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政信类信托
政信类信托是为了保障收益的有效实现,政府及其下属企业会以自身能力为基础提供一定的信用增级措施。
具体指信托公司与各级政府及其下属企业共同合作,通过单一或集合的形式发行信托产品来接受或募集资金,并将资金运用到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各类政府项目之中以获取收益。
(1)政信类信托占比扩展阅读:
从2003年开始,一批信托公司以政信类业务作为突破口摸索出了中国信托公司新的业务经营模式,形成以投融资为手段的理财方式,后来逐步派生出房地产信托、证券投资信托和工商企业类信托等多类型的信托业务。
在政信类信托业务中对目标地方政府及其下属企业的展业评估上,信托公司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分析模型和风控措施,并一直是众多信托公司最主要的业务类型和收入来源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华西新闻——长安信托:政信合作类信托产品是当前优质投资标的
❷ 政信类信托为什么安全
因为政府类信托一般都是以政府的财政预算或者政府类的应收账款作为还款的保障,政府的信用相比于企业的商业信用,更加让投资者放心,因此征信类信托还是比较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尤其是一些财政收入较多的一线,二三线城市的项目,市场销售还是非常火爆的
❸ 对比其他类信托产品,政信类信托产品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政信类信托,政信类信托指的是信托公司与各级政 府及其下属企业共同合作,通过单一或集合的形式发行信托产品来接受或募集资金,并将资金运用到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各类政 府项目之中以获取收益。为保障收益的有效实现,政 府及其下属企业会以自身能力为基础提供一定的信用增级措施。再来看它们的融资主体是不同,政信类信托是政信合作类项目:融资主题主要为地方政 府融资平台,多以地方政 府应收款质押、政 府的财政收入还款承诺,并辅以土地质押等信用增级手段,而工商企业贷款融资主体为社会上的各类工商企业、房地产信托融资主体为各类房地产企业等,各类信托的融资主体都是不相同的,那么在其中,政信类的信托产品的信誉度绝对是高出其他类的,因为在中国,政 府信用肯定是高于企业信用的,所以说政信类的信托产品的安全性很高。
❹ 政信类信托,房地产信托有什么不同
政信类是投向政府的,房地产就是投向房地产的
❺ 什么是政信信托如何判断政信信托
看门狗财富为您解答。
政信信托作为信托特色业务之一,是指信托公司与各级政府合作,各级政府的融资平台作为融资方,信托公司作为普通债权人,为政府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等提供资金支持的信托。该类信托融资方基本为各级政府融资平台或地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基本为各种基础设施,受到政府支持,包含隐形政府信用。
由于政府信用度相对更高,在全社会风险偏好下降背景下,政府业务资源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重点对象。相对其它金融机构,信托公司进入时间早,对接银行和政府资源更有优势。事实上,由于一般的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周期较长,短期很难回款,较难满足银行展期要求。但通过政信信托方式,一方面融资平台可以获得较长期限资金以用于长周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为信托公司创设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业务发展,信托公司开始自主对接项目,业务熟悉度和获取项目资源能力日益增强,信托公司在政府部门和平台公司融资中优势越发明显。
❻ 信托四大类型
信托四大类型:
一、房地产信托
目前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是建立在长效机制上的:完善保障房机制、提出房产税立法、针对不同城市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改革工业用地、提高农地增值收益等。这一系列长期制度建设将会有效抑制投机性需求,促进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房地产信托要想继续发展,应仔细分析不同城市的刚需、供求情况。另外,在保障房、工业用地改革、农地项目,以及仓储物流、工业园区等方面也需多关注。
二、基础产业信托
基础产业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因基础设施类项目要远远多过基础工业类项目,因此基础产业类信托又被叫作基础设施建设类信托,简称“基建信托”。又因所涉项目多为政府项目,且多以项目代建方对地方政府的债权作为质押,还款来源主要为政府偿还债务,相当于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政府信用担保,又被称为“政信合作”类信托,投资者认可程度很高。基础产业类信托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所有信托类别中占比趋于稳定。截至2013年末,全国基础产业信托产品5960个,业务存量规模26028.55亿元,2013年新增3917个,规模1.43万亿。
三、工商企业信托
工商企业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工商企业的信托。工商企业指生产工业产品(商品)的一般性生产型企业,提供产品(商品)流通服务的商业、贸易企业等。工商企业信托的资金用途通常为补充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其发行规模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不景气,企业融资需求萎缩,加之难以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因此工商企业收益较其他类信托低,在一段时间内,比重都不如地产和基础产业类信托。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回稳,以及政策鼓励支持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信托作为拥有“金融全牌照”的工具,通过灵活的投资方式,整合多种金融工具,大大助力了工商企业发展,尤其是融资更为困难的中小企业。
