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美國金融機構資產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美國金融機構資產

發布時間: 2021-06-08 17:53:05

A. 中國金融機構美元資產在美國的投資損失多少國人利益

你要分什麼投資了,如果是外匯投資,這個說不來,有人賺了有人陪.
要是實物投資的話,那可能就大了.因為美國由次帶危機帶來的危害,美國人已經把它引申成了全球性的,意思也就是說有福他享,有難同當.
當然中國是美國一個比較大的債權國.也就是說美國他們欠我們比較多的錢.
直接的損失很大,沿海那邊的進出口廠商不都死了一大片嗎.我們國家有1/3的GDP是來自出口.你想想危害是很不小的.

B. 經濟金融化的美國現狀

經濟金融化是世界經濟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所謂經濟金融化,是指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房地產信貸等廣義的金融業在一個經濟體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並對該經濟體的經濟、政治等產生深刻影響。1980年代初,發達國家的股市市值與其國內生產總值基本相當,而當前其股市市值已普遍是國內生產總值的3倍以上。
美國經濟金融化表現在許多方面
隨著金融與政治的結合日益緊密,經濟金融化成為美國經濟的重要特徵。1999年美國通過了《金融現代化法》,為金融機構打開了混業經營的方便之門。2006年又修改了《破產法》,明顯收緊了個人破產標准。這都體現了美國金融業的利益要求,是金融業實力日益膨脹的結果。同時,美國政府也更加借重金融業的力量。美國前財長魯賓、現任財長保爾森均來自華爾街。「9·11」事件之後,美國政府鼓勵民眾擴大消費,貸款購車和重新安排住房抵押貸款等消費行為一度被認為是愛國行動。
美國經濟金融化的表現是多方面的。1990年美國廣義金融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8%,首次超過製造業,2003年這一比重升至20.4%。2002年美國金融業資產為37.9萬億美元,2003年為42萬億美元,2004年達到45.3萬億美元。當前美國金融企業市值約佔美國股市總市值的1/4,其利潤佔美國企業利潤總額的40%。美國債務規模激增,很多債務通過證券化轉化為各類有價證券,源源不斷湧入金融市場,刺激了金融市場繁榮。當前,美國國債達8.3萬億美元,地方政府債務1.73萬億美元,公司債務8.5萬億美元,消費貸款、住房抵押貸款等家庭債務約13.2萬億美元。截至2005年底,美國債券市場規模達25萬億美元,超過股市。外資是美國金融市場上一支重要力量。當前外國對美國投資比美國對外投資多3.3萬億美元,一半以上的美國國債掌握在外國投資者手中。外國在美國購買的資產,尤其是金融資產逐年增加,2002年為1130億美元,2003年為2800億美元,2004年為3990億美元。
現代經濟中,任何產業的成長發展都要倚仗金融業的支持。當今美國經濟活動的核心已主要不是物質產品的生產,更多是金融資產等財富的管理、流動和增值。這種虛擬化趨勢,意味著金融部門的發展遠遠超過實體經濟部門的發展,金融業通過自我創造和循環來實現最大限度的增值。
美國金融自由化浪潮持續推進,信息技術與金融業的融合日益緊密,金融創新產品層出不窮。特別是1990年代,伴隨股市高漲,期貨、期權、互換等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迅速膨脹。2000年以來,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住房抵押貸款等相關資產的證券化成為金融市場的新熱點。旺盛的金融創新,提供了日益豐富的金融產品,滿足了投資者多樣化的需求,增強了金融市場的吸引力和活力。
「9·11」事件之後,美國總體上採取了較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通過保持低利率和減稅來刺激美國經濟復甦和增長,客觀上有利於金融市場的擴張。尤其是低利率推動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促進了住房抵押貸款及其證券化的長足發展。而且近些年美國的貨幣發行速度明顯加快,自1998年以來,美國M2的增長速度連續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存在貨幣的超額供給,大量過剩資金湧入金融市場追逐利潤,直接擴大了金融市場的規模。同時,花樣繁多的消費信貸不斷擴大,加深了消費者對金融業的依賴。在美國這樣的「債務社會」中,作為債權人的金融機構必然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具有影響力,這一觀點已逐漸成為美國經濟學界的共識和常識。
