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或視同內銷,如何進行財稅處理
【政策1】根據出口退稅辦法,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必須單獨設賬核算購進金額和進項稅額,如購進貨物當時不能確定用於出口或內銷,一律記入出口庫存賬,內銷時從出口庫存賬轉入內銷庫存賬。
【政策2】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4號)第十條第六款規定,外貿企業發生原記入出口庫存賬的出口貨物轉內銷或視同內銷貨物征稅的,以及已申報退(免)稅的出口貨物發生退運並轉內銷的,外貿企業應於發生內銷或視同內銷貨物的當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申請開具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時,應填報《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申報表》,提供正式申報電子數據及下列資料:1.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進貨分批申報單、出口貨物退運已補稅(未退稅)證明原件及復印件;2.內銷貨物發票(記賬聯)原件及復印件;3.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資料。外貿企業應在取得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的下一個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申報納稅時,以此作為進項稅額的抵扣憑證使用。
舉例說明
某外貿公司2014年8月25日購進一批貨物,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為50萬元,進項稅額為8.5萬元,尚不確定是用於出口還是內銷。2014年9月20日將該批貨物出口,出口收入按FOB價摺合人民幣60萬元。該貨物征稅率17%,退稅率13%。2014年11月20日,該批貨物退運後轉成內銷,銷售收入55萬,稅額9.35萬
1、2014年8月確認采購,因不能確定用於出口或內銷,一律記入出口庫存賬
借:庫存商品-出口 5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待抵扣稅額 85000
貸:應付賬款 585000
【稅務處理】該批商品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後對應的進項稅額85000元單獨設賬核算,在9月15日前作增值稅納稅申報時也不得申報為當期進項稅額,要填寫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8欄「三、待抵扣進項稅額-按照稅法規定不允許抵扣」中,不得與內銷商品進項稅額混淆。
2、2014年9月貨物出口確認會計處理:
(1)確認出口收入
借:應收賬款-外商 6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外銷 600000
(2)確認出口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外銷 500000
貸:庫存商品-出口 500000
(3)確認征退稅率差600000*(17%-13%)
借:主營業務成本—外銷 24000
貸:應交稅費—出口退稅 24000
【稅務處理】在10月15日前(國慶節可能順延)作增值稅納稅申報時,該出口收入600000元應填寫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本期銷售情況明細)》第18欄「四、免稅——貨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第3列「開具其他發票」銷售額中。但進項稅轉出一定不要體現在申報表上,這個大白菜已經強調過多次。否則吃虧的是企業。因為你的進項已經在上月列入不抵扣進項(本身是退稅憑證,不是抵扣憑證),你再作轉出的話不更吃虧了嗎?
3、出口貨物退運後轉內銷。2014年11月,會計處理如下:
(1)沖減原銷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外銷 600000
貸:應收賬款-外商 600000
(2)確認內銷收入
借:應收賬款-國內643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轉內銷5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內銷-銷項稅額 93500
(3)沖減原出口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外銷 -500000
貸:庫存商品-出口 -500000
(4)沖減原確認征退稅率差
借:主營業務成本—外銷 -24000
貸:應交稅費—出口退稅 -24000
(5)原出口商品轉成內銷商品
借:庫存商品-出口 -5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待抵扣稅額 -85000
貸:應付賬款 -585000
借:庫存商品-內銷 5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000
貸:應付賬款585000
(6)確認轉內銷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出口轉內銷500000
貸:庫存商品-內銷 500000
【稅務處理】外貿公司應在11月當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 並在取得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的下一個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12月的申報期內)申報納稅時,以此作為進項稅額的抵扣憑證使用,進項稅額85000元填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11欄「(三)外貿企業進項稅額抵扣證明」中,因此批貨物視同內銷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_進項稅額,視同內銷的銷售額、銷項稅額分別填寫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本期銷售情況明細)》第1欄「一般計稅方法計稅—全部征稅項目-17%稅率的貨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開具其他發票」處的第3列和第4列處。
【補充:】如果是出口貨物因為申報的原因,被視同內銷,上面的會計處理只有第1-2部分有變化,可以合並如下
(1)-(2)沖減原銷收入,並轉視同內銷收入
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視同內銷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內銷-銷項稅額
㈡ 外貿出口退稅企業轉內銷的財務處理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1、出口轉內銷 借:主營業務收入-出口 (原確認的收入) 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轉內銷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2、沖銷以前的出口不予抵扣和退稅部分 借:主營業務成本 (紅字)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紅字) 或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貸:主營業務成本
希望採納
㈢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問題
沒有報關單只能視同內銷交納增值稅,按你USD貨款全額*匯率的人民幣價款/1.17*17%交納增值稅,進項稅如果沒經出口退稅部門批准為可抵扣進項稅的話是不能抵扣的。
因為正常的轉內銷要經出口退稅部門辦理手續,並取得批准可抵扣進項稅證明後(也要認證通過的進項稅票)才可以進行抵扣進項稅。因為你沒有報關單單據,所以沒法證明你的離岸價是多少,只能依據貨款全額計算交納增值稅。
如果你去出口退稅部門辦理出口轉內銷手續了,批准抵扣了,你的進項稅是可以抵扣的。
先去國稅出口退稅大廳做咨詢吧,可能還要在出口退稅軟體中做一下操作,打出報表辦理。所以要先咨詢後辦理。因為我現在好久不做這個業務了,具體規定不是太清楚了。也許現在有了新的規定。
㈣ 外貿企業出口後轉內銷處理,進項稅如何抵扣
問:外貿企業出口後轉內銷處理,進項稅如何抵扣?《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4號)規定:(六)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外貿企業發生原記入出口庫存賬的出口貨物轉內銷或視同內銷貨物征稅的,以及已申報退(免)稅的出口貨物發生退運並轉內銷的,外貿企業應於發生內銷或視同內銷貨物的當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申請開具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時,應填報《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申報表》(見附件39),提供正式申報電子數據及下列資料:1.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進貨分批申報單、出口貨物退運已補稅(未退稅)證明原件及復印件;2.內銷貨物發票(記賬聯)原件及復印件;3.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資料。外貿企業應在取得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的下一個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申報納稅時,以此作為進項稅額的抵扣憑證使用。
㈤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轉內銷,怎麼出理需要備案嗎用在系統裡面操作嗎
你的意思是在出口退稅系統裡面錄入了出口明細,但後來因某種原因超期了事嗎?要是這樣的話,需要現在出口退稅系統裡面通過「出口貨物明細沖減」做沖減處理,然後再將以前做的憑證沖減,做個正確的即可
㈥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所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否要辦理認證手續
咨詢熱線ZI XUN RE XIAN
您好,我公司主營外貿服裝批發銷售,在購進一批應季服裝後,因質量存在瑕疵,不能與國外銷售商達成合作,遂決定在國內出售。請問此時服裝轉內銷後,所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否要辦理認證手續?