四、金融市场信托
金融市场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金融领域的信托,具体又分为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等细类。因金融市场类信托与金融市场动态息息相关,所以2010-2011年银监会出台的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相关政策,以及股市的持续低迷,都使得这两年金融市场类信托规模不大。但2012年,由于监管政策趋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银信合作业务得以快速扩张。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4年2季度末,金融市场类信托资产余额达到3.05万亿(含阳光私募基金)。
❼ 政信类信托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哪个更安全
背书主体不同
一个是地方政府、一个是银行
信用等级参照四大的评级,相差不会太大
但是关键是兑付能力也就是现金流情况,地方政府现金流和银行是没法办比的,但是信托有信托公司的隐形刚兑的。
因此个人认为前者比后者风险略高,但是大的信托发行的百强县项目由于收益会到8%/年左右,还是信托更值得投
❽ 主动管理型信托7大优势 看完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好
1. (从法律层面)
信托法明确规定,信托公司因主动管理不善导致信托亏损,信托公司是要付全责的。所以主动管理型项目在任何一类信托项目里面,它的受重视程度是最高的。
2. (从实力背景层面)
主动管理型项目的融资主体就是信托公司,股东大多都是央企,国企,地方政府或者大型的金融机构,所以信托公司作为融资主体比任何一家实体企业都更具实力,您认为这么有实力的融资方去借钱,您觉得会出问题吗?
3. (从政策引导以及发展趋势层面)
主动管理型信托项目代表信托公司真正的资产管理能力。目前信托公司产品主要分投资类(主动投资管理类信托)和融资类(以信贷为主的被动型信托管理)两类,而目前信托公司绝大部分都是融资类产品。紧缩银信合作资产规模之后,银监会是有发文要求信托公司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融资的通道,要鼓励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积极倡导信托公司加大主动管理类信托产品的开发,培育核心资产管理水平和自主理财能力。 因为要做真正的投资型资产管理公司就必须要提高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的占比,信托产品从融资类向主动管理类转变是大势所趋。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是各大信托公司彰显自身资产管理能力的产品,项目的优劣直接考验一家信托公司的品牌,口碑和市场竞争力,这才也是信托公司存在真正的意义,他们是非常重视的。
4. (从收益的实际兑现层面)
相信大家也知道,如今信托行业快速发展,信托是完全暴露在公众视野范围之内的,不仅受到银监会的大力监管,而且受到广大媒体和投资者的重点关注。超过10万亿的信托规模,确实存在个别项目出了问题,但是这些出问题的项目最后都是由信托公司本身采取风控手段实现刚性兑付了。您如果平时关注新闻的话,不难发现这些出问题的项目,基本上都是房地产信托为主。而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项目出问题,全部都是到期100%足额兑付的。因为这是信托公司的重点产品,信托公司责无旁贷。
5. (从投资策略层面)
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除了投资大陆上优质的信托计划之外,主动管理类信托项下的闲置资金可用于受让银行信贷资产、货币市场投资、银行存款等短期且具有稳定收益的投资品种。在保证信托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获得长期稳定增值。信托公司通过自主管理,建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并设置了具体的投资限制,根据不同的投资方式采用相应的风控措施,多元化投资,有效分散投资风险,采用长短期收益差价的盈利模,有效的保障了信托计划的如期兑付。
6.(从资产管理规模层面)
从2012年末的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排名来看,前五名分别是:中信信托(3341.94亿元)、中融信托(2825.33亿元)、兴业信托(2287.67亿元)、中诚信托(1772.26亿元)和平安信托(1747.28亿元)。其中排名第二的中融信托,其主动管理型资产在信托资产中占比高达30%以上。这些都是终合实力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从数据中不难发现,主动管理型信托项目已经成为主流投资方式了。
7.(从融资成本层面)
市面上的信托类型主要分几类,分别是贷款类信托,房地产类信托,主动管理类信托,政信类信托,以及股权质押类等。其中房地产类信托的融资成本是最高的,通常在16%左右。其次是贷款类信托,在15%左右,而主动管理类信托和政信类信托的融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低意味着项目的低风险,政信类信托依靠地方政府强大的政府信用,主动管理类信托依靠信托公司本身强大的实力背景和政策引导,所以市面上我们基本看不到这类信托项目出问题。
8.(从资金利用率层面)
主动管理类信托(投资类)是信托公司运用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主动找项目去投资,融资类信托项目是融资方找信托公司进行商业洽谈通过信托公司发行信托项目,信托公司只是作为一个融资通道,赚取通道费用。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的信托经理大多数都是信托公司的财务总监,或者是副总裁,而且通常会邀请投资界的权威作为投资顾问。
❾ 信托产品可靠吗
我是信托者,聚焦信托!
