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機構有哪些信息化,大數據需求
數據大集中
數據大集中是一個過程,之前整個銀行體系都在分行,包括證券公司也是如此。這些金融機構並沒有集中的數據中心概念,所以他們先做了數據大集中。
數據倉庫
數據倉庫是在數據大集中的基礎上,提升、改善了數據的質量。
報表
在上面兩步的基礎上,做了兩個報表:一個是監管報表,另一個是內部管理報表。
決策支持
決策支持是基於報表而形成的系統。但是,最後形成的決策支持系統扮演的角色並不是全局性的。比如,針對風險部門的是風險數據倉庫,針對業務部的是客戶數據倉庫,所以在金融信息化過程中,以上四個方面還是部分處於分離的狀態。
數據整合
無論做什麼樣的分析,數據質量是最重要的。如果數據質量差,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公開數據現在越來越開放,比如說工商數據、徵信數據。所以我覺得很多公開數據的運用,確實為數據分析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
智能金融的嘗試
為什麼用嘗試二字,因為我還是持一個比較保守的觀點。就智能金融而言,現在的數據挖掘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還是不夠的,但是我相信科技的不斷發展肯定會解決這個問題。我一直堅信一個觀點就是:以後絕對不會存在物理上雲的概念。再過十年或者二十年所有的東西都是雲,這就是趨勢,是你沒有辦法改變的。我覺得智能金融或者大數據是一個趨勢,是一個沒有辦法去改變、沒有餘地可討論的趨勢。
❷ 一些金融機構的數據會公示在哪個網站
數據大集中 數據大集中是一個過程,之前整個銀行體系都在分行,包括證券公司也是如此。這些金融機構並沒有集中的數據中心概念,所以他們先做了數據大集中。 數據倉庫 數據倉庫是在數據大集中的基礎上,提升、改善了數據的質量。
❸ 金融機構數量在哪查
最簡單的辦法在網上搜索,最准確的方法是去親自統計,最笨的方法是去工商管理局差
❹ 想問一下國內各大城市的金融機構數量
20分,要想知道這么多,你當人家白乾啊?
請採納。
❺ 金融機構銀行大數據的應用有哪些
目前來說,我看的三塊:一是風控,二是精準營銷,三是通過用戶行為分析,去用於運營分析和產品改進。我們神策數據主要針對第三個方面。
❻ 關於央行公布的金融數據
媒體上所說的是一些基本的數據,像
CPI -1.8% 8月11日
PPI -8.2% 8月11日
固定資產投資 32.9% 8月11日
消費品零售總額 15.2% 8月11日
工業增加值 10.8% 8月11日
進出口 -19.4% 8月11日
貿易順差 -12.4% 8月11日
新增貸款 33.9% 8月11日
房價 1.0% 8月10日
PMI 53.3% 8月04日
你說的那些系統統計數據還沒有,過一段時間就有了!!!
❼ 哪裡可以查各金融機構(如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等)對政府債權的數據的
您好,一般從各商業銀行的年報附註可以查找得到,國有行、股份制行、政策性銀行比較好辦,因為其年報較為完整,一般會有年報附註,但城商行就不一樣,有些城商行年報信息披露不完整,因此,很難查到這些詳細的信息,但是,上市城商行、多數大中型城商行年報信息披露還是比較完整的,樓主應該是可以查到的~
❽ 怎樣查找金融機構存款余額數據
哇!!!!這個有點復雜,這些東西也許只有地方財政網站才有的,但是估計不會公開的吧,我除了大街上偶爾的看到一些條幅將祝賀某某銀行存款超過xx億外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了! 多多努力吧!
❾ 中央銀行給金融機構貸款的數據在哪查
一般國有商業銀行
自己都可以解決
中國人民銀行,也走一般銀行經營模式.也有這些業務.
商業銀行購買
這些數據,是內部的,不是公開的.
開證明去查.
❿ 請舉例金融機構銀行大數據的應用有哪些
1、精準營銷: 互聯網時代的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迫切的需要掌握更多用戶信息,繼而構建用戶360度立體畫像,即可對細分的客戶進行精準營銷、實時營銷等個性化智慧營銷。
2、風險控制: 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統一管理銀行內部多源異構數據與外部徵信數據,可以更好的完善風控體系。內部可保障數據的完整性與安全性,外部可控制用戶風險。
3、改善經營:通過大數據分析方法改善經營決策,為管理層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使經營決策更加高效、敏捷,精確性更高。
4、服務創新:通過對大數據的應用,改善與客戶之間的交互、增加用戶粘性,為個人與政府提供增值服務,不斷增強銀行業務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