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8年商業銀行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
(一)資本充足率低
城市商業銀行是央行整治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的產物,其股權結構中各級財政的持有比例較高。自成立之初,城市商業銀行就一直面臨著資金不足、資本充足率低下的問題。按照《巴塞爾協議》小新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標准進行衡量,截至2005年末,全國城市商業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不到3%,80%的城市商業銀行未達到8%的要求,城市商業銀行普遍抗風險能力比較弱,面臨一定風險。
(二)不良資產率高
我國城市商業銀行不僅規模小,盈利能力低,而且資產質量比較差。由於各城市商業銀行是由本地所有城市信用社聯合組成,因此,它承接了大量城市信用社在不規范經營時期所形成的不良資產。截至2005年 9月末,按貸款五級分類,不良貸款余額1027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 9.7%.雖然這些不良資產規模在逐年降低,但目前數量仍然偏高。對於這部分不良貸款,城市商業銀行只有通過自身利潤沖銷或地方政府資產,置換兩種方式來處置。有將近一半城市商業銀行連年虧損,因而根本沒有核銷不良貸款的能力。
加入WTO後,中國將採用國際通用標准計算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和資本充足率,並向社會公布,這將改變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和信用不透明狀況,使潛在的不良資產逐步暴露,經營難度、經營風險進—步增大。目前全國城市商業銀行貸款准備金計提也普遍不足,這意味著,如果城市商業銀行提足撥備,大多數銀行將因此變為虧損,資本充足率還將大幅下降。
(二)單—城市制經營、營業網點少、市場份額低
自城市商業銀行成立之初,其經營活動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近幾年來,單—城市制經營模式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並成為城市商、業銀行進一步發展的障礙;首先,地域限制不利於城市商業銀行分散風險。一家銀行被限制在一個城市開展業務,其資金勢必集中到該城市發展較好或可供開發的這些行業、產業和項目上,造成貸款的行業集中度、客戶集中度偏高,帶來巨大風險隱患。其次,地域限制不利於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和產品創新。現在,企業跨地區、甚至於跨國的經營活動,要求商業銀行能夠按照企業的地理布局為其提供存貸款和資金清算等服務。然而結算渠道的不暢通恰恰是城市商業銀行的軟肋。顯然,僅資金跨區流動,就已經超出了城市商業銀行自身的能力,從而造成城市商業銀行大量客戶流失。這也是很多企業在規模較小時與當地城市商業銀行的關系非常好,而一旦這些企業做大,實現跨地區經營,往往就會與城市商業銀行分道揚鑣的最好解釋。
⑵ 重組通過什麼方式改變銀行金融機構的資本結構
1、資產重組是指企業資產的擁有者、控制者與企業外部的經濟主體進行的,對企業資產的分布狀態進行重新組合、調整、配置的過程,或對設在企業資產上的權利進行重新配置的過程。 2、對銀行來說,資產重組包括很多形式,具體如下: 1、內部整合,分...
⑶ 為什麼說中國金融機構資本結構特殊
中國股市大起大落,泡沫經濟,金融機構,內幕不斷,你說呢
⑷ 資產證券化對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結構的影響 跪求!1
1、資產證券化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推動作用
(1)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分流儲蓄資金,壯大資本市場規模。2005年1月,我國全部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25.84萬億元。與此相對應,證監會公布的資料顯示,在2005年4月7日股市暴跌之前,滬深兩市股票市價總值為52080億元,股票市場只起到了部分分流資金的作用。數萬億信貸資產的證券化及其在二級市場的放大效應,將是分流儲蓄的重要手段。
(2)資產證券化能提供新的金融市場產品,豐富資本市場結構。資產證券化將流動性較差的資產轉變為信用風險較低、收益較穩定的可流通證券,豐富了證券市場中的證券品種,特別是豐富了固定收益證券的品種,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儲蓄替代型投資工具。這無疑會豐富市場的金融工具結構,對優化我國的金融市場結構能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3)資產證券化降低融資成本,豐富了融資方式。資產證券化為籌資主體提供了一種融資成本相對較低的新型籌資工具,可以使籌資主體利用銀行信用以外的證券信用籌集資金。
(4)資產證券化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選擇。資產證券化產品具有風險低、標准化和流動性高的特點,其市場前景廣闊。資產證券化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投資品種,可以通過對現金流的分割組合而設計出一系列證券投資組合,以滿足投資者不同的投資偏好。
(5)資產證券化能促進貿易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協調發展。資產證券化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和獨特的運作方式,猶如一道橋梁,在多個層面上將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有機聯系起來。資產證券化一方面為銀行信貸風險「減壓」,另一方面,在為資本市場增添交易品種的同時,也為市場輸送源源不斷的資金「血液」,進而促進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的協調發展。
2、資產證券化對商業銀行的意義
(1)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提高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是資本凈額除以總的風險資產之後得出的,即:資本充足率=(資本-扣除項)/(風險加權資產+12.5倍的市場風險與操作風險所需資本)。其中,風險加權資產是由銀行的各項資產乘以它們各自的風險權重而得。根據銀監會對銀行資產的風險權重的規定,住房貸款的風險權重為50%,而證券化之後回收的現金的風險權重為0,這樣計算出來的分母變小,資本充足率自然會提高。銀行可以將信貸資產進行證券化而非持有到期,主動靈活地調整風險資產規模,以最小的成本增強資產流動性,提高資本充足率。