經濟金融化提升美國經濟整體實力
經濟金融化大大提升了美國經濟的整體實力,成為維系和鞏固美國「一超」地位的重要基礎之一。美國金融市場的深度、廣度和流動性總體上優於歐日,使美國得以源源不斷地吸收資金,彌補「雙赤字」造成的缺口,支撐經濟持續增長。美聯儲等宏觀經濟部門在利用金融市場調控經濟運行方面更趨成熟,美國企業利用金融市場極大地提高了管理和分散各類經營風險的能力。旺盛的金融創新,鞏固了美國作為全球創新中心的地位。風險投資等的興起,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
經濟金融化還使美國在引領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多年來,美國一直背負著高額且不斷增長的貿易逆差,一直在出售自己的資產,一直在向世界各國借貸。1986年到1988年間,美國就已從債權國變成了特別債務國。由於具有流動性保證者和全球儲備貨幣印刷者的獨特地位,美國反從其持有的越來越大的外國資產總負值中獲得凈收益。美元貶值使美國從最大的受損者——美國資產的外國持有者——那裡獲益。美國的進口與美元匯率密切關聯,而美國的出口與美元的關聯度較低,美元貶值使美國資產持有者以及美國的貿易夥伴蒙受巨大的損失。外國人對美國資產的購買和對美國借款人的貸款抵消了美國貿易逆差造成的凈美元外流。全世界都在購買美國的低收益和不同期限的債券。據美國專家估計,過去幾十年裡,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回報率比外國對美國直接投資的回報率高出400多個基點。美國持有的國外資產有75%以上不是按美元計價,這意味著,如果美元貶值,美國持有的資產升值,它的負債貶值。難怪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經濟學博士沃爾夫說,美國就像一支喜歡舉債經營的對沖基金,它獲得的利潤遠高於支付的利息。
從長期看,經濟金融化也增加了美國經濟的不穩定性、投機性和風險性。在美國甚至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可能正在步羅馬、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等帝國的後塵,這些國家都是在高額債務中走向危機和衰落的。特別是美國經濟中存在股市泡沫,2001年美國股市泡沫破裂,市值損失約4萬億美元。美國經濟中存在信用泡沫,當前美國政府、企業和家庭債務合計已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00%以上。美國經濟中存在房地產泡沫,過去6年美國房地產增長速度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高出5個百分點,房價累計增幅超過35%。美國經濟中還存在美元泡沫,美國巨額「雙赤字」表明美元下行風險不斷積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美元當前仍高估15%以上。如何有效化解這些風險是美國必須長期面對的難題。
縱觀世界各國經濟,經濟金融化並不是發達國家的特有現象,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呈現出經濟金融化的徵候。實際上,東亞金融危機以及一些拉美國家發生的金融動盪,在相當程度上是由於這些國家金融自由化步伐脫離本國經濟發展實際,過分超前尤其是缺乏有效金融監管所致。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金融業發展仍然處於起步成長階段。2月27日「黑色星期二」,是我國股市自創立以來與全球市場的首次聯動,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國資本市場對世界的影響力在逐步增加,但客觀看,我國股市的作用非常有限。正如保爾森3月6日在接受日本《產經新聞》等媒體采訪時所言,「中國的大部分資本市場尚未與世界其他市場發生直接關系」。當前我們存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金融不足的問題。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步伐,著力推進現代金融體系和制度建設,大力拓展金融創新,完善多層次、多元化銀行業體系,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深化保險業改革,提高金融運行效率和金融企業經營效益,全面提高金融業競爭力和服務水平。要借鑒國際上經濟金融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高度重視防範成長中可能產生的過度金融化問題,推進金融監管能力建設,強化金融法治,化解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C. 全球金融巨頭都有誰

