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养老金信托与企业年金信托的关系
养老金信托与企业年金信托的关系:
1.两种都是年金信托,企业年金可以理解为养老金的一种。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有三层,第一层是国家规定强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就是企业年金,以前一直叫补充养老保险,2000后命名为企业年金,第三层就是个人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
2.最大区别:前者是一个国家的强制规定,后者是国家鼓励建立的。
3.企业年金采取的运作模式是信托模式,主要依据信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应当确定企业年金受托人(以下简称受托人),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受托人可以委托具有资格的企业年金账户管理机构作为账户管理人,负责管理企业年金帐户;可以委托具有资格的投资运营机构作为投资管理人,负责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选择具有资格的商业银行或专业托管机构作为托管人,负责托管企业年金基金。
4.传统的养老保险是保险契约模式,主要依据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办理相关投保手续,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契约,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成为保险资金,并形成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承担保险责任。
❷ 养老金信托的意义是什么
养老金信托是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将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作为信托资产,交给金融信托机构管理和经营,职工退休后获益的一种信托形式。在我国,这种养老金管理方式虽未形成规模,但已有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 在养老金信托中,员工享有的利益取决于职业养老金计划的类型。通常,职业养老金计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收入关联计划,另一种是货币购买计划。收入关联计划也称为最终薪金计划、利益确定计划,它按照受益人退休或离开企业时在企业工作时间的长短计算应得的养老金利益。这种计划一般有最低年数限制。货币购买计划时根据员工和企业交纳得分摊款,以及养老基金得投资报酬,来决定企业员工能够获得得利益。
❸ 什么叫养老金信托产品 有什么特点
按月领取: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 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注意: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❹ 澳大利亚的养老金制度有哪些具体规定呢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下,传统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与运营机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所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正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反映。《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4)》大力提倡三支柱的养老体系,就曾以澳大利亚作为成功的案例。作为一种典型模式,澳大利亚的养老体系在制度构建、运行机制、监管安排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 在1986年养老金制度改革以前,澳大利亚人退休所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主要有两种,即联邦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和自愿性的职业养老金。前者是符合一定条件的澳大利亚公民所享有的一种福利,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来源于总税收,目的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虽然覆盖面广,但是保障程度很低,替代率只有20%多;后者是一些雇主为吸引并留住某些特殊员工或为了奖励业绩优秀的老雇员而提供的,覆盖面很窄。然而,日益加速的老龄化进程和巨额财政赤字困扰使得澳大利亚政府越来越不堪重负,于是,养老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强制雇主为其雇员提供一定比例的职业养老金,并由私营机构运营,这就是所谓的“超级年金”(Superannuation)。1986年,执政的工党与工会达成协议,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货膨胀,雇主应给予雇员6%的工资增长作为补偿,但只将其中的3%以工资形式发给雇员,另外的3%则作为雇主为雇员缴纳的职业养老金费用,存入行业基金的个人账户,这就是生产率裁定职业养老金。1991年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立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向经批准设立的职业养老金基金缴费,这就是著名的超级年金保证制度。为了保证大多数雇员有足够的养老金积累,1992年6月,《超级年金保证费法案》规定了雇主应为其雇员向合格职业养老金基金缴纳费用的最低标准,从1992~1993年度的3%~ 4%,逐渐增加到2002~2003年度的9%。超级年金覆盖了澳大利亚绝大部分工作人口,其所提供的养老保障在整个养老体系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它的实施标志着澳大利亚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建立,政府、雇主和雇员共同分担了养老方面的责任。 对比澳大利亚,中国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和尖锐。第一,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快,程度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保障问题本身就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结构在短期内发生巨大变化,使得老龄化的来势更加迅猛。第二,中国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向现代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发生的,这一点与经历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的澳大利亚有明显的不同。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们是“未富先老”,因而矛盾更为尖锐与突出。第三,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体制转轨同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迅速解体,新制度的建立也更为紧迫。传统现收现付体系内生的隐性债务与艰巨的企业改革交织在一起,导致高昂的转轨成本,政府在养老方面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财务负担越来越大。如何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健康、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成为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和谐发展、市场化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❺ 养老金信托的基本业务程序
设立养老金信托
缴纳养老基金
养老金信托资产的运用
养老金的支付
❻ 养老金信托对委托企业的意义
据统计,从2015年到2035年,中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养老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但目前养老金融产品仍有很多空白。我国养老金融产品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储蓄、保险等,证券、基金、信托类金融产品几乎是空白。而此次推出的"安愉信托"金额起点为600万元人民币,借鉴"家族信托"设计架构,委托人一次性交付信托财产,成立后封闭三年,三年后按照委托人意愿,以类似年金的方式每年定额向指定受益人分配信托利益,财产权利全部归于指定受益人。
近期还有一些信托公司推出了消费型的养老信托产品,其目的主要不是养老资金的保障和权益传承,而是让投资人获得消费权益和服务,同时利用集合性信托模式解决养老产业融资困难、发展慢、投资时间长等难题,其认购门槛较低,多在千元左右。
对此,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薛瑞锋认为,此前市场上多见的消费型养老信托产品是为投资人提供养老消费服务,比如旅游、酒店、医疗保健等。而安愉信托是立足于货币性质的金融养老产品,是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养老信托产品。这款产品与消费型养老信托产品的区别表现在该产品从投入、运行、支付到清算,全流程均以货币资金形式完成,这种结构安排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有利于发挥所长、规范操作;对于客户而言,养老支付也十分便利。
外贸信托总经理徐卫晖则表示,"个人养老市场化意味着通过市场机制构建金融产品规则,经过市场化的资产管理方式解决风险承担和收益享有,这是解决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的一种创新和尝试。信托具备的财产独立和风险隔离的法律功能,可以充分保障受益人的权益。"
金融养老信托在国外盛行
据了解,在国外,养老产品构架中嵌入信托功能和市场化运作功能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例如,2001年澳大利亚4940亿澳元的养老金资产中,有36%采取信托模式进行管理;2001年美国"401K计划"的1.5万亿美元中,有41.6%采取信托机制进行管理。与我国一样,国外企业年金大部分采用了信托构架。
美国ERISA法案规定,为实现养老财产权益与企业破产相隔离的目的,企业退休金除保险外,一律必须以信托方式运作,也就是说,即使企业破产,员工的退休金不受影响。同时,ERISA法案还规定受托人应是投资顾问或投资管理人,以保证其投资管理运行。
另外,在投资管理机制市场化方面,一些南美、北欧国家和地区的养老金尝试采用全权委托私人投资机构管理的模式,这些管理机构的投资业绩大都表现良好,能够保障养老金的稳定运行。在次贷危机周
期中,采取私人投资管理机制的投资业绩明显好于其他养老基金。
❼ 澳洲公民旅居中国能拿到澳洲政府的退休金吗
只要符合澳大利亚的退休要求,就能拿到澳大利亚的退休金。
❽ 我国如何发展养老金信托业务
我认为只要是信托就有赔钱的风险 这东西应该国家来接手 统计好未来需要的养老院 多干实体的养老院才是正道 必竟我们这代人都是独生子女 现在生存压力又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