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金融服務論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金融服務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9 10:21:36

A. 關於金融方面的論文

1.建立中國區域金融體系的研究
2.現行匯率制度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與我國金融應對策略研究
4.我國人民幣匯率取向的對策與建議
5.論創建我國的離岸金融市場
6.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國金融機構及洗錢制度研究
8.匯率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9.人民幣匯率與全球貨幣體系
10.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作用的影響
11.商業銀行貸款增長過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議
12.我國居民儲蓄高增長態勢解析及改進意見
13.貨幣政策高透明度比較分析
14.對我國間接貨幣調控政策的市場缺陷分析
15.直接發行央行票據對我國公開市場操作的啟示
16.中國貨幣政策目標及管理策略
17.淺析熱錢流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18.監管職能分離後基層央行如何有效實施貨幣政策
19.論穩健貨幣政策的積極作用
20.城區存款業務發展的難點及對策
21.重建經濟欠發達地區金融體系的探討
22.利率市場化條件論證與方法探討
23.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探討
24.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分析
25.國際貨幣體系有關問題探討
26.國家的匯率干預有關問題探討
27.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分析
28.國際金融危機及相關問題研究
29.國際信貸問題探討
30.外匯交易有關問題探討
31.國際金融市場有關問題探討
32.國際收支有關問題探討
33.我國的國際收支現狀及發展趨勢
34.期權理論及其在外匯交易中的運用
35.人民幣匯率問題研究
36.國際儲備題探討
37.國際融資問題探討
二、商業銀行業務與商業銀行發展理論
38.金融創新與我國銀行業的發展
39.我國網路銀行的發展及對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
41.對銀行導入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的思考
42.我國商業銀行福費廷業務的現狀與思考
43.論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營銷
44.對發展我國消費信貸的思考
45.論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46.如何提升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
47.商業銀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討
48.中國銀行業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49.探索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機制
50.抵押貸款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1.簡論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利益目標短期化
52.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業銀行系統管理中的應用
54.銀保合作發展芻議
55.商業銀行應加強產品定價管理
56.信貸業務重組與流程再造
57.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價值取向
58.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業銀行競爭力分析
60.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優化的對策與思路
61.商業銀行組織結構創新
62.新《巴塞爾協議》與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
63.利率市場化改革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64.關於信貸風險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
66.關於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評級
67.關於新商業銀行法的問題
68.從世界商業銀行發展趨勢談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目標
69.談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目標與途徑
70.國有商業銀行資本結構調整問題研究
71.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問題探索
72.商業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探討
73.完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範機制研究
74.化解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途徑探討
75.商業銀行分業、混業經營利弊條件問題研究
76.商業銀行外部環境建設問題研究
77.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新增不良貸款問題
78.建立和完善我國商業銀行體系
79.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問題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內控機制
81.如何完善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
82.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經營風險機制
83.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問題探討
84.中西方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比較分析
85.我國發展民營銀行可行性問題探討
86.民營銀行在我國發展空間探討
87.如何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商業銀行金融服務體系
88.國有銀行上市對其績效影響的分析
89.我國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業績比較:制度因素的探討
90.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投資基金的困難所在與對策
91.商業銀行對企業信用評估問題探討
92.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創新
93.商業銀行崗位績效考核的實證研究
94.現代銀企關系問題研究
95.員工素質與商業銀行現代化
三、金融監管與風險管理
96.論我國金融監管的國際化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B. 如何認識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功能(議論文的形式)

如何認識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功能(議論文的形式)

C. 服務業與金融業的關系2000字論文

有什麼具體要求嗎?我可以幫你

D. 金融方面的論文

如何提高我國銀行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

摘要:根據中國政府加入WTO 時的承諾,我國在去年內已經取消人民幣業務地域和客戶對象的限制對外資銀行提供國民待遇,實現銀行業的全面開放。如何形成健康而富有競爭力的中國銀行業,如何更有效地應對外資銀行的激烈競,這是我國商業銀行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關鍵字:銀行;國際貿易;競爭力

