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集团股东
发行股票总数:8,374,273
股东数目:187,571
主要股东: 股东名称 持股数 持股比率(%) 摩根家族公子约翰·克里斯·摩根 6879,076 84.23 日本マスタートラスト信托银行株式会社(信托帐户9)日本大师信托银行 718,269 5.09 日本トラスティ・サービス信托银行 264,420 1.87 The Chase Manhattan Bank, N.A. London Secs Lending Omnibus Account(大通曼哈顿银行北美伦敦秒借贷综合性帐户) 219,907 1.55 SSBT OD05中国条约八十零点八一五万综合(疑为中投) 181,411 1.28 State Street Bank and Trust Company505223(道富信托银行505223帐户) 98,904 1.33 State Street Bank and Trust Company505225(道富信托银行505225帐户) 97,400 1.31 日本生命保险公司 154,666 1.09 Mellon Bank, N.A. As Agent For Its
Client Mellon Omnibus us Pension(纽约梅隆银行北美退休基金) 147,614 1.04 The Chase Manhattan Bank385036(大通曼哈顿银行385036帐户) 73,866 0.99
B. 日本三井财阀旗下所有的公司和品牌
1、东京芝浦电气,隶属于三井集团。公司创立于1875年7月,原名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1939年由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而成。
2、石川岛播磨重工,二战时参与建造军舰及飞行器。二战后通过并购继续壮大,2007年更名为IHI株式会社。
3、丰田汽车,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日本汽车制造公司,属于三井(Mitsui)财阀。
4、日本精工,公司本总部位于日本东京都品川区大崎一丁目,公司简称NSK。隶属于日本三井财团,日本精工成立于1916年,是日本国内第一家设计生产轴承的厂商。
5、三井造船,位于日本东京都的以造船为主的运输机械、钢构制造企业,成立于1937年(昭和12年)7月31日,三井造船亦为日本重要的军事防务供应商。
C. 有谁知道 三井住友信托银行的待遇如何
待遇挺一般的,比不过国有四大行,福利差,工作相对清闲,但企业文化恶心
D.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集团简介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主力是三井住友银行,该行是2001年4月由樱花银行和住友银行合并而成。2002年12月三井住友银行通过股份转移方式设立三井住友金融控股公司。总资产达100万亿日元的三井住友银行,系日本三井财团和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是日本第二大商业银行、世界十大商业银行之一。
三井住友金融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特点是只有个人银行业务,缺少法人业务。所以在对UFJ(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的并购案中不惜提出1:1的对等合并的条件。其目的就是要通过UFJ集团扩充法人业务、信托和证券业务。在日本的混业经营的环境下,只有多种经营才是出路。所以今后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将通过何种方式进行重组,是日本业界关注的焦点。
E. 三井的财务信息
股票信息
股票发行总数:2,500,000,000
上市流通股票数:1,725,018,515
股东数: 121,503名
主要股东:三井住友银行/ 中央三井信托银行 /三井生命保险 /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 / 日本Master Trust信托银行(The Master Trust Bank of Japan)/ 日本Trustee Services信托银行(Japan Trustee Services Bank, Ltd.)/ 大通曼哈顿银行,伦敦(The Chase Manhattan Bank, London)/道富银行和信托公司(State Street Bank and Trust Company.)
