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为什么要创立慈善基金会,并且捐那么多钱这与信托有什么关系
“有钱人在道义上有责任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因为所有超过家用之外的个人财产都应该被认为是让社会受益的信托基金。”——卡内基
在美国,富人热心慈善事业有其历史文化渊源。在美国有这样一种新教理念,即富人只是社会财富的管理人。在美国,在法律上,财富是私有的,但是在道德和价值的层面上,超过生活需要的财富就是社会的。早在19世纪,美国的富豪卡内基写了一篇《论财富》的文章,被称为“财富福音书”。卡内基认为,把多余财富作为遗产让亲属继承,虽是人之常情,却往往给接受人带来利少弊多的影响。他说:“我给儿子留下了万能的美元,无异于给他留下了一个诅咒。”他支持国家征收累进遗产税的做法,并认为,这是国家通过征收累进遗产重税,谴责自私的百万富翁的毫无价值的生活方式。他还认为,处置多余的财富,让其真正有益于社会是一种本领。“赚钱需要多大本领,花钱也需要多大本领。”他不大主张把财富零星地施舍给穷人,而是可以通过办企业的方式管理财富,使之升值,以有利于公众利益。卡内基自己办了基金会,资助贫困人群、文化和教育事业。他还捐资兴建了荷兰海牙国际仲裁法庭所在的和平宫。他认为,富人在生前应该处置好自己的财富,使之有利于公益,而“死时越有钱,死得越丢脸”。生活在朝气蓬勃而又狂热进行物质生产的世界里,面对工业化进程产生的贫富差距和利益摩擦,卡内基悟出了富人如何为人的道理,即“恰当地管理财富,以使同胞手足之情能维系贫富之间的和谐关系”。美国社会的有序运转,与这些理念不无关系。
美国富人争相回报社会,一方面有他们的品格因素,也有宗教中“博爱”思想的影响,与美国的社会财富管理制度也有直接关系。完善的遗产税和慈善基金管理制度刺激着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美国的遗产税、赠予税以高额累进而著称。当遗产达到300万美元以上时,税率高达55%,而且还要先纳税后继承。所以,要继承大额遗产阻碍重重。有些州还规定,政府不仅对遗产征税,对遗产继承人还要加征一次税。而建立慈善基金会或捐助善款则可获得税收减免。可以说美国是世界上的捐款大国,“捐赠活动”蔚然成风,在社区里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捐款活动。不少富人乐善好施,信奉“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原则,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贫富矛盾。
在美国社会,金钱确实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过,我们在鄙视那些拜金主义的丑恶现象之余,也应看到其财富伦理观中积极的一面。排名世界前两位的富豪,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金钱是什么,赚钱为什么。也许,他们不是完美的人,但至少,他们不是异化的人。
Ⅱ 洛克菲勒家族后代为什么不争遗产呀
洛克菲勒家族后代不争遗产的原因是:洛克菲勒家族把财富托管在信托基金里。
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
这种机制使遗产始终是一个整体,家族企业既不会因为分家而变小或终止,也不会因为代代传递而被逐渐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洛克菲勒的信托和慈善扩展阅读
信托财产依信托法规则,信托财产须为特定化的和现实存在的财产;它可由不动产、股票、公债、抵押契据、保险单、银行存款等构成,但非财产性合同权利不能作为信托财产。
信托财产具有物上代位性,它不因财产形态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同一性;受托人基于对信托财产的管理、改良、处分或毁损而取得的财产也属于信托财产。信托财产具有法律独立性;受托人对信托财产与其自有财产须分别管理,受托人死亡时,其信托财产不得作为遗产继承。
Ⅲ 什么是”慈善信托“
公益信托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使整个社会或社会公众的一个显著重要的部分受益而设立的信托。(公益信托是英美的慈善信托(charitable trust)翻译过来的。但严格来说,英美的慈善信托与公共信托(public trust)还是有区别的,有些公共信托不能构成慈善信托。而且,慈善信托较好地表现了现代公益信托的起源。)
