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真正原因是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在這里原創一個例子說明: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霉,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㈡ 美國史上兩次金融危機分別是哪兩次
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1、這次金融危機主要是由美國的房地產泡沫破裂引起的。
次貸是美國信用評級不高的下層老百姓利率較高的次級貸款,他們通過抵押貸款可以有房子,而且房價不斷上漲,未來有能力還貸。 對於銀行來說,發放那麼多的貸款,為了保持他們資產的流動性,他們又以這些抵押貸款為保證,集中起來發放抵押貸款證券,形成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過程。但是一旦房地產價格下降,房屋的總價值低於抵押貸款額,老百姓的違約風險大大增加,導致很多人違約,銀行的抵押貸款失去了還款現金流量,資金鏈斷裂,房屋價值也不夠償還債券,使得銀行或者這些抵押貨款機構出現流動性危機。隨著問題的擴大,很多銀行機構倒閉,相關的持有這些機構的債券的機構也遭遇危機。美國從事抵押貨款的主要機構是房地美和房利美,在這次問題出現 後,美國政府不得不出來救市,收購了這兩家機構,美林集團也被收購,還有因為次貸危機而倒閉的雷曼兄弟,不過政府並沒有救這個存在了150年的投資銀行。
一方面,很多國外的機構持有美國很多次級債,危機發生後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出現流動性危機。 另一方面,出現金融危機後,老百姓的信心受到打擊,不願意消費,導致總需求減少,使得整個經濟運行變得困難。同時由於美國國內產品很多靠進口,比如,中國就是出口美國的大國,中國GDP的三分之一是靠出口,受到美國國內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的出口也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導致國內沿海很多依靠出口為 主要企業出現問題,開始大規模的裁員,導致失業人數上升。使得我國的經濟運行也受到影響。其他國家也有相似的問題,並由此導致了全球經濟危機。 2、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同樣爆發了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也是從美國開始,迅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在1929年11月,紐約股票市場崩潰後,西方銀行家、企業家、政治家和經濟學家並未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少人認為這只是心理恐慌造成的,股票市場很快就會恢復正常。美國股票市場的崩潰正是這樣一場經濟危機爆發的火山口。隨著股票市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隨即全面陷入毀滅性的災難之中。 西方其它國家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的資金流入和向美國的商品輸出。這些國家一旦失去美國的資金和市場,也就隨之被捲入了經濟危機。接著,西方工業國又把經濟危機擴散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 工、農、商業曠日持久的危機,終於導致了金融大混亂。奧地利最大的銀行——奧地利信貸銀行因無法收回對本國和東歐各國企業的貸款,1931年5月 宣告破產。這馬上在德國引發銀行存戶擠兌存款風潮,國民銀行等大銀行因而倒閉。英國也出現了紛紛向銀行提取黃金的風潮,7月中旬至10月外流黃金價值2億 英鎊。9月下旬,英國宣布廢除金本位制,英格蘭銀行停止兌付黃金。接著,其它一些國家也廢除金本位制,西方的貨幣制度開始崩潰。歐洲的金融風潮波及美國,儲戶紛紛向銀行提款。美國公眾人心惶惶。
西方各國為了擺脫危機,盡量把危機後果轉嫁給本國人民和亞非拉人民。有堆積如山的農產品賣不出去。 西方各國同時又極力把禍火引向他國。1930年6月,美國國會通過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把關稅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國也相繼提高了關 稅,進行報復。除關稅戰外,各國還展開了貨幣戰。傾銷戰。從英國廢除金本位制,英鎊貶值開始,56個國家相繼使本國貨幣貶值,以增加出口,減少進口。日本 甚至讓日元貶值近4O%,藉以大幅度降低棉紡織品等出口價格,向世界各地大肆傾銷。 1932年7~8月,英國和英聯邦各自治領政府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英帝國經濟會議,在會上簽署了一系列雙邊貿易協定。英國同意自治領商品免稅輸入,各自治領也降低或免收英國貨關稅。英國的行動加劇了經濟集團化趨向。 英、美、法在各自的勢力范圍內,分別形成了英鎊、美元和金本位集團。日本力圖通過侵略戰爭,擴大日元集團。德意也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高築經濟壁壘和經濟集團化妨害了經濟交往,經濟危機進一步惡化。 危機持續的時間過去一般是幾個月,或者一兩年左右,而這次危機卻長達四年。危機以後,進入了蕭條時期,此後的兩三年內,經濟只有少數活躍和回升,沒有出現復甦和繁榮。1937年便又爆發了新的經濟危機。