主要业务银行
三井住友银行 / 瑞穗实业银行 /三菱东京UFJ银行/ 中央三井信托银行 / 国际协力银行 (2006年3月31日数字)
F. 日本四大财团的三井财团
三井财团(Mitsui Business Group),是日本四大财阀之一。资产总额为至少36万亿日元,雇员近24万人。核心成员有24家大垄断公司,其中银行2家、保险公司2家、工矿企业15家、商社1家、大百货商店1家、房地产行业1家和运输企业2家。由这些企业组成的经理会、称为二木会,是三井财团的最高领导机构。其中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公司是财团的三大支柱企业,这三大企业的首脑人物形成最高领导核心,对外代表三井财团。除了二木会成员企业外,还有未参加二木会而参加月曜会的16家直系子公司。此外三井财团还通过贷款、持股和人事关系,控制着一批旁系公司,其中持股率超过10%的联带公司达114家。
三井财团历史
三井财团的前身是由三井家族统治的三井财阀。创始人三井八郎兵卫高利于1673年在江户(今东京)和京都开办绸缎庄,以后兼营钱庄。从18世纪20年代起开设了以经办银钱汇兑业务为主的三井兑换店,成为商业资本加高利贷资本;并同时资助封建诸侯,替德川幕府包办汇兑,作为御用特权商人而成为富商巨贾。到明治维新时,在日本明治新政权与德川幕府的争斗中,三井家族曾资助新的天皇制政府;如为政府筹集会计基金和壬辰战争的军费、发行“太政官札”、创立汇兑公司、以“为替方三井祖”名义管理官方钱财,发行“正金兑换证劵”(三井札)等。通过以上与明治维新政府的合作计划及建立深厚合作伙伴关系,在明治政权初年,三井家族将自己身份由御用特权商人转为新时代的政商,确保了自己的身份和利益不受政权更替而产生影响。1876 年(明治9年),由于在明治维新初年转到新朝廷方面,并得到明治政府的照顾把持了全国的金融业。三井家族在此时通过整合三井兑换店以及其附属金融机构及以掌握当时的官银为基础开办起自己的私营银行--三井银行;三井银行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第一家私人银行。接着三井家族又开办起三井物产公司。在1888年从政府廉价购入三池煤矿,1892年成立三井矿山公司。当时的公司负责人中上川彦次郎随即着手进行改革,撤销了原有的“大元方,以同族会议理事会为核心,确立工业、土地两大部门和银行、矿山、物产三大公司的所谓”两部三社制。”此后,财团不断扩大产业领域,进入了纺织业、采矿业和机械制造业等行业。控制了芝浦制造厂、王子造纸公司、北海道煤矿、轮船公司和钟渊纺织公司等。1909年通过成立资本达五千万日元的“三井合名会社”。1910年改组“三井合名会社”同时建立总持股公司,基本形成了近代的三井财阀体系;最终成为当时日本规模最大的财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出于战争需要,当时的政府逼切需要一家大财阀作为政府供应军需物资方面的核心和后盾;此时的三井财团看准了时势,与执政者签下了大量合作协议合约,因而在当时的军需品发展上大发横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井财阀成为最大的垄断资本集团。而在战后不断出现的本国经济危机中,通过乘机合并一大批弱小企业来扩充增强了自己的体系。到1931年(昭和6年)三井合股公司拥有资金三亿日元,直系和旁系公司达到四十个;但因购买美元事件受指责,合股公司理事长团琢磨遭暗杀。五一五事件和二·二六事件后,军部和右翼势力有所抬头并对财阀进行攻击。因此三井财阀转变方向,向公共事业捐款,且三井家族退出第一线及不再公开持股数目等等。随着战时体制的实施,三井财阀又与军部合作,向军需工业和占领地事业扩展,最后在二战前发展成为拥有151个直系、旁系和投资公司的大财阀。其中仅三井物产的营业额40年代前期便达到30亿日元。二战期间,三井财阀的核心--三井银行,兼并了日本第一银行更名为帝国银行。其经营实力很快就超过了安田银行而居财阀银行首位,使得三井垄断财阀的直属企业和旁系企业通过此次银行合并得到更加雄厚及强而有力的资金支持,得到更快发展的机会。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三井财阀的规模是三菱财阀的1.5倍、住友财阀的2倍、安田财阀的3倍左右;三井财团所属直系、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数量共达273余家,包括东芝浦电气、石川岛播磨重工、三井造船、昭和飞机、丰田汽车、日本精工等。三井集团实缴资本接近日本全国公司实缴资本总额的10%,可见该集团体系十分庞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战争结束后美国占领军对日本实行战后管制,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其中一件工具,三井财阀在此期间曾一度被政府要求进行解散。最后在政府主导执行的解散财阀行动中,三井财阀也不能幸免的被迫解体。三井财阀由于同政府关系长期较为密切,因而在解散中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更大的打击;所以在后来的复活中也因为受到某种制约而没有其他几家财阀那样快速地进行恢复和扩张,因而其当时的地位由二战前的第一财阀落到了三菱、富士、住友的后面。