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機構有哪些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等。
1、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國家中居主導地位的金融中心機構,是國家干預和調控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負責制定並執行國家貨幣信用政策,獨具貨幣發行權,實行金融監管。
中國的中央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
2、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主要的業務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一般的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
3、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policy lender/non-commercial bank)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
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政策性銀行,承擔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同時實現專業銀行商業化,發展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商業金融服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4、信用合作社
農村信用合作社(英文名稱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中文簡稱農村信用社、農信社)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5、信託投資公司
信託投資公司是一種以受託人的身份,代人理財的金融機構。它與銀行信貸、保險並稱為現代金融業的三大支柱。我國信託投資公司的主要業務:經營資金和財產委託、代理資產保管、金融租賃、經濟咨詢、證券發行以及投資等。
② 中國已經破產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兄弟 銀行和保險公司是不會倒閉的。。。國家法律有保護的
③ 我國的金融機構有那些
我國金融機構按其地位和功能劃分大致有以下四類:①貨幣當局。又稱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是一個國家金融機構體系的核心,沒有這個銀行,國家的貨幣運轉就會發生紊亂。中央銀行是發行貨幣的銀行,只有它能發行貨幣,它是銀行的銀行,當銀行沒有錢的時候,可以向中央銀行借錢,中央銀行是整個社會最終的支付者。②銀行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又分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合作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商行、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③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城市合作社及農村信用合作社、小額貸款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中心、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公司、財務公司,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④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包括外資、僑資、中外合資的銀行、財務公司、保險機構等在我國境內設立的業務分支機構及駐華代表處。
④ 中國的三大金融機構有那些
中國的三大金融機構是銀行、保險、證券。
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機構編碼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從宏觀層面統一了中國金融機構分類標准,首次明確了中國金融機構涵蓋范圍,界定了各類金融機構具體組成,規范了金融機構統計編碼方式與方法。
該《規范》對金融機構的分類:
貨幣當局
1、中國人民銀行;
2、國家外匯管理局。
監管當局
1、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2、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
1、銀行;
2、城市信用合作社(含聯社);
3、農村信用合作社(含聯社);
4、農村資金互助社;
5、財務公司。
銀行業非存款類金融機構
1、信託公司;
2、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3、金融租賃公司;
4、汽車金融公司;
5、貸款公司;
6、貨幣經紀公司。
證券業金融機構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3、期貨公司;
4、投資咨詢公司。
(4)中國金融機構風雲2019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通常提供以下一種或多種金融服務:
1、在市場上籌資從而獲得貨幣資金,將其改變並構建成不同種類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資產,這類業務形成金融機構的負債和資產。這是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行使這一功能的金融機構是最重要的金融機構類型。
2、代表客戶交易金融資產,提供金融交易的結算服務。
3、自營交易金融資產,滿足客戶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需求。
4、幫助客戶創造金融資產,並把這些金融資產出售給其他市場參與者。
5、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保管金融資產,管理客戶的投資組合。
上述第一種服務涉及金融機構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種服務是金融機構的經紀和交易功能;第四種服務被稱為承銷功能,提供承銷的金融機構一般也提供經紀或交易服務;第五種服務則屬於咨詢和信託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機構
⑤ 為什麼中國金融機構融資比比的國家困哪
一直以來中國金融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融資貴融資難」,但是最近看了微金所發布的《中國民間利率市場化報告》,發現中國民間借貸市場平均利率水平居然在27%左右,還是讓我很震驚。要知道中國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5%,是無法維持這么高的融資成本的,這說明中國經濟整體上已成了名副其實的龐氏融資的紅海。
這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擔心美聯儲加息會成為壓斷中國債務鏈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原因。若無意外,美聯儲在今夏就會加息,說的寬裕一點,那就是市場普遍預期今年美聯儲鐵定是要加息的。美聯儲一旦加息,資金就會逃離中國,迴流美國,中國的融資成本會進一步飆升,樓市,股市崩塌等等,諸如此類的話相信大家已看過無數次。
