,如支付寶。
3、非P2P的網路小額貸款
互聯網企業通過小額貸款公司,向旗下電子商務平台客戶提供小額信用貸款。
4、金融機構創新型互聯網平台
一是傳統金融機構為客戶搭建的電子商務和金融服務綜合平台;
二是不設立實體分支機構,完全通過互聯網開展業務的專業網路金融機構。
5、眾籌融資
通過網路平台為項目發起人籌集從事某項創業或活動的小額資金,並由項目發起人向投資人提供一定回報的融資模式。
6、基於互聯網的基金銷售
基於自有網路平台的基金銷售;基於第三方網路平台的基金銷售。

9. 互聯網金融的表現形式有幾類每一類的代表網站有哪些

搜一下:互聯網金融的表現形式有幾類?每一類的代表網站有哪些?

10. 宏觀層面,互聯網金融從服務類型上可以分為哪些模式

P2P和眾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