直到50年代初,由三井银行发起成立了月曜会,接着以促进三井物产公司的合并为目的而成立了总经理一级的五日会;一直到50年代后期,三井财阀的核心企业才走上正轨:通过重组三井银行、三井信托银行、大正海上火灾保险、三井人寿保险等4家金融机构恢复了经营活力,为集团的重新集结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三井物产公司在三菱商事公司恢复的5年之后--1959年完成了恢复工作,为集团的重新集结和发展提供了营销纽带;三井矿山虽然已风光不再,但其直系企业东京芝浦电气、石川岛播磨重工这两家濒临倒闭公司经土光敏夫治理后活力大增,东芝成为日本工业5强、石川岛成为日本工业50强之一,称雄于国际市场。为集团的重新集结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工业支撑,土光敏夫也因此而享誉世界工商业界。 到了1960年月曜会与五日会合并并改名为二木会,之后二木会逐渐成为三井财团的统筹领导机构。到50年代末,原三井财阀直系、旁系的所有公司通过加入二木会得以重新集结在一起;并全部以现代企业集团模式的新架构形式出现在政府面前,从而恢复元气成为昔日的大财团。
目前三井财团二木会的成员包括总公司及其子公司和联带公司,会员数量共达150多家。与日本其他大财团一样,三井财阀通过改革二木会重新建立了与自身有相关利益的关联性庞大产业集团。虽然三井财阀和其他财阀一样经过了解散和复活的过程,与日本其他大财团一样建立了庞大的产业集团。但是相对于三菱集团、住友集团,三井集团来说架构较为松散,在架构当中除原来持有的三井家关联企业外也包含如丰田汽车、东芝电器等独立性较强的公司。2001年,三井集团的核心企业樱花银行与住友集团的核心银行住友银行进行了合并,成立了三井住友银行;从此在金融行业诞生了新的巨无霸金融企业——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其他一些领域,原三井财阀的公司也与住友财团的公司积极展开了合并或者合作的活动。如日本最大的海运公司商船三井就是由原住友集团的大阪商船与三井财阀的三井船舶于1964年合并而成。目前其旗下产业有:樱花银行、三井物产、索尼、东芝、丰田、三洋、新王子制纸。
三井财团成功的奥秘就是凭借对产业链最上游资源类企业一般不超过10%的参股、入股作为润滑剂,取得资源品的长期价格控制优势;同时借助庞大的物流和贸易网络,把这种优势进一步巩固。这样的路径,在三井帝国的版图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复制,从核电站到鸡蛋,几乎囊括了所有能够想象的产业。也因此原因,甚少有人知道三井通过各种隐秘渠道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世界经济,尤其是与之一水之隔的中国——比如稀有功能糖产业。如果没有中国企业奋起直追,三井于7年前布下的棋局,将扼住13亿中国人未来健康食糖的咽喉。无论是农作物、矿产资源还是消费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件亦或是终端商品,在所有的生产、贸易和物流环节,三井都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将自己的下属公司以及关联企业推到台前,不断地扩大着市场、资源和疆土,谋求着利润最大化,而自己则隐藏起来,像极了“影子帝国”里的王者。 三井财团的经营策略就是如影子般站在企业背后,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本、发达的贸易体系以及占有的丰富资源,在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向着世界微观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渗透。通过化整为零隐藏于大小各类企业背后的三井帝国,事实上有着自己的一套“行动 逻辑”——资源、贸易、金融以及信息是为关键词。逐一看来,全球贸易网络、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以综合供应链管理为特征的物流体系,以及强大的信息搜集系统,正是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得以高效运转的关键所在。2007年4月,三井物产决定将核能、生物燃料等新兴能源从原有的钢铁原料/有色金属本部划出,成立新的能源本部。原有的钢铁原料/有色金属本部改名为矿产/金属资源本部,以便将精力更集中于矿产资源尤其是铁矿石的开采和交易上。日本关西大学经济政治研究所的教授小松原聪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指出:“铁矿石等原材料上游产业,是三井综合商社海外扩张的重点,这不仅表现在铁 矿及金属资源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利润,同时也支撑着整个日本钢铁业在全球的翘楚地位。”如果将三井比作帝国,那么,铁矿石就是这个帝国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而这颗明珠的诞生过程,是对三井“帝国攻略”的最好诠释。目前,全球铁矿石的开采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西以及印度等国家。 在澳大利亚24个主要铁矿中,日本企业重点投资8家,参股16家。1965年,三井物产开始投资澳大利亚的罗布河(Robe River)铁矿山。