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资管计划与信托有什么区别呢
和信托一样都是融资通道的一种,结构大致上没有区别,只不过发行主体不一样,信托由信托公司发行,资管由公募基金的子公司发行。信托公司是属于银监会监管的,而资管是属于证监会监管的。
从发行方资质和牌照优越性上面来讲:
信托公司:大部分都有十年以上的产品发行和运营经验,经过银监会数次整顿之后,仅剩下六十余家牌照,持股股东经过多年竞争,实力普遍很强。
资管公司:大部分是上年底或者今年成立的新公司,基本均由公募基金控股,股东实力也都不弱。
信托公司有多年的兑付历史,而资管公司目前产品大部分都是今年才发出,尚未有兑付历史,假如融资方无法按时还钱,抵押无法变现,公司是否会兜底为客户兑付本息,还需时间验证。
但资管的投资范围方面比信托有优势,范围限制较小,例如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目前只有8家信托公司可以开展股指期货业务,融资融券还未对信托开放,而券商资管就不存在限制或者限制相对较少。
从融资费用角度看:
据个人所了解,通过券商资管发行产品的通道费用大概在0.3%,信托在1%左右,托管费方面,券商大概是在0.1%,信托在0.2%-0.25%这个范围。这个双方都利弊参半,信托公司费用高,盈利丰厚,有足够的资金为信托项目兜底,为刚兑提供了保障。但是费用过高会导致好的项目的流失,资管通道费用相对较低,对接项目而言,更有优势,因为往往好的项目,是不愿意拿那么高的费用去融资的。但是也不排除急用钱的融资方为了更快的融到资而选择信托通道,因为就目前而言,信托通道融资速度要比资管快。
从监管层面方面来看:
这一点很多人都觉得无关紧要,但是我个人觉得恰恰相反,这个反而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尤为突出,行规跟管理者密不可分,刚兑潜规则源自于05年左右,银监会在处理金新信托,庆泰信托,伊斯兰信托等事件的基础上的表态和要求不出现单个信托产风险,自此,刚兑潜规则就逐渐形成,个人认为这跟监管层的原则是密不可分的,因为银监会监管的是银行和信托,银行业是要求绝对安全,保本的,银监会的要求基本上都是无风险,保障客户资金,而证监会监管的券商,基金向来都有着买者自负的理念,当资管产品出现风险,无法偿还客户本金的时候证监会是否也会要求资管公司类似的赔偿兑付,这个尚不得知。
从客户角度来看:
信托300万以下的名额只有50个,而资管有200个,很充裕,对小额客户来说好很多,不怎么需要考虑额度问题,同时因为通道费托管费中间费用的减少,同等融资费用的项目制作成产品,客户的收益也会相应增加。
㈡ 老总辞职,子公司出事,这家基金公司到底怎么了
提及华宸未来,估计熟悉的投资者不多,即使是在这个行业内,对其有了解的人应该也是屈指可数。最新的规模数据显示,这家成立于2012年6月20日的公募基金公司,目前仅有0.18亿的总规模,在113家基金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一。而在成立以来,华宸未来可谓命运多舛,本想借助子公司业务迅速发展,但没想到风控出现问题,连续两次“踩雷”,几乎将这家公司拖入无底深渊,至今还有投资者在四处投诉,而最新受到关注的,则是华宸未来总经理变更。也就是说,华宸未来总经理辞职了,由谁来接替,目前还不知道。这一次,对华宸未来不知算不算一劫?总经理辞职今日(3月29日),华宸未来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宣布从3月29日起由董事长于建琳担任总经理一职,公告中未涉及前总经理杨桐的去向。蓝鲸基金就董事长暂代总经理一职,询问前总经理杨桐的去向。华宸未来方面回应媒体:“前总经理杨桐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行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代任。杨桐还没有正式离职,根据相关规定,会在三个月内发布公告说明情况。”公司仅剩一只公募产品资料显示,2012年6月20日成立以来,该公司仅发行过两只基金,一只为华宸未来300(LOF),另一只为华宸增利债券。其中华宸未来300(LOF)已于2016年4月清盘。2016年5月3日,华宸未来基金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称,至2016年4月26日,华宸300(LOF)基金合同已届满三年。根据基金相关法规,以及该基金合同约定,华宸300基金(LOF)合同生效满三年后,若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则基金合同自动终止。而截至2016年4月26日日终,华宸300资产规模为0.15亿元,自动触发清盘。清盘后,华辰未来仅剩下一只基金,成立于2013年8月20日华宸增利债券。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该基金也处于濒临清盘的边缘。年报显示,华宸增利债券目前基金规模仅为0.18亿元。子公司两次踩雷2017年1月初,21世纪报报道,数位投资者反映,在2013年-2014年期间购买了华宸未来基金子公司,华宸未来资产的资管产品。该产品主要投向安徽滁州的中普城市广场建设项目。但是,项目到期后,他们才得知该项目早因资金不足近似停工。有投资人为此表示,华宸未来不与投资人协商,私自接管中普项目的管理工作,导致资管产品风险暴发。
其实,这已经是华宸未来子公司二次触雷。2014年8月份,证监会宣布,因子公司华宸未来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托淮南志高资管项目计划违约,对华宸未来公募基金公司(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处以暂停新业务3个月的处罚。故该公司在2014年8月后再没有发起过新基金。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搜一下‘自选基’,你会回来谢我。
㈢ 信托计划和资管计划有什么区别
1、信托计划一般指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简称信托计划),即由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为受益人的利益,将两个以上(含两个)委托人交付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运用或处分的资金信托业务活动。
2、资管计划一般指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顾名思义是集合客户的资产,由专业的投资者(券商/基金子公司)进行管理。它是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针对高端客户开发的理财服务创新产品,投资于产品约定的权益类或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的资产。
