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金融服務新業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金融服務新業態

發布時間: 2021-06-08 23:26:14

㈠ 什麼是新金融業態

金融業態互補多多益善 存在即是合理的。消費金融公司在西方已經存在400年之久。如今,在歐美和日本等亞洲地區的個人信貸業務領域,消費金融、信用卡和銀行個人貸款「三分天下」,消費金融所佔的市場份額接近30%。 消費金融公司有助於彌補現行金融服務的「盲點」。目前,銀行的個人貸款絕大部分是住房貸款。裝修、旅遊、婚慶和耐用消費品等貸款品種由於業務零碎、單筆業務成本高,實際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但是,居民的消費需求絕不只是住房。信用卡雖然能補足銀行貸款業務的不足,但各家銀行對信用卡均設有一定的門檻,並非人人都能辦理信用卡。 在國外,銀行和非銀行類型的金融機構林林總總,不論你處在哪一個社會階層,總能找到適合你的金融機構。在過去幾年裡,中國政府努力開發新的金融機構以彌補「盲點」。農村的貸款需求得不到滿足,於是村鎮銀行出爐;中小企業貸款太難,於是小額貸款公司登場。如今輪到消費金融公司助力個人消費貸款,這種金融業態的互補自然是越多越好。

㈡ 什麼是現代服務業和新金融產業

現代服務業大體相當於現代第三產業。國家統計局在1985年《關於建立第三產業統計的報告》中,將第三產業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第二個層次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業、保險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咨詢信息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第三個層次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事業,科研事業,生活福利事業等;第四個層次是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
現代服務業的內涵
伴隨著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的發展產生,用現代化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服務方式改造傳統服務業,創造需求,引導消費,向社會提供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的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的服務業。
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本質上來自於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社會分工的專業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產出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等特點。現代服務業既包括新興服務業,也包括對傳統服務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其本質是實現服務業的現代化。
現代服務業的分類
1.基礎服務(包括通信服務和信息服務)
2.生產和市場服務(包括金融、物流、批發、電子商務、農業支撐服務以及中介和咨詢等專業服務)
3.個人消費服務(包括教育、醫療保健、住宿、餐飲、文化娛樂、旅遊、房地產、商品零售等)
4.公共服務(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務、基礎教育、公共衛生、醫療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務等)。
現代服務業是相對於傳統服務業而言,適應現代人和現代城市發展的需求,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務業。

新金融產業是指優化金融生態環境,促進金融服務轉型發展。積極搭建金融機構與各類企業的互動平台,促進金融服務業與其他現代服務業優勢行業的融合發展,推動企業上市、並購和重組。

㈢ 金融服務領域有哪些方面的創新

由於競爭激烈,金融機構多以延伸服務來爭取更多客戶。

1.客戶需求的延伸:過去金融機構的服務只限於滿足金融業務的現實需求,而現在金融機構開始研究和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如銀行向客戶提供貸款,除了滿足客戶融資這個需求之外,還可以通過該業務顯示客戶的信用度,滿足其將來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等潛在需求。銀行可以通過公開信用評級結果、頒發信用等級證書、追加授信額度等方式滿足客戶的這種潛在需求。

2.金融服務內容的延伸:過去金融機構對客戶的服務僅限於金融業務范圍,但個性化營銷提倡銷售人員像交朋友一樣與客戶相處,對客戶在金融業務以外的某些需求也應盡力滿足,以密切與客戶之間的關系。

3.金融服務場所的延伸:長期以來,金融機構一直習慣於櫃台服務,在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形成過程中,金融機構的服務場所逐漸延伸到客戶的工作場所。而現在的金融服務則延伸到更廣的范圍,金融機構的主動營銷方式及服務手段的電子化,使社區、家庭都可以成為金融服務的場所。

4.金融服務種類的創新如果金融機構的服務種類單一,即使金融機構銷售人員的營銷能力十分強,客戶也會棄之而去。所以,豐富的金融服務種類是金融機構銷售人員營銷的有效工具。因此,各金融機構在傳統的金融服務之外,紛紛增加金融服務的種類。如理財服務、投資咨詢、財務顧問、擔任中介、項目融資等中間業務,漸漸成為金融機構的新寵。

㈣ 什麼是新業態

「業態」可拆分為「業」和「態」兩個方面。在經濟生活中,人們通常比較熟悉農業、工業、服務業等概念。但經過經濟革新、產業重組和科技發展,農業還可劃分為種植業、林業、養殖業等;工業可分為輕工業、重工業兩大類;服務業則可分解為生活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其中,生活服務業又可細分為商業、飲食業、客運業、醫療衛生健康服務業、文化娛樂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可分為物流業、金融服務業、會展業、通訊服務業等。

這些產業、行業和產品專業門類,在一定的市場體系中表現出各具特點的運營和業務流程,擁有可界定的核算邊界和業務標准規定。在此基礎上,它們與一定的企業核算、商務模式(贏利模式)相關聯,從而形成不同的運營狀態,即與「業」務相聯系的形「態」。

通常來說新型業態的出現主要依靠分工細化和融合兩個路徑。舉例來說,農業中的「觀賞農業」,商業經營模式中的連鎖、加盟等形式,生活服務業中的洗衣業、快遞業、家政服務業等,都屬於分化的產物。

㈤ 傳統金融服務和新型金融服務區別在哪裡新金融文明又是倡導什麼

這個怎麼說呢,區別還是蠻大的。新型金融服務依託互聯網、大數據這些旗幟,能更快,更準的了解到消費者需求。新金融文明則是倡導的一種精神,讓資金更高效的融通,更有效地發揮其價值等。

㈥ 有哪些金融新業態值得應屆金融碩士進入

全日制碩士分為學術型、專業型。非全日制大多為專業性碩士。學術型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而統考以外的專業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GCT在職碩士是參加10月份的聯考,全日制專業碩士跟原來全日制學術型碩士考試時間一樣,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試。

㈦ 金融的互聯網服務模式,其主要業態形式有哪些

大數據下的個人信用甄別,
類似於余額寶的眾籌資金,
作為中介平台撮合供需雙方資金對接的p2p,

㈧ 經濟新業態、金融創新成非法集資新幌子是怎麼回事

e租寶、中晉系、昆明泛亞、快鹿……這兩年,動輒上百億的非法集資案件牽動人心。非法集資有何新變化?打擊有哪些難點?消費者該如何提防?近日,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13個成員單位召開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對當前非法集資形勢特點進行了介紹。據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統計,2016年全國新發非法集資案件5197起、涉案金額251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4.48%、0.11%。

投資人要警惕承諾高額固定收益的虛假項目

未來打擊非法集資的重拳如何出擊?

處非辦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著重強化對投資理財等民間投融資中介機構的監管,進一步加強對融資類廣告的管理,推動加快出台金融類廣告正面清單、負面清單,明確金融機構以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發布任何融資類廣告,力爭從源頭上鏟除非法集資土壤。為此,5月至7月將組織各省(區、市)政府開展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活動,並將全力推動出台《處置非法集資條例》。

此外,處非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增強百姓金融知識和辨識能力才是消除非法集資的根本之道。這位負責人提醒投資人了解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段,包括以簽訂合同、投資理財、投資入股等名義,承諾高額固定收益編造虛假項目;以虛假宣傳造勢;利用親情誘騙。

公安機關提醒投資人,如果遇到所許諾的投資收益率畸高,尤其是許諾「靜態」「動態」收益等回報方式的投資,或者以「虛擬貨幣」「資金互助」及境外股權、期權、期貨、能源、礦產、外匯貴金屬等交易投資為噱頭的情況,務必高度警惕、謹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