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刚性兑付逐渐打破,之前投资者选择信托投资所依赖的法宝逐渐失去效力。从这个角度考虑,信托的靠谱与否是值得投资者重新审视的。盲目依赖“过去”,投资人一定会吃亏。
目前信托行业资管规模20万亿元,行业不良率在1.5%(同期银行理财不良率在1.7%(银行理财资管远超信托)),出现单体机构风险的机构有5家。
信托的相对靠谱如何体现呢??
三个维度去剖析:
一,信托行业层面:
从我国1979年成立第一家信托机构(现今的中信信托——行业龙头)算起,信托行业已经发展了40多年时间(与改革开放同龄),正是这40多年的行业发展和沉淀,一共6轮行业整顿使的上千家信托公司,一步步、一层层筛选至今日的68家信托公司,目前信托行业正在经历第7轮整顿,第69家信托公司或许将会来临,而5家单体机构风险的信托公司在这一轮种也会有新的“命运启示”,2007年银保监会明确不再增发信托牌照,单张信托牌照价值百亿,加之信托机构在国内是唯一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体市场的金融机构,号称万金油,信托机构实控人或许会易主,但信托机构主体一定会仍旧存在,只不过时不时改头换面,争取最佳方式“面世”。
更有一法三规:《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使得信托行业在健康、有序的法律框架下发展(类似网贷P2P行业今日已经消亡),另有中国信登、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在结构功能上辅助、完善整个信托行业。
二,信托公司层面
股东实力强大——各家机构股东情况,见图所示
一言概之,非富即贵。
在信托业务发展、资源禀赋上,信托公司股东实力雄厚,都大有裨益。
三,信托项目层面
信托项目期限12个月-36个月,以18个月-24个月居多,期限不长而且资金量巨大,少则亿元多则百亿元,经过几十年的行业沉淀,信托资金投向多半为国内的成熟行业、领域。
按资金投向可划分为房地产信托、政府基建信托、工商企业信托、金融类信托
仅以房地产信托为例,过去十年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而该类信托项目也是最受信托投资者的喜爱,风控措施完备:有实物抵押,如土地、在建工程;房企实际控制人担保、应收账款质押等等以确保项目如期兑付,而且收益在年化7—12%,市场上也是有口皆碑。
以上!!!
如有收获,感谢点个赞、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❿ 政信信托类和资管类的产品目前有没有没兑付的
政信类信托和资管未兑付的情况极少。因为在中国,政府超强的公信力。还有一点是政府可以做债务置换。把要到期的债务置换到几年以后再还。而且随着地区的发展。地方政府每年的GDP增长,经济增速如果保持稳定的话。不存在过高赤字的情况。所以政信类信托和资管还是非常安全的。
但是在选择具体项目的时候还是要参考当地的经济实力,地域,一般预算收入等等。
总体来说有几个原则:
东部发达地区要比西部偏远地区要好。毕竟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还款能力也强,但是收益相对来说就要低一些。
行政划分等级越高越好。一个县的融资政信信托和一个市的政信信托项目。如果其他方面差别不会很大的话。肯定首选市级信托项目。
财政收入越高越好。借钱给有钱人总比借钱给一个穷人要放心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