应答时间:2021-03-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㈣ 资产管理计划与信托计划有什么区别
资管产品与信托产品的区别:
相同点:
1.必须报备监管部门,信托是银监会监管,资管计划是证监会监管;
2.资金监管、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3.认购方式相同,项目合同、说明书等类似;
4.本质相同通道不同,都属于投融资平台,都可以横涉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产业市场等多个领域;
不同点:
1.全国只有68家信托公司,而能发行资管计划的资产管理公司多如牛毛;
2.资产管理公司投研能力强,尤其在宏观经济研究、行业研究等方面尤其突出。在这样的研究团队指引下选择可投资项目,能有效的增加对融资方的议价能力并降低投资风险;
3.信托报备银监会1次,需要募集一定规模才能成立,如果信托计划规模比较大。往往是分期发行,分期成立;资管计划要报备2次,募集开始时报备1次,募集满后验资报备1次,验资2天后成立;
4.信托计划的风控主要由信托公司来把控(具体的风控模式可以阅读本地公众号之前的历史消息,金融狗已经把信托公司的风控体系介绍过了一遍)。资管计划具有双重增信,经过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层的双重风险审核。
5.信托计划最多有50个300万以下的小额名额,小额额度稀缺。资管计划小额畅打,最多200个名额。
6.收益高,资管计划一般比信托计划高1%/年;期限短,资管计划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今后趋势:基金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是证监会提倡的金融创新结果,因监管严格、运作灵活,收益较高,小额不受限制、专业管理等优势,未来基金专项资管用来分拆信托或发起类信托产品是一种必然趋势。(毕竟信托现在6-7%的收益客户认可度在逐渐下降。)
首先,“刚性兑付”是监管层的一个态度。资管计划这样的类信托业务,他的“刚性兑付”预期并不比信托弱,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监管层面:信托业的“刚性兑付”是 银监会的一个态度,其也并没有明文规定。证监会与银监会同属于一个级别,证监会的监管风格更加稳健。银监会是总量控制,证监会是事前控制,我们通过资管计划的报备次数就可以看出, 证监会虽然放开了资管计划这样的类信托 业务,但是其仍然是审慎的监管态度,通过募集前报备,募集满后再报备一 次,证监会维持其严格的监管风格。
二、行业发展层面:资管计划由于刚开始发展,其初期的业务指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因此行业内的公司都是很谨慎的在操作业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资管计划成立,而且大部分都是“一对一的专项资管业务”。
三、基金子公司层面: 发行资管计划的公司背靠强大的股东背景,他的风险化解能力同样很强,不比信托差(主要包括产品自身的风控体系化解,大股东接盘,四大资产管理接盘,私募机构接盘,保险资金接盘等等)。还有一点,操作资管计划的这样的类信托业务团队几乎都是挖信托的人才,他的管理风格, 风控体系延续了信托行业严谨 的作风。
四、牌照层面:类信托牌照仍然很值钱,这也是为什么政策放开之后,所有基金子公司一拥而上,争抢这个牌照, 没有哪家资管公司敢于第一个打破“刚性兑付”,从而被监管层检查,甚至暂停、停止专项业务(即类信托业务)。
五、人员、业务层面:基金子公司都是通过挖掘信托行业的人才,而且都是信托业务骨干,风控骨干,中高层领导, 都是信托业中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业务水准可以说高出信托行业平均水平很多很多,他们对优质类信托项目获取,融资设计,风险把控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保障 “刚性兑付”。
信托的化解能力:信托的化解能力主要包括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大股东偿付、自有资金接盘、资金池产品过渡、 资产管理公司接盘、保险资金接盘、私募机构接盘等等。
基金子公司的化解能力同样很丰富,主要包括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大股东偿付、资产管理公司接盘、保险资金接 盘、私募机构接盘等等。只比信托少了自有资金接盘,和资金池产品过渡两个手段。
目前资管业务属于初期起步阶段,他们为了占有市场份额,推广自己的品牌,肯定会在项目风控上做的特别严格,而且未来肯定会对信托公司进行很大的冲击,瓜分信托公司的项目。
家庭理财关键是规避潜在风险,保证财产的稳步的保值增值,所以无论投资什么,一定要投资合法合规的产品。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基金子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资产规模
民生加银资产管理 2013年12月 6240亿
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21日 5055亿
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15日 4195亿
深圳市融通资本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5月 3152亿
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4月19日 2772亿
北京天地方中资产管理有限公 2013年1月 2246亿
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2245亿
兴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7月1日 2148亿
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2130亿
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1788亿
博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1726亿
鑫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2月 1695亿
北京千石创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1586亿
鹏华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1442亿
