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托交易 » 新加坡交易所市场介绍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新加坡交易所市场介绍

发布时间: 2021-06-11 00:57:49

1. 新加坡黄金市场的市场简介

1969年4月,新加坡黄金市场正式成立。此前,黄金的交易、进出口都由政府部门进行严格管制。1969年4月,新加坡政府向七家商业银行和一家贸易商颁发营业许可证,同意其进行黄金交易,但交易对象仅限于工业用户、金饰商及其它非个人用户。当时的主要黄金交易品种规格为一公斤的金条,并且,政府要对每盎司金证受一美元进口税。由于限制多,市场交易规模小。 1978年5月,新加坡政府按照国际惯例,全面放宽了外汇管制,使得黄金进出境口自由,为国际性黄金期货交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78年以来,由于国际上黄金需求量的大幅增加,政府在1978年10月正式成立了新加坡黄金交易所,并开始正式进行黄金的现货和期货的交易,成为东南亚成立的地一家国际性的黄金期货市场。
在以后的交易活动中,新加坡黄金市场与伦敦黄金市场、香港黄金市场和纽约黄金市场等地的市场联系日渐密切,大大促进了新加坡黄金市场的发展,并使其进一步国际化。1983年,新加坡政府又进而改组了黄金交易所,增加交易内容,也提供金融期货服务,使其与其他国际性交易所进一步衔接。从此,新加坡黄金市场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加坡黄金交易所全名是新加坡黄金交易所私人有限公司。政府成立这样一个交易所的主旨在于,在新加坡创建和经营一个黄金交易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负有不断探索、吸收和创新,制订和及时修改黄金交易的有关规章和操作细则。
新加坡黄金交易所私人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2月,按照通过的新章程,决定把交易所改造成公共股份公司,全名是新加坡黄金交易所有限公司,这样,就能容纳更过的会员。新加坡黄金交易所原来注册资金50万新元,章程修改后的1983年,注册资本增至200万新元,由理事会负责策划、决定和推行交易所的行政方案和日常业务。理事会由常年会员大会选出的6名理事组成,任期为一年,理事会正、副主席之职不能连任。
交易所的股东就是其正式会员。交易所在创办初期,把会员划分为交易会员和经济会员两类,共10名会员。黄金交易所于1981年4月25日开始,依照新章程取消了原来的交易会员与经济会员的分类,并规定全体正式会员有权利用自有资金进行适量交易,而且享有如下权利:
可以委派场内交易员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
允许保留适量的买卖空盘;
可以收取交易佣金和其他费用。
每一正式会员必须认购2万股面值1元的交易所股份,而且须提交25万元的银行担保,并交纳常年会员费。若会员为公司,则每个会员至少要缴足资金100万元。新加坡黄金交易所可以有权吸收准会员,亦称附属会员。由于这些准会员不是股东,因此无权储蓄委员大会,不可用有交易所股份,也没有表决权。准会员分为本地会员和海外准会员。准会员按规定要缴年损,至少缴足100万元资金,准会员在交易所内交易不许通过正式会员进行,但可享有50%的佣金折扣。有一点应加以注意,那海外准会员不得直接参与新加坡居民进行交易。从1981年12月开始,采用了鼓励准会员进行交易的措施,即在事先与正式会员联系的条件下,允许本地准会员派员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
新加坡黄金交易所经营的黄金包括现货和6种期货契约。交易所创造初期,只有100盎司这个唯一的基本点单位。从1980年6月16日开始又增设了以公斤为单位的金条。期货契约分别为1、2、4、6、8、10个月后交割的6种期货交易。交易中价格、结算和佣金的货币单位为美元。金价的报价以100%纯金每盎司的美元价为基准,每盎司的最低报价单位为10美分,最高报价不超过上一结算10美元。黄金期货每月都有自身的成交价,其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受每日停板额度为正负24美元。每当停止交易时,时间为1小时,过后重新开始恢复交易。现货和已进入交割月份的即期货不受停板限制。
成交于新加坡黄金交易所的交易,仅限于新加坡交割,黄金证书是黄金交易所(新加坡)批准的唯一交割工具,其格式应得到交易所和结算所得预先批准,而且必须由下列指定银行签发方为有效。这些银行包括:大华银行、华侨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华联银行、诺娃・斯科西亚银行的新加坡分行。每一证书有效期为一年。黄金证书分为两种,一种是1公斤面额黄金证书,可兑换1公斤、含量为52.148盎司的定金条;另一种证书为100盎司面额的黄金证书,可兑换至少三条1公斤的足金条。而且,兑换金条应引诱由交易所和结算所然认定合格的铸造商和检验商的印章标志。

