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貨幣乘數,要詳盡的答案,謝謝高手!!!!
貨幣乘數=貨幣供給/基礎貨幣
貨幣供給=通貨(即流通中的貨幣M0)+活期存款(m2的)
基礎貨幣=C(流通中的貨幣m0)+R(銀行准備金)
所以:
貨幣乘數k=(M0+M2)/(M0+准備金存款)=(4+67)/(4+10)=5.07
2. 關於貨幣乘數
一、名詞解釋
1.貨幣供給量——是指一國各經濟主體(包括個人、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等)持有的、由銀行系統供應的貨幣總量。它包括兩個主要部分:現金和存款貨幣。其中現金是由中央銀行供給的,表現為中央銀行的負債;存款貨幣是金融機構供給的,體現為商業銀行的存款性負債。
2.內生變數——又叫非政策性變數,是指在經濟體系內部由諸多純粹經濟因素影響而自行變化的變數。這種變數通常不為政策所左右,如市場經濟中的價格、利率、匯率等變數。
3.外生變數——又稱政策性變數,是指在經濟機制中受外部因素影響,而由非經濟體系內部因素所決定的變數。這種變數通常能夠由政策控制,並以之作為政府實現其政策目標的變數。
4.貨幣供給的內生性——是指貨幣供給難以由中央銀行絕對控制,而主要是由經濟體系中的投資、收入、儲蓄、消費等內在因素決定的,從而使貨幣供給量具有內生變數的性質。
5.貨幣供給的外生性——是指貨幣供給可以由中央銀行進行有效的控制,貨幣供給量具有外生變數的性質。
6.貨幣供給公式——由於貨幣供給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通過長期的研究,人們總結出了一個國際通用的貨幣供給公式:Ms=B·m。式中Ms為貨幣供應量,B為基礎貨幣,m為貨幣乘數。該公式表明,貨幣供給量是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的乘積。
7.基礎貨幣——又稱強力貨幣或高能貨幣,是指處於流通界為社會公眾所持有的現金及銀行體系准備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備金和超額准備金)的總和。基礎貨幣作為整個銀行體系內存款擴張、貨幣創造的基礎,其數額大小對貨幣供應總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8.超額准備金率——是指商業銀行超過法定存款准備金而保留的准備金佔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從形態上看,超額准備金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動性的金融資產,如在中央銀行賬戶上的准備存款等。
9.通貨—存款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比率。這一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和企業等部門的持幣行為。通貨-存款比率越高,表明居民和企業等部門持有的現金越多,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能力就越弱。
10.准備—存款比率——是指商業銀行法定準備金和超額准備金的總和佔全部存款的比重,大小主要取決於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行為。准備—存款比率越高,意味著更多的貨幣沒有參加銀行體系對存款貨幣的多倍創造過程,所以,貨幣乘數就越小。
11.存款貨幣——是指存在商業銀行使用支票可以隨時提取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沒有期限規定,客戶可隨時簽發支票用於結算和日常支付。若簽發的支票被存款人用來提取現金,它就被當作普通的記賬憑證,證明存款已轉化為現金,執行貨幣的全部職能;若簽發的支票被用來償還債務或支付貨款,它就成了現實的信用流通工具並執行貨幣的部分職能。故可開支票的活期存款等同於貨幣
12.原始存款——是指商業銀行接受的客戶以現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貼現或再貸款而形成的准備金存款。原始存款是商業銀行從事資產業務的基礎,也是擴張信用的源泉。
13.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對稱,是指由商業銀行發放貸款、辦理貼現或投資等業務活動引申而來的存款。派生存款產生的過程,就是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形成新的存款額,最終導致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增加的過程。
14.貨幣乘數——是指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亦即基礎貨幣每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所引起的貨幣供給量增加或減少的倍數,不同口徑的貨幣供應量有各自不同的貨幣乘數。
二、名詞術語中英對照
貨幣供給 money supply
通貨 currency
准貨幣 quasi money
名義貨幣供給 nominal money supply
實際貨幣供給 real money supply
基礎貨幣 base money
貨幣乘數 money multiplier
原始存款 primary deposit
派生存款 derivative deposit
現金漏損 loss of cashes
提現率 withdrawal rate
公開市場操作 open-market operation
再貼現率 rediscount rate
法定準備率 legal reserve rate
超額准備率 excess reserves rate
外生變數 exogenous variable
內生變數 endogenous variable
三、公式匯總
1.貨幣供給公式: Ms=B·m
2.存款擴張倍數公式:
3.貨幣乘數公式:
四、重點難點釋疑