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6月 1336亿
万家共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7日 1113亿
上银瑞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1072亿
嘉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 1033亿
南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1025亿
北银丰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1017亿
华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902亿
银华财富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815亿
东方汇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9号 752亿
国投瑞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724亿
安信乾盛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581亿
银河资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5月 564亿
中铁宝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29日 548亿
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524亿
上海金元百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516亿
大成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513亿
申万菱信(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510亿
国寿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506亿
长安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11日 497亿
农银汇理(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482亿
诺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480亿
深圳中欧盛世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479亿
汇添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469亿
首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449亿
瑞元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6月14日 399亿
华安未来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371亿
上海长江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8月22日 361亿
长城嘉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355亿
富安达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342亿
上海财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6月 335亿
北京方正富邦创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324亿
上海新东吴优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297亿
深圳前海金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79亿
永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273亿
深圳新华富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4月 268亿
德邦创新资本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2月 232亿
上海兴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2月 217亿
上海兴全睿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月14日 182亿
中融(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26日 172亿
上海华富利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7月 171亿
国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26亿
深圳华润元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04年1月 120亿
国泰元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5月 114亿
中海恒信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3年7月 112亿
前海开源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2013年9月5日 107亿
富国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100亿
上海锐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99亿
深圳市红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90亿
信达新兴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80亿
上海瑞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76亿
上海富诚海富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8月 71亿
