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控」是什麼意思
風控:現代經濟管理學中指控制企業財務損失風險的一種職稱。簡要來說就是「使財務不受到意外損失」。為了方便記憶,可以理解為「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風險控制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
1詞義解釋
風險伴隨著項目執行的整個過程,風險的出現會增加項目的費用,減緩項目的進度,並對項目的完成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影響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因此,對項目風險進行分析,並探討如何控制風險就變得非常必要。 風險控制內容包括:決策風險、項目可行性研究風險、決策體制風險、投資成本控制風險、投資體制風險、項目法人責任制風險、項目建設考核風險、項目建設後評估制度、投資前的風險控制措施、投資中的風險控制實施及風險發生後的補救措施、制定內部風險控制制度等方面。 風險控制的四種基本方法是:風險迴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2體系建設
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創新及全球金融交易的迅速發展,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金融危機每隔一段時間就卷土重來,人們開始把焦點集中到金融機構風控體系的建設與完善上來。時至今日,各金融機構對風控體系的建設大都有所安排,或正在實施。然而,相對於國際先進水平而言,我們已經建立的風控體制還顯得相當落後,建立有效的風控系統應對日益復雜金融風險,我們的差距還很大,應該奮起直追。
2004年出台的《新巴塞爾資本協議》中提出對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要求,如果認真品味,人們就會發現它的字里行間都充斥著對風險進行量化的要求,強調藉助現代金融工程的各種理論與技術對大量市場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通過風險模型精確地確定各項風險指標,使得現代金融風險管理朝著定量化、程序化、產品化、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換句話來說,風險管理實際上是一門科學。過去幾十年來在風險管理領域中,運用先進數學和統計模型量化金融風險的工作獲得的巨大進步,正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在實踐中,盡管在現代金融理論、數理統計知識和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現代風險計量技術迅速發展,但是風險管理還遠沒有成為純粹的科學。許多風險因子涉及的相關基本面信息,如業務核心競爭力、管理層能力、盈利能力等,其獲取與計算很大程度上是一門藝術,無法做到工程般的精確。在實踐中,藝術化的處理在企業風險管理中仍然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風險管理又應該是一門藝術,一門藉助於科學方法的藝術。
3詞義引申
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 風險控制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風控是投資人判斷該平台安全性的重要依據。
風控一體化風控一體化是指將內
控管理和 風險管理進行有效融合,以應對企業既有風險管理信息化需求又有內控管理信息化需求的情況,幫助企業管理者站在統一的管控平台上考慮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內控管理等問題。
2. 都說金融的本質是風控,那麼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是如何實現的
有效管理戰略風險要求金融機構更好地整合負責戰略的利益相關者與風險管理;設立允許獨立監管與策略質詢的流程;運用前瞻性的風險管理辦法培訓風險領導人;以及實施方法體系以理解外部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如何影響關鍵業務屬性。
金融機構需要進行靈活規劃,包括分析假設情景,即考慮戰略風險事件對收益及資本的潛在影響,以及如何應對。及時按照假設情景結果進行回應,需要足夠靈活的風險基礎架構能力。金融結構也應考慮確立特定戰略風險(如地緣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與金融科技風險)的「負責人」,負責追蹤並管理此類風險。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靈活應對,優先處理首要問題
3. 風控是什麼意思
風控一般指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風險控制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
風險控制的四種基本方法是:風險迴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拓展資料:
例子:
一場「賭博」
一場「賭博」在進行:如果猜對游戲者,可獲60美元;如果猜錯,什麼都沒有。
「如果需要花費20美元,有誰願意買這個機會?」伯克·羅賓遜發問。
這是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里的一堂「風險管理與控制」課。講台上的羅賓遜是斯坦福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顧問教授、世界級決策專家,曾是咨詢界泰斗Strategic Decisions Group董事合夥人,在應用最尖端手段進行商業和投資決策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台下坐著的,是遠渡重洋來到這里求學的30多國學員。現在,他們的大腦正進入決策的第十階段——選擇。
此前,羅賓遜已用硬幣說明可用「決策樹』』幫助實施「決策的結構化」。如對硬幣朝面的不確定性,大家都知道成功率為50。而當硬幣變成一枚落地時針頭朝向可能存在傾向性的圖釘時,誰還願支付20美元買這個投資機會?