1967年,继续投资澳大利亚的纽曼(Newman)铁矿山。目前,位于西澳大利亚纽曼西北112公里处的西安吉拉斯(West Angelas)矿山和潘那沃尼加(Pannawonica)的罗布河矿山由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三井物产、新日铁、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共同拥有和开采。 根据三井物产公布的资料,目前,三井还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日本伊藤忠商社共同拥有距离Port Hedland以南353公里的MAC铁矿和距纽曼以东15公里的BHP-OB23/25铁矿;在纽曼西北90公里处的BHP-Yandi铁矿、Port Hedland以东175公里处的Goldsworthy铁矿,以及位于纽曼山的威尔巴克矿山(Mount Whaleback),也由必和必拓、三井物产以及澳大利亚CI矿产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公司共同开发。而在巴西,三井物产早在 2001年就开始介入淡水河谷对Caemi Mineracao Metalurgia(CMM)公司的收购。据白益民所著的《三井帝国启示录》一书介绍,三井物产首先从CMM创始人的孙子Frering兄弟手中买进 CMM公司60%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加上之前已经拥有的40%的股份,三井物产彻底并购CMM后,再将一半的CMM股份卖给淡水河谷,帮助后者成功控制 CMM。在合作过程中,白益民透露,三井物产不仅向淡水河谷提供产品和技术,还积极给于后者以金融援助,帮助后者扩展业务范围。双方同时还有着非常密切的人员交流。例如,三井物产派人出任淡水河谷的客户经理,率领三井物产的客户管理团队常驻巴西,在现场推进与淡水河谷开展的各项业务。2003年,三井最终 拿到了巴西Valepar S.A.公司15%的股份——这家公司正是控制淡水河谷的母公司。在印度,三井的势力同样根深蒂固。 2006年淡水河谷与德国蒂森-克虏伯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中,印度最大私营铁矿石出口商SesaGoa公司表示,该公司将把铁矿石价格上调19%,从而积极策应淡水河谷的价格谈判。原来,三井物产拥有印度Sesa Goa公司51%的股份,该公司目前年产矿石量大约900万吨,其市场多元化,覆盖日本主要的钢铁厂及欧洲大的钢厂,在中国的主要客户包括宝钢、马钢、重钢、昆钢、南钢等重要的钢铁生产商。
G. 有谁知道日本三井住友信托银行的待遇福利怎么样 发展前景如何和国内银行相比那
这个估计比较难有人能告诉你哦。有机会去面试了解下,看看工作环境和员工的工作面貌如何,能单独和员工聊聊那是最好的,或者面试完后到周边问问附近的人,这些信息比较真实。凡是都要体验后才知道,才是最真实的。祝你找到好工作。
H. 日本四大财团的住友财团
住友集团(すみともグループ)是日本最古老的企业集团之一,拥有400多年历史。早在16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四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而日益发展壮大,成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铜商,主要服务于当时日本一些极具实力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间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当时,该家族的掌门人自豪地宣称,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铜出口商。17世纪由住友政友(すみとも まさとも) 1585-1652 在京都创办的“富士屋”发祥而来。从经营铜制乐器的商号开始,元禄4年 (1691年) 到取得别子铜山的经营权,之后283年铜的生产得以持续,住友也因此不断成长。经历了明治维新混乱时期的别子铜山,在引进外国的技术和机械后生产能力得到大幅飞跃。之后在吸收西洋技术不断扩展铜生产量的同时,机械工业、石炭工业、电线制造业、林业等关连事业也相继得以开展。后发展成为以矿工业和金融业为中心的近代财团。
住友财团 - 财团历史
19世纪中叶,日本市场逐步对西方开放,住友商社也更为广泛地在冶钢及炼钢等领域发展起来。到20世纪初,住友家族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日本国第三大金融财阀。上世纪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颇具政治影响力的垄断集团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追随者,住友财团也不例外。在此期间,住友财团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显,该财团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传人已经掌握了财团股本总额的90%之多。
