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匯豐銀行是哪個國家的金融機構總部在哪裡
英國的,總部在香港。
是一家譽滿全球的國際老牌銀行,其分支機構遍布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總部設於倫敦,隸屬於匯豐集團。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8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10,000間附屬機構。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於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
1865年6月在中國上海設立了分行。隨後,匯豐銀行先後在中國的多地設立了分行,到20世紀初,匯豐銀行已建立起了一個以中國及遠東地區為中心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分支行網路。
(1)金融機構歐洲大廈擴展閱讀: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於1865年3月在香港開業,同年於上海及倫敦開設分行,又在舊金山設立代理行,其成立的導火線源自香港洋行的權力劃分。總部位於中環皇後大道中1號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多間分行及辦事處。
匯豐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7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9,500家附屬機構。
匯豐在倫敦、香港、紐約、巴黎及百慕大等證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東約有200,000人,分布於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雇有232000名員工。匯豐銀行在全球擁有超過1億1千萬的顧客。
匯豐銀行自1865年在上海開業以來,內地的業務從未間斷,尤其擅長貿易融資。個人業務范圍也不斷擴大。29間分行設於北京、長沙、成都、重慶、大連、東莞、廣州、等城市。
匯豐是在內地投資最多的外資銀行之一,入股內地中資金融機構及自身發展的總投資已超過50億美元,其中包括入股上海銀行8%的股份,平安保險16.8%的股份,以及交通銀行19%的股份。
B.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根據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在華盛頓成立的。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
世界銀行(World Bank),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成立於1944年,主要任務是資助國家克服窮困。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一道,成為國際經濟體制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
國際清算銀行,是英、法、德、意、比、日等國的中央銀行與代表美國銀行界利益的摩根銀行、紐約和芝加哥的花旗銀行組成的銀團,根據海牙國際協定於1930年5月共同組建的,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現成員國45個;
美洲開發銀行,即泛美開發銀行;總行設在華盛頓,成立於1959年12月30日,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和最大的區域性、多邊開發銀行;
歐洲投資銀行,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合資經營的金融機構。根據1957年《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羅馬條約》)的規定,於1958年1月1日成立,總行設在盧森堡;
非洲開發銀行(ADB)是於1964年成立的地區性國際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是非洲最大的地區性政府間開發金融機構;
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行」ADB),致力於促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發展中成員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區域性政府間金融開發機構。
特別的,還有近來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總部設在北京。
C. 匯豐銀行的總部在哪裡
總部設於倫敦的匯豐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8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10,000間附屬機構。匯豐在倫敦、香港、紐約、巴黎及百慕達等證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東約有200,000,分布於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於2007年4月2日正式開業,總行設於上海,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外商獨資銀行,其前身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的原中國內地分支機構。
D. 世界上最好的金融機構是哪個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根據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在華盛頓成立的。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2. 世界銀行(World Bank),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成立於1944年,主要任務是資助國家克服窮困。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一道,成為國際經濟體制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3. 國際清算銀行,是英、法、德、意、比、日等國的中央銀行與代表美國銀行界利益的摩根銀行、紐約和芝加哥的花旗銀行組成的銀團,根據海牙國際協定於1930年5月共同組建的,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現成員國45個;4. 