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金融機構存款快速增長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金融機構存款快速增長

發布時間: 2021-06-12 14:37:10

1. 央行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有什麼作用

央行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經濟有很多的作用,我作為理財師,對於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今天我把自己的知識和大家說明一下,讓大家了解一下存款准備金率下調以後的基本作用:

第一、我們國家的央行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是給貨幣市場一個信號,也就是說,政府告訴大家,在一定的時期內,貨幣政策會區域寬松,這樣市場的資金就會增加,對於貨幣政策來說意義比較重大。

第二、我們國家下調存款准備金率,也是一種經濟杠桿作用,存款准備金率直接決定了銀行製造貨幣的速度,以及向市場投放貨幣的供應量的效果。

存款准備金率是銀行每吸收一筆存款,必須要有一定比例的存款上交到央行才可以,國家對准備金率下降以後,事情就會很簡單了,銀行上繳的金額減少很多,那麼銀行的流動性加強了。

(1)金融機構存款快速增長擴展閱讀:

旨在防止中國經濟過熱:

1、「加息屬於意料之中,但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兩大貨幣工具同時使用,這在本輪調控中還是第一次。」經濟學家王小廣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認為,此次加息主要意圖在於防止中國宏觀經濟從偏快走向過熱。

2、2007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高達11.1%,呈現出多年所沒有的快速增長。而一季度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了2.7%,3月漲幅達3.3%,4月上漲達3%,經濟界人士普遍認為當前存在一定通脹壓力。

3、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湯敏說,此次央行採取的這一系列措施是這幾年來較大的動作,此舉表明政府不願讓經濟朝著過熱的方向發展,而是更加註重經濟發展的質量,促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4、央行也表示,本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旨在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引導貨幣信貸和投資合理增長,保持物價水平的基本穩定。

2. 上半年金融機構存款增加9萬億,銀行最應該感謝的是誰

各部門對存款增長的貢獻情況

1、住戶存款

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了4.26萬億元,佔到了總增加存款的47.3%,是當之無愧的對存款增長貢獻最大的部門。這可能說明銀行上調存款利率還是起到了一定效果,要不然想要從住戶手上吸收到這么多存款還真得打個問號。不過住戶存款的增長也並不是很穩定,主要增加的月份是在2月和6月,分別增加了2.87萬億和1.09萬億,兩個月加起來接近4萬億,而在4月份時,還曾出現過1.3萬億的減少。所以銀行如果想要保持住戶存款的穩定增長,恐怕仍然是不能掉以輕心。

銀行存款

2、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存款雖然在金融機構的總存款中佔比不大,但對存款增長做出的貢獻卻不小。上半年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存款增加2.21萬億元,其對存款增長的貢獻率排第二,為24.56%。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存款之所以能做出這么大的貢獻,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恐怕還是出於銀行的不爭氣,讓自己的存款被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給吸走了。然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再反過來把錢存進銀行。

3、政府存款

政府存款包括了財政性存款和機關團體存款。財政性存款應該算是銀行比較穩定的存款來源,不過財政性存款雖然不會出現突然大幅減少,但也不太可能出現突然大幅增加,上半年財政性存款增加了3878億元。機關團體存款表現就更好一些,上半年增加了1.81萬億。合計起來,政府存款上半年共增加了2.2萬億,對存款增長貢獻率為24.44%。

4、非金融企業存款

雖然非金融企業的總存款佔到了所有存款的31.4%,是金融機構存款的第二大來源地,但有這么高位置的非金融企業存款,卻沒能在存款的增長上好好做貢獻。上半年,非金融企業的存款僅增加了2970億元,對存款增長的貢獻率最低,只有3.3%。然而,非金融企業雖然在存款增長貢獻上表現不積極,但在貸款增長的貢獻上卻表現十分積極,上半年增加的貸款有一半多都被非金融企業和機關團體給拿走了。