日本战败后,各财阀在美国的限制下纷纷解体而改组成为企业集团。随着战后财团的解体,住友旗下的企业也走上了各自独立的道路,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力也大大削弱。但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住友财团又东山再起,日益发展壮大。在不同的事业领域中发挥着作用,从那以后,住友商社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成为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及日本四大贸易商之一 。住友政友的《文殊院旨意书》作为住友的企业精神被代代传承。现在住友集团已经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企业集团之一。旗下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过去住友集团的核心系被称为“住友三大家”的是住友银行、住友金属工业、住友化学三家企业。其中,住友银行的地位最高。住友银行无论是在资金容量上,还是在收益上,都位居都市银行的前列。因此,同系统的金融机构住友信托银行、住友生命的资金能力也很强大。住友金属工业是住友集团的另一核心。以前,住友金属工业只是单纯地生产平炉的企业。此后,在川崎制铁企业迅猛发展的刺激下,与高炉生产厂家小仓制铁合并,成为铁钢流水作业生产厂。住友金属工业的进一步改造不仅提高了自身在住友集团中的地位,也相应地促使了住友集团力量的强化。住友化学是住友集团的第三大中心,在日本化学工业成长之前,住友化学只是一个肥料公司。在通产者的石油化学工业扶植计划下,引进外围技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到现今的21世纪,住友商事、住友电器工业、日本电气三家公司作为现时住友集团新的核心而被称为“住友新三大家”。住友集团现有主要的企业有20家企业名 (英文名) 业种日新电机株式会社(Nissin Electric co.,Ltd)输变电、控制、载能束应用住友化学株式会社(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化学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Sumitomo Heavy Instries, Ltd.) 机械、造船株式会社三井住友银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 金融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Sumitomo Metal Instries, Ltd.) 钢铁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非鉄金属住友商事株式会社(Sumitomo Corporation) 综合商社住友信托银行株式会社(The Sumitomo Trust & Banking Co., Ltd.) 金融住友生命保险相互会社(Sumitomo Life Insurance Co.) 生命保険住友石炭矿业株式会社(Sumitomo Coal Mining Co., Ltd.) 矿业株式会社 住友仓库(The Sumitomo Warehouse Co., Ltd.) 仓库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Sumitomo Electric Instries, Ltd.) 非鉄金属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 Co., Ltd.) 损害保险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硝子NEC(NEC Corporation) 电器机器住友不动产株式会社(Sumitomo Realty & Development Co., Ltd.) 房地产住友大阪水泥株式会社(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水泥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Sumitomo Light Metal Instries, Ltd.) 非铁金属三井住友建设株式会社(Sumitomo Mitsui Construction Co., Ltd.) 建设住友酚醛塑料株式会社(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化学住友林业株式会社(Sumitomo Forestry Co., Ltd.) 木材、住宅住友橡胶株式会社(Sumitomo Rubber Co., Ltd.) 橡胶产品白水会——作为住友集团的管理核心,由当时的住友集团领导人负责成立的总经理会议白水会是在1915年前后成立的,目前其成员已增加到二十家企业。其中住友轻金属、住友建设、住友林业等4家企业是在1977年加入的。此外,住友集团中还拥有许多准住友系统企业,以及松下电器产业、马自达、朝日啤酒等住友周边工业。这些准住友系统企业与住友周边企业的存在形成了住友集团外延膨胀作战这大特色。住友集团在日本经济中所占比例虽稍逊于三菱与三井,但集团的凝聚力空前强大,常有组织的三菱,人的三井,团结的住友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