(2)資產證券化有助於商業銀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資產流動性。資產證券化為資產負債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過證券化的真實出售和破產隔離功能,商業銀行可以將不具有流動性的中長期貸款剝離於資產負債表之外,及時獲取高流動性的現金資產,從而有效緩解流動性風險壓力。
(3)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化解不良資產,降低不良貸款率。通過資產證券化將不良資產成批量、快速地轉換為可轉讓的資本市場產品,重新盤活部分資產的流動性,將銀行資產潛在的風險轉移、分散,是化解不良資產的有效途徑。
(4)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商業銀行增強贏利能力,改善收入結構。資產證券化的推出將為給商業銀行擴大收益、調整收入結構提供機會。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原貸款銀行在出售基礎資產的同時可以獲得手續費、管理費等收入,還可以為其他銀行資產證券化提供擔保及發行服務賺取收益。
(5)資產證券化有助於國內銀行適應金融對外開放,提高整體競爭力。實施資產證券化,可以使國內銀行通過具體的證券化實踐來發展機構,積累經驗,培養人才,縮小同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在資產證券化業務方面的差距。這樣,國內銀行就會在證券化業務方面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從而提高同外資金融機構競爭的能力,不至於在外資金融機構進入後處於被動狀態。
3、資產證券化對其他方面的意義
(1)資產證券化有利於推進我國住房按揭市場的發展。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領域中的一項重要創新,其運作方式已經十分成熟。在中國開展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業務,不僅能有效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促進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對於豐富中國的債券產品,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2)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優化國企資本結構。我國的國有企業受間接融資方式的限制,其資本結構以大量負債為主,企業在銀行的貸款占企業外源融資的比重很高。通過資產證券化融資,國有企業不會增加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從而可以改善自身的資本結構。同時資產證券化還有利於國有企業盤活資產,提高資產周轉率。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使作為國有企業的單一債權人的銀行能夠出售債權,從而緩解國有企業的過度負債問題,大大改善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
(3)資產證券化有助於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資產轉化為債券後,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市,這種債券就可能成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工具。證券化資產的比重越高,規模越大,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性就越強,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就越顯著,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就越高。
⑸ 銀行業的資本結構與其他傳統行業相比有特殊之處嗎
銀行在其他三個方面具有特殊性:
(1)銀行的資產負債的特殊性,銀行的資本結構接近於負債結構。
(2)銀行面臨著政府的監管和政府的顯性和隱性擔保。
(3)銀行資本充當的角色相對於非金融類公司有特殊性,因為非金融類公司的資本主要角色在於為生產經營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而銀行的資本充當銀行資產風險的緩沖器角色。
⑹ 怎麼管理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結構
五)我國商業銀行股權結構存在的問題
在西方國家,商業銀行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對於其發展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都已經相對比較完善,其中包括商業銀行股權結構以及公司治理的研究等等。而我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產生於新舊體制的轉軌過程中,它創建的初衷幾乎都是為了適應和促進金融改革而進行的。這就使得多數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組建都有自己的特殊背景,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帶上了舊計劃經濟的烙印,產權組織形式特別不規范。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及其相關方面都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1.股權集中度相對偏高
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商業銀行股權結構總體是比較分散的。它們幾乎都是由機構投資者或個人投資者持有股份,政府一般不持有商業銀行股票。在英國上市銀行的股權結構中,個人持有者持有的股票數量佔80%,機構投資者的持有量約佔10%,但個人股票持有者多為小股東,對銀行管理和決策幾乎毫無影響,而機構投資者對銀行重大事項的決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美國上市銀行的股權結構中,機構投資者約佔30%—70%,其餘為投資散戶。德國的情況與英、美基本相似,但德國銀行的股權結構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銀行員工持股所佔比重較高,一般都在20%—25%左右,例如德國三大商業銀行之一的德國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中,員工持股所佔比重達27% 。