㈢ 金融危機是由美國哪家公司倒閉
大多數媒體都會說是由於次級信貸市場出現的危機使雷曼兄弟,美林證券(美國前4大投資銀行)的破產和兼並,使一連串資金鏈斷裂,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不過也不否定有後台的房地產壟斷資本家的操控
個人推薦,《次貸危機》 (中國經濟出版社)一書。裡面有詳細講次貸危機的形成,以及這次次貸危機的起因,影響等等。還有《貨幣戰爭》一書,很有名就不介紹了。
以下是有關這次金融危機歷史:
美國前4大投資銀行的雷曼兄弟與美林證券,分別爆出變局,前者申請破產保護,後者被美國銀行收購。此一全球颶風立刻席捲全球股市,接著美國最大保險集團的AIG也面臨流動性危機,幸好美國聯准會(FED)決定拿出850億美元取得80%AIG股權來挹注資金。這場風暴不但蔓延至歐洲,以英國情況最危急;同時,也使俄羅斯股市在本上周內已暴跌25%。
今年以來,包括第五5大券商貝爾斯登岌岌可危,房地美、房利美的「二房」風暴,最後以財政部入資來解決。緊接著美林、雷曼兄弟、AIG,目前,美國前五5大投資銀行,僅高盛暫時倖免,摩根史坦利也在尋求資金充沛的銀行合作,以求安然度過難關。在英國則有最大房貸公司HBOS也受到波及。這些發展說明即使貴為投資機構的龍頭,也照樣面臨被斷頭的命運。
其實,這一連串的事件,正是次級房貸的後續發展,源頭就是導因於房地產市場與金融市場這兩個循環的交互影響,形成了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也因為金融機構彼此之間透過金融商品、金融市場的串連,而達到互相牽動難以切割的局面,只要當中有一部分出問題,就可能迅速蔓延至其他機構,這種系統性的牽連,正是FED與美國財政部不能坐視不管的原因。今年以來美國政府總計已投入9000億美元來處理相關問題:AIG動用850億美元,「二房」各1000億美元,3000億美元交聯邦住宅管理局,融通摩根大通銀行870億美元與290億美元,前者為挽救雷曼兄弟旗下公司,後者則為了貝爾斯登。此外,至少又融通了2000億美元給部分銀行。
看了這一長串的名單,真的會被金融風暴的復雜性、嚴重性給搞糊塗,也許只知道風暴強大,但為什麼會演變成這一局面,恐怕就不太能理解了。其實,今日的風暴,遠因肇始於1980年代,當時由於70年代面臨石油危機,造成戰後所建構的國際金融體系,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的基石動搖,進而使石油進口國遭遇結構性貿易逆差,石油生產國擁有龐大油元。國際金融市場的正常運作出了問題。於是而有一系列金融自由化的運動。
金融自由化就是讓資金在國際間自由流動,以解決國家間、區域間的不平衡。這當中產生了許多的管制松綁與金融創新,也就是證券化與證券商品的興起。取代傳統借貸的商業銀行模式,這也是投資銀行業能大幅成長的原因。在資金積累與人口結構老化所帶來龐大的退休基金,形成龐大資金在國際間快速移動,也是各國股匯市高度連動的基礎。
在資金長期過剩的背景下,市場利率趨降,更進一步刺激投機性資金需求,包括股市與房市,再加上各國央行一旦面臨投資鈍化,包括股市和房市,就會進一步以利率政策來做反向刺激。而低利固然維持房市、股市榮景,但也逼使龐大的基金經理人要另闢路徑尋求較高的報酬,於是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應運而生。整個衍生性、結構性商品的概念就是把各種不同風險系數的貸款資產,用極為復雜的加權、杠桿作為運算,得出高出一碼、兩碼報酬的金融商品。只要產品一出,透過龐大行銷通路立刻為全球金融機構與投資人所選購。一旦爆發次級房貸這樣的風險,原有投資人紛紛要求贖回,這些大的投資銀行就像商業銀行面臨擠兌,立刻就會面臨流動性危機而無法支撐。
因此,欲根本性解決此一問題,應該從市場、制度、系統上做根本的改革,否則在金融自由化的前提下,各國金融危機無法隔絕,彼此連動,致使金融風暴猶如海上的台風、颶風一樣,只要氣壓形成,就難免造成災害。從這個角度,或可探尋金融風暴的根本原因。
㈣ 為什麼美國企業在金融危機時倒閉
資金鏈斷裂,因為美國金融機構紛紛倒閉,導致能給企業貸款的地方越來越少,另外銀行擔心企業還不了貸款,嚴格限制了發放貸款,這樣企業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來周轉,這樣企業艱難度日,在難以獲得貸款的情況下紛紛倒閉,以保護自己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㈤ 美國金融危機全球遭殃