美洲開發銀行,即泛美開發銀行;總行設在華盛頓,成立於1959年12月30日,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和最大的區域性、多邊開發銀行;5. 歐洲投資銀行,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合資經營的金融機構。根據1957年《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羅馬條約》)的規定,於1958年1月1日成立,總行設在盧森堡;6. 非洲開發銀行(ADB)是於1964年成立的地區性國際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是非洲最大的地區性政府間開發金融機構;7. 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行」ADB),致力於促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發展中成員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區域性政府間金融開發機構。8. 特別的,還有近來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總部設在北京。
E. 世界上著名的投資銀行有哪些
1.高盛GoldmanSachs(按排名順序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專業投資銀行,由GoldmanSachs先生創辦於1861年。
高盛以其濃厚的企業文化著稱,在100多年的歷史,上一直堅持投行主體戰略,很少涉足商業銀行、零售經紀等領域(但並非完全不涉足),是華爾街投行之首。
(5)金融機構歐洲大廈擴展閱讀: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s) 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資銀行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稱謂,英國稱之為商人銀行,在日本則指證券公司。
投資銀行的組織形態主要有四種:
一是獨立型的專業性投資銀行,這種類型的機構比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有各自擅長的業務方向,比如美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業銀行擁有的投資銀行,主要是商業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其他投資銀行,參股或建立附屬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比如匯豐集團、瑞銀集團;
三是全能型銀行直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主要出現在歐洲,銀行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商業銀行業務,比如德意志銀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興辦的財務公司。在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等。
參考資料:投資銀行-網路
F. 為什麼很多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它們的辦公樓都都建的很高
像中信、中糧等大央企的總部大樓,自己集團 的人還真裝不下。。。有些公司的寫字樓也會往外出租。
另外建的高低跟拿地時候容積率有關,有最高上限和面積上限的,大家都頂額建,賣的錢多嘛
G. 全球主要金融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根據1944年7月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合國貨幣基金組織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它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世界銀行
又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是1944年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成立的另一個國際金融機構,也屬於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它於1946年6月開始營業,總行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世界銀行的宗旨是:通過提供和組織長期貸款和投資,解決會員國戰後恢復和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
國際金融公司
國際金融公司也是世界銀行的一個附屬機構,1956年7月成立。1957年,它同?聯合國簽訂協定,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參加國際金融公司的會員國必須是世界銀行的會員國。到目前為止,已有174個會員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是1988年新成立的世界銀行附屬機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共有151個會員國。其宗旨是,為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私人投資提供政治風險和非商業風險的保險,並幫助發展中國家制定吸引外國資本直接投資的戰略。
H.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大廈和英國脫離歐盟的小短文
