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奉送全部積分!]求高手告知:香港金融市場有哪些金融機構只能分別是什麼相互之間如何合作和制衡
由於香港屬高度外向和開放型經濟體系,因此保持港元匯率穩定非常重要。香港政府的金融基本政策是 保持港元匯價穩定,並將之具體界定為在外匯市場港元兌美元的匯率保持在7.80港元兌1美元左右的水平。於此,香港的香港金融管理局是金融市場的基礎管理和規劃機構。其主要職能為:保持港元匯價穩定;通過穩健投資策略,管理外匯基金(即香港的官方儲備);促進香港銀行體系穩健;發展香港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使貨幣暢順流通。
銀行是香港金融市場的運營主力,在1851年香港 有自己的法定通貨後,東方銀行在同年獲得「特許」地位,可以發行鈔票。除了東方銀行外,有利銀行於1856年獲得「特許」地位,成為發鈔銀行,而渣打銀行於1862年獲「特許」資格開始發鈔。要注意的是,除了輔幣是由港府發行外,發鈔活動則由商業銀行負責,這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香港證券市場是金融業的主要運營市場,參與者有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基金、散戶等。
除了證券市場,香港其他金融市場包括香港的黃金市場、保險市場、強積金等。例如香港的黃金巿場在國際金巿中之所以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因為政治穩定、貿易自由、尊重私有產權、法治基礎深厚,而且交通運輸便利、通訊設備先進、金融體系健全、監管制度嚴謹等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香港位於亞太區,因為時差的關系,填補了紐約收巿後,倫敦未開巿前的一段時間真空,方便國際投資者繼續在香港買賣,或進行對沖或套戥等活動。國際性的黃金買賣全日24小時在歐美和亞洲地區不斷進行。
㈡ 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金融機構體系構成由哪些特點
國家金融機構體系是指在一個主權國家裡存在的各種金融機構及其彼此間形成的關系。各國的金融機構體系雖各有特點,但在種類和構成上基本相同。國家金融機構主要由管理性機構、商業經營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金融機構三大類構成。(1)管理性機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金融管理、監督職能的機構。目前各國的金融管理性機構,主要構成有四類:一是負責監管存款貨幣銀行的中央銀行或金融管理局,二是按分知業設立的監管機構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是金融同業自律組織如行業協會,四是社會性公律組織如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等。其中,中央銀行或金融管理局通常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金融監管組織機構中居於核心位置。(2)商業經營性金融機構是指以經營工商業存放款、證券交易與發行、資金管理等業務,以利潤為其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企業,如各種商業銀行或存款機構道、商業性保險公司、投資銀行、信託公司、投資基金、租賃公司等。(3)政策性金融機構是指那些專門配合宏觀經濟調控,根據政策要求從事各種政策性金融活動的金融機構。這類金融機構的建立旨在支持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世界各國都根據各自發展需要建立了相關的政策性金融機構。
㈢ 香港 有多少金融機構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有中國國內的,國際的,還有私人的三種金融機構..
㈣ 全球主要金融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根據1944年7月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合國貨幣基金組織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它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世界銀行
又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是1944年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成立的另一個國際金融機構,也屬於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它於1946年6月開始營業,總行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世界銀行的宗旨是:通過提供和組織長期貸款和投資,解決會員國戰後恢復和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
國際金融公司
國際金融公司也是世界銀行的一個附屬機構,1956年7月成立。1957年,它同?聯合國簽訂協定,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參加國際金融公司的會員國必須是世界銀行的會員國。到目前為止,已有174個會員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是1988年新成立的世界銀行附屬機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共有151個會員國。其宗旨是,為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私人投資提供政治風險和非商業風險的保險,並幫助發展中國家制定吸引外國資本直接投資的戰略。
