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印度金融機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印度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 2021-03-25 22:12:13

『壹』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什麼工業中心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麻紡織)工業中心

『貳』 印度最大的兩個工業中心

印度最大工業城市孟買 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全國最大海港。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在孟買島上,距海岸16公里,有橋梁與堤道相連。1534年為葡萄牙所佔, 1661年轉屬英國,為重要的貿易中心。印度西部門戶。 港區在島的東邊,長20公里,水深10—17米,天然避風良港。出口棉花、棉織品、麵粉、花生、黃麻、皮毛與蔗糖。有國際海運與航空線。僅次於加爾各答的工商業大城市,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紗錠和織機均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還有毛織、皮革、化工、制葯、機械、食品、電影等工業。石油化學、化肥和原子能發電也迅速發展。外海開采大陸架油田,煉油工業發展迅速。 孟買市市長達塔·達爾維 孟買人口約為1400萬(2008年),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包括鄰近郊區的孟買大都會區(MMR)人口約為2500萬。孟買是排名世界第六位的大都會區。由於年平均人口增長率達到2.2%,預計到2015年,孟買大都會區的人口排名將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孟買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西海岸外的撒爾塞特島,面臨阿拉伯海。該市擁有一個天然深水良港,這個港口承擔印度超過一半的客運量,貨物吞吐量也相當大。 孟買貢獻了全印度10%的工人崗位,徵收所得稅的40%,徵收關稅的60%,中央徵收特許權稅的20%,印度對外貿易的40%,和400億印度盧比(90億美元)的社團稅。許多印度金融機構將總部設在孟買南區,包括孟買證券交易所、印度儲備銀行、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印度政府造幣廠。許多外國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在這個區域設立分支機構。 直到1980年代,孟買的繁榮很大程度上依靠紡織廠和海港,但當地經濟已經變得多樣化,包括工程、鑽石拋光、衛生保健和信息技術。孟買作為邦首府的身份意味著邦和聯邦政府的雇員在該市的勞動力中占很大比重。孟買還擁有大批不熟練和半熟練的勞動人口,基本上只能依靠充當叫賣小販、計程車司機、技工或其他藍領職業謀生。港口和航運業直接或間接地僱傭了大批居民。 娛樂業是孟買另一個主要的僱主。印度大部分重要電視和衛星網路以及主要出版社都將總部設在孟買。印地語電影業的中心寶萊塢,連同它的最大的攝影棚也都位於孟買。 馬拉地語影視業的基地也位於孟買。 孟買作為印度的商業首都,它和印度其餘地方一起見證了1991年經濟自由化以來的金融和IT、出口、服務業的繁榮。孟買的中產階級在這次繁榮中受益,並推動了隨之而來的消費繁榮。 孟買每年生產的棉布、棉紗行銷於國內外,在東南亞市場享有盛譽。孟買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出口港,有「棉花港」之稱。 孟買的GDP總量大概在1450億美元左右,約為上海的65%,故近年來印度當局提出了「讓全世界忘記上海,記住孟買」的城市發展目標和口號,以此想在經濟上與中國大陸進行一番較量。但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孟買的總體發展水平、發達程度、商業繁榮程度仍遠不及上海,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落後於中國北京和絕大部分沿海城市,和香港、台北的差距更是遙不可及。 加爾各答(英語:Kolkata,舊名Calcutta) 加爾各答是印度共和國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城市,也是印度的主要港口。它位於恆河三角洲胡格利河左岸,大都市面積為1300平方公里,在緯度較低的印度熱帶地區,氣候終年炎熱,年降雨量1000多毫米。一年四季綠樹蔥蘢,鮮花盛開。 加爾各答是印度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之一。這里有世界最大的黃麻加工工業區,主要工業有棉絲紡織、鋼鐵、軍工、機械、車輛、電機等。加爾各答是南亞重要國際航空站,為印度東海岸最大港口。恆河流域盛產的黃麻、茶葉、礦產等大都從這里出口,貨物吞吐量約佔全