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代表數字資產銀行時代的到來
 
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讓世界金融市場瞬息萬變,為此受到各個金融領域的密切關注,科技金融已經影響了傳統銀行業的發展,眾多銀行業務開始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生物識別等關鍵技術開展服務。
目前全球加密數字資產總市值近2000萬億美元,未來還在持續增長,安全有保障加密數字資產的管理和增值服務,成為了市場的空白,越來越多的用戶,渴望能夠出現專業的數字資產銀行提供金融服務,2019年9月全球首家合法合規加密數字資產銀行---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應運而生。
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Untied States Wall Street Fund Investment Bank ),注冊資金10億美金,歷經3年審核,由美國政府批准成立,獲得了美國政府發放的數字貨幣經營證書,是全球化數字資產管理和金融服務機構,銀行依法運營,對品質追求卓越,為客戶提供安全、專業、便捷的各類數字貨幣業務,基於銀行自身10多年傳統金融的經驗,結合數字金融優勢,積極促進全球經濟發展。
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具有合法發行數字資產的許可權,ASSET是基於區塊鏈技術,以不動產 資產證券化為依託,恆量發行的數字資產。以ASSET為通用資產,廣泛應用於銀行的每項服務,ASSET將加密資產流通過程,進行了最大程度的簡化,再也無需通過第三方平台,用戶點與點之間可無障礙地建立信任,由此促進全球資產順暢流通。
加密數字資產儲存增值服務,是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的核心服務,用戶通過存儲加密數字資產,可以得到:存儲生息、自由進出、穩健收益的服務。因為銀行自身強大的量化交易、數字資產貸款、杠桿交易等金融業務,都能中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用。
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基於區塊鏈成熟的智能合約技術,積極實現數字資產與生活消費之間的自由流通,話費充值、汽車加油、購票出行、酒店入住、購買車房、游戲娛樂、藝術品收藏、醫療保健等行業的便捷應用,將陸續開放服務,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最終目標建成一套以區塊鏈智能合約為載體的社會商業共識體系。
根據發展規劃,目前用戶先享受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的各種金融增值服務,未來一年內核心應用生態全部開放,計劃兩年內業務遍及全球大部分國家,普惠用戶數量超過600萬,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會成為一個超級商業經濟體,將是全球加密資產領域的奇跡締造者。

D. 請問紐約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機構詳細些

花旗銀行(Citibank, N.A.)是花旗集團屬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並購,已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也是一間在全球近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

花旗銀行標志
花旗集團(Citigroup)是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的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使花旗集團在短短五年時間里,總資產規模擴大了71%,股東權益增加92%,資本實力不斷提高;總收入提高72%,利潤增長 2.6倍,表現出不凡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進行一次送股(每3股送1股)和 22次分紅派息(每股分紅共計$3.82)的情況下,每股凈值仍提高了一倍,價格翻了一番。花旗股票是紐約股市著名的績優藍籌股,如其業務品牌一樣著名。

100周年紀念
花旗集團作為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務公司,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約為二億客戶服務,包括個人、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服務從消費銀行服務及信貸、企業和投資銀行服務、以至經紀,保險和資產管理,非任何其它金融機構可以比擬。現匯集在花旗集團下的主要有花旗銀行、旅行者人壽和養老保險、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英國《銀行家》雜志對世界前1000家銀行2002年各項指標排名中,花旗集團以一級資本590億、總資產10970億、利潤152.8億美元三項排名第一,盈利水平佔1000家大銀行總盈利2524億美元中6.1%。根據花旗集團最新年報顯示,花旗集團2003年一級資本已達669億、總資產12640億、利潤 178.5億美元,比上年又分別增長了13.4%、15.2%和16.8%。
在過去的 10年裡,花旗集團的股票價格、盈利能力和收入復合年增長均達到兩位數字,而且盈利增長高於收入增長。尤其令同行所嘆服的,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和反恐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000家大銀行總體盈利水平分別下挫14.9%和29.7%的情況下,花旗集團仍達到3%和 4.5%的增長,顯示了花旗金融體系非凡的抗風險能力。
花旗集團目前是全球公認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不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務業盈利與成長速度最高的企業中連續占據領先地位,更由於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務連鎖公司。花旗集團為100多個國家2億多位顧客服務,每位客戶到任何一個花旗集團的營業點都可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財務咨詢、資產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務,平均每位客戶的產品數在全球同行企業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團的客戶關系服務網路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種資源,桑迪·維爾就曾驕傲地說過:「這個網路是我們唯一擁有的真正有競爭力的優勢,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銀行的機構可以為你服務。」

紐約銀行有限公司 (The Bank of New York Company, Inc. ,NYSE: BK) 和梅隆金融公司 (Mellon Financial Corporation ,NYSE: MEL) 2007年7月宣布,雙方已經完成合並,形成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催生出一家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