Ⅳ 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曾经是全球最富有的家族,如今怎么样了呢
现在的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是世界顶级的财团,不过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各地的文化、慈善交流。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著名的财团家族之一。家族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家族的创始人,以炼油厂为基础,迅速的扩张公司规模。在几年之后就组建了现在的美孚石油集团,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在垄断了石油产业之后,洛克菲勒家族并没有停止对财富探寻的渴望。他们把利润投入到金融业和制造业,因为资金雄厚,所以发展非常的迅速。
洛克菲勒家族发展至今他们的产业遍布美国各处,但是家族成员依然延续了他们对财富勤奋节约的态度。同时他们会经常参与公益活动,而且洛克菲勒的后代,没有整天琢磨怎样守住自己的财富。他们积极的参加各地的文化交流和慈善事业,并将大量的财富用于基础建设当中。
Ⅳ 世界名人中有哪些人在设立了家族信托
NO.1 比尔·盖茨疑以慈善捐款规避遗产税
2010年,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发起的“捐赠誓言”活动在欧洲国家遭到质疑和批评,许多德国富豪拒绝跟随他们的步伐捐出财产。 带头的德国汉堡船运巨头彼得·克雷默表示 : 富豪捐身家承诺、、于将应该缴税的钱捐出去,令富人凌驾于国家之上,影响公众利益
按照美国的法律,如果富豪要把遗产给子女,联邦政府会从中抽掉过半的遗产税。 事实上,许多美国富豪都以慈善捐款的手段规避遗产税。 欧洲媒体也对此次活动大泼冷水,很多评论都表示美国富豪与其参加“捐赠誓言”行动承诺捐款,“不如按时交税”
NO.2 乔布斯遗孀被收高额遗产税
苹果公司前董事长、、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辞世后,名下至少三座房产置于信托机构名下,这一举动使得乔布斯的巨额财产数额和分配成为谜团,乔布斯拥有 555 万股苹果股票 ( 市值大约 20.5 亿美元 ) 及 1.38 亿股迪士尼股票 ( 价值大约 47.4 亿美元 ) 虽然在乔布斯去世后,其遗产被交由一个信托基金管理,以避免遗嘱认证税,但其税率仍然高达 15% 乔布斯的遗孀收到的资本收益税账单高达 8.67 亿美元,这是她出售乔布斯持有的迪士尼和苹果公司近 70 亿美元股票的税金。 这些税金的缴纳日期截止到 2013 年,过期税率将从 15% 上调至 20% 而且到期之后,还可能被额外增收 3.8% 的收益税
NO.3李嘉诚分家
2012年 5 月, 84 岁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正式向媒体公布了自己的财产分配方案。 按照李嘉诚的分配方案,李泽钜将得到超过 40% 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股权,以及加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 35% 股权,这三块业务约有2000 亿港元。 而对于小儿子,李嘉诚也丝毫没有吝啬,李泽楷得到的现金相当于现在资产的数倍。 港媒称,从分配的公平性角度来说,李嘉诚两个儿子分到的财产无论是实物还是股票、、现金,从数量上来说,应该是旗鼓相当的。 此外,李嘉诚还表示要留足资产给他的“第三个儿子”——李嘉诚慈善基金会。 李嘉诚在自己身体还很健康的时候,就向社会公布了其财产安排,令股民和社会没有受到不必要的冲击,也没有引来不必要的争论
NO.4林心如婚前财产做信托
早在2012年 3 月,身价上亿的林心如明确表示,如果她要结婚将会先把财产信托。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大胆猜测,影视娱乐明星的带头效应或会使得婚前财产信托“浮出水面”。 在国外及港台地区,个人在婚前将自己的个人财产交予信托已经不是新闻,但是在国内,“婚前财产信托”这样的处置渠道尚未成型
NO.5梅艳芳防挥霍立遗嘱信托
一代歌后梅艳芳香消玉殒已 13 年,却依然无法从人们的视线中远去,与她有关的新闻时不时还会占据各大媒体的大幅版面,其中,她的上亿遗产尤其令人关注