希望採納

『叄』 印度的賽普金融機構是正規的嗎

是的,印度的sap金融機構是非常正規的金融機構。

『肆』 世界500強企業哪些是金融機構

2007

13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保險 158,274.3
14 花旗集團 美國 銀行 146,777.0
15 安盛 法國 保險 139,738.1
18 農業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128,481.3
19 安聯 德國 保險 125,346.0
20 富通 比利時/荷蘭 銀行 121,201.8
21 美國銀行 美國 銀行 117,017.0
22 匯豐控股 英國 銀行 115,361.0
23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 保險 113,194.0

25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 銀行 109,213.6
27 瑞銀集團 瑞士 銀行 107,834.8
30 忠利保險 義大利 保險 101,810.7
31 摩根大通 美國 銀行 99,973.0
33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保險 98,539.0
35 德意志銀行 德國 銀行 96,151.5
36 Dexia Group 比利時 銀行 95,846.6
47 瑞信 瑞士 銀行 89,354.4
48 日立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87,615.4
49 興業銀行 法國 銀行 84,485.7
50 英傑華 英國 保險 83,487.0
54 蘇格蘭皇家銀行 英國 銀行 80,983.0
58 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 英國 銀行 79,238.8

61 摩根士丹利 美國 證券 76,688.0
67 荷蘭銀行 荷蘭 銀行 71,217.8

70 美林 美國 證券經紀 70,591.0
72 高盛 美國 證券經紀 69,353.0
75 西班牙國際銀行 西班牙 銀行 68,050.6
79 保誠 英國 人壽健康保險 66,133.5
83 巴克萊銀行 英國 銀行 65,609.1
85 蘇黎世金融 瑞士 保險 65,000.0
93 州立農業保險 美國 保險 60,528.0
97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義大利 銀行 59,119.3
100 慕尼黑再保險 德國 保險 58,183.2
107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險 56,624.0
108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保險 55,583.8
111 勞埃德TSB集團 英國 銀行 53,904.0
113 大都會人壽 美國 保險 53,275.0
118 三菱聯合金融控股集團 日本 銀行 52,101.5
126 富國銀行 美國 銀行 47,979.0
131 瓦喬維亞銀行 (美聯銀行) 美國 銀行 46,810.0
132 雷曼兄弟 美國 證券經紀 46,709.0
133 全球保險集團 荷蘭 保險 45,939.1
140 房地美 美國 金融 44,002.0
153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國 銀行 41,015.8
157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險 40,145.5
162 法通保險 英國 保險 38,574.4
163 西班牙對外銀行 西班牙 銀行 38,308.8
165 DZ Bank 德國 銀行 37,780.1
170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 銀行 36,832.9
173 耆衛公司 英國 保險 36,646.2
175 荷蘭合作銀行(拉博銀行) 荷蘭 銀行 36,486.5
186 瑞穗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5,050.4
194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3,354.2
199 保德信金融 美國 保險 32,488.0
202 住友生命 日本 保險 32,320.0
206 瑞士再保險 瑞士 保險 32,117.6

208 加拿大皇家銀行 加拿大 銀行 31,642.6

211 丸紅 日本 貿易 31,281.7
215 中國銀行 中國 銀行 30,750.8
216 德國商業銀行 德國 銀行 30,352.5
219 宏利保險 加拿大 保險 30,136.9
220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險 29,979.3
224 Banco Bradesco 巴西 銀行 29,301.2
229 三星生命 韓國 保險 28,639.2
230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 銀行 28,532.3
233 紐約人壽 美國 保險 28,365.1

236 標准人壽 英國 保險 28,239.9
239 澳洲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27,789.7
243 美國運通 美國 金融 27,145.0
246 比利時聯合銀行 比利時 銀行 26,896.0
247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 美國 保險 26,756.8
249 加拿大鮑爾集團 加拿大 保險 26,708.5
250 華盛頓互助 美國 銀行 26,561.0
251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 美國 保險 26,500.0
262 巴登-符騰堡州銀行 德國 銀行 25,583.1
271 旅行者保險 美國 保險 25,090.0
274 麻省人壽 美國 保險 24,863.4
277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 銀行 24,475.5
278 Countrywide Financial 美國 金融 24,444.6
279 丹斯克銀行 丹麥 銀行 24,337.5
288 伊塔烏投資銀行 巴西 銀行 23,761.6
291 巴西銀行 巴西 銀行 23,531.6
292 利寶相互保險 美國 保險 23,520.0
303 義大利聖保羅銀行 義大利 銀行 22,793.3