因為金融危機導致信心不足,銀行不貸款給消費者,而美國又是靠進口來消費的。這樣那些依靠出口的國家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生產的東西突然就沒有人要了,中國就是受影響最大的。還有就是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的許多金融機構倒閉,而這些公司發行的證券再全世界都有銷售。因此就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相關機構等
㈥ 全球金融危機中倒下的金融機構都有哪些
美國:前五大投行倒了三家,雷曼兄弟,美林證券,貝爾斯登,保險就是AIG。
歐洲:好像還沒聽說有誰倒閉的。
主要是美國吧。
㈦ 美國金融危機..不懂
這次金融危機是由美國的次級貸款引起的。用自己的話說,次貸危機就是金融創新產品的一種,就是銀行把錢貸給信用比較差的人,所以風險可想而知。 當大部分人還不上貸款的時候,銀行是不是該倒閉了啊?這就是次貸危機的原因,金融創新產品風險累計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同樣也是導致此次金融危機的原因。
過程大概是這樣:貸款還不上——銀行這邊的債追不回來——儲戶見勢不妙又趕緊取走存款——銀行無資金周轉——倒閉——金融機構倒閉——儲戶銀行的存款沒啦——東西沒人買啦——社會危機啦
想多了解金融,可以看看一本叫《貨幣戰爭》的書,咱們中國人寫的,真的很棒~~~~~~~~
㈧ 2008金融危機中倒閉的投行有哪些倒閉的原因是什麼
雷曼兄弟
信貸危機所致
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國抵押貸款債券業務上連續40年獨占鰲頭。但在信貸危機沖擊下,公司持有的巨量與住房抵押貸款相關的「毒葯資產」在短時間內價值暴跌,將公司活活壓垮。
面臨公司破產的凄涼前景,雷曼兄弟公司在曼哈頓紐約時報廣場附近第七大道的總部門口14日夜間人來人往,不少公司員工攜帶著紙盒子、大手袋、行李袋甚至拉桿箱走出大樓,更有一些人低聲哭泣,相互擁抱道別。大樓對面,各電視台的直播車排成一排。
美國金融危機升級 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美英金融機構兩天來發生了一系列「地震」。英國巴克萊銀行14號宣布,撤出對雷曼兄弟公司的競購行動。當地時間今天凌晨,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考克斯以及來自花旗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公司等的高層連續三天雲集位於曼哈頓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部,研究如何拯救面臨破產的雷曼兄弟公司,以阻止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
但財長保爾森反對動用政府資金來解決雷曼的財務危機,會議沒有取得成果。
受此影響,與會的英國第三大銀行巴克萊銀行宣布,由於美國政府不願提供財政支持,決定退出拯救計劃。當地時間15號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曾是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它的破產將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明顯沖擊。有人預測,美國金融市場可能迎來「黑色星期一」。
雷曼破產申請顯示負債6130億美元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周一上午提交的破產申請顯示其負債超過6000億美元。
該行現有總計[2]6130億美元的負債,而其總資產為6390億美元。
該行向紐約南區聯邦破產法院提交的申請顯示其有超過10萬個債權人,其中最大的是花旗集團(C)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BK),後者是雷曼大約1380億美元的高級債券的契約受託人。
Bank of New York還被列為第二和第三大債權人,對120億美元的高級債務和50億美元的初級次順位債務擁有索償權。
這份破產申請還顯示,AXA、ClearBridge Advisors和Fidelity Investments的母公司FMR是雷曼最大的3個股東。
(8)美國金融危機那個金融機構倒了擴展閱讀:
1、被動型經濟危機
所謂被動型經濟危機是指該國宏觀經濟管理當局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出現經濟的嚴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貨幣貶值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進而演化為經濟危機的情況。如果危機的性質屬於這種被動型的,很難認為這種貨幣在危機之後還會回升,危機過程實際上是對該國貨幣價值重新尋求和確認的過程。