深圳华宸未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68亿
上海聚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49亿
天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41亿
北京国开泰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5月 29亿
长盛创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10亿
柏瑞爱建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4年9月 4亿
㈤ 基金公司专户和专项资产管理的区别
证监会给出的官方名称叫“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具体而言,又分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形式,一对一要求委托资产3000万以上,一对多要求委托客户数200人以下,单个客户100万以上,合计3000万以上。基金专户是指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户财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由商业银行担任资产托管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财产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专户理财类的运作方式似于私募基金,乃针对公募基金而言。专户理财有很多优势,能够为基金公司吸引更多客户。然而,如何避免过度追求业绩,如何确定业绩提成标准,如何避免利益输送,专户理财仍有不少问题需要面对。简单讲就是,专户业务投资的是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产品,而专项可以投资非标产品
PS:非标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或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
㈥ 什么是资管计划
资管计划就是资管产品,是指获得证监会批准的证券公司或者公募 基金管理公司,募集符合监管机构规定的特定客户的资金或通过担任资产管理人的形式接受特定客户的财产委托,
由资产托管人托管并交由专业资产管理人来管理, 是基金子公司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客户的资产进行投资的一种理财服务创新类的标准化金融产品。
通俗点说就是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交给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避免了因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不足而可能引起的不必要风险,同时能取得稳定收益的一款安全度较高的理财产品。
(6)华宸未来湖南信托志高集团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产品期限扩展阅读:
资管计划与传统理财产品的区别
一、发行主体
资管计划:基金子公司/证券公司
传统理财产品:商业银行自主发行
二、监管机构
资管计划:证监会
传统理财产品:银监会
三、收益率表现方式
资管计划:产品购买份额*产品单位份额净值差
传统理财产品:本金*收益率*持有时间
四、投资期限
资管计划:1-3年,客户可在每月或每季度开放期进行申购和赎回
传统理财产品:合同中注明,1个月至几年不等
五、风险
资管计划:浮动收益类产品,非保本
传统理财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本金有保障
六、参与/退出方式
资管计划:指定开放期内参与;投资人可选择全额赎回,也可选择部分赎回
传统理财产品:认购期内参与;正常运作至投资期限结束,无需进行赎回
㈦ 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各有什么区别
资管产品,是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或证券公司,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户财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由托管机构担任资产托管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财产进行投资的一种标准化金融产品。目前我国有91家公募基金,但证监会只批复了67家公募基金可以设立全资子公司做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这些在证监会网站可查询)
资管产品与信托产品的区别:
相同点:
1.必须报备监管部门,信托是银监会监管,资管计划是证监会监管;
2.资金监管、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3.认购方式相同,项目合同、说明书等类似;
4.本质相同通道不同,都属于投融资平台,都可以横涉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产业市场等多个领域;
不同点:
1.全国只有68家信托公司,而资产管理公司只有67家,牌照资源稀缺性更加明显;
2.资产管理公司投研能力强,尤其在宏观经济研究、行业研究等方面尤其突出。在这样的研究团队指引下选择可投资项目,能有效的增加对融资方的议价能力并降低投资风险;
3.信托报备银监会1次,募集满即可成立;资管计划要报备2次,募集开始时报备1次,募集满后验资报备1次,验资2天后成立;
4.资管计划具有双重增信,经过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层的双重风险审核
5.资管计划小额畅打,最多200个名额
6.收益高,资管计划一般比信托计划高1%/年;期限短,资管计划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今后趋势:基金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是证监会提倡的金融创新结果,因监管严格、运作灵活,收益较高,小额不受限制、专业管理等优势,未来基金专项资管用来分拆信托或发起类信托产品是一种必然趋势。
基金子公司专项资产计划问题答疑
1、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业务,如何理解其“刚性兑付”?