316 甘保險集團 法國 保險 22,442.0
318 Nationwide 美國 保險 22,253.0
333 永明金融 加拿大 保險 21,405.4
334 義大利郵政局 義大利 郵政 21,398.8
337 聯合聖保羅銀行 義大利 銀行 20,790.8
339 西北相互 美國 保險 20,726.2
340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20,614.0
343 國泰金融控股 中國台灣 保險 20,436.4
349 韓國國民銀行 韓國 銀行 20,224.1
357 豐業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9,736.2
360 多倫多道明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9,578.1
361 T&D Holdings 日本 保險 19,544.7
373 合眾銀行 美國 銀行 19,109.0
376 澳新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19,039.5
387 巴伐利亞銀行 德國 銀行 18,617.9
399 三井住友保險 日本 保險 18,100.1
409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7,703.0
416 野村控股 日本 證券經紀 17,519.0
419 KFW Bankengruppe 德國 銀行 17,397.3
425 洛斯 美國 保險 17,227.6
428 瑞士人壽 瑞士 保險 17,173.9
430 北歐聯合銀行 瑞典 銀行 17,169.9

442 NPM/CNP 比利時 金融 16,615.4
445 貝爾斯登 美國 證券 16,551.4
460 日本財產保險公司 日本 財產意外保險 16,257.9
461 工商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16,254.0
464 西太平洋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16,170.5
476 蒙特利爾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5,935.9
490 愛爾蘭銀行集團 愛爾蘭 銀行 15,296.8
495 印度國家銀行 印度 銀行 15,119.4

『伍』 全球主要金融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根據1944年7月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合國貨幣基金組織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它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世界銀行
又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是1944年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成立的另一個國際金融機構,也屬於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它於1946年6月開始營業,總行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世界銀行的宗旨是:通過提供和組織長期貸款和投資,解決會員國戰後恢復和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
國際金融公司
國際金融公司也是世界銀行的一個附屬機構,1956年7月成立。1957年,它同?聯合國簽訂協定,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參加國際金融公司的會員國必須是世界銀行的會員國。到目前為止,已有174個會員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是1988年新成立的世界銀行附屬機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共有151個會員國。其宗旨是,為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私人投資提供政治風險和非商業風險的保險,並幫助發展中國家制定吸引外國資本直接投資的戰略。

『陸』 印度證券交易所和孟買證券交易所交易品種的區別

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 (NSE)是一個位於印度孟買的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2年11月,是印度第一大證券交易所,按照交易量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NSE 由一系列印度主要的金融機構、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中介mutually-owned,但作為單獨實體經營運作,擁有所有權。2005年,NSE VSAT終端總數2799,覆蓋印度超過超過320個城。2006年3月,NSE市場股本總額438077億印度盧比,成為南亞第二大股票市場.

『柒』 印度的財政金融是什麼情況

定義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編輯本段]類型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次貸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特徵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在對待這次震撼世界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問題上,朱鎔基在很多重要場合都態度堅定地表示,「人民幣堅決不貶值,不增加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危機和困難。」「我們是亞洲的一分子,同舟共濟,決不乘人之危。」朱鎔基所代表的中國政府的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贊許。海內外媒體都普遍認為朱鎔基是帶領中國人民在經濟改革大潮中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的最佳人選。(以上內容節選自《應用寫作》雜志1998年第10期《談朱鎔基講話的語言特色》)為何出現金融危機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房產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極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Reagan)所說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復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捌』 要寫印度的金融體系簡介,最多兩百字就可以。但是不知道怎樣下手。主要應該寫哪些方面呢