2、主動型經濟危機
主動型危機是指宏觀經濟管理當局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採取的政策行為的結果。危機的產生完全在管理當局的預料之中,危機或經濟衰退可以視作為改革的機會成本。
隨著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美國金融業陷入新一輪風暴。繼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後,美國第三大和第四大投資銀行——美林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也陷入困境,前者被美國銀行收購,後者則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連續14個月來,由美國住房市場和金融業瘋狂投機引發的危機持續惡化,對世界金融穩定和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嚴重威脅。
㈨ 金融危機中美國破產幾家大公司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
排名:1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8年9月15日資產規模:6910億美元
雷曼兄弟一度是華爾街第四大投資公司,於去年9月被迫申請破產保護。這是美國破產申請史上最大的一家公司,是引發當前經濟衰退的最大一場災難。由於雷曼兄弟公司影響力遍及全球,所以其破產程序比較復雜而且仍在進行中,80家小型子公司因此關閉。
華盛頓互助銀行
排名:2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8年9月26日資產規模:3279億美元
華盛頓互助銀行曾是全美第六大銀行。去年,由於客戶擔心其可能會資不抵債,在短短10天內取出160億美元存款。監管部門查封了控股公司的銀行資產,以19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摩根大通。
世界通信公司
排名:3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2年7月21日
資產規模:1039億美元
世通一度是美國第二大長途電話公司,因110億美元的會計丑聞事件申請破產保護。
通用汽車
排名:4
申請破產保護日期:2009年6月資產規模:910億美元
通用汽車申請破產是美國商業史上最大的工業公司尋求破產保護。破產重組後的新公司將繼續經營雪佛蘭、凱迪拉克、別克和GMC品牌。其餘表現不佳的品牌龐蒂克、土星、悍馬、薩博和歐寶可能會出售或倒閉。美國政府將持有新公司大約72.5%的股權。
安然公司
排名:5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日資產規模:655億美元
安然公司曾是美國最大的能源、電力、天然氣公司。2001年,公司若干高管曝出涉嫌數起證券和會計欺詐。安然財務丑聞激發了2002年薩班斯法案的誕生,該法案為上市公司規定了新的標准和做法。2007年,安然公司改名為安然債權人保障公司(EnronCreditorsRecoveryCorp。),試圖清償公司的剩餘資產。
康賽可公司
排名:6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2年12月17日資產規模:610億美元
康賽可是一家金融和保險公司,由於債務總額超過80億美元申請破產。
克萊斯勒
排名:7
破產申請保護日期:2009年4月30日資產規模:390億美元
克萊斯勒今年4月進入破產保護程序,該公司當時是美國破產保護申請史上最大的製造商。克萊斯勒重組之後正在與義大利汽車製造商菲亞特合作。兩年前,克萊斯勒賣給了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瑟伯羅斯資本管理公司,在此之前的近十年間為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賓士所有。
桑恩柏格房貸公司
排名:8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9年5月1日資產規模:365億美元
這家「巨型」抵押貸款商受到次貸危機巨大沖擊申請破產保護,出售剩餘資產。
太平洋燃氣電力公司
排名:9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2001年4月6日資產規模:360億美元
2000年至2001年加利福尼亞能源供應危機中被迫申請破產。
德士古公司
排名:10
破產保護申請日期:1987年4月12日資產規模:349億美元
德士古在1984年與彭澤爾公司爭奪格蒂石油公司的並購戰中以高價勝出,破壞了一樁已經完成的交易。彭澤爾起訴德士古,獲得了100億美元的賠償金。德士古由於無力支付賠償申請破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