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體行業怎麼樣用金融的方式來做生意
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一些消費金融上面的貸款來做一些,自己生意也是比較黑的,因為現在很多幾乎對他們這塊都有扶持的。
B. 做金融去哪個城市最好
比較一下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業發展情況:
總體而言,北京的金融業體量最大,因為國有資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資資本;
深圳後發優勢明顯,代表民間資本。
總體而言,北京的金融業體量最大,因為國有資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資資本;
深圳後發優勢明顯,代表民間資本。
各有特色,各領風騷。當然,規模只是一方面,金融實力的比拼還需要從區域經濟發展、商業環境、城市基礎設施、人才集聚效應等多方面綜合考量。
根據一家國際權威機構編制的國際金融中心指數,判斷一個城市是否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五個維度:商業環境、金融業務發展,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及城市聲譽、其他一般性因素等。
按照這些標准遴選出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如下:
國內城市按照上述標准,上海排名在深圳和北京之前,北京可能會覺得很不爽,就因為我霧霾大、我是政治中心,就欺負我嘛,相信看了下面的數據你也會為北京鳴不平。當然,更多的還是從金融業務規模來講。
金融行業規模
從金融資產總額、金融業增加值及佔GDP比重、金融業稅前利潤等來看,北京都大幅領先上海及深圳,雖然其GDP落後上海2300億元。
1.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這一點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級的國有金融機構,工農中建總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等;
2.金融業稅前利潤深圳後來居上,與上海齊平,且增速雖大幅落後北京,卻高於上海近7%;北京的稅前利潤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業生產總值北京小幅領先上海,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追趕;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對金融業的依賴較大。
1.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這一點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級的國有金融機構,工農中建總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等;
2.金融業稅前利潤深圳後來居上,與上海齊平,且增速雖大幅落後北京,卻高於上海近7%;北京的稅前利潤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業生產總值北京小幅領先上海,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追趕;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對金融業的依賴較大。
銀行業實力比拼
決定金融實力的絕大部分因素是銀行業。北京以工農中建四大國有行為主,而上海雖只有交通銀行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但擁有22家外資銀行金融機構,縮小了與北京的資產總額差距。深圳的銀行業相比北京上海較弱,從北京的銀行法人機構是深圳近3倍就能看出。
北京銀行業人均擁有資產1.46億元,而北京及上海人均擁有資產約0.8億元。
按照北京銀行業金融機構4000億元假設(實際遠遠不止4000億元,還未計算信託、財務公司、金融租賃等其他銀行業機構),則北京的人均產值359萬元、上海288萬元、深圳585萬元;
利潤率即使按照10%計算,實際上2014年是非常好的年頭,遠遠不止10%,這樣計算人均收入:北京36萬、上海29萬、深圳59萬,中位數也是41萬元。
終於能夠理解為什麼深圳蓮花山公園的相親牆上面秀優越的好多都是銀行員工了。
不信,有圖有真相~
證券業實力比拼
北京上海深圳三城擁有法人證券機構數量相當,但管理的資產規模北京卻比上海及深圳少一倍,這也不難理解,北京有四家國有大行、巨型國有資本,對於二級市場股票投資、股票承銷發行、財務顧問等並沒有那麼重視,反倒是深圳後來居上,資管規模及增速都領先。注意,這是2014年的數據,2015年增速估計不會這么高了,因為這一輪牛市(哦,不,應該說上一輪了)正好是從2014年7月開始的。
但北京的證券業在支持實體經濟上,遙遙領先上海及深圳,國內非金融機構通過股市籌集的資金額北京最高,是上海及深圳的4.76倍。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上海和深圳有全中國最大的兩家「賭場」(噓噓,小點聲)。
另外,值得特別說明的是,上海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有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對比一下:
上海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上交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定位為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戰略新興板側重於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深交所(創業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定位為中小型企業,較上交所要求略低,創業板門檻也比戰略新興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掛牌公司達1572家,累計掛牌企業362家,投資者總數達48675戶,是2013年年末總數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企業,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類注冊制,屬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
上海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上交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定位為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戰略新興板側重於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深交所(創業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定位為中小型企業,較上交所要求略低,創業板門檻也比戰略新興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掛牌公司達1572家,累計掛牌企業362家,投資者總數達48675戶,是2013年年末總數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企業,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類注冊制,屬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
C. 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了哪裡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D. 急,實體手機店裡都和什麼金融公司合作
都是分期類
E. 朋友讓我一起投資一家第三方金融公司,之前做實體的,不是很了解,有沒有人給點建議啊
不建議做,現在做第三方理財的很多,競爭相對來說較為激烈。如果不是特別知名的理財專家或者有較好的管理和渠道資源,起步起來很難。
F. 金融公司與實體經濟的關聯
關聯就在於融資籌錢與開展經濟項目賺錢的先後順序。金融公司主營融資籌錢,然後投放到各類經濟項目中,而負責展開實體經濟的人或組織則吸收資金並著手開展經濟活動,盈利後回饋於金融公司,或虧損後另謀他路解決,或虧損至解體。
G. 金融公司法人可以注冊實體公司的法人嗎
按規定,金融公司法人,如果是在該公司再注冊實體公司法人,那是不允許的。
H. 諾信金融總公司在哪
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