一、我國對外貿易現狀和銀行中的作用
中國加入WTO,為對外貿易的增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使我國近些年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迅速提高,貿易對GDP的貢獻也在不斷增強。
盡管中國政府已經做出了鄭重承諾,通往成功的道路仍然必須要經歷許多的商業風險、法規障礙及文化挑戰。事實上,中國銀行業並非只是一個單一的市場,而是由許多類型、規模及地理位置各異的銀行組合而成。我們在華的多年經驗告訴我們,盡管中國已具有現代銀行業的雛形,但外國投資者仍須遵循四條原則,以跨過危險抓住機遇。
二、我國銀行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尚待改進之處
雖然我國銀行業目前尚在不斷完善中,但在國際貿易領域,為此銀行還存在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管理體制落後,管理方式陳舊。我國銀行業管理體制不完善。1997年以來,我國金融業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體制。在銀行體系風險降低的同時,業務范圍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實現利潤方式的減少,使風險更為集中,反而不利於銀行的管理。另外,在管理方式上,中資銀行不具備先進靈活性。因為缺乏自主經營的優勢,中資銀行不能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策略,並且,由於呆帳准備金提取額度的不足和呆帳核銷自主性的缺乏,我國銀行對國際貿易中風險的規避能力極為缺乏。
2、貿易融資對象不合理,銀行信貸水平低。近年來新增貸款量在不斷增大,但銀行主要融資於大型商貿企業,對一些中小企業,由於抵押物不足或資信核實的困難,銀行很少為其提供大規模貸款,由此使部分中小企業獲得授信無法滿足貿易發展的需求,但中長期信貸和權益性資本的供給在貿易額度大時仍略顯緊缺。商業銀行資金大量進入貿易活動,成為貿易信貸的潤滑劑,但現在各銀行的貿易信貸仍不足以維持貿易的高增長速度。在我國,應充分挖掘市場潛力,注重發展保理之類的新型業務。
3、銀行創新力度小。要拓寬中資銀行的業務領域,就應積極鼓勵銀行業的創新。在我國銀行業的發展進程中,有幾點原因阻礙了金融業務的創新。其一,我國與世界金融改革思路的差距。以避險為主要目的,我國採取分業經營的管理模式,不利於銀行在貿易領域的創新。其二,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成為其它銀行進行業務創新的阻力。其三,金融創新是以金融工具為實現手段的,雖然我國目前注重金融電子化的推廣和應用,但此過程中出現的客戶資料的安全性保管問題還有待解決。另外,海外聯行網點少也成為制約創新的一大因素。國際結算往往通過總行代理,環節多,速度慢,由此使資金在途時間長,加大了匯率風險和交易成本。

三、提高中資銀行參與國際貿易競爭力的策略
中國加入WTO,金融業的逐步開放使外資銀行大量湧入,對我國銀行來說,這是機遇,也是挑戰。為此,中資銀行必須採取適當的策略以提高國際貿易領域的競爭力。
1、強化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機制轉換。
(1)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產權改革的步伐。國有商業銀行的逐次上市表明國家決心將國有商業銀行推向國際市場,讓市場引導銀行改制,最終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上市募資使銀行資本實力雄厚,防範風險能力增強,管理經驗的引進也起到推動改革進程的作用。改制後的銀行具備充足的資本金和一流的管理團隊,可為國際貿易提供有力的支持。
(2)加快國有商業銀行機構改革的進程。國有商業銀行機構須一改以往層層按照行政區劃設立分支機構的做法,應以精簡為原則,按照經濟區域及業務發展需要決定機構的設立和撤並。對業務量小,虧損面大的分支機構,應根據業務需要靈活調整。
(3)加大復合人才的開發培養力度。人才在國際競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目前我國極度缺乏既通曉國際貿易又擅長銀行業務的專業人員。因此,在保持原有人才優勢,防止人才流失的同時,更應注重對現有復合人才的開發和培養,使其專業素質不斷提升,從而適應新形勢下銀行領域的國際貿易業務。
2、加強銀行業的風險監控。事實證明,加強對經濟金融運行中新情況、新問題的監測分析和風險預警,是保障資產安全性的必要措施。尤其是我國在發展對外貿中小企業的貸款時,基於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更應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建立銀行風險評價體系,提高內控有效性,堅持以風險為本的審慎監管。
3、創新業務領域。要加快國際業務的創新步伐,更好地發揮銀行作為金融機構的作用,一是要打開業務市場:首先,擴大銀行國內市場的的服務范圍;其二,開拓發展國外市場;其三,爭取三資企業、外資企業金融業務,開辟國內國際外資客戶業務市場。二是業務品種的創新。在穩步增加國際貿易結算額的同時,根據貿易形式的轉變和客戶的需要,推出如銀保、保理等業務新品種,利用資源共享優勢打開產品市場銷路,提高其知名度。

