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金融是服務行業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整明白什麼是服務行業這個概念——所謂服務行業是指從事商品流通的行業,也就是從事非商品生產和商品加工的行業。
而金融行業從事的是貨幣流通的行業。那麼,由此可知,金融行業屬於服務行業,而非其他行業。
⑵ 為什麼金融企業要為實體經濟服務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取得了長足進展,也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這些年金融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金融中心城市遍地開花、產權和衍生品交易所多如牛毛、居民理財產品爆發式的增長、民間借貸和融資銀行過分膨脹等。
2、金融業脫離實體經濟自我循環、自我創新、自我膨脹,導致了資本配置失衡,產業資本源源不斷地流出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出現了空心化趨勢。虛擬經濟虛胖必然助推和加速金融資本、資產、資源的泡沫化,同時也導致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微小企業融資困難。產業資
金流失、實體經濟失血,國民經濟虛弱萎縮。在這種情況下,有形商品與無形商品變相證券
化、債權化、資本化,所以地下的影子經濟和金融虛擬經濟激進發展,正在極大地沖擊實體
經濟,導致經濟目前過度投機化、超前虛擬化、人為空心化。
3、金融業必須面向實體經濟。因為金融來自實體經濟,金融業的發展必須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經濟成長過程中出現一些非實體經濟因素,如金融證券、債券、房地產和金融投機交易,只要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對經濟是有利的;但如果嚴重脫離資本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必然會導致虛假繁榮和泡沫經濟。
⑶ 金融為誰服務
國家已經三令五申過,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政策要根據實體經濟的情況來不斷調節。
⑷ 為什麼,許多做金融的人,在別人眼裡像一個騙子
1.金融的本質其實就三句話:1、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2、實際上就這三個詞——「信用」、「杠桿」、「風險」;3、金融不是單純的卡拉OK、自拉自唱的行業,它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如果不為實體經濟服務,就沒有靈魂,就是毫無意義的泡沫,在這個意義上金融業就是服務業。
所以金融行業騙子多,首先是金融行業本身的特性,就是圍繞錢來展開的行業,而錢會刺激人們的貪婪,打破道德與法律底線。其次:金融行業發展非常不成熟,從業者素質整體過低,無法提供專業服務。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投資者本身有太多問題,給於騙子太多機會,蛋破了自然引蒼蠅!
2.中國投資者非常不成熟,主要表現有兩點:對於收益有過高的要求,人心不足蛇吞象。不願意動動腦子,不學習,對於基本的金融投資知識缺乏基本的認識。由於我們國家經過三十年的高速的經濟發展,雖然經濟是得到長足的進步,但是物價的漲幅也不小,所以中國人的物質壓力一點也沒有減少,更要命是房價一路瘋漲更是刺激了投資者對於高收益的需求。而這一點正規金融機構與從業者是無法保證的,而恰恰成為金融騙子最好的行騙切入點。
3.一個金融從業者,對於客戶來說最大的價值只有一點,幫他賺錢!可是對於這一項能力,並不是每一個金融從業者俱有的,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種能力,可是「錢」卻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東西。所以這些從業者的目光就會從如何幫客戶賺錢的方向,轉到客戶的資金上。
⑸ 金融學圈子大多數都是有錢人嗎
金融圈子大多數都是有錢人的,因為只有有頭腦的人才會進入金融圈子,而有頭腦的人都是會賺錢的人。
⑹ 金融為什麼是屬於服務行業這么說跟不好聽,是嗎
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第三產業就是服務業,金融是第三產業,所以就是服務業,沒毛病~~!
⑺ 金融制度是為國企和富人服務的,對嗎
這個是為會金融和懂金融人創造的機會而已不是為不為誰服務的目標
⑻ 金融時代,為什麼有錢人反而更有錢
所以為什麼說有錢人越有錢?首先他最初的財富積累多,要命的是他在有了第一桶金之後,增值速度還比更多的人還快。更致命的是,他還會拿著融別人的錢,來幫助他實現資產升值。那麼一起來看看近期一些投資渠道的近況
1.儲蓄。現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時間:72÷1.5=48年。中國已進入地理老時代,和過去一度五年翻一番的時代完全不同了。
2.股票。股市風雲變幻大家已經感受過了,而且股票投資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專業分析能力,還要花不少時間,門檻較高。不同於固定收益類投資,股市是動態的,長期來看,股民中7賠2平1賺的格局不會變。
3.余額寶。按余額寶最近的預期收益2.88%計算,本金翻番的時間為:72÷2.88≈25年。
4.P2P網貸,實力雄厚,年化預期收益高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