一直以來大家都對資金在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和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流動規律頗感興趣,解釋的理論也層出不窮。倫敦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金刻羽的論文《instrial structure and capital flows》對此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國際資本流動由兩股力量主導,一股是傳統力量(standard force),其使資金流向那些比較稀缺的地方;而另一股是新興力量(novel force),其使資金流向生產並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富有國家。當前一種力量佔主導,資金就從發達國家流向新興市場;當後一種力量佔主導時,資金就從新興市場流向發達國家。如此說來,當初海量資金涌進中國是因為傳統力量;現在新常態了,資金大量逃離中國就是因為新興力量佔主導。這解釋感覺四平八穩,但實際上毫無意義。
中國的「融資貴融資難」問題是否因為中國是資金比較稀缺的國家?資金大量逃離中國真的是因為新興力量佔主導嗎?用數據如何衡量和預測新興力量是否佔主導呢?如何解釋德國和日本這兩個生產並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富有國家,不論新興力量還是傳統力量力量主導,都長期向外輸出資本呢?金教授的理論很適用於美國這樣的以金融為代表的服務業掛帥的發達國家,而不是很適用於像德國日本這樣以製造業驅動貿易的外向型發達國家。
中國真的資金稀缺嗎?截至2014年底,政府財政存款余額3.6萬億元、機關團體存款余額18.7萬億元,合計22.3萬億;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40萬億元,其中國有事企業存款超過20萬億元。我國儲蓄佔世界的比重分別從2005年和2009年開始超過全球一成和兩成,2013年會首次超過四分之一,表明近年來中國儲蓄全球佔比比我國GDP全球佔比高出一倍多。中國巨額儲蓄表明其資金充足,「融資貴融資難」本不應該出現。
打開中國資金困局的不解之謎的鑰匙其實就是超級去杠桿化:中國是分三步走到今天這個金融僵局的。
⑥ 關於中國幾家金融機構的破產倒閉的問題,高手進
我就是原海南發展銀行的,據我的了解,每次出現金融機構關閉的情況時,股市基本沒有相應的波動,因為被關閉的金融機構的規模都不大。
另外目前為止,被關閉的金融機構還沒有一家被正式宣布為破產的,僅僅是行政關閉而已。其原因一是面子問題;一是按正常的會計核算來說,被關閉的金融機構並沒有資不抵債,只是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到期債務;還有就是一旦宣布破產,很多相關的利益方不能平衡。
說明的問題:
1、中央銀行(現在是銀監會)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不力,包括無法監管、無力監管、手段落後、縱容違規等。
2、金融機構的某些特權(比如有經濟糾紛時法院對其存款只能查詢不能扣劃),促使其在經營活動中,為最求利益而盲目冒險,比如隨意對外提供擔保。
3、從業人員素質低下,不能隨日益變化的市場而變化、提升。
4、法制建設不規范,表現在:具體問題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很常見的一種就是很多債權債務糾紛到法院後,要麼是得不到公正判決,要麼是勝訴後難以執行。大家都認為不吃銀行吃誰啊?
5、資金流動渠道不活,資金調動效率低。有了問題後,要麼是難以籌集資金,要麼是資金周轉調撥太慢。比如金融機構都實行准備金制度,在海南發展剛出現兌付危機時,人民銀行居然不允許動用准備金,真不知道准備金是用來干什麼的。等到事情鬧大時,准備金已不能解決問題了。
以上僅供參考,望行家指正。
⑦ 2019年度中國保險業年度風雲榜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是由兩家信譽卓著的百年名企共同出資創立的中美合資壽險公司。投資雙方股東分別為美國信諾集團和招商局集團下屬子公司。
2004年被中央電視台網站和《世界經理人》雜志評為「2004年度中國100最佳僱主」;2005年入選《財富》雜志「2005年度卓越僱主-中國最適宜工作的公司」;2008年獲得了由英國標准協會頒發的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是國內首家獲得ISO27001信息安全體系認證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成為唯一一家在2008年和2009年連續兩年獲得由《金融時報》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聯合頒發的「年度最佳外資人身保險公司」。2009年還榮獲了由世界金融實驗室頒發的「中國最值得信賴的十大壽險公司」。自成立以來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之後,已經捐款在四川災區援建了兩所希望小學。
的建立,創造了中國保險界的諸多第一:
第一家中國進入WTO後,獲准成立的中外合資壽險公司;
第一家總部設在深圳的中外合資壽險公司;
第一家在12個月內完成籌建的合資壽險公司;
第一家不採用代理人隊伍的「另類」保險公司;
第一家以銷售保障型產品為主的壽險公司。
公司發展大事記2002年8月12日,信諾和深圳市鼎尊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收到了中國保監會同意雙方在中國籌建合資人壽保險公司的批復。
2003年7月信諾高層訪問深圳,受到李鴻忠市長親切接見。
2003年9月8日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深圳市常務副市長許宗衡、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吳小平出席了開業典禮並為公司揭牌和剪綵。
2004年1月12日高層參加金融機構新春聯誼會,代表保險行業致辭,並領取500萬元政府獎金。
2004年6月19日,深圳市副市長陳應春視察信諾香港分公司。高層、信諾總部的高層以及信諾香港分公司的高層向陳副市長作公司介紹。
2004年11月與招商銀行聯合,在招行深圳各銀行網點推出「步步為贏」投資連結保險。
2004年12月31日向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款10萬元人民幣救助印度洋海嘯災民。
2004年被中央電視台網站和《世界經理人》雜志評為『2004年度中國100最佳僱主』。
2005年4月19日,北京分公司正式開業。
2005年11月22日,入選《財富》雜志「2005年度卓越僱主-中國最適宜工作的公司」。
2006年1月10日,信諾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愛德華?漢威榮獲「馬可?波羅獎」。
2006年1月12日,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正式成立。
2006年7月,通過深圳市慈善總會捐款10萬元人民幣用於洪水救災。
2006年9月25日,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正式開業。
2007年5月10日,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正式開業。
2007年6月14日至6月15日,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中國廣西桂林成功舉辦了數據管理研討會。來自中國、泰國、印尼以及香港、台灣地區的80多名金融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出席了由信諾國際贊助的本次研討會。
