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托交易 » 银监会信托部55号文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银监会信托部55号文

发布时间: 2021-06-09 23:14:33

㈠ 银监会关于信托产品刚性兑付的文件

银监会并没有对信托产品实行刚性兑付的相关文件, 而是信托界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刚性兑付”。
所以才说固定收益的信托风险是很低的,信托的风险仅次于国债以及定存。 信托是非常受稳健性投资这亲睐的。

㈡ 求银监会《关于信托公司票据信托业务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全文 谢谢啦

可以到银监会网站上去下载

㈢ 银监会99号文是什么99号文对信托有哪些影响

99号文是中国银监办发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文件精神和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部署,有效防范化解信托公司风险,推动信托公司转型发展,提出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的文件。99号文对信托主要影响:1.清理非标资金池。99号文终于对资金池有了硬性规定,要求清理非标资金池,6月30日前报送整改方案。2.刚性兑付被加强。信托机构闭门会议认为,99号文的要点在于:首次明确要求“信托公司股东承诺、或者章程中约定,信托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时给予流动性支持。信托公司经营损失侵蚀资本的,应在净资本中扣减,并相应压缩业务规模,或由股东及时补充资本。”3.规范销售隔离第三方。现实中,第三方几乎占了信托公司销售渠道的三分江山,近年来因为违规操作屡屡遭监管部门口头警告。此次99号文强调了“买者自负”意识和第三方销售问题。“防止第三方非金融机构销售风险向信托公司传递”,要求“严格执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和“违规推介要向高管严格问责”。

㈣ 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进行信托投资业务的监管要求

伞形信托

㈤ 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的中国银监会发文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08〕83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
现将《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给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八年十二月四日

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银信合作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向监管部门报告都需要报告什么材料,请咨询当地银监局的工作人员。
6

㈦ 信托在银监会备案流程

信托投资公司应当按规定制订本公司的信托业务及其他业务规则,建立、健全本公司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信托投资公司应当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对本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

信托投资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公司董事会提交内部审计报告,同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上述报告的副本。

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应当经具有相应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信托投资公司应当按照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及有关部门报送营业报告书、信托业务及非信托业务的财务会计报表和信托账户目录等有关资料。

(7)银监会信托部55号文扩展阅读

信托理财产品说明这是由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银监会对信托产品的监管要分阶段分类别,前期监管一般分为两种,单一信托计划多为报备,即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时将信托产品材料向银监会(银监局、银监分局)报备,集合信托计划多为报批。

即信托公司发行产品时将信托产品材料向银监会(银监局、银监分局)提出审请,待获得批准后方可发行,面向公众发行的信托产多数为集合类产品;中后期管理是信托公司定期将信托产品的运行情况向银监会(银监局、银监分局)报告。

“四三二”规定,具体是指地产商必须“项目四证齐全、企业资本金达到30%、开发商二级以上资质”。

当时银监会还要求进行总量控制,稳中有降,并且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摸底”,下发《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监测表》,重申“事前审批”制度。

银监会对房地产信托再次发力,下发《关于做好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监测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银监局逐笔监测3个月以内到期信托项目的预期兑付情况,判断兑付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对房地产信托项目兑付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㈧ 银监会发布信托登记管理办法 要求对集合产品信息进行公示

“四三二”规定,具体是指地产商必须“项目四证齐全、企业资本金达到30%、开发商二级以上资质”。当时银监会还要求进行总量控制,稳中有降,并且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摸底”,下发《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监测表》,重申“事前审批”制度。银监会对房地产信托再次发力,下发《关于做好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监测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银监局逐笔监测3个月以内到期信托项目的预期兑付情况,判断兑付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对房地产信托项目兑付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