退歐成真,會帶來哪些影響——民生宏觀據彭博報道指,英國投票結果為脫離歐盟。英國脫歐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全球資本市場將劇烈震動。首先,這是歐洲近幾年所有公投的第一次改變現狀結果,過去05年法國荷蘭,14年蘇格蘭、15年希臘丹麥等公投結果都是維持現狀,此次脫歐超預期。其次,公投前全球主要大類資產及匯率波動率並沒有大幅提升,表明市場對於退歐風險並沒有充分pricein,存在明顯低估,今日黃金、英鎊的波瀾壯闊行情也可以佐證,退歐的後續直接、間接影響將會持續發酵,並不是簡單的區域性事件。兩敗俱傷有多嚴重?歐盟一體化的真諦是要素全流動,包括資本服務的跨境流動、商品貿易往來以及人力資本的自由流動:資本流動來看,英國凈對外直投中,歐盟占據五分之一的位置,相應的,歐盟對外投資中,15%投向了英國;商品貿易來看,英國對歐盟貿易逆差占其總逆差50%;人力資本的流動來看,非英歐盟就業人口在英國整體就業人口的佔比逐年提高,目前已經高達6.8%。退歐對雙方都有巨大損傷。對英國有何影響?短期明確的弊大於尚不明確的利,一,無法享受歐盟「單一市場」福利:資本、商品、人力的流動障礙增加,且各項替代協議短期內都無法立即達成,造成真空期,對於經濟增長形成明顯的阻力;二,沖擊其全球金融中心低位:金融業貢獻英國GDP近10%,倫敦市場外匯交易量佔全球40%左右,全球離岸中心債券存量中倫敦佔比約60%,一旦退歐,新協議短期達不成,很多設立在倫敦的金融機構就要搬回歐洲,對金融業打擊巨大;三,國內勞動力市場受到沖擊:英國本國勞動力人口佔比從09年一直下滑,但英國就業人口中來自歐盟人數連年增長,2016年高達216萬,佔比總就業6.8%,因此英國相當依賴歐盟工作人口支撐經濟。對大類資產有何影響?退歐引發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下滑,整體利好美元、黃金、日元等避險資產,利空股票、新興市場貨幣、原油等風險資產,由於脫歐短期內兩敗俱傷,利空英鎊、歐元。對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影響?退歐成真,全球資產巨震,風險偏好下滑,流動性趨緊,各國央行以寬松為主,緊縮都將推遲,各國央行應該已經為此做好流動性准備與應急安排。美聯儲來看,歐元英鎊大跌+避險情緒推升美元走強,加息年內大概率缺席;日央行來看,過去三個月未加碼寬松+避險情緒推升日元走強,日央行或直接干預匯市抑制日元走強,7月大概率加碼寬松;歐央行來看,寬松之路難回頭,深陷泥潭。對原油價格有何影響?美元升值的計價因素打壓+退歐經濟沖擊造成全球需求下滑+避險情緒=原油價格下行壓力較大對人民幣匯率如何影響?按照不同情境的壓力測試來看,最優情境,英鎊歐元同跌10%,美元指數升至99,如果CFETS不變,人民幣中間價理論最大貶值壓力為跌-2.53%至6.74,;最差情境,英鎊歐元同跌30%,美元指數升至114,如果CFETS不變,人民幣中間價理論最大貶值壓力為跌-7.5%至7.0。但考慮到現在是CFETS與中間價兩條腿走路的匯率邏輯,央行可以通過CFETS小幅升值來分擔中間價貶值壓力,兩條腿承壓性更好。英國脫歐,意味著歐洲的新生——私產經濟學與倫理學雖然有人不願看到英國脫歐,將其可能後果視為一出悲劇,可這類看法實屬無謂:英國脫歐,非但不是什麼悲劇,而恰恰是悲劇的終結,不僅有利於英國自身,還可能意味著老歐洲的重新崛起。英國脫歐將吹響歐盟解體的號角。就其本身而言,英國人民和企業擺脫了苛重管制及高度保護主義的政策,是可喜可賀之事。也只有脫離歐盟,英國才有機會,重新與歐洲各國及世界其他國家建立真正的自由貿易關系。即使受到歐盟某些國家的一時杯葛,它很快就會憑借與其他國家的自由貿易關系,採用逐個擊破的方式,打破這個本身並牢靠的卡特爾聯盟。就歐洲而言,政治一體化的進程被迫中斷,聯盟全面解體的可能性大增,同時還有望促進歐洲各民族國家本身的分離,有助於整個歐洲重返富裕中小國家林立的近代格局。這只會促進地區間的制度競爭,從而抑制各國短視狹隘、極端有害政策的出台。那些醉生夢死的福利國家因此面臨更大壓力,被迫更快地改弦更張。被「社會福利」餡餅吸引而來的移民浪潮,也會間接受到抑制。這里要提醒大家,靠福利政策吸引的移民群體與靠自由政策吸引的移民群體有著截然不同的本質,前者你給他再多好處他還嫌不公,活脫脫「農夫與蛇」的再版;而後者所需要的一切,只是一個更讓自己勞動創造不受羈束與剝削的自由市場環境。最後,英國脫歐本身也完全不影響自由貿易及遷移,甚至整個歐盟解體都不會影響。從根本上講,自由貿易及遷移完全不需要任何國家之間的任何協定,只要每個國家自行把關稅及貿易、遷移壁壘減到零,就可以互相實現自由貿易及遷移。就像19世紀後期到一戰前,各國自己採取寬松政策,歐洲人民根本不需要什麼護照就能自由出入歐洲各國國境。任何貿易一體化,同時也需要政治一體化的說法,都完全是沒有根據的胡說八道。歐洲正身陷一場沉痾纏身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在這個關鍵時刻,英國一旦成功脫離歐盟,將給英國乃至老歐洲重新帶來經濟繁榮和活力,最終恢復其往昔的自由榮光。【閱讀原文】英國脫歐全球巨震!你的生活將發生五大改變——央視財經1.貿易投資談判或遇挑戰考慮到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國際地位,即使英國脫歐,歐盟和英國對中國提高關稅水平的概率也不大,所以脫歐對中國現有貿易的沖擊很有限。而英國一直支持中國和歐盟貿易自由化進程,英國退出歐盟,中國與歐盟之間談判進度或受影響。2.人民幣貶值壓力或再起美聯儲加息只會遲到不會缺席,而英國脫歐可能推升美元指數。如果美聯儲加息、英國脫歐一起來襲,人民幣很可能會再生貶值壓力。3.公投結果成影響A股走勢的一個重要因素上周,美聯儲宣布暫緩加息的話音剛落,英國「脫歐」公投就成為牽動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市神經的一個重要因素。截至23日收盤,滬指跌0.47%,再度失守2900點。巨豐投顧分析認為,英國「脫歐」公投使得A股避險情緒升溫。但目前市場依舊是區間震盪,大漲大跌概率均不高。4.「脫歐」對留學有利有弊:學費降低物價卻更高總體來看,留學成本變動是匯率、物價、就業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脫歐」成功,英鎊必將面臨較大貶值壓力,自然會使英鎊對人民幣匯率降低,對於留學在外的人來說,學費肯定會降低不少。另一方面,有專家表示,「英國如果脫歐成功,短期內與歐盟的貿易合作夥伴關系一定會有所松動」。這部分損失只能通過上調物價等手段彌補,加之不利的經濟環境,會使英國物價整體上漲,留學生生活費也就「水漲船高」。5.英鎊若走弱將降低赴英旅遊成本購物更實惠「脫歐」會否加大英國簽證的難度呢?事實上,中國公民去英國旅遊就需要單獨申請旅遊簽證,與歐洲26個申根國家通用的申根簽證並不一樣,因此,「脫歐」不會增加中國赴英簽證難度。另外,如果英鎊貶值,對去英國旅遊、購物都有一定的利好,在英國購買同一商品將花費更少的人民幣。至於海淘,個人通過轉運公司在當地購物網站購買商品的價格會更加實惠。而電商平台因渠道和定價情況較為復雜,直接影響幾何尚難預測。英國脫歐成定局!李嘉誠何去何從?投票結果已定!英國全民公投決定退出歐盟。截止北京時間6月24日中午,脫歐派以51.7%的支持率贏得公投,將脫離歐盟,英鎊跌10%。李嘉誠的巨額投資遍及英國電力、港口鐵路運輸、房地產、油氣等領域,可以說,他掌控著英國人的民生命脈行業,每個英國人都過著「李氏生活」。離開歐盟對英國經濟本身有著直接影響,那麼對於李嘉誠的影響又有多大?各項數據顯示,李嘉誠56%的投資在歐洲,其中有37%在英國,李嘉誠此前在英國大舉投資,曾被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形容為「買下了大半個英國」。接下來,對這大半個英國的投資調整,於李嘉誠之類的投資人而言,未來的戰役也許更加艱巨。自從李嘉誠將資產陸續投往英國之後,他旗下的長和公司股票已下跌了約30%,與此同時李嘉誠的資產也在縮水。鑒於英國脫歐風險會導致英鎊與歐元匯率產生震盪,李嘉誠麾下旗艦公司長和也在近日指出,匯率劇烈波動正侵蝕其港口與零售業務的盈利。不過,影響是一方面,李嘉誠此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在暗示,自己對於退歐已經做好了准備:「即使英國脫歐,也不會是世界末日。摘自網路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