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碼為「BK」。

紐約銀行梅隆公司的管理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躋身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商行列,並以其18萬億多美元的代管和託管資產成為全球領先的資產服務商。公司首席執行官 Robert P. Kelly 表示:「我們正建立一個無人能及的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增長公司。我們在很多高增長型業務、無可匹敵的產品廣度以及通過戰略投資加快全球拓展的能力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新公司以服務卓越與業績出眾為特色,將形成一個以絕對的客戶為本、注重團隊合作和執行力為制勝法寶的企業文化。」 除了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以外,公司還提供企業信託、預托證券、結算和持股人服務。它將以1600多億美元的客戶資產位列美國財富管理商前10位,並且是領先的美國現金管理和全球支付服務供應商。公司業務結構均衡,全球各地的營收和盈餘多樣化,同時在快速增長的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行業也擁有業務。公司執行董事長 Thomas A. Renyi 表示:「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有能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和價值,為我們的股東帶來更快的增長。我們已經按計劃完成了這項合並,現在已經准備好精心、嚴格地進行我們能力的整合,來滿足我們客戶未來的需求。」

紐約銀行有限公司和梅隆金融公司於2年12月宣布合並計劃,兩公司的股東今年5月份以壓倒性優勢批准了這項交易。公司年營收規模約為130億美元,試算市值約為500億美元,公司總部位於紐約,在全球共擁有40,000名員工。

紐約銀行(Bank of New York)由亞歷山大·哈密頓(Alexander Hamilton)於1784年創立,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銀行。紐約銀行的業務包括證券服務、全球支付服務、資產管理及私人客戶服務、企業銀行業務、零售銀行及金融市場服務,被喻為世界上最穩健、贏利能力最強的貨幣中心銀行之一。紐約銀行的總部位於美國金融中心地段紐約市華爾街一號,管理著遍布33個國家的分行和分支機構的國際網路。

紐約銀行在亞太地區經營業務有著超過50年的歷史。公司在這個地區的12個國家當中擁有18家辦事處,其中包括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漢城與台北等地的分行,並僱傭了1,500名員工。

紐約銀行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BK)是提供全系列服務的全球領導性企業,幫助機構與個人在超過100個全球市場中轉移與管理它們的金融資產。公司有著與客戶合作來通過其核心競爭力來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長期傳統,其核心競爭力包括證券服務、國庫券管理、投資管理與個人及地區銀行服務等。公司廣泛的全球客戶庫包括眾多領先的金融機構、公司、政府機構、慈善基金與基金會等。

E. 美國出名的金融機構都有什麼

AIG 美國國際集團
NewYorklife 紐約人壽集團
JP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
Goldmansachs 高盛

F. 美國商業銀行資產占金融機構資產的比例是多少

上美聯儲網站找

G. 美國那些大的金融機構為什麼會破產

你好這位朋友,簡單點說就是:

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的金融機構(就比如說房地美、房利美)→把錢款給普通人買房→由於金融機構都認為房地產不會跌,所以大肆的放貸,但事實是美國的房價在不斷的下跌,那些原來買了房子的人,覺得現在的房子比原來自己買房子的太便宜,所以都不還貸,另願讓銀行將房子收回去.→這樣銀行就缺少資金.

對世界的影響:
美國的金融機構(就比如說房地美、房利美)向全世界發放公司債→像冰島這樣的國家就去購買,因為這些公司債收益都比較高.→當美國的金融機構出現危機時→像冰島這樣的國家就會出問題.(其它國家也一樣,就比如中國銀行)