2.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基本资料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SGX)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英文: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 缩写:SGX 简称:新交所),是亚洲仅次于东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亚洲的主要金融中心之一。
1999年12月1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S)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合并,成立了目前的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SGX)
新加坡交易所网站网址

3.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ASA GROUP HOLDINGS LTD

亚洲创建控股有限公司
ASIA DEKOR HOLDINGS LIMITED

亚洲电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ASIA POWER CORP LTD

奋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BENEFUN INT HLDGS LTD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AVIATION OIL (S)CORP LTD

招商局亚太有限公司
CHINA MERCHANTS HLDGS(PACIFIC)

招商局蛇口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MERCHANTS SHEKOU HLDGS

润迅通信国际有限公司
CHINA MOTION TELECOM INT LTD

中翔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TOLL BRIDGES & ROADS LTD

奇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CLIPSAL INDUSTRIES (HLDGS) LTD

彩菱动画有限公司
COLORLAND ANIMATION LTD

中远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
COSCO INVESTMENT (S) LTD

牛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DAIRY FARM INT'L HOLDINGS LTD

达科亚洲有限公司
DATACRAFT ASIA LTD

龙置地有限公司
DRAGON LAND LTD

鹰牌控股有限公司
EAGLE BRAND HOLDINGS LTD

东亚科技有限公司
EASTERN ASIA TECHNOLOGY LTD

永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EASYKNIT INT LTDADJUSTED SHARE

依利安达国际有限公司
ELEC & ELTEK INT CO LTD

耀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4. 新加坡期货交易所成立的时间

新加坡金融领域回顾
自本世纪60年代起, 新加坡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些年来, 凭借着良好的经济和金融基础、亲商的法律和经商环境、战略性的地理位置、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完善的通讯和基础设施以及高水平的生活水准,新加坡吸引了众多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如今,金融服务业已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
在新加坡,本地及外国的各类大型金融机构约有700多家,为客提供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和务:其中包括贸易融资、外汇换、金融衍生产品、资本市场运作、财团贷款、承销、合并及购、资产管理、证券交易、财务顾问服务以及特殊保险业务等等。这些行业领头机构为活跃和提升新加坡金融服务业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2006/07年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新加坡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金融市场排名中名列前茅,与亚洲金融市场相比则是排名第一。另外,新加坡在2006年被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再次评为世界最全球化的国家。

新加坡交易所及证券市场简介
新加坡交易所(SGX)成立于1999年12月,是由前新加坡股票交易所(SES)和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合并而成的。新加坡交易所证券市场的交易活动由其属下的两家子企业 - 新加坡证券交易有限企业和中央托收私人有限企业共同负责管理。新加坡交易所已于2000年11月23日成为亚太地区首家通过公开募股和私募配售方式上市的交易所。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也是全亚洲首家实现全电子化及无场地交易的证券交易所。它致力于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健全、透明和高效的交易场所,帮助他们实现集资和投资的目标。这些年来,它建立并营造了一个活跃高效的交易市场,以一流的证券交易所而著称于亚太地区。
新加坡交易所在截止至2006年末已有707家挂牌上市企业,总市值约5,896亿新元。这些企业函盖了各个行业,包括制造、金融、商贸、地产、服务等。
 其中制造业 (含电子业) 所占比例较高,达41%。
新加坡交易所是一个区域性交易所,它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这里挂牌上市。截止至2006年末,外国企业占了总上市公司的37%(约268家),其中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的企业共158家。外国企业大部份是以新加坡做为融资平台,所以很多外国企业在新加坡本地没有任何业务运营。其它63%(约460家)的上市企业则是新加坡本地企业,其中有不少的营收来自海外。在与本区域其他国际市场相比,新加坡的市场是最为国际化的。

企业到新加坡上市所考虑的因素
上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上市成功后也有相应的责任。所以 企业在决定上市时应充分衡量上市的好处与责任。
上市所带来的好处
上市企业将享有很多好处。其中一些主要的优势为:
• 为企业的股票创造交易市场
• 加强企业的声誉和财务信誉
• 提升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
• 使企业有机会为其员工推出股票认购权计划
• 可通过发行新股和其他证券为企业未来发展进行后续融资
• 利用企业的股票进行收购活动
• 为现有股东提供投资套现的渠道
上市所负有的责任
公开上市有其优点,但也意味企业及其董事负有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 对公众股东责任提高
• 需要保持股息和利润的增长势头
• 更容易遭到敌意收购
• 须了解并严格遵守监管机构的管理条规
• 提升业绩报告标准而造成成本升高
• 在上市后对企业控制力有所影响
• 媒体对企业的关注会减少企业的隐私
作为私人企业的主要股东,依企业的计划和目标衡量上市的好处和责任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应该和律师、独立会计师和其他专业顾问详尽讨论,以便有更周全的考量。