梅艳芳生前知道母亲覃美金不善理财且喜挥霍,如果把财产一下子全给母亲,担忧母亲会一次性把遗产花尽,或被别有居心的人骗走。 因此,梅艳芳选择了遗嘱信托,将近亿财产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打理,信托基金每月支付 7 万港元生活费给母亲,一直持续到她去世
但梅妈对女儿遗嘱不满,认为自己应该独得遗产,一度质疑梅艳芳生前成立的信托基金是否有效,认为梅艳芳签订遗嘱时,正在医院住院,健康逐步变差,怀疑她是在精神不佳的情况下,在遗嘱及信托基金上签名的。 梅艳芳亿元遗产官司持续了 5 年,但最后法院的判决是梅妈败诉,梅艳芳生前遗嘱有效
NO.6吴亚军家族信托
列支敦士登与瑞士之间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国界,跨过一条栽满鲜花的小道,看到点缀王冠的徽章,就来到了这个阿尔卑斯山中的小城。 这儿,聚集了欧洲大部分顶级的信托公司
不过,在英国和法国之间,还有一个飘逸着薰衣草香气的小岛,这个名为泽西岛的英国皇室属地,基金业规模高达 1967 亿英镑(约合 1.9 万亿元人民币),聚集了全球顶级的信托公司
也许你很难相信,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历任”首富,都和这个小岛有不解之缘 2009 年女首富张茵,这个以回收废纸发家的纸业大王,通过岛上的法巴信托公司( BNP Paribas Jersey Trust Coporation Limited )设立了 3 只家族信托
吴亚军, 2011 年的中国女首富,这个优雅而妩媚的女人通过汇丰国际信托公司设立了家族信托。 当然,作为一家老牌的英资银行,汇丰几乎在每个享有宽松金融法案的小岛上都有分支,也包括信托公司
除了泽西外,还有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甚至毛里求斯。 每天,驻扎在繁华都市的信托管理人,都将无数的文件和资金输往这些小岛。 信托管理人的要求也许并不高,免税可以让他们节省大量的中间成本,低廉的管理费也可以让他们赚取多一点的利润。 富豪们的要求也许更简单,每年的回报率不需要多高,只要稳重且有保障
NO.7洛克菲勒家族信托
最早的信托见于十字军东征时期,那时人们因为远征,而将自己的财产转托给信任的人照管。 后来这一方式逐渐固定,也有不少人选择将自己的财产转给牧师代为经营
刑成介绍说,国外几乎不存在国内现有的信托公司的模式,国外的大型信托公司多为银行经营的信托公司,比如说汇丰国际信托、、。 用益信托的分析师李旸则告诉记者,国外的普遍做法是直接将律师设为受托人
大型的财阀家族拥有自己的律师、、会计师,也有自己专门的信托机构。 掌握着宝马的科万特家族就有自己专属的信托机构,家族财产都由这个公司打理,家族成员定期领取收益。 该机构在香港成立了投资分支机构,同时也是大陆 PE 公司九鼎投资旗下一只基金的 LP之一。
美国总统几代更迭,洛克菲勒家族的王朝却始终未变。 洛克菲勒家族组建了自己的信托公司来打理家族成员的私人财产
洛克菲勒家族的兴起源于石油,第一代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创立了标准石油,在上个世纪初赢得了十数亿美元的身家,成为那个年代数一数二的世界富豪。 他的遗产通过信托的方式被传承
到他儿子那一代,一共设立了五个信托
洛克菲勒中心大楼在曼哈顿市中心,在这栋大楼的最顶层是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机构。 在这个大套间办公的正是帮洛克菲勒家族打理财产的工作人员。 他们管理者洛克菲勒集团 90% 的股权
NO.8 SOHO中国潘石屹、、张欣家族信托
并不是每一个家族都富可敌国,可以设立自己独立的信托公司。 以巴克莱、汇丰、大型银行为代表的公司解决了大部分无力拥有自己专门机构却需要金融指导的家族的问题
国内富豪在自己的公司中构建信托架构也是多通过银行系信托公司
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实际控制人张欣与潘石屹对公司的控股正是通过信托来实现。 信托的受托人是汇丰国际信托,合计持有 SOHO 中国超过 60% 的股权,信托受益人是张欣
公司上市之后为了履行披露义务,股东的信息都会呈现于投资者的面前,但是如果通过信托来持股则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股东的隐私。 通常招股书或者公司财报上显示的只有信托的成立人和受托人,除非信托受益人在董事会或者高管名单中,否则受益人的信息不会出现在财报中