H. 美國有哪些金融機構

1、 聯邦儲備系統(中央銀行體系)
美國的聯邦儲備系統是根據1913年《聯邦儲備法》建立的,該系統由三級金融機構所組成:
聯邦儲備委員會。它是聯邦儲備系統的最高決策機構,有權獨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美聯儲由七名理事組成。在聯邦這一級的機構中,美聯儲系統還設立「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其構成是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七名委員加上五名各區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由12家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輪流擔任,其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為常任成員)共12人組成,它是聯邦儲備系統中負責進行公開市場買賣證券業務的最高決策機構。此外,還設立顧問委員會。
聯邦儲備銀行。美國將全國劃分為12個聯邦儲備區,在每一個儲備區內設立一家聯邦儲備銀行,作為該儲備區的中央銀行。
會員銀行。根據《聯邦儲備法》的規定,所有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即國民銀行)必須參加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向州政府注冊的州銀行可自由選擇是否加入聯邦儲備系統。
2、商業銀行
美國的商業銀行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就是國民銀行,即根據1863年《國民銀行法》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一般而言這類銀行都是規模較大,資金實力雄厚的銀行;第二類是根據各州的銀行立法向各州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一般稱之為州立銀行。這類銀行一般規模不大。
a、 商業銀行以外的為私人服務的金融機構
這類金融機構主要是指儲蓄信貸機構,他們主要是通過吸收長期性儲蓄存款來獲取資金,並將其運用於較長期的私人住宅抵押貸款上。具體而言,這類金融機構包括:儲蓄貸款協會、互助儲蓄銀行、信用合作社及人壽保險公司。
b、 商業銀行以外的為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
這類金融機構主要有銷售金融公司、商業金融公司、投資銀行、商業票據所、證券經紀人、證券交易所和信託機構等。其中,銷售金融公司主要是對消費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發放貸款。商業金融公司則是按一定的折扣購買企業的應收帳款。投資銀行主要是包銷公司及政府證券。商業票據所負責推銷企業的短期證券。證券交易所主要是為證券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流通提供一個場所。
3、 其他金融機構
主要是指養老金基金和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其中,養老金基金的資產主要是公司股票。而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又稱為共同基金),他們將小額儲蓄者與投資者的資金匯集起來在貨幣市場上購買各種收益較高的金融資產,如國庫券、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以獲取較高的收益,然後將盈利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給基金入股者。
4、 政府專業信貸機構
美國的政府專業信貸機構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向住宅購買者提供信貸的機構;一類是向農民和小企業提供信貸的機構。具體而言有:
住宅及城市開發部。它成立於1965年,主要是通過其所監督的下列三個機構向住宅購買者提供資金:聯邦住宅管理署、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和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這些機構也不直接發放貸款,而是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其他專業金融機構發放的住宅抵押貸款。
農業信貸機構。農業信貸管理署負責監督與協調以下三個為農民提供信貸的銀行系統:12家聯邦土地銀行、12家合作社銀行及其中央銀行、12家中期信貸銀行。美國現在的農業金融機構已構成農業信貸銀行基金。1987年又成立了聯邦農業抵押貸款公司。
小企業信貸。根據1958年《小企業投資法》建立了一筆2.5億美元的基金,以資助小企業投資公司,促進他們對小企業進行融資。
此外,美國還建立了美國進出口銀行,主要為美國對外貿易提供資金。
美國金融機構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商業銀行的雙軌注冊制度。 美國商業銀行可以任意選擇是向聯邦政府還是向州政府注冊。其中,向前者注冊的就稱為國民銀行,向後者注冊的就稱為州立銀行。
2、獨特的單一銀行制度。美國的國民銀行不得跨州設立分支行。大約有1/3的州允許州立銀行在其境內設立分支機構;有1/3的州只允許州立銀行在其所在的州內設立分支銀行;其餘的1/3的州根本不允許銀行設立分支銀行。這一單一銀行體制在各國金融業中是獨具特色的。
3、銀行持股公司的大量存在。銀行持股公司是指控制一家或兩家以上銀行的公司。銀行持股公司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克服美國不允許開設分支行的規定所造成的不利。
4、金融監管機構的多元化。美國對銀行與金融機構的監管是通過很多機構來進行的。對銀行監管機構而言就有三個:財政部貨幣監理官(專門負責國民銀行的立案注冊並對它們進行監管)、聯邦儲備系統(主要是對州立會員銀行及銀行持股公司進行監管)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參加存款保險制度的銀行進行監管)。1989年以後又將對銀行存款保險的監管職責轉交給銀行保險基金。此外,州立銀行主要受各州銀行監理官的監管,銀行在從事證券交易過程中還要受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管理。在銀行系統之外,在住宅抵押貸款與農業貸款上還存在於聯邦儲備系統相似的兩個平行的系統,它們各自有本系統內的最高監管機構。