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优势
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能享受到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带来的各项优势。新加坡交易所透明的市场、完善的科技服务和高度的国际知名度,能让上市企业和投资者在应付市场变化的同时,实现自己的融资和投资目标。另外,新加坡交易所领先的科技为投资者从全球各地进入其市场打开方便之门。新加坡交易所不断扩展其全球网络并增强市场深度和交易量的努力,使市场参与者能拥有更高效率更具吸引力的市场。
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股票市场是亚太区最为国际化的市场,将近35%的上市企业来自海外。这个比例与本区域其它的资本市场相比是最高的,也就吸引了很多国际基金经理对新加坡上市企业的注视。此外,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境内管理的基金在2005年末达到7200亿新元,比前一年增长了26%。新加坡拥有超过1500名专业基金经理和投资专家及250名投资分析专家。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更容易登上国际舞台。( 见 附录2a, 附录2b与 附录3〕
高效的融资平台
企业在新加坡除了上市是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外,它也随时可以在二级市场集资供进一步发展之用。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状况可决定再次募集资金的形式、时间和数量。二级市场融资的手续十分简便、速度也很快。另外,新加坡没有外汇管制,发行新股及旧股所募集的资金可自由流动。
健全的法规体系
新加坡是一个高效和管理完善的市场,而它健全的法律体系向来众所周知。这有利于那些寻求树立良好公司治理形象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新加坡上市企业能获得投资者更多的信心,并提升公司的知名度。
活跃的股市
新加坡股票市场流通性良好。在与亚太区几个主要国际市场的换手率比较中,新加坡市场的表现是十分突出且活跃的。外国企业在新加坡市场的表现更为突出。尤其是大中华公司,每月的平均换手率远远高于新加坡本地企业。市场化的上市标准新加坡的股票市场有着开放、透明、明确的上市条件。它根据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市场化上市标准,有利于新兴且具潜力的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市场融资。对于企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新加坡交易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另外,企业在上市前后都可与新加坡交易所联系了解相关规定并讨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见附录4)
灵活的上市条例
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条例非常灵活。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只在新加坡上市或在新加坡和其它市场同时上市。对于注册地和业务运营地点,新加坡交易所都不做要求。企业也可从三个会计标准,即新加坡公认会计原则、国际公认会计原则及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选择其一。此外,上市企业可自由选择股票交易货币及会计报表货币。
创新的上市后服务
企业上市后仍然需要经常与投资者沟通和保持密切关系。为了给予上市企业这方面的支持,新加坡交易所推出了几项创新的上市后服务。这包括定期组织投资者交流会和安排上市企业全球路演。此外,新加坡交易所也推出了全球首创由交易所发起的研究计划*。通过这些活动,投资者更有机会了解和认识新加坡的优秀企业,企业也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关注。
融资途径多种选择
为满足各类型企业的上市需求,新加坡交易所提供了几个上市途径供企业选择。除了股票上市,企业也可选择以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商业信托(Business Trusts)*、全球存股证(GDRs)或外国债券(Foreign Debt Securities) 方式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企业应按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融资途径。

上市所面对的挑战
企业改制及重组
由于历史因素,一些企业的产权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因此,这些企业在上市前的改制及重组工作会比较复杂。
遵循国际化的企业管理规范
企业若要在海外市场成功上市,需要在企业管理方面遵循国际标准,因而一些管理水平还未与国际认可的管理体制接轨的传统企业需要更多时间改进。这包括管理观念的转变及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企业上市后也需要执行良好的公司治理。
上市的协调工作
由于上述体制及观念上的不同,企业在与国际中介机构如主理商、会计师和律师等在准备上市过程中可能产生摩擦。企业需要与这些专业机构更多的相互沟通及互相理解。
宣传活动及投资人关系
目前,大多数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外国企业都没有在新加坡营业,因此新加坡的投资者对企业的业务和运作都不太了解。企业在上市前后应着重向公众和投资者进行讲解与宣传。上市后,企业也应注意保持与投资者的良好沟通,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
*只供英文资料