四、促進商業銀行競爭力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充分發揮政府作用,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為商業銀行與企業開展合作提供良好的環境
首先要切實消除對商業銀行和企業的歧視,政府應該對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中小商業銀行在稅收、財政補貼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並且適當放寬中小企業的受信門檻,保證其順利獲得生產所需資金;其次要採取措施妥善處理商業銀行現存的不良資產,可通過適當注資或拍賣轉讓來降低不良資產率;最後要減少政府對商業銀行經營業務的不合理干預,使其按照市場化的方式化解自身的問題。
(二)發揮地方金融優勢,參與企業的改制和重組
發揮地方商業銀行與地方企業長久以來形成的良好銀企關系的優勢,積極協助企業搞好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產權界定等工作,主動幫助他們與有關部門一道制定具體的改制、重組方案,提出有針對性的債權處理意見,對改制、重組後債權債務已落實的企業,其正常的生產經營中所需的資金可按信貸原則予以優先解決。同時要以資產重組為切人口,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以增強企業的活力,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加強商業銀行自身建設,提高為企業融資服務的能力
首先要調整信貸結構,豐富信貸業務品種,擴大企業貸款選擇范圍,積極支持其合理的資金需求。同時公開信貸政策,簡化業務流程和擔保手續,為企業「二次創業」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其次要加強優質服務,如開辦信用卡、票據承兌、貼現業務和推選個人支票、異地通匯等結算方式,從而更加方便廣大企業的存、取、匯、兌業務。
面對著中國的入世,中國銀行業的發展,世界貿易的飛速發展及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使中國銀行業在國際市場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面臨的問題仍然非常顯著,因為我國商業銀行在這種環境下更應正確的把握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加強自身國際貿易的競爭力,才能在以後更長遠的時間內保持快速穩定的發展,為中國國際貿易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美)喬治 H 漢普爾,銀行管理——教程與案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2] 曾康霖,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研究,西南財大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 黃亞鈞、吳富佳,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4] 揚錫懷。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3.
[5] 彼德,羅斯·商業銀行管理[M].美國:McGraw Hill,2003

E. 幫忙寫一篇有關,金融機構與金融體系的論文!

黃金市場是黃金生產者和供應者同需求者進行交易的場所。世界各大黃金市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系統。其構成要素,從作用和功能上來考慮,可分為:

(1)為黃金交易提供服務的機構和場所

歐式黃金交易:這類黃金市場里的黃金交易沒有一個固定的場所。比如倫敦黃金市場,整個市場是由各大金商、下屬公司相互聯系組成,通過金商與客戶之間的電話、電傳等進行交易;而蘇黎世黃金市場,則由三大銀行為客戶代為買賣並負責結帳清算。倫敦和蘇黎世市場上的買價和賣價都是較為保密的,交易量也都難於真實估計。

美式黃金交易:這類黃金交易市場實際上建立在典型的期貨市場基礎上,其交易類似於在該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其它商品。期貨交易所作為一個非贏利機構本身不參加交易,只是提供場地、設備,同時制定有關法規,確保交易公平、公正地進行,對交易進行嚴格地監控。