專業解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貿企業出口視同內銷貨物進項稅額抵扣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外貿企業購進貨物後,無論內銷還是出口,須將所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規定的認證期限內到稅務機關辦理認證手續。凡未在規定的認證期限內辦理認證手續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不予抵扣或退稅。
㈦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具體要如何操作給稅務要做哪些報備具體步驟是
我了解的一般不是那麼正規繁瑣的。 一般尾貨直接拿到某個小店就賣了, 品質是圈內人公認的, 或者眼睛一看就能確認的。
如果是正規的那種,那就按正常商品銷售運作吧。 產品在工商的登記,條形碼,標簽。。。 稅務問題是銷售結束後,根據增值情況而定吧。
以上,僅供參考
㈧ 外貿公司外銷轉內銷怎麼做,具體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對不符退稅規定、退稅憑證不全或其他原因造成無法退稅的,應調整出口銷售成本,須辦轉內銷手續。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外銷收入
貸:主營業務收入——視同內銷
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出口收入除以(1+徵收率)*徵收率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借:主營業務成本——外銷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消費稅
借:主營業務成本——外銷
二、出口轉內銷是為出口采購的商品,沒有出口而在國內銷售的情況。正常情況下,沒有報關出口(產生報關單),是不能提應收出口退稅的。出口轉內銷,只需要將沒抵扣的進項稅,申請抵扣進項稅就可以。
(8)金融機構幫助外貿企業轉內銷擴展閱讀:
企業未按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收,主要指企業未遵循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對應計的銷售收入採取拖後或記入往來賬戶不及時轉銷售收入。我們進行征稅籌劃時,應注意:
⑴審查企業的銷售是否合理,通過確認企業的銷售方式進行稽查。對一般銷售業務,如交款提貨、委託收款、托收承付等結算方式,其銷售成立的標志有兩個,
一是商品、產品已經發出;
二是貨款已經收到,或者已取得收取價款的憑證。對其他銷售方式,按財務慣例規定,分別確定收入的實現時間。
⑵審查企業的銷售發票、運費結算等原始憑證,結合「產成品」、「自製半成品」、「庫存商品」、「生產成本」等貸方明細賬和企業「產品(商品)出庫單」,查明企業銷售發票是否已經開出,商品產品是否已經發生。
㈨ 外貿企業如何轉型內銷
受次貸危機以及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外貿企業普遍陷入外需減少、外貿交易成本加大的困境,加上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價格上升,外貿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一些中小型的外貿企業甚至陷入了生存危機。不少企業不得不把眼光轉向內貿市場,而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無疑是外貿轉內貿的絕好利器。
國內的很多外貿企業已經習慣了通過網路開拓市場,開拓內貿市場同樣如此。以往做外貿選擇的機會較少,國內只有幾家大型B2B電子商務平台,而內貿卻很不一樣,每個行業都會有十幾家甚至幾十家,因此,找一個合適的平台是企業首先要做的重要選擇。
電子商務平台一般有綜合型的如阿里巴巴,還有垂直類的行業B2B如行網快車等。服務形式類似,都是繳納年費,查看相應信息。而普遍存在的弊端就是信息多雜,雖然很多都有分行業,但難免會出現信息交叉和重復,很多情況下企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獲甚微。高昂的會員費和效果的不確定性嚴重失衡。值得慶幸的是很多平台都已經在積極探索解決辦法,如行網快車採用了先進的集群技術,在商匯網龐大的數據資源上,最大程度共享行業集群內各種數據。同時,採用創新理念,在B2B的行業平台上,增加B2C的商城系統,開展行業網的店中店營銷模式,並對網站進行日常維護、宣傳推廣、更新升級等所有與網站相關的一站式服務。為傳統企業有心而無力開展網上貿易提供了一條快捷的網路營銷之路。
此外,單一的推廣模式很難保證效果,企業應該積極藉助多種途徑開展網路營銷。其實各服務商都在積極研究新的技術和方法,採取多種方式幫助中小企業過冬。如行網快車在B2B的基礎上融合的B2C的功能,注冊行業網站的會員都將用由一個商城系統,最大程度整合行業內的有效資源,吸引供應鏈中上下游合作者;全方位展示企業形象,擴大企業知名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從監測數據來看,2008年第3季度中國市場線上B2B電子商務市場交付價值達到人民幣12.99億元,其中線上注冊賬戶數為5801.1萬。雖然較前幾個季度增速放緩,但依然具有很大的市場。中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趨勢,就是要藉助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專家建議,外貿企業只要利用好電子商務平台的信息和服務,減少資源浪費開源節流,盡快佔領更大內貿市場,「冬天」並不會那麼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