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影響利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影響利率

發布時間: 2021-06-02 14:11:34

Ⅰ 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後存款利率會怎麼樣

沒有直接影響,存款准備金率是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利率是針對最終客戶的,比如存款獲得利息的多少。
一般存款准備金率上升,會使得利率被迫上升,這是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的信號。反之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就可能會出現利率下調的政策。

Ⅱ 存款准備金率高低對利率有什麼影響

存款准備金率是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其中,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備的在央行的存款。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下調後,存款准備金率由17%降至16.5%。這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165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835萬元。倘若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20%,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800萬元了。
當中央銀行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時,會釋放流動性,商業銀行可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會上升。因為准備金率下降,貨幣乘數就變大,從而提升了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創造信貸、擴大信貸規模的能力,其結果是社會的銀根放鬆,貨幣供應量增加,利息率降低,投資及社會支出都相應增加。反之,亦然。
一般來說,存款准備金率下降,會迫使利率下降,這是實行寬松貨幣政策的信號。存款准備金率是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對最終客戶的影響是間接的;而利率針對的是最終客戶的,比如存款的利息,影響是直接的。

Ⅲ 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和存款利率有什麼關系

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為准備金率提高,貨幣乘數就變小,從而降低了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創造信用、擴大信用規模的能力,其結果是社會的銀根偏緊,貨幣供應量減少,利息率提高,投資及社會支出都相應縮減。

反之,當中央銀行下調法定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就上升。因為准備金率提高,貨幣乘數就變大,從而提高了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創造信用、擴大信用規模的能力,其結果是貨幣供應量增加,利息率降低,投資及社會支出都相應增加。

Ⅳ 為什麼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會加速貨幣信貸增長,利率降低,社會總需求增長幅度上升

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是繳存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存款准備金率下調,金融金鉤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減少,這部分錢成為了金融機構可支配資金,金融機構就會把這部分錢通過信貸或者信託資管等類信貸通道把錢投入到資本市場。這樣貨幣信貸增加了,市場資金增加了,利率也就降低了。
最終,信貸資金到達消費者或者投資建設機構手中,社會總需求增長幅度上升。

Ⅳ 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有什麼影響銀行存款利率有影響嗎

存款准備金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信貸進行調控的三大工具之一。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也稱為法定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為准備金率提高,貨幣乘數就變小,從而降低了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創造信用、擴大信用規模的能力,其結果是社會的銀根偏緊,貨幣供應量減少,民眾從商業銀行取得的貸款就減少,利息率提高,投資及社會支出都相應縮減。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存款准備金率為10%,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10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0萬元,倘若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15%,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85萬元。

Ⅵ 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對銀行有什麼影響

存款准備金率下調會讓銀行可操作的錢多起來,銀行可貸出去給企業的錢會多。

1、存款准備金,也稱為法定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2、如果存款准備金率為10%,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10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0萬元,倘若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15%,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85萬元。

(6)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影響利率擴展閱讀

一般地,存款准備金率上升,利率會有上升壓力,這是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的信號。存款准備金率是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對最終客戶的影響是間接的;利率是針對最終客戶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響是直接的。

簡單的說,存款准備金率對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有影響。提高存款准備金率,相應的減少了貨幣供應量,利率就會有上升,這樣人們的CPI指數就會下降,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通貨膨脹率。

參考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中銀協報告:小型銀行或可適用更低存款准備金率

Ⅶ 存款准備金率下調是不是預示著存款利率會下調

國家機器通常情況下,把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和存款利率會下調,配合起來使用進行調控,但是也不是絕對的,只是概率大一些而已。