交易时间
交易时间为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至中午12:30;下午2:00至 5:00。此外,也设有开市前时段(上午8:30至9:00)和闭市前时段(下午5:00至5:06)。新加坡的公共假日休市。

交易单位
股票交易主要以1000股作为一个交易单位。不过,也允许进行零股交易。
自2003年4月14日起,“单位股市场”取代了“零股市场”,从而使零股能够以少于
整股的任何数量在股市交易。例如,一个购买1060股ABC股票的订单,其中1000股将在目前现有的市场进行交易,其余的 60股将在单位股市场交易。由于能够在现有市场和单位股市场进行合并交易,因此,同一相关股票在这两个市场中的交易,可以综合在一个单一的合约中。
现有市场中仍保留整股的交易,以方便那些愿意以指定的整股继续交易的投资者。

5.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历史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新证交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马来西亚证交所有着密切联系,在初期更是共为一体。1910年橡胶和锡矿业繁荣时期,股票交易成为两地区经济生活中共同的主要内容。从证券业协会成立直至1973年5月之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一直共有一家证券交易所,两国将各自证券在两地联合挂牌,以直线电话相连,在交易中采用记分牌制度。1973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终止马新两国之间的货币互换协定,两地共用的交易所因此分家,但两国企业仍在两交易所双重挂牌上市。从1990年1月1日开始,两国企业互相交叉挂牌停止,作为替代,新证交所允许除牌的马来西亚公司在克劳白国际市场上市交易。
新加坡证交所是一个共同的证券公司,其成员公司由证券经纪人成员组成。会员席位限于共同证券公司签发有交易商许可证的证券公司。外国证券公司不能成为成员。在证交所中的交易,只能由同成员公司联系的交易商或其代理处理。一个由5名委员组成的委员会,是证交所的最高决策机构。
在新加坡证交所正式上市的证券交易分为两类,第一类的交易应该在结算合同和即期交割的基础上进行(月内签订的合同应该在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进行交割);第二类证券的交易在签约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即可进行。交易所还设立了一个由电脑控制的中央票据交结所。全部会员公司即可通过该交结所进行交易,籍此可消除会员公司之间的临时股票交割,从而加速交易进程,并降低运作管理成本。

6.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介绍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英文: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 缩写:SGX 简称:新交所),成立于1973年5月24日,同年6月4日,开张营业。经过十几年发展,到1996年,新证交所上市公司数达226家,总市值2559亿新加坡元。目前有2个主要的交易板,即第一股市(Mainboard)及自动报价股市 (The Stock Exchange of Singapore Dealling and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 or SESDAQ)。是一家会员制公司。

7. 新加坡交易所的发展历史

新加坡交易所的前身为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73年5月24日。1999年12月1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S)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合并成新加坡交易所。
2000年11月23日,新加坡交易所(SGX)挂牌上市,发行普通股10亿股,发行价为1.10新元。新加坡交易所(SGX)是继1998年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2000年6月香港联交所上市后,亚太地区第三家上市的交易所。
通过在新交所挂牌,中国公司可以从国际资本市场集资,享有国际知名度并从全面与透明的条例框架获益。
新交所不但是优秀上市公司的大本营,在吸引国际发行商方面也位列全球交易所前茅,并快速成为国际金融衍生品在亚洲的海外风险管理中心。

8. 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介绍

上世纪60年代,西方跨国公司投资重点向东南亚转移,美国银行为了消除美国政府限制资金外流紧缩措施的影响,策划在亚太地区设立离岸金融中心。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发展国际银行业。1968年10月1日,新加坡政府允许美洲银行新加坡分行在银行内部设立一个亚洲货币经营单位(Asian Currency Unit,简称ACU),以欧洲货币市场同样的方式接受非居民的外国货币存款,为非居民提供外汇交易以及资金借贷等各项业务。这标志着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诞生。

9. 新加坡外汇市场的介绍

新加坡外汇市场是在70年代初亚洲美元市场成立后,才成为国际外汇市场。

10. 新加坡股票交易所的介绍

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SGX)成立于1999年12月,是由前新加坡股票交易所(SES)和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合并而成的。新加坡交易所证券市场的交易活动由其属下的两家子企业 - 新加坡证券交易有限企业和中央托收私人有限企业共同负责管理。新加坡交易所已于2000年11月23日成为亚太地区首家通过公开募股和私募配售方式上市的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