1.基礎貨幣的變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基礎貨幣又稱強力貨幣或高能貨幣,是指處於流通界被社會公眾所持有的通貨及商業銀行存於中央銀行的准備金的總和。基礎貨幣由現金和存款准備金兩部分構成,其增減變化,通常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1)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債權的變動。這是影響基礎貨幣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來說,中央銀行的這一債權增加,意味著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再貼現或再貸款資產增加,同時也說明通過商業銀行注入流通的基礎貨幣增加,這必然引起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增加,使貨幣供給量得以多倍擴張。相反,如果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債權減少,就會使貨幣供應量大幅收縮。通常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銀行對這部分債權有較強的控制力。(2)國外凈資產數額。國外凈資產由外匯、黃金占款和中央銀行在國際金融機構的凈資產構成。其中、外匯、黃金占款是中央銀行用基礎貨幣來收購的。一般情況下,若中央銀行不把穩定匯率作為政策目標的話,則對通過該項資產業務投放的基礎貨幣有較大的主動權;否則,中央銀行就會因為要維持匯率的穩定而被動進入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平抑匯率,這樣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對中央銀行的外匯占款有很大影響,造成通過該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具有相當的被動性。(3)對政府債權凈額。中央銀行對政府債權凈額增加通常由兩條渠道形成:一是直接認購政府債券;二是貸款給財政以彌補財政赤字。無論哪條渠道都意味著中央銀行通過財政部門把基礎貨幣注人了流通領域。例如,我國1995年的財政借款存量為1600多億元,對近幾年的基礎貨幣量產生了一定影響。(4)其他項目(凈額)。這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以及中央銀行在資金清算過程中應收應付款的增減變化。它們都會對基礎貨幣量產生影響。
2.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有哪些?
所謂貨幣乘數是貨幣供給擴張的倍數。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說的派生存款。貨幣乘數的大小決定了貨幣供給擴張能力的大小。而貨幣乘數的大小又由以下四個因素決定: (1)法定準備金率。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均由中央銀行直接決定。通常,法定準備金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貨幣乘數越大。 (2)超額准備金率。商業銀行保有的超過法定準備金的准備金與存款總額之比,稱為超額准備金率。顯而易見,超額准備金的存在相應減少了銀行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額准備金率與貨幣乘數之間也呈反方向變動關系,超額准備金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貨幣乘數就越大。 (3)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現金比率的高低與貨幣需求的大小正相關。因此,凡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響現金比率。例如銀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導致生息資產收益減少,人們就會減少在銀行的存款而寧願多持有現金,這樣就加大了現金比率。現金比率與貨幣乘數負相關,現金比率越高,說明現金退出存款貨幣的擴張過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減少了銀行的可貸資金量,制約了存款派生能力,貨幣乘數就越小。 (4)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由於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於活期存款,各國中央銀行都針對商業銀行存款的不同種類規定不同的法定準備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這樣即便在法定準備金率不變的情況下,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改變也會引起實際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改變,最終影響貨幣乘數的大小。一般來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定期存款對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貨幣乘數就會變大;反之,貨幣乘數會變小。總之,貨幣乘數的大小主要由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超額准備金率、 現金比率 及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等因素決定。而影響我國貨幣乘數的因素除了上述四個因素之外,還有財政性存款、信貸計劃管理兩個特殊因素。
3. 信息不對稱與信息不完全是公司金融的第幾章內容
信息不對稱與信息不完全是公司金融里邊的第9章內容,你可以翻一下你們的教材。
4. 金融專碩431的羅斯的公司理財看到第幾章
第九版19章,第八版18章,我說的是羅斯的公司理財。
5. 金融理論與實務貨幣乘數在哪一章
裡麵包含很多東西 好好看看資料吧 雲掌財經祝你生活愉快 債權概念及要素 債是指特定當事人之間請求為一定給付的民事法律關系。
債的要素是指構成債所必須具備的因素,包括債的主體、債的內容和債的標的。 1、債的主體:是指參與債的關系的當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