由此看來,在對存款增長的貢獻上,銀行最應該感謝的還是住戶了。若非有住戶的頂囊相助,銀行的日子可就很難過了。

3.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是什麼意思又代表了什麼

金融機構存款主要分對私和對公 對私代表散戶 對公就是單位 公司的賬戶

4.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與經濟發展有什麼關系

maybe 不對,你姑且聽之。
存款主要是存款機構(商銀,合作社之類)的,他們充當信用中介,將存款借貸給實體經濟資金需求方,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所以這類金融中介在資金有效配置中的作用很大。存款余額大,說明可貸資金多,經濟發展理論上會好。但金融創新導致「脫媒」,銀行資金來源受到影響(都轉到股票,貨幣基金,共同基金等eg,余額寶),資金成本變大,傳統的銀行信貸業務受到沖擊,這對於主要依靠銀行作為資金來源的小企業影響會比較大,實體經濟就會受到影響。當然各方面因素吧,很難確切說會好或會壞。企業也不是非要靠銀行,商業票據市場什麼的,看發展吧。

5. 為什麼說 央行提高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 還有提高居民存款利率 對債券市場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當中央銀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時,金融機構可用於貸款的資金減少,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也會相應減少;反之,當中央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時,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會相應增加。

名詞解釋:

存款准備金:

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存款准備金率:

金融機構必須將存款的一部分繳存在中央銀行,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備金;存款准備金占金融機構存款總額的比例則叫做存款准備金率。

打比方說,如果存款准備金率為7%,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7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3萬元。倘若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7.5%,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92.5 萬元。

央行決定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是對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旨在防止貨幣信貸過快增長。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但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也進一步凸顯,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不減。而投資增長過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貨幣信貸增長過快。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可以相應地減緩貨幣信貸增長,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6. 我國金融機構的存款機構的變化和變化的具體原因 要求1000字,運用金融學知識

從晚清乃至辛亥革命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的存款機構主要是銀行。
中國銀行於1912年經孫中山先生批准在上海成立,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銀行之一。1912-1928年,中國銀行履行中央銀行職能,負責代理國庫、承匯公款、發行鈔票等。1928-1942年,中國銀行作為政府特許的國際匯兌銀行,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改革管理機制,在中國金融界率先走向國際市場,先後在倫敦、新加坡、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設立分行。1942-1949年,中國銀行作為國際貿易專業銀行,負責政府國外款項收付,發展國外貿易並辦理有關貸款與投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由上海遷至北京。「中國人民銀行」也在全國布設網點,逐漸成為全國人民的首選存款機構。而中國建設銀行也與1954年10月1日成立,原名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建設銀行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成立後,其任務是經辦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的撥款,管理和監督使用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和部門、單位的自籌基本建設資金。幾十年來,建設銀行為提高投資效益、加快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1950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領導。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中國銀行條例》,明確中國銀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特許的外匯專業銀行。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設出來,同時行使國家外匯管理總局職能,直屬國務院領導。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改為中國銀行總行,負責統一經營和集中管理全國外匯業務。1983年,中國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總局分設,中國銀行成為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1994年,中國銀行由外匯外貿專業銀行轉為國有商業銀行。
這些變化的具體原因當然是政治原因,在當時百廢待興的經濟狀況下,也還是可以適應的。
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原有的體制不能適應蓬勃發展的經濟活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金融業的壯大勢所必然。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而中國農業銀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農業銀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1994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分設,1996年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中國農業銀行開始向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轉變。
1986年7月24日,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現為中國五大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之一。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的基礎上合並組成。華北人民政府當天發出布告,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在華北、華東、西北三區的統一流通。總行位於石家莊。1949年2月總行遷往北京。在中國大陸計劃經濟時代,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銀行,同時履行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職能。
1983年9月,中國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國家中央銀行職能。
1984年國家將商業銀行的職能剝離出去成立中國四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後,中國人民銀行成為專職的中央銀行。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確定了中國央行。

7. 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上調至11%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沒有直接影響。

8. 為什麼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會加速貨幣信貸增長,利率降低,社會總需求增長幅度上升

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是繳存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存款准備金率下調,金融金鉤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減少,這部分錢成為了金融機構可支配資金,金融機構就會把這部分錢通過信貸或者信託資管等類信貸通道把錢投入到資本市場。這樣貨幣信貸增加了,市場資金增加了,利率也就降低了。
最終,信貸資金到達消費者或者投資建設機構手中,社會總需求增長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