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教幾個金融學公式
1. 我的理解,資產使用率就是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是企業銷售收入凈額與企業資產平均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資產平均總額
如果企業各期資產總額比較穩定,波動不大,則:
資產平均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如果資金佔用的波動性較大,企業應採用更詳細的資料進行計算,如按照各月份的資金佔用額計算,則:
月平均資產總額=(月初資產總額+月末資產總額)÷2
季平均佔用額=(1/2季初+第一月末+第二月末+1/2季末)÷3
年平均佔用額=(1/2年初+第一季末+第二季末+第三季末+1/2年末)÷4
計算總資產周轉率時分子分母在時間上應保持一致。
這一比率用來衡量企業全部資產的使用效率,如果該比率較低,說明企業全部資產營運效率較低,可採用薄利多銷或處理多餘資產等方法,加速資產周轉,提高運營效率;如果該比率較高,說明資產周轉快,銷售能力強,資產運營效率高。
2. 逾期貸款率我知道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都可以計算各自的逾期貸款率。但是我不熟悉你所指的五級分類,這個幫不了你啦
㈡ 公司金融習題,有關NPVGO,會的進來
1、題中隱含假設為AB兩公司都發行股票,因而產生股利。
2、NPVGO計算原理:增長型股票的價值(現值)=零增長型股票價值 + 增長機會的現值。
3、由上分析,NPVGO的計算公式為:V=D1/k + NPVGO.其中,k為資本成本,V即為股價。
由於兩公司的當前股利相同,同設為D0,則A公司的股價V=1.1*D0/k + NPVGO, 而B公司股價V= 1.12*D0/k + NPVGO,由於利潤,資產等相同,二者的當前股價應該相同。則A公司中,由於前一項較小,則NPVGO所佔比重較大,而B公司中前一項較大,則NPVGO所佔比重較小。
㈢ 金融學的計算題一題
不喜歡數學建議別報考經濟學類的,金融學很多分支,比如金融工程和比較深一點的國際金融,都需要用到數學工具來分析問題,基本上也就是微積分和概率論和統計的問題\r\n本科階段的學習可能用到的數學不太多,到了碩士階段基本就是數學了\r\n另外金融學的基礎課中高級經濟學的很多問題也需要建立數學模型來分析,很多計算題也要用到微積分之類的來計算,比如經濟學的一些最最簡單的概念,邊際就是數學中的導數,求一段期間內的產量或者最優價格通常需要直接做定積分,這個希望你考慮下\r\n我就是學金融的,不懂的可以繼續問\r\n記得
㈣ 金融學求利率計算題。求詳解。 最好能說明公式。
名義收益率=票面利息收入÷票面金額
每年的利息收入是120,面值1000,所以名義收益率=120÷1000=12%
即期收益率=票面利息收入÷市場價格
每年利息收入120,市場價格960,所以即期收益率=120÷960
持有期年平均收益率=平均每年的收益÷市場價格
如果現在以960元的市場價格買入,那麼5年後能得到1000元,所以多出來40元,這40元平攤到每年,就是40÷5=8元,相當於每年的收入是120元的利息+8元攤的本金,是128元
持有期平均收益率=128÷960
㈤ 金融學的計算題
m = (1+c) / (r+e+c)
M = m*MB
若將你的原始存款數為10萬理解為央行的基礎貨幣MB,則:
m = (1+2%) / (5%+3%+2%) = 10.2
商業銀行信用創造派生的貨幣M = 10.2 * 10 = 102萬
回答補充:
因為正規的貨幣銀行學中沒有「原始存款」這種說法,但是根據這道題目,可以將其理解為央行的基礎貨幣MB (Monetery Base or High Powered Money)
另,樓下的,請不要把別人的回答Copy成自己的回答,至少有點自己的見解好不好。
㈥ 關於公司理財的題目 可以寫出詳細的步驟嗎以及用到的公式,多謝啦
1)R0=rf+βu*(Rm-rf)=10%+1.13*5%=15.65%
2)VL=Vu+B*tc=1000+200*0.25=1050萬
Rs=R0+β(Rm-rf)*B/S*(1-tc)=15.65+1.13*5*200/1850*0.75=16.11%
3)你拿計算機搗一下就出來了還問
㈦ 金融學計算題 求解!
先求無財務杠桿時的權益beta值 無杠桿的beta值=有杠桿的beta值/(1+(1-t)×B/S) 為1.5/(1+(1-40%)×(3/5))=75/68 然後求財務杠桿改變後的beta值=(1+(1-t)×B/S)× 無杠桿的beta值 =(1+(1-40%)1/1)×75/68=50/17 調整之後的股權資本成本可以直接用CAMP來算 5%+50/17×8%=28.53% 總體的思路就是先卸載財務杠桿求全權益beta 然後載入新的財務杠桿求新的beta
㈧ 公司金融的一個公式
又不需要貼現,除權益成本幹嘛,再說了,無杠桿的現金流本來就是對股東而言的,股東又不會替自己減去自己的成本,就像你算債務人的時候,也不會減去債務利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