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托交易 » 2018年度中国信托经营业绩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2018年度中国信托经营业绩

发布时间: 2021-05-09 12:02:25

㈠ 中国信托公司有几家

有65家,分别是:

  1. 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 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 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4. 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5. 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6. 渤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7.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8. 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9. 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0. 东莞信托有限公司

  11. 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2. 甘肃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3. 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

  14. 国联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5. 国民信托有限公司

  16. 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17. 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8. 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 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1. 华宸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2. 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

  23.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4. 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25. 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6. 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7. 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8. 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9. 江西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30. 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31. 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32.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33. 青岛海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34. 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35. 山西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36.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37. 上海爱建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38.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39. 四川信托有限公司

  40. 苏州信托有限公司

  41. 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42. 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43. 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44. 西部信托有限公司

  45. 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46. 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47. 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48. 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49. 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50. 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51. 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52. 浙商金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53. 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54.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55. 中国金谷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56.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57.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58. 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59.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60. 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61. 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62. 中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63.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64. 中原信托有限公司

  65. 紫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㈡ 中国信托业发展历史有哪些

中国的信托业始于20世纪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专业信托投资机构——中国通商信托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托总局。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托因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信托没有能得到发展。

1979年10月,国内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此后,从中央银行到各专业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纷纷办起各种形式的信托投资公司,到1988年达到最高峰时共有1000多家,总资产达到6000多亿,占到当时金融总资产的10%。

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几起几落有其客观原因:

诞生时缺乏基础,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础。“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信托的基本功能,因此信托生存的首要条件是有“财”可理。建国以来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是高积累、高投资、低工资、低收入的政策,民间基本上无可理之财。二是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基础。

信托“以信任为基础”,信任关系的确立和稳定是信托赖以生存的土壤。我国社会信用关系尚缺乏刚性,信用链条十分脆弱,契约意识较差;总体而言,信用基础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设滞后,不完备。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正式施行,我国的信托制度才初步确立。在此之前没有一部专门的信托法,也无其他明确信托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使信托机构的活动长期缺乏权威的基本准则,令信托业的发展陷入歧途。这些年来,信托公司主要从事银行存贷业务、证券业务和实业投资业务,没有集中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主业上来。

㈢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近年来,信托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信托行业信托资产总额持续攀升。前瞻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房地产信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信托行业资产总额达到了7.47万亿元,相比上年提高55.27%。伴随着信托行业快速发展,信托行业兑付危机频频爆发。

2012年以来,信托行业信托产品兑付风险的暴露日渐频繁,尤其是在房地产信托领域,信托兑付危机频频出现,数家大型信托公司接连曝出信托产品兑付危机,涉及金额都非常大,反映出信托产品市场风险积聚比较严重,部分风格激进、业务集中、兑付时间集中的公司面临着较大风险。

信托业频频爆发的兑付危机折射出了信托业发生的深层次困境。从我国信托行业业务结构变化情况来看,融资类业务占比近年来虽然有所下滑,但是依然占据主要部分,截至2012年末,信托行业融资类业务占比依然高达48.87%。

由于我国信托行业业务结构以借贷融资为主,所以信托公司在经济周期波动和转换过程中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管理压力,借贷融资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兑付(偿付)风险日益突出。

融资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缺乏流动性,缺少风险定价、风险转移、风险缓释机制,所以一旦经济下行,信托行业融资类业务将面临很大的兑付风险。而且,由于信托行业面临着刚性兑付的“潜规则”,所以融资类业务的兑付风险全部转入了信托公司内部,一旦出现兑付问题,信托公司就要想办法进行兜底处理完成兑付。

在不健康的业务结构和“刚性兑付”的双重压力下,信托行业发展显得“异常脆弱”,一旦经济下行,很多信托公司将面临着巨大的兑付压力,事实上,很多兑付风险依然没有暴露,而且在不断集聚。

从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来看,截至2013年3月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5243亿元,同比增长20.7%,不良贷款率0.99%,比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这已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不良贷款余额连续六个季度反弹,未来一段时期不良贷款规模可能还会继续攀升。商业银行尚且如此,作为风险承受程度更高的信托行业,面临的兑付危机可想而知。

信托行业步入了调整期,行业发展亟需转型。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信托公司发展空间依旧广阔,尽管要经历转型期带来的痛苦,以及承受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但是转型也是信托行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

前瞻网认为:信托行业需要寻求经营战略的重新定位,未来可选的经营战略转型方向包括:专业私人财富管理信托公司、专业的金融信托服务机构、以投资管理为主的专业信托公司、综合性的信托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

信托公司都应该选择自身的转型道路,尽管转型道路选择可以不同,但是无论如何,信托公司都应当在专业投资(资产)管理能力和高净值客户的服务能力方面寻求提高和突破,从而实现信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㈣ 什么是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

《资产管理蓝皮书·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3):大资产管理时代的信托业》是首部由资产管理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功底的人士所编著的蓝皮书,全面见证中国信托行业"黄金十年"的成就和问题。《资产管理蓝皮书·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3):大资产管理时代的信托业》全面跟踪、反映中国信托行业自2002至2012这十年间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现实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对2013~2017年间中国信托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为信托行业以及更大层面上的资产管理行业指明可行的方向。

㈤ 中国信托规模已降至了25.61万亿吗

据报道,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5.61万亿元,较2017年四季度末下降2.41%,为近两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比增速较2017年四季度末的29.8%进一步放缓至16.6%。

分析人士表示,下一步在防风险、严合规、稳转型、提质效的指导思想下,传统房地产与政府融资平台信托业务合规风险提高,展业难度增大,信托公司的展业范围将逐渐从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扩展至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等新兴领域。

㈥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中国信托业从1979年恢复至今,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信托法》的颁布奠定了信托行业的法律基础,2007年银监会颁布新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明确了信托公司作为财富管理机构的功能定位,为信托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㈦ 中融信托产品业绩如何

中融信托是属于比较激进的信托公司,通过快速的发展,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能够跻身信托行业前3强了,收益也是靠前的,不仅有传统的信托产品,还发行了红酒信托,艺术品信托之类的创新型信托产品,这些信托还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是传统的产品收益应该还是有保障的,可以放心的购买。

㈧ 中国信托公司实力排名

要看是按照什么标准排名的,如果按照注册资金的话:平安第一,中融第二,华信第三。这样吧,你去优选财富官网上查一下吧,他那里排名很齐全的。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