以上述 SOHO 中国为例,公司财报中显示张欣是信托受益人,但是这只信托是否还有其他受益人以及收益比例如何则无从得知
NO.9 家族信托
•开曼和泽西岛上的信托
两大女首富选择海外信托,香港大部分信托汇丰操办,富人们选择信托,就是选择一地的法律体系
明亮的落地玻璃外,是维多利亚港浅绿的海景,不时有几只海鸥从天空掠过
这里是法国巴黎银行( BNP )位于香港金融中心的总部会议室。 当然,这家在英属泽西和卢森堡都设有大型信托公司的跨国银行,还拥有更加神秘的 VIP 客户室。 房间布置幽雅,墙上是画风前卫的油画,米黄色的小几上,浅蓝色的瓶中插着鲜花。 你可以很悠闲的坐在宽大的沙发上,而你的银行顾问会详细地向你解释各种繁复的程序
事实上,多年以来,内地和香港富豪都愿意委托类似法巴这样的跨国银行打理他们的财富。 一种选择是信托
•神秘的信托岛
也许你没有想到,那些在地球仪上都难以看清的小岛竟承载了众多富豪的财富
在香港,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操刀了其中大部分家族信托
龙湖地产的董事长吴亚军出生于重庆,可是龙湖地产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上。 这是一种常见的运作方式,将公司注册地选择在海外离岸金融中心上
龙湖地产的股东名单中有“丝质信托”。 其中的蔡氏家族信托以及 Silver Sea Asset Limited 是控股股东 Silver Sea 的受托人是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45.465% 股权。 这是一只全权信托。 全权信托指受托人可以在委托人的意愿指导下自行决定信托财产的分配方式、财产的管理运作方式、。 信托的设立人与监管人是吴亚军,受益对象则包括吴亚军在内的其他若干家族成员
吴亚军今年只有 48 岁,这个优雅而又妩媚的女人做过记者, 1993 年开始涉足房地产业, 1995 年创建了重庆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2008 年,龙湖地产在香港上市。 吴亚军的个人财富一度超过杨惠妍,成为内地女首富
吴亚军现在是龙湖地产的董事会主席。 公司上市之后,为了避免家族企业的弊病,吴亚军的丈夫蔡奎辞去了在公司的所有职务,只保留了股权。 吴亚军家族的另一只家族信托为蔡氏家族信托,持有龙湖地产 30.25% 股权
除了实际控制人通过信托持股外,公司其他高管的股权激励也是通过信托实现。 上市之前,公司高管,房晟陶、邵明晓、人通过 Long Faith Trust 持有公司股权,受托人也是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上市之后,吴亚军给公司约 550 名员工设计了股权激励计划,这一部分股权转入一只名为 Fit All Trust 的信托之中
一样是事业有成的商界木兰,张茵与吴亚军的操作方式不尽相同
1957年,张茵在东莞出生。 她的创业之路始于香港 27 岁时,张茵辞掉了当时薪资丰厚的工作,只身前往香港做起了废纸回收的生意
1990年她移民美国,也将生意建议不拓展 10 年之后,她的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废纸回收商
为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张茵在东莞设立了玖龙纸业,开始了自己的造纸之路 2006 年,玖龙纸业在香港上市,那一年,张茵登顶胡润百富榜
张茵在股权的信托架构中显得低调与审慎。 张茵一共设立了四只家族信托。 其中通过 The Northern Trust Company of Delawcere 设立了 YC 2006Family Irrevocable Trusr ,持有玖龙纸业 29.706% 股权
张茵又通过了泽西岛上的一家信托公司 BNP Paribas Jersey Trust Coporation Limited 设立了三只家族信托,分别是刘氏家族信托、、张氏家族信托以及金巢信托。 她一个儿子的名字作为信托受益人出现在股东名单中,另一个儿子是特别受益人,但是名字并未出现在股东名单里。 张茵自己有 7 个弟弟妹妹以及 2 个儿子
•内地罕见的遗产信托
事实上,龙湖地产与玖龙纸业并不孤单,在香港上市的许多内地民营企业都选择了信托持股,例如永达汽车、、阿里巴巴、宝信汽车、
并不是只有企业家才能选择家族信托的方式来传承财富,对于一般高净值人群来说,信托亦是遗产传承的方式之一,只是这种方式在大陆尚不多见