印度金融業的構成

印度的金融體系主要由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構成。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合作銀行、地區農村銀行(RRBs)、金融機構(FIs)和非銀行金融機構(NBFCs)等。銀行部門是印度金融體系的基石,受中央銀行監管。印度的金融市場由貨幣市場、政府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構成。
印度的銀行體系
印度的銀行體系由聯邦儲備銀行、商業銀行、合作銀行和地區農村銀行(RRBs)組成。印度儲備銀行(RBI)是國家的中央銀行。它是國家銀行體系的管理者,同時負責制定國家的貨幣政策,負責實施國家對外匯市場的必要干預,也是印度國際貨幣儲備的保管人。
印度商業銀行是銀行體系的主要部分,包括公營銀行、區域農村銀行、私人銀行和外資銀行,總數接近300家。從所有制看,可劃分為國有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和外資銀行三類。
另外還可以分為表列商業銀行和非表列商業銀行。表列商業銀行是指實際資本在50萬盧比以上(包括50萬盧比),在央行保持其定期或活期負債的最低百分比數,並向央行抄送周報的銀行。因為它們被列入央行的銀行表,所以稱為表列商業銀行。列表銀行享有自由匯款、票據貼現、向央行買賣英鎊和盧比以及有價證券的便利。表列商業銀行在印度金融體系中佔主導地位,其資產佔到整個金融體系資產的75%。
合作銀行分為城市合作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它們是印度銀行體系的重要補充。農村合作銀行又分為長期信貸合作機構和短期信貸合作機構。印度國家銀行(SBI)是印度最大的商業銀行。該行在印度有9120家分行,還有65個辦事處分布在全球32個國家。它的主要職能是為農村銀行、中小型企業項目籌措資金,在為零售和批發業提供金融服務中有著領導性地位。該行是印度唯一一家進入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銀行。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ICICI),是印度第二大銀行,也是最大的私營銀行。該銀行在印度擁有955個分支機構,並在17個國家有辦事處。
印度進出口銀行成立於1982年,屬印度政府所有。該銀行成立的宗旨是為印度的對外貿易提供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便利、促進印度對外貿易的發展。
印度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印度的金融機構中有13個是國家級的、46個是邦一級的。國家級的金融機構包括長期貸款機構、特殊機構和投資機構,其中包括保險機構。邦一級的金融機構包括邦金融機構和邦工業發展公司,後者主要為企業提供項目融資、設備租賃、公司貸款、短期貸款和票據貼現等。
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為零售企業提供貸款和分期付款融資,由央行監管。政府債券市場的主要交易商(PDs)是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印度的國有保險機構主要有印度人壽保險公司和綜合保險公司。前者主要負責人壽保險業務,後者負責非人壽保險業務。從2000年開始,印度允許私營的(國內以及國外的)保險公司進入其國內市場。盡管對國外保險公司持股比例的限制仍然很嚴格,只有26%,但是已有19家合資保險公司陸續獲准成立。
印度證券機構
印度資本市場比較發達,其歷史超過百年,監管制度比較嚴格。經過多年運作,所有交易市場已經聯網,實現終端交易,私營企業可以比較方便地實現間接融資或直接融資。印度的證券機構主要由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商(基金公司、從事混業經營的商業銀行、股票經紀公司等)組成。印度共有證券交易所23家,其中孟買證券交易所是全亞洲最早的交易所,也是印度最大的股票交易場所。印度目前共有9644家上市公司,其中在這個交易所上市的就有5247家。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是印度第一大債券市場,也是印度最早開啟網上交易的交易所……(全文請閱讀《中國金融》印刷版2011年第5期)

『玖』 印度國家銀行的簡介

隨著印度整個國家在50年代的發展,銀行更加致力於農村發展和公共部門工業的發展。印度國家銀行在60和70年代通過農業融資集中於發展投資商和支持綠色革命的機械上。在80年代,銀行集中於發展國際貿易而擴展了整個國內和國際的網路。解除繁瑣的管制和加大銀行的自由度為我們整個銀行機制在90年代面臨市場競爭鋪下了道路,同時也爭取到了很多國際外匯儲備。印度國家銀行增加了市場融資,並且在承擔一定基礎風險下擴大了個人投資度。現今,整個銀行凝結自身,努力將其轉化為一個百分之百以計算機處理且執行銀行核心解決方案。
在現今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哪個金融機構能夠像印度國家銀行這樣有著古老和權威氣質。銀行的其中的一個優勢是能夠適應世界的變化以及及時處理所需的問題。並且很少違反銀行的法規法則,或是背離銀行規定去延續或擴展其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