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银杏是什么植物 水杉又是什么植物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为落叶大乔木。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外种皮肉质,被白粉,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
水杉,裸子植物杉科。落叶乔木,小枝对生,下垂。叶线形,交互对生,假二列成羽状复叶状,长1-1.7厘米,下面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球果下垂,近球形,微具4棱,长1.8-2.5厘米,有长柄;种鳞木质,盾形,每种鳞具5~9种子,种子扁平,周围具窄翅。
(1)中铁信托银杏1941扩展阅读
银杏为速生珍贵的用材树种,边材淡黄色,心材淡黄褐色,结构细,质轻软,富弹性,易加工,有光泽,比重0.45-0.48,不易开裂,不反挠,为优良木材,供建筑、家具、室内装饰、雕刻、绘图版等用。
水杉是“活化石”树种,是秋叶观赏树种。在园林中最适于列植,也可丛植、片植,可用于堤岸、湖滨、池畔、庭院等绿化,也可盆栽,也可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还可栽于建筑物前或用作行道树。水杉对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㈡ 银杏叶的药用成分是怎样发现的
长期以来,从银杏的长寿特点及其悠久的起源历史出发,许多人认定它富含抗菌物质。除了利用银杏外种皮制作土农药外,也对银杏叶的提取物做了大量研究。研究肯定,银杏叶的水煎液对金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而银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可用于制造扩张血管的有效药物。
目前已知的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内,有黄酮类物质35种。最初把银杏叶素、异银杏叶素等双黄酮类物质看作有效成分。60年代的药典内,一直将它们作为重要的药物有效成分。
这些成分是1932年古川周二首次从银杏叶里提取的。1941年,中泽浩一又成功地分离出了银杏黄素,并确定了它的分子式为C32H22010。以后,Barker等人又用逆流分配法,从银杏黄素的混合物里,分离出了三种双黄酮,除银杏黄素(ginkgetin)外,还有异银杏黄素(isoginkgetin)和白果黄素(bilobetin,又名去甲基银杏双黄酮),并于1959年分别提出了假定的结构式,不久,中泽浩一经过人工合成,完全确认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式。
70年代以后,深入的研究表明,双黄酮并不是主要有效药用成分。而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及其甙类,才是真正活性成分,同时发现,这些物质还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效果才最明显。银杏叶提取物内还有另一类物质,即内酯类物质,在治疗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内酯类物质与黄酮类物质也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成分的作用。有人做了数百次试验,采用第761号的比例试验,才取得了最好的结果,于是“银杏叶提取物761”(即GBE761)就成了用于制造药物的标准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内酯A∶B∶C=2∶2∶1取名为BN52063,则成了国际上最早进入临床试验的PAF拮抗剂,在防治哮喘和血栓形成方面,首先取得了突破性疗效。
现在用于制造药物的标准银杏叶提取物内,黄酮类物质总含量为44.0%,黄酮甙类物质含量为24.0%,内酯类物质含量为6.0%。三类黄酮类物质的大体比例是3∶2.6∶1。内酯类物质内,白果内酯与银杏内酯的含量大体相等,而银杏内酯内,A、B、C三类一般以1∶2∶1的比例出现,银杏内酯J的峰线往往与白果内酯相重叠。
到