I. 美國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率是多少

美國的金融機構准備金率一直以來都比較穩定。而且不會像中國那樣經常調整而且只有一個標准,而是按規模分層次決定的幾個標准。
1998年1月1日起美國實行的存款准備金制度為例來進行大體說明。交易賬戶類存款的准備金率分為三個檔次:440萬美元以下的存款准備金率為0%,440萬至4930萬美元為3%,4930萬美元以上為10%。由於1980年的《貨幣控製法》規定,服從3%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要求的金額,每年以當年6月30日所有存款機構交易賬戶新增額的80%進行調整,以及1982年的《加恩-聖傑曼存款機構法》規定,服從0%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要求的金額,每年以當年6月30日所有存款機構總負債額增長率的80%進行調整,因而440萬美元和4930萬美元這兩個金額均是不斷調整的;對於「非個人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以及「歐洲貨幣負債」的不要求存款准備金;對「附屬公司不合格的承兌與債務」要求提取3%~10%的准備金。其他准備金制度的相關規定,在聯邦儲備當局的D條例中有詳細闡述。
如果是只說大型金融機構的話一般都保持在百分之十幾左右,很少調整。

J. 美國有哪五大銀行和五大投行

一、五大銀行

1、花旗銀行(Citibank,中文名「花旗」源於上海市民對該行的習慣性稱呼)

花旗銀行是花旗集團旗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

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並購,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也是一家在全球近一百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

2、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 Co,NYSE:JPM;TYO:8634)

業界稱西摩或小摩,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總資產2.5萬億美元,總存款1.5萬億美元,佔美國存款總額的25%,分行6000多家,是美國最大金融服務機構之一。

摩根大通於2000年由大通曼哈頓銀行及J.P.摩根公司合並而成,並分別收購芝加哥第一銀行和貝爾斯登銀行和華盛頓互惠銀行。

摩根大通是一家跨國金融服務機構及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包括投資銀行,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商業金融服務,個人銀行業務等。

3、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NYSE:BAC,TYO:8648)

原中文名「美國美洲銀行」,創建於1968年10月,總部設在舊金山。以資產計是美國第一大商業銀行;2006年,根據《福布斯》2000年排名是世界第三大公司。

4、美聯銀行(Wachovia,又稱瓦霍維亞銀行)

於2001年由美聯銀行同瓦霍維亞銀行合並而成,並延用了後者的名字,是向零售、經紀與公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最大公司之一,資產總額為5,068億美元,市值達803億美元,截至2005年,股東股本為465億美元。

它的四項核心業務是普通銀行、資本管理、資產管理和公司與投資銀行,主要透過在15個州內以及首都華盛頓的3,277間辦事處為居和企業客戶服務。

5、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

創立於1852年,總部設在舊金山,是美國唯一一家獲得AAA評級的銀行。創始人是HENRY WELLS和WILLIAM FARGO,全球市值最高銀行。

美國富國銀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務的銀行,業務范圍包括社區銀行、投資和保險、抵押貸款、專門借款、公司貸款、個人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等。《財富》雜志於北京時間2017年6月7日晚發布了最新的美國500強排行榜。富國銀行排名25。

二、五大投行

1、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

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

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NYSE:MS)

財經界俗稱「大摩」,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並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的600多個城市有代表處,雇員總數達5萬多人。

3、美林(Merrill Lynch),(NYSE:MER, TYO: 8675)

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作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它在財務世界響叮當的名字里佔有一席之地。該公司在曼哈頓四號世界金融中心大廈占據了整個34層樓。

4、雷曼兄弟公司

自1850年創立以來,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了創造新穎產品、探索最新融資方式、提供最佳優質服務的良好聲譽。全球性多元化的投資銀行,《商業周刊》評出的2000年最佳投資銀行。

整體調研實力高居《機構投資者》排名榜首,《國際融資評論》授予的2002年度最佳投行。北京時間2008年9月15日,在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次貸危機)危機加劇的形勢下,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最終丟盔棄甲,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5、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貝爾斯登公司——全球500強企業之一,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原美國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紐約市,主營金融服務、投資銀行、投資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花旗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摩根大通集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聯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富國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盛集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摩根士丹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林證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雷曼兄弟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貝爾斯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