賭,還是不賭?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就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作出抉擇,是企業家常要面對的殘酷「賭博」。
但誰也沒有想到,第一個掏出20美元放到羅賓遜手上的;是浙江新台州律師事務所主任項先權,這位常年處理經濟糾紛案件的高級律師。
4. 國有金融機構風控是什麼意思
國有金融機構:是指國家政策性銀行(含各級分支機構),國有商業銀行(含各級分支機構、所屬全資及控股公司),國有全資及控股的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含各級分支機構)。
國有金融機構風控是指由上述國有金融機構對投融資項目進行風險控制,即上述國有金融機構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者很大程度上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
目前國有機構風控的網貸公司或互聯網金融公司有: 選擇東興證券風控項目的無界財富、選擇包商銀行風控項目的小馬bank。
具體到各類國有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的手段又有所不同。例如無界財富國有的金融機構模式風控主要是以下模式:
第一步:國有金融機構進行企業、項目甄選:國有金融機構優選項目(甄選有區位優勢、核心競爭力、實力強、規模大企業的優質項目
第二步:國有金融機構立項與連續審核
第三步:項目立項申請(項目組向主管領導提出立項申請)
第四步: 確認項目立項(主管領導審核後確認項目立項)
第五步:盡職調查(指派風控經理與律師、會計師、財務分析師團隊至企業進行實地盡調)
第六步: 提交盡調報告(對企業歷史數據,團隊背景,市場、管理、技術、資金風險做全面深入盡調,提交報告)
第七步: 出具初審意見(部門風控經理對盡調報告初審,提出初審意見)
第八步: 提交初審(盡調報告及初審意見提交公司風控部及合規部進行初審)
第九步: 出具初審意見(公司風控部及合規部出具初審意見)
第十步:修改盡調報告(項目組按照初審意見補充盡調,修改盡調報告,完善交易結構)
第十一步:提交復審(再提交部門風控經理復審)
第十二步:出具復審意見(部門風控經理提出復審意見,同時將復審意見及修訂後的盡調報告提交風控部及合規部進行復審)
第十三步:補充盡調(項目組按照復審意見補充盡調,完善交易結構)
第十四步: 完善交易結構
第十五步: 國有金融機構投票表決
第十六步: 提交投委會(提交公司投委會討論)
第十七步: 投委會表決(7名投委會委員參會討論項目,,必須全票通過)
第十八步:形成最終交易法律文件(按投委會意見修訂並形成最終交易法律文件)
第十九步:提交風控部及合規部審核
第二十步: 簽訂合約完成交易
除此之外,無界財富自身還是會在這些產品推薦到無界財富後優中選優,由資深專業人士二次甄選金融機構所推薦的優質項目。安全性再次增加! 最後產品審核上架。
一般情況下,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金融機構對風控更為嚴謹,所以其項目風險更低;加之有國家做背書,項目的安全性也非常高。
5. 什麼是風控能力
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四種基本方法是:風險迴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風險控制內容包括:決策風險、項目可行性研究風險、決策體制風險、投資成本控制風險、投資體制風險、項目法人責任制風險、項目建設考核風險、項目建設後評估制度、投資前的風險控制措施、投資中的風險控制實施及風險發生後的補救措施、制定內部風險控制制度等方面。使用已建立的各種項目資料庫資料和信息資源,對項目風險進行全方位科學分析。運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辦法,真實、客觀、公正、全面反映出項目所擁有的人力、技術、管理、市場、經營權等有形和無形資本優勢和存在的風險程度,並制定風險管控措施和解決辦法,將可能出現的風險控制在可以預防的范圍,規避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為項目業主和投資者提供出具有權威性、客觀性、公正性、實用性的風險控制報告。
風險迴避是投資主體有意識地放棄風險行為,完全避免特定的損失風險。簡單的風險迴避是一種最消極的風險處理辦法,因為投資者在放棄風險行為的同時,往往也放棄了潛在的目標收益。所以一般只有在以下情況下才會採用這種方法:
(1)投資主體對風險極端厭惡。
(2)存在可實現同樣目標的其他方案,其風險更低。
(3)投資主體無能力消除或轉移風險。風險控制
(4)投資主體無能力承擔該風險,或承擔風險得不到足夠的補償。
損失控制不是放棄風險,而是制定計劃和採取措施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是減少實際損失。控制的階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階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損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後的控制主要是為了減少實際發生的損失。