已经逝世的香港明星沈殿霞在去世前,将约一亿港币的资产交给信托管理人打理,避免刚刚二十出头的女儿不善打理庞大资产的状况的出现
沈殿霞找到的信托管理人包括前夫郑少秋以及生前好友,如果她女儿要动用遗产,需要经过管理人的一致审核
梅艳芳的处理方法则更为直接,她将接近一亿港元的遗产交给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打理,信托受益人只有她母亲一人。 梅艳芳的母亲目前每个月固定从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处领取 10 万港元生活费,直至去世
但是,不久之后,梅艳芳母亲将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称遗产被谋夺,最终撤诉
Ⅵ 美国缔造者,洛克菲勒家族究竟是如何做到百年不衰的
洛克菲勒家族打破了我对于富豪家族的认知,这个家族历经百来年并没有衰败,反而越来越强大。这一切都和家族内部的管理以及信托机制的设立,还有后人的勤奋努力分不开的,连有钱人都这么努力了,那我这样的穷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
三、对家族成员的教育
洛克菲勒有着长远的商业目光,在南北战争之前就知道石油将会是一个巨大利润,结果市场也恰恰证明了他的预计。他在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也为了让家里人知道财产并不是凭空得来的,也非常注重孩子们在价值观方面的塑造。为了防止他们浪费金钱,甚至都不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个有钱人。这个家族非常的有责任感,在缔造巨大财富的同时,还热衷于慈善树立好企业的口碑,这才是他们家族百年不衰的原因。
Ⅶ 洛克菲勒年轻时是如何做慈善工作的
事实上,洛克菲勒的捐钱行善早在他年轻时就开始了。这与他的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的。他笃信基督,曾经长期在克利夫兰和纽约的基督教浸礼会担任领袖。宗教活动在他生活中仅次于经商大事。最初,他只施舍几角几分给教堂,年复一年,随着他收人的增加,他的捐款数额也大了起来。不过,这些捐助和洛克菲勒的巨额收入相比,捐助的款项不成正比。据统计,到19世纪80年代末以前,共捐出十几万美元。
Ⅷ 信托公司与慈善组织双方合作需求体现在哪些方面
管理能力是一个契合点。信托公司资管能力是普遍公认的强。慈善基金会呢,手里的善款同样需要保值和增值。这就导致双方业务合作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基础。这里我也不是说基金会资管能力不行。但是自从今年9月1日《慈善法》的落地实施,信托公司确实在这一块业务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操作慈善信托。
Ⅸ 洛克菲勒家族信托的架构是什么样的
首先如果信托投资是根据501c 3或者501c 4的话,将是免税的 另外洛克菲勒是美国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 在基础医学和临床、生物科技开发、人权等角度有大量的捐助 如果是在理事会中任理事
资产还会以其他方式活化。
Ⅹ 洛克菲勒家族拥有着顶端权力与财富,但为何子孙6代都不争资产呢
戴维·洛克菲勒的父亲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其父亲手中继承了巨额财富,但他对此并不感兴趣,反而总是很紧张并为此感到折磨。
戴维·洛克菲勒曾违背祖训出自传
戴维·洛克菲勒并不太看重自己的财富。他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说:
“我的人生非常精彩,我相信,物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一个人过得快乐。不过,如果你没有好友和重要的亲人,生活会非常空虚和难过,那时物质的东西也不重要了。”
据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
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
这种机制使遗产始终是一个整体,家族企业既不会因为分家而变小或终止,也不会因为代代传递而被逐渐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