從上面對股權結構的模式歸納中可以發現,中國現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股權集中度普遍處於相對偏高的水平。我國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平均值為26.77%,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平均值為45.27%(見表4.10)。如果按照股權結構模式分類中的指標來看,這屬於階梯狀分布的類型。對表4.3分析還可以發現,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了20%以上的有四家,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40%的有四家,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60%共有三家。所以說,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股權集中度相對偏高。
表4.10 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持股比重統計(2003年) 單位:%
第一大股東持股比重 前五大股東持股比重 前十大股東持股比重
均值 26.77 45.27 54.42
中值 17.95 39.03 53.27
標准差 29.18 23.14 21.02
最小值 7.01 21.81 25.99
最大值 100 100 100
註:由於資料的可獲得性,本表統計中不包括廣發銀行和恆豐銀行的數據。
2.股權流動性差
流通股是與國家股和法人股相對應的概念,指的是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轉讓的那一部分股份,包括流通A股和流通B股。與國外相比,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股權結構的一個顯著特徵是非流通股比例過大,股權流動性偏低。股權的流動性分裂客觀上會使非流通股的未來流動性處在一種不透明的狀態,從而使流通股股東的利益處在一種不確定的損害狀態。表4.11列出了五家上市的商業銀行在2003年末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各自的比重和均值。可以看到這五家銀行中,只有深圳發展銀行的流通股比重超過了50%,其他四家都是非流通股占絕對比重。五家銀行非流通股比重的平均值為64.75%,約佔2/3,流通股比重僅為35.25%,約佔1/3。因此,股權持有超穩定。
表4.11 上市銀行股權流動情況一覽表(截至2003年底) 單位:%
非流通股比重 流通股比重
深發展 27.6 國家股 6.44 72.4
法人股 21.13
招商銀行 73.72 國家股 39.13 26.28
法人股 34.59
浦發銀行 77.01 國家股 7.14 22.99
法人股 65.25
民生銀行 74 國家股 0 26
法人股 74
華夏銀行 71.43 國家股 63.03 28.57
法人股 8.4
均值 64.75 35.25
資料來源:各上市的股份制商業銀行2003年年報。
⑺ 巴塞爾協議如何規定銀行資本的構成
一類是核心資本,又稱一級資本;另一類是附屬資本,又稱二級資本。
1、核心資本(一級資本)。核心資本是銀行資本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應占銀行全部資本的50%以上。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1)實收資本。實收資本是指已發行並完全繳足的普通股和永久性非累積優先股,這是永久的股 東權益。
(2)公開儲備。包括股票發行溢價、保《巴塞爾協議》將銀行資本分留利潤、普通准備金和法定準備金的增值等。
2、附屬資本(二級資本)。具體包括以下五項內容。
(1)未公開儲備,又叫隱蔽儲備。是指雖未公開,但已反映在損益賬上並為銀行監管機構所接受的儲備。
(2)重估儲備。重估儲備一是房產業重估儲備;二是證券重估儲備。
(3)普通准備金。普通准備金是指為防備未來可能出現的一切損失而設立的,在損失一旦出現時可隨時用之彌補。
(4)混合資本工具。混合資本工具是指帶有一定股本性質又有一定債務性質的資本工具。
(5)次級長期債務資本。次級長期債務資本包括普通的、無擔保的初級債券和到期年限五年以上的次級債券資本工具以及不許贖回的優先股。
(7)金融機構資本結構擴展閱讀:
一、簽訂意義:
《巴塞爾報告》的推出意味著資產負債管理時代向風險管理時代過渡。由於監管思想的深刻、監管理念的新穎、考慮范圍的全面以及制定手段和方法的科學合理,這個報告成了影響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監管准則。
此後圍繞銀行監管產生的核心原則或補充規定等,都是在報告總體框架下對報告的補充和完善。盡管巴塞爾委員會並不是一個超越成員國政府的監管機構,發布的文件也不具備法律效力,但各國的監管當局都願意以報告的原則來約束本國的商業銀行。
二、實施方案:
國內商業銀行在資產規模、業務復雜性、風險管理水平、國際化程度等方面差異很大,因此,對不同銀行應區別對待,不要求所有銀行都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
中國銀監會規定,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含香港、澳門等)設有業務活躍的經營性機構、國際業務占相當比重的大型商業銀行,應自2010年底起開始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如果屆時不能達到中國銀監會規定的最低要求,經批准可暫緩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但不得遲於2013年底。
這些銀行因此也稱為新資本協議銀行。而其他商業銀行可以自2011年起自願申請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
⑻ 簡述中央銀行的資本組成有哪幾種類型
央行屬於100%國家資本構成的銀行。
全部資本為國家所有的資本結構,是指中央銀行的資本是由政府撥款形成,或是政府通過收購股份的方式將私營商業銀行改組成為中央銀行,因而中央銀行
的資本金全部屬於國家所有,是國有化性質的中央銀行。全部資本為國家所有的資本結構形式成為中央銀行資本結構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