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契約,將讓渡人的風險轉移給受讓人承擔的行為。通過風險轉移過程有時可大大降低經濟主體的風險程度。風險轉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險。
(1)合同轉移。通過簽訂合同,可以將部分或全部風險轉移給一個或多個其他參與者。
(2)保險轉移。保險是使用最為廣泛的風險轉移方式。
風險保留,即風險承擔。也就是說,如果損失發生,經濟主體將以當時可利用的任何資金進行支付。風險保留包括無計劃自留、有計劃自我保險。
(1)無計劃自留。指風險損失發生後從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損失前做出資金安排。當經濟主體沒有意識到風險並認為損失不會發生時,或將意識到的與風險有關的最大可能損失顯著低估時,就會採用無計劃保留方式承擔風險。一般來說,無資金保留應當謹慎使用,因為如果實際總損失遠遠大於預計損失,將引起資金周轉困難。
(2)有計劃自我保險。指可能的損失發生前,通過做出各種資金安排以確保損失出現後能及時獲得資金以補償損失。有計劃自我保險主要通過建立風險預留基金的方式來實現。
6. 金融行業的風控主要的核心是什麼
由於廣大農村地區的情況比較復雜,又受小農經濟背景影響深遠。歷史原因導致農村地區沒有合適的抵押物。所以發展農村金融存在一定的困難。諸多入駐農村的金融機構都面臨農村金融風控問題。不同金融機構應對風控問題的方法也不同,都要仔細分析,農村金融的風控其實有三個關鍵點,掌握了這三個點,就能夠有效的把控風險,做好了才能真正的控制風險。
一、風險處置
有信用的存在就相應的有風險控制,對於三農領域的風險一般就是變現處置。農民朋友手裡可以質押的只有土地,而土地對金融機構又沒有實際的用處,而可以變換思維把土地質押給農業大戶,一旦出現壞賬即可流轉到農業大戶來處理。所以,風險處置的位置和變現能力,也很關鍵。
二、信息透力
由於農村地區自身存在的問題,信息不對稱,信息缺乏等問題。導致很多金融機構的信息透力很差,在三農金融鏈條中,誰掌握信息越多、誰越能夠承擔風險或者控制風險。所以控制風險的前提是先掌握更多的信息,越透明越好,這個操作會存在很大難度,但也是必然的發展形勢。
三、產業鏈位置
要獲得信用,農戶和合作社、農場就要要參與到大型涉農企業的價值鏈條中,參與到這些核心企業的價值鏈條中,你就有了信息流或者資金流,或者商品流。這樣就可能是因為往來的數據和交易,獲得了產業鏈裡面的信用。
7. 什麼是金融風控師
金融風控師是指全球金融風險管理領域的一種資格認證,由美國「全球風險管理專業人士協會」(GARP)開發。
GARP是一個擁有來自超過150多個國家的48,000名FRM持證人員、150,000多名會員的的世界最大的金融協會組織之一,主要分別服務於7,500多家銀行、證券公司、學術機構、政府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機構、保險公司及非金融性公司等。
FRM考試始於1997年,每年5月和11月各舉行一次考試,截至2017年底已實行了21年,全球共有48,000多人獲得FRM認證。
風控人員的前景發展一般要麼是專精於金融風控領域,要麼是轉崗往金融行業其它方面發展,但是無論哪樣在未來發展都是不錯的。不過想要獲取更好的發展,還是要不斷的進行學習。FRM金融風險管理師就是其中之一。
(7)金融機構風控是什麼擴展閱讀:
我國金融風險管理人才相對匱乏,尤其缺少兩種類型的高端人才:
一是熟悉金融業務,掌握金融風險管理知識,具有較強金融風險意識和風險規避管理技能,精通金融風險控制實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是理論功底扎實,具有較強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分析能力及風險預判能力,在應對金融風險時能提出有價值的對策建議的高層次研究型人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風險管理師
8. 什麼是風控體系如何建立風控體系
一般來說,這是不同界定觀點,有六級,也有五級界定。具體包含以下內容:
在產品引進、產品評審、產品發行、主動管理的項目設計等方面,實施六級風控措施。具體包括:
第一級:優選合作的金融機構--(業務排名、過往業績、綜合實力、成立年限等);
第二級:從優選機構中,精選優質產品;
第三級:定量進行產品優選;
第四級:投研中心進行項目內審--(行業狀況、財務指標、收益率、綜合評定);
第五級:風控委員根據項目資料,進行項目評估;
第六級:風控合規委員會終審會進行項目表決。
希望可以幫到你!
9. 什麼是風控,具體指什麼
這個問題在專業的金融風控社區「紅途風控匯」上,是這樣回答的:「風控能力必須有指向,即是指具體風控人員的個人風險識別和判斷能力或者金融機構整體風控能力。一般來說金融機構的風控能力還包括風控流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