亞式黃金交易:這類黃金交易一般有專門的黃金交易場所,同時進行黃金的期貨和現貨交易,交易實行會員制,只有達到一定要求的公司和銀行才可能成為會員,並對會員的數量配額有極為嚴格的控制。雖然進入交易場內的會員數量較少,但是信譽極高。以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為例:其場內會員交易採用公開叫價,口頭拍板的形式來交易,由於場內的金商嚴守信用,鮮有違規之事發生。

(2)黃金市場買賣參與者

國際金商:最典型的就是倫敦黃金市場上的五大金行,其自身就是一個黃金交易商,由於其與世界上各大金礦和黃金商有廣泛的聯系,而且其下屬的各個公司又與許多商店和黃金顧客聯系,因此,五大金商會根據自身掌握的情況,不斷報出黃金的買價和賣價。當然,金商要負責金價波動的風險。

銀行:又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僅僅為客戶代行買賣和結算,本身並不參加黃金買賣,以蘇黎世的三大銀行為代表,他們充當生產者和投資者之間的經紀人,在市場上起到中介作用。也有一些做自營業務的,如在新加坡黃金交易所(UOB)里,就有多家自營商會員是銀行的。

對沖基金:近年來,國際對沖基金尤其是美國的對沖基金活躍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各個角落。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紐約商品交易所及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淡倉有關。一些規模龐大的對沖基金利用與各國政治、工商和金融界千絲萬縷的聯系往往較先捕捉到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利用管理的龐大資金進行買空和賣空從而加速黃金市場價格的變化而從中漁利。

各種法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這里既包括專門出售黃金的公司,如各大金礦、黃金生產商、黃金製品商(如各種工業企業)、首飾行以及私人購金收藏者等,也包括專門從事黃金買賣的投資公司、個人投資者等。從對市場風險的喜好程度看,又可以分為避險者和冒險者:前者希望黃金保值而迴避風險,希望將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如黃金生產商、黃金消費者等;後者則希望從價格漲跌中獲得利益,因此願意承擔市場風險,如各種對沖基金等投資公司。

經紀公司(Brokerage Firm):是專門從事代理非交易所會員進行黃金交易,並收取傭金的經紀組織。有的交易所把經紀公司稱為經紀行(Commission House)。在紐約、芝加哥、香港等黃金市場里,有很多經紀公司,他們本身並不擁有黃金,只是派出場內代表在交易廳里為客戶代理黃金買賣,收取客戶的傭金。

(3)有關的監督管理機構
隨著黃金市場的不斷發展,為保證市場的公正和公平,保護買賣雙方利益,杜絕市場上操縱價格等非法交易行為。各地都建立了對黃金市場的監督體系。比如:美國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FC)、英國的金融服務局(FSA)、香港的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

(4)有關的行業自律組織
世界黃金協會:是一個由世界范圍的黃金製造者聯合組成的非贏利性機構,其總部設在倫敦,在各大黃金市場都設有辦事處。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引導黃金市場上的結構性變化(例如:消除稅收,減少壁壘,改善世界黃金市場的分銷管道等)來盡可能提高世界黃金的銷量。對世界黃金生產形成穩定的支持,並在所有實際和潛在的黃金購買者之前樹立起正面的形象。

倫敦黃金市場協會(LBMA):成立於1987年,其主要職責就是提高倫敦黃金市場的運作效率及擴大倫敦黃金市場的影響,為倫敦招商,促進所有參與者(包括黃金生產者、精煉者、購買者等)的經營活動。同時與英國的有關管理部門,如英國金融管理局,關稅與消費稅局等共同合作,維持倫敦黃金市場穩定而有序的發展。

