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必須要採取超常規振興措施。一方面,繼續推動要素配置、資源條件、公共服務向農業農村傾斜,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另一方面,要在城鄉融合發展制度設計、政策創新上想辦法、求突破,進一步調整理順工農城鄉關系,顯著縮小城鄉差距,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鄉村振興,始終要抓住產業興旺這個重點。「產業興旺」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產發展」的升級版、升華版。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始終要靠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來解決。一方面,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轉型升級,努力向現代農業邁進。另一方面,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支持和鼓勵農民參與並共享農村「雙創」的紅利。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一切最終都要落在農民增收上,落在農民福祉的增加上。
鄉村振興,必須全方位縮小城鄉差別。鄉村振興絕不僅是經濟的振興,也是生態的振興、文化的振興、教育的振興、科技的振興、社會的振興。新農村建設的「村容整潔」升級到「生態宜居」,強調了農村生態建設要由表及裡,由物及人,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特別是生態美好的嚮往。「管理民主」升級到「治理有效」,既強調了由管到治的治理思維,也強調了要從注重基層民主制度建設過程到追求農村社會穩定結果的更高要求,更注入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新內涵。
Ⅱ 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這個論文選題方向好寫嗎,要找什麼數據,數據好找嗎,求回
OK,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現在還要嗎?
Ⅲ 鄉村振興戰略對於農村金融需求的影響機理是什麼
一般這種需求的機制的話,應該很多的吧。
Ⅳ 怎樣理解「鄉村振興戰略」
一是實現現代農業產業化。目前,我國農業發展方式仍比較粗放,傳統農業基本還是靠天吃飯。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發展現代農業產業,走現代農業產業化之路。一方面,要改變傳統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機械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另一方面,還要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農業,不斷完善農業的基礎科研、應用科研及推廣體系,不斷提高科技對增產的貢獻率,從而提高農業產品產量、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生產技術科學化。
二是實現生產經營信息化。其一,現代農業需要大量的信息資源支持。科學技術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但是,光有這一點還遠遠不行。現代農業產業除了要具有較高的產量以外,還要形成產業經濟。這一切,都離不開信息資源支持。其二,現代農業產業化需要大量的信息技術支撐。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現代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互聯網+」帶動傳統農業升級,對農業商品的銷售方式帶來了突破性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的步伐。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方面的進一步運用,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鏈模式將是農業現代化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其三,數字農業是未來現代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方向。數字農業以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自動監控等高新技術為基礎,力求節約資源,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均衡,以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這是農業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將有利於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三是實現鄉村治理法治化。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在鄉村治理法治化上狠下功夫。一方面,要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進村務公開,發揮社會各類人才、新鄉賢等群體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村法治思想建設,提高村民法治認識水平,特別要提高農民的法律保護意識,教育農民牢固樹立學法、懂法、愛法、護法、用法的思想觀念,增強個體法治意識,厚植法治文化,奠定堅實的農民法律保護基礎。
四是實現鄉風建設文明化。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證和體現。必須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用文明之風滋養美麗鄉村。需要注意的是,文明鄉風的形成離不開良好的氛圍,必須在營造文明鄉風的濃厚氛圍上下大力氣。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調動起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向上的熱情,凝聚起新時代億萬農民群眾全面建設現代化新農村的強大力量,還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中國農民吃苦耐勞、勤勞善良等優良傳統,進而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此外,充分挖掘並發揮當地優秀鄉土文化、創造新型的鄉村文明風尚,也是題中應有之義。總之,鄉風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持久的工作,要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於農村工作之中,堅持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鄉村自治組織和文明骨幹分子的積極性,形成鄉村文明建設合力。
Ⅳ 為什麼發展普惠金融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重要意義
通過發展普惠金融,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得到了提升,金融知識也獲得了普及,有利於讓農村人口享受到金融服務帶來的紅利,從而促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