2007年7月21日,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2006-2007年度中國最佳客戶服務評選活動中榮獲「中國最佳特色服務獎」。
2007年9月21日,在上海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金融投資榜評選活動中,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喜獲2007中國金融機構優秀僱主榮譽。
2008年2月,率先向廣東省紅十字會捐款5萬元人民幣,積極支持災區的冰凍救災工作。
2008年2月,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順利獲得了由英國標准協會頒發的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是國內首家獲得ISO27001信息安全體系認證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
2008年2月22日,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正式開業。
2008年5月,在「5.12」四川汶川地震之後,第一時間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萬元人民幣,支持四川災區的地震救災工作。
2008年9月4日,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正式開業。
2008年10月16日,榮獲2008年中國最佳呼叫中心金耳嘜大獎。
2008年11月,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50萬元人民幣,幫助在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天雄村援建一所希望小學。
·2008年12月28日,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由《金融時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共同主辦的「2008中國最佳金融機構排行榜」評選活動中榮獲「年度最佳外資人身保險公司」。
·2009年3月22日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由《大眾理財顧問》雜志舉辦的2008中國最受信賴的保險公司評選中榮獲最佳團隊獎。
·2009年8月14日,在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中,榮獲企業社會責任「責任建言」獎。
·2009年12月28日,在由金融時報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聯合舉辦的2009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暨首屆金龍獎頒獎盛典上,榮獲「年度最佳外資人身保險公司」大獎。
·2009年12月29日,在由世界金融實驗室主辦的「中國金融年度大獎」頒獎盛典上,榮獲「中國最值得信賴的十大壽險公司」大獎。
·2010年3月30日,在由《保險經理人》雜志主辦的2009中國保險業年度風雲榜評選活動中榮獲「年度渠道創新獎」。
·2010年4月,員工捐款共計約10萬元人民幣幫助青海玉樹地震災區。
·2010年4月27日,獲得中國保監會關於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籌建廣東分公司的批復。廣州營銷服務部獲批將籌建升格為廣東分公司。
·2010年6月21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開業。
外資人身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排名前10
在全部保險公司排不上號了。
⑧ 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有哪些
中國現行金融監管架構是「一行三會」。「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三會」是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分別負責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的監管
1、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
2、銀監會,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
3、證監會,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4、保監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8)中國金融機構風雲2019擴展閱讀:
金融監管體制是金融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分配的方式和組織制度。國際上主要的金融監管體制可分為雙線多頭監管體制、一線多頭監管體制和單一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是各國歷史和國情的產物。確立監管體制模式的基本原則是,既要提高監管的效率,避免過分的職責交叉和相互掣肘,又要注意權力的相互制約,避免權力過度集中。
在監管權力相對集中於一個監管主體的情況下,必須實行科學合理的內部權力劃分和職責分工,以保證監管權力的正確行使。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體制
⑨ 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指哪些
我國現行的金融體系包括以下機構:
一、中央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
二、國有商業銀行:
1.中國工商銀行
2.中國農業銀行
3.中國銀行
4.中國建設銀行
三、股份制商業銀行:
1.交通銀行
2.中信實業銀行
3.中國光大銀行
4.深圳發展銀行
5.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6.招商銀行
7.民生銀行、福建興業銀行、廣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等
四、政策性銀行:
1.國家開發銀行
2.中國進出口銀行
3.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五、主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1.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2.信用合作社和合作銀行
3.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4.國家外匯管理局
六、外資銀行和涉外金融機構
http://..com/question/113323009.html
⑩ 中國有多少家金融機構
【】 有政策性銀行3家,商業銀行425家(大型銀行5家,股份制銀行141家,農村商業銀行214家,外資銀行65家),農村合作銀行190家,村鎮銀行667家,農村信用聯社1990家,資金互助社47家,信託公司69家,財務公司134家,金融租賃公司18家,汽車金融公司14家。 相關微博: 綜合金融服務商:農商行的前景不被看好,尤其是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貸款產生的不良多,農商行的風險更是要偏大一些。」一位信託人士稱,不少民資投資城商行和農商行就是為了銀行上市產生的溢價,如上市閘門不打開,農商行的股權其實比較尷尬,估值的情況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