首先,“刚性兑付”是监管层的一个态度。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业务,他的“刚性兑付”预期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监管层面:信托业的“刚性兑付”是 银监会的一个态度,其也并没有明文规定。证监会与银监会同属于一个级别,证监会的监管风格更加稳健。银监会是总量控制,证监会是事前控制,我们通过基金子 公司的报备次数就可以看出, 证监会虽然放开了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 业务,但是其仍然是审慎的监管态度,通过募集前报备,募集满后再报备一 次,证监会维持其严格的监管风格。
二、行业发展层面:基金子公司由于刚开始发展,其初期的业务指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因此行业内的公司都是很谨慎的在操作业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67家基金子公司成立,而且大部分都是“一对一的专项资管业务”。
三、基金子公司层面: 基金子公司背靠强大的股东背景,他的风险化解能力同样很强,不比信托差(主要包括产品自身的风控体系化解,大股东接盘,四大资产管理接盘,私募机构接盘,保险资金接盘等等)。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业务团队几乎都是挖信托的人才,他的管理风格, 风控体系延续了信托行业严谨 的作风。
四、牌照层面:类信托牌照仍然很值钱,这也是为什么政策放开之后,所有基金子公司一拥而上,争抢这个牌照, 没有哪家基金子公司敢于第一个打破“刚性兑付”,从而被监管层检查,甚至暂停、停止专项业务(即类信托业务)。
五、人员、业务层面:基金子公司都是通过挖掘信托行业的人才,而且都是信托业务骨干,风控骨干,中高层领导, 都是信托业中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业务水准可以说高出信托行业平均水平很多很多,他们对优质类信托项目获取,融资设计,风险把控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保障 “刚性兑付”。
2.基金子公司是证监会监管,股市的起伏,公募基金的产品让股民很受伤,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产品总让人感觉风险高,怎么办?
目标客户:公募基金的认购起点是1000元,他的客户群体很大部分不是我们的高净值客户。
产品层面:中国的股市,偏股型基金很大程度上是投机,这是投资者,投机者的行为,他愿意承担高风险,获得高收益,与类信托业务有本质的区别。
对比信托:证券投资型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是不保本的,这不是基金子公司的问题,这是所投向标的和投资人风险偏好问题,与监管层、设计发行机构没 有关系。我们所指的“刚性兑付”主要指债权类集合型产品。
产品层面: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产品,无论从融资人实力、交易结构、抵质押 担保、风险控制层面都是很完善的,不是那种投机型的无法掌控,与其有本质区别。
3.基金子公司注册资本低,风险化解能力弱,他的基金子公司类信托产品的风险化解能力怎么样?
信托的化解能力:信托的化解能力主要包括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大股东偿付、自有资金接盘、资金池产品过渡、 资产管理公司接盘、保险资金接盘、私募机构接盘等等。
基金子公司的化解能力同样很丰富,主要包括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大股东偿付、资产管理公司接盘、保险资金接 盘、私募机构接盘等等。只比信托少了自有资金接盘,和资金池产品过渡两个手段。
那么我们详细讲述下少了的这两个区别:自有资金接盘,所谓的自有资金,也是大股东的注资才有的,因为基金子公司的规定注册资本2000万起,大股东可以花较少的钱提高他的资金使用效率,那么大股东为什么要增加注册资本呢?
当出现风险事件,基金子公司的大股东背景实力都非常强,都是些大型央企、中国500强,世界500强企业,不比信托弱,基金子公司的大股东的偿付实力很好。而且,为什么证监会的规定,注册门槛2000万起就可以了呢?我们觉得,这是监管层的一个态度,监管层认为在一定时间内,类信托业务还是很安全的,监管层鼓励其管理的机构做类信托业务。否则,以证监会事前控制的稳健监管风格,他是不会这样发文规定。资金池产品过渡: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业务,虽然目前未在市场上看到资金池产品,我们相信,未来一定有,因为资金池产品是体现基金子公司自主管理能力的一个表现。凭借基金子公司的业务团队,风控团队都是信托行 业内的精英,他们的资产管理能力,他们带来的经营体系,风控体系都非常强,他们也会发起资金池产品,并且依靠以往公募基金的发行募集渠道,能够迅速建立规 模庞大的资金池产品。而现在的类信托产品,期限都是一年,两年,因此,基金子公司的资金池产品经过严谨的规划 设计(现在应该还在严格规划中)适时推出问世之后,基金子公司的的主动管理能力,以及对旗下的优质类信托产品都是很好的保障。
4.基金子公司人员少,其类信托产品如何保障因其人员不足带来的风险?