Ⅷ 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對銀行貸款利率的影響,會下降不

暫時不會
中國人民銀行11月30日晚間宣布,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三年來首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我認為,我國的CPI剛有所回落,10月份為5.5%,就急於調低存款准備金率,有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感覺:
1.與經濟發展回落相關:GDP增速從一季度的9.7%下滑到二季度的9.5%和三季度的9.1%。在國內外的多重壓力下,通過貨幣政策的適當放鬆達到提振經濟,解決就業,穩定職工收入,穩定社會的目的。但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可能會引起信貸規模的一定增長,一是解決企業的資金鏈問題,在民營中小企業為主體GDP創造者的當今,可能效果不會明顯;二是在高准備率的環境下,金融機構通過金融工具的創新等已形成一定的繞過貨幣政策的做法,貨幣政策實際效果已打折扣。
2.地方財政債券的發行,擠佔了貨幣流動性的釋放,擴大了投資但減少了消費。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混合使用,使市場利率水平保持穩定,在CPI高位情況下,貸款利率不會作大的松動,否則會使今年的調控(特別是對房價調控)付之東流。
3.在連續調高存款准備金率下,經濟社會已逐漸適應了,這次下調,有些試探性,妝罷低頭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乎?

以下是經濟學家的觀點:
經濟學家認為,准備金率的下調將有助於在當前復雜形勢下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
1.意在釋放流動性
「央行宣布下調准備金率,主要是考慮到當前准備金率實際水平較高、外匯占款減少等導致了銀行流動性偏緊,以致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受到了制約。」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准備金率的下調有利於緩解銀行流動性壓力,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相關數據顯示,自2010年起,為應對通脹壓力,我國央行連續12次上調了存款准備金率,但一定程度上帶來今年以來市場流動性普遍趨緊的局面。根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10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81.68萬億元,同比增長12.9%,狹義貨幣(M1)余額27.66萬億元,同比增長8.4%,貨幣供應量的同比增速均處於近年來的低點。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也認為,中國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與預期相比有所不足,這是迫使央行下調准備金率、增加流動性的直接原因。
此次調整後,大型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為21%,中小型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為17.5%。上調0.5個百分點後,可釋放流動性4000多億元。
2.傳遞穩增長信號
「在這樣一個外需不穩、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通脹壓力趨弱的關鍵節點上,央行下調准備金率釋放出穩增長的信號。」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說。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增速回落的風險正在加大。目前GDP增速從一季度的9.7%下滑到二季度的9.5%和三季度的9.1%。同時匯豐銀行日前公布的11月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創出32個月以來最低,折射出中國經濟下行風險正在加大。此外,由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向深度蔓延,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進入二戰後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從9月份開始,我國出口已連續2個月負增長。
「在歐美經濟動盪所造成的中國外匯占款減少、通脹水平下滑、人民幣升值壓力減弱、甚至民間借貸資金鏈風險加大的情況下,央行想抓住這一時機,下調一直處在高位的准備金率,同時達到釋放流動性的效果。」復旦大學教授孫立堅認為。
就在央行宣布下調准備金率的同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宣布,從12月1日起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上調3分錢。居民用電價格暫不上調。
「央行下調准備金率、發改委上調電價,很顯然這是一組政策組合拳。在通脹壓力減弱、經濟減緩的背景下,通過適度放鬆貨幣以推動生產要素價格改革,我國控通脹的政策基調已經悄然轉向保增長。」中國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管清友認為。
3.貨幣政策是否轉向有待觀察
對於此次下調是否意味著中國貨幣政策的轉向,專家們普遍持謹慎態度。
「不能把央行下調准備金率理解為貨幣政策發生了方向性的變化。10月份的外匯占款減少導致銀行體系流動性凈流失,而財政收入大幅增加以及其先收後支的特點亦使部分銀行出現存款的階段性減少,因此央行下調准備金率,這只是流動性的對沖政策。」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判斷,考慮到物價尚在高位、結構調整、房地產調控等因素,政策仍需保持穩健。庄健也認為,相比於此前趨緊的貨幣環境,此次下調只是貨幣政策進一步微調的體現,政策是否全面轉向還有待觀察。
瑞信亞太區首席經濟師陶冬認為,目前國內准備金率指標偏高,准備金率的下調是技術性下調。以過去10年的平均貨幣指標看,中國貨幣環境正常化其實才剛剛開始。(http://news.qq.com/a/20111130/001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