㈤ 香港金融市場的香港的金融機構
1984年底,有銀行140家,銀行的分支機構1407家,外國銀行代表辦事處122家,財務公司343家,證券交易所4家。經營黃金交易的有傳統的金銀貿易場、以倫敦方式經營的黃金市場和黃金商品期貨市場。此外,還有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信託公司、租賃公司、咨詢公司以及數以千計的外匯經紀商、國際黃金商、證券商、投資顧問、經紀人等。香港的金融機構外資佔大多數,在140家銀行中,外資銀行佔101家,外資銀行中又以美國為最多,其次是日本、英國、德國和法國。1981年開始,香港當局進一步加強對金融業的管理,並對金融體制進行改革,確立三級金融制,即持牌銀行、持牌財務公司和注冊財務公司。持牌銀行最低實收資本為1億港元,可經營一切銀行業務,接受任何存款;持牌財務公司最低實收資本為7500萬港元,只能接受存期不足3個月、金額超過50萬港元的存款;注冊財務公司最低實收資本為1000萬港元,只能接受3個月以上超過5萬港元的存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的金融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50~60年代香港已成為地區性的金融市場和金融中心。70年代以後,各項金融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並日益走向國際化;金融市場交易活躍,數額猛增。在十多年中,香港發展成為國際性金融市場。在香港經濟中,金融業成了主要支柱之一。
㈥ 香港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機構
主要的金融機構有:香港金融監管局(HKMA);外匯基金(The exchange fund);土地基金(The land fund);發鈔行(中國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以及香港證交所等。
㈦ 香港金融業的香港金融業發展簡史
香港銀行業歷史悠久,20世紀60~70年代後大幅度發展,並逐步成為世界銀行業的中心之一。
香港長期以來只有商業銀行,沒有中央銀行,中央銀行的職能由不同的政府部門和少數商業銀行承擔。1982年起實行金融三級制,即把銀行業機構分為持牌銀行和持牌接受存款公司、注冊接受存款公司:①持牌銀行,可以吸收任何數額和任何期限的存款,利率受銀行公會利率協議限制;同時經營所有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②持牌接受存款公司,只能吸收不少於50萬港元,短於 3個月的存款,利率自行制定;多經營投資公司貸款業務。③注冊接受存款公司,只能吸收不少於10萬港元,不短於3個月的存款,利率自行制定;貸款業務以分期貸款、房屋抵押貸款為主。持牌銀行在香港金融體系中佔有絕對優勢。1990年底香港銀行業總資產52339億港元,持牌銀行為48582億港元,佔93%。
香港金融機構分別按銀行條例和接受存款公司條例管制。除港督、財政司、銀行(接受存款公司)監理專員直接審批執行外,還有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咨詢委員會、香港銀行公會(內設咨詢委員會)分別參與有關金融業務管理咨詢事務。 70年代後發展為亞洲最大的保險市場之一。保險機構密度大,發展快,業務廣泛。1990年底保險公司達198家,其中在香港注冊和來自英、美、日等28個國家和地區的保險公司各占約50%。保險業務可經營的項目達20多項,其中以火險、水險、汽車險為主。壽險經過長期拓展,80年代後蓬勃發展。
保險業管理機構除港府公司注冊總署所轄的保險監理處外,還設有保險業咨詢委員會和保險業同業公會。
租賃業 70年代前沒有正式租賃公司出現。1971年日資東方利市(香港)有限公司成立後,香港租賃業進入萌芽階段。租賃方式一般為融資租賃,其特點是在租賃期內,設備的所有權歸租賃公司,承租人負責設備的選擇、使用、維修、保險等。另一種方式為經營租賃,因涉及的設備維修保養等大量技術性工作需由出租人完成,租賃公司承擔的風險較大,在香港很少採用。租賃公司提供的租賃設備包括工業設備、辦公設備及運輸設備等,客戶一般為中、小廠商。
1980年香港租賃設備協會成立,標志著香港的租賃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到90年代租賃公司已達百餘家,香港政府並逐步制訂有關法律及稅收制度,積極推進其作為未來亞太地區租賃中心的進程。
㈧ 香港匯豐銀行的組織結構
匯豐銀行是香港土生土長的金融服務機構,它也是利用其在發展中市場的根基,建立起跨越各種市場的能力。除了在香港實現較低的成本/收入比率之外,匯豐銀行還建立了獨特的貿易融資能力,這一能力可以追溯到1865年,當時匯豐銀行為亞洲沿海岸線貿易通道開展業務的公司提供服務。為促進貿易而建立的網路,使其在處理跨境交易和復雜網路方面具備了寶貴的技能。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後期,這些高效經營零售銀行業務所需的強大的貿易金融網路和運營規范,促使匯豐銀行將業務擴大到法國、印度、英國和美國。現在,匯豐銀行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為81個國家的3000萬客戶提供服務。
匯豐銀行在香港有3000個網路銀行企業客戶,有40個人員為這些客戶服務。
㈨ 香港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機構
貌似有很多,不過前不久我受邀參加了富國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的現場發布會,張國強,黃韻財,樓南光等著名的香港影視圈明星都受邀參加了滴。
㈩ 香港地區都有什麼銀行和金融機構
香港很多國際大銀行,比如:匯豐,花旗,渣打,恆生,星展等銀行哦。
不過現在大陸朋友去並不好開了,要購買銀行12萬左右的保險產品才能開到賬戶。當然樓主確實需要一個香港銀行的賬戶我們可以更實惠的幫上你開到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