人员的结构:首先,基金子公司都是通过挖掘信托行业的人才,而且都是信托业务骨干,风控骨干,中高层领导,都是信托业中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业务水准可以 说高出信托行业平均水平很多很多,他们对优质类信托项目获取,融资设计,风险把控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保障类信托产品的安全。
量化分析:其次,我们做一个量化分析,以市场上做的比较好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方正东亚信托做一个类比。 2012年,方正东亚信托的资产管理规模是千亿级别,我们按照1000亿计算, 他的员工数量是200人左右(上述数据网上可查到)。平均每个员工对应管理的资产是1000亿/200=5亿,也就是说方正东亚信托平均每个员工管理的资 产是5亿/人。而我们看基金子公司的,截止2013年上半年,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是600亿,实际开展业务是19家 公司,平均每家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是 600亿/19=32亿。每家基金子公司的人员大约数十人,我们按照平均水平20 计算,那么一家基金子公司的平均员工管理的资产数量为32亿/20=1.6亿,远远低于信托行业的平均每个员工管理的资产。人员与业务规模发展:基金子公 司成立之初,就全部是精英团队,随着业务规模的发展,其一定会建立起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团队数量。一个公司的优秀经营管理,也是保障这个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基金子公司的人员相对于其的资产管理规模,业务发展速度来讲并不少,而且可以说,比信托更加具有保障,因为他们都是精英,资产管理 能力非常强,而且平均每个基金子公司员工管理的资产同比信托还要少。
目前资管业务属于初期起步阶段,他们为了占有市场份额,推广自己的品牌,肯定会在项目风控上做的特别严格,而且未来肯定会对信托公司进行很大的冲击,瓜分信托公司的项目。
家庭理财关键是规避潜在风险,保证财产的稳步的保值增值,所以无论投资什么,一定要投资合法合规的产品。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㈧ 信托,资管计划,基金,私募基金这些有什么区别
信托、资管计划、基金、私募基金有3点不同:
一、四者的实质不同:
1、信托的实质:信托是一种理财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
2、资管计划的实质:由专业的投资者(券商/基金子公司)进行管理。它是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针对高端客户开发的理财服务创新产品,投资于产品约定的权益类或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的资产。
3、基金的实质: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现在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4、私募基金的实质: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特定目标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基金是以大众传播以外的手段招募,发起人集合非公众性多元主体的资金设立投资基金,进行证券投资。
二、四者的定位不同:
1、信托的定位: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
2、资管计划的定位: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带有一定的私募性质,它目标群多为中高端客户。券商设立的非限定性集合计划接受单个客户的资金不得低于10万元,而设立的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接受单个客户的资金不得低于5万元。
3、基金的定位:基金是大众化的理财品种,是公募产品。
4、私募基金的定位:私募基金则是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
三、四者的投资风险不同:
1、信托的投资风险:风险低,由于信托财产具有的独立性,使得信托财产在设立信托时没有法律瑕疵,在信托期内能够对抗第三方的诉讼,保证信托财产不受侵犯,从而使信托制度具有了其他经济制度所不具备的风险规避作用。
2、资管计划的投资风险:风险较低,因为资管计划具有分散风险的作用,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可投资的封闭式基金多种多样,单个客户选择面较窄,不能保证一定会有持有到期收益。
3、基金的投资风险:投资对冲基金可以增加投资组合的多样性,投资者可以以此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敞口。对冲基金经理使用特定的交易策略和工具,为的就是降低市场风险,获取风险调整收益,这与投资者期望的风险水平是一致的。
理想的对冲基金获得的收益与市场指数相对无关。虽然“对冲”是降低投资风险的一种手段,但是,和所有其他的投资一样,对冲基金无法完全避免风险。
4、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伴随着高风险。股权投资通常需要经历若干年的投资周期,而因为投资于发展期或成长期的企业,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本身有很大风险,如果被投资企业最后以破产惨淡收场,私募股权基金也可能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