F. 求金融方面論文一篇 50分

幸福校園有不少形式的論文範文,參考一下吧,希望對你可以有所幫助。
從商業銀行員工職業道德風險的表現、成因不難看出,導致員工職業道德風險的發生,一方面是員工自身素質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管理體制和風險防範機制問題。實踐證明,商業銀行員工職業道德風險存在於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只不過是各崗位的表現形式和風險率不同,員工職業道德風險防範和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和復雜而艱巨的任務。因此,商業銀行各級領導要引起足夠重視,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重點應在七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G. 求一篇金融方面的論文

你q我 細談
我給你
、一份

H. 我要寫一篇有關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論文,1W字,求金融學大神給個思路

去知網多找幾篇相關的論文,寫個純文字的還是簡單的,要建模型就難了。

I. 關於金融方面可以寫哪些方面的論文

1.建立中國區域金融體系的研究
2.現行匯率制度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與我國金融應對策略研究
4.我國人民幣匯率取向的對策與建議
5.論創建我國的離岸金融市場
6.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國金融機構及洗錢制度研究
8.匯率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9.人民幣匯率與全球貨幣體系
10.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作用的影響
11.商業銀行貸款增長過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議
12.我國居民儲蓄高增長態勢解析及改進意見
13.貨幣政策高透明度比較分析
14.對我國間接貨幣調控政策的市場缺陷分析
15.直接發行央行票據對我國公開市場操作的啟示
16.中國貨幣政策目標及管理策略
17.淺析熱錢流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18.監管職能分離後基層央行如何有效實施貨幣政策
19.論穩健貨幣政策的積極作用
20.城區存款業務發展的難點及對策
21.重建經濟欠發達地區金融體系的探討
22.利率市場化條件論證與方法探討
23.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探討
24.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分析
25.國際貨幣體系有關問題探討
26.國家的匯率干預有關問題探討
27.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分析
28.國際金融危機及相關問題研究
29.國際信貸問題探討
30.外匯交易有關問題探討
31.國際金融市場有關問題探討
32.國際收支有關問題探討
33.我國的國際收支現狀及發展趨勢
34.期權理論及其在外匯交易中的運用
35.人民幣匯率問題研究
36.國際儲備題探討
37.國際融資問題探討
二、商業銀行業務與商業銀行發展理論
38.金融創新與我國銀行業的發展
39.我國網路銀行的發展及對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
41.對銀行導入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的思考
42.我國商業銀行福費廷業務的現狀與思考
43.論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營銷
44.對發展我國消費信貸的思考
45.論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46.如何提升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
47.商業銀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討
48.中國銀行業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49.探索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機制
50.抵押貸款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1.簡論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利益目標短期化
52.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業銀行系統管理中的應用
54.銀保合作發展芻議
55.商業銀行應加強產品定價管理
56.信貸業務重組與流程再造
57.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價值取向
58.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業銀行競爭力分析
60.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優化的對策與思路
61.商業銀行組織結構創新
62.新《巴塞爾協議》與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
63.利率市場化改革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64.關於信貸風險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
66.關於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評級
67.關於新商業銀行法的問題
68.從世界商業銀行發展趨勢談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目標
69.談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目標與途徑
70.國有商業銀行資本結構調整問題研究
71.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問題探索
72.商業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探討
73.完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範機制研究
74.化解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途徑探討
75.商業銀行分業、混業經營利弊條件問題研究
76.商業銀行外部環境建設問題研究
77.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新增不良貸款問題
78.建立和完善我國商業銀行體系
79.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問題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內控機制
81.如何完善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
82.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經營風險機制
83.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問題探討
84.中西方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比較分析
85.我國發展民營銀行可行性問題探討
86.民營銀行在我國發展空間探討
87.如何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商業銀行金融服務體系
88.國有銀行上市對其績效影響的分析
89.我國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業績比較:制度因素的探討
90.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投資基金的困難所在與對策
91.商業銀行對企業信用評估問題探討
92.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創新
93.商業銀行崗位績效考核的實證研究
94.現代銀企關系問題研究
95.員工素質與商業銀行現代化
三、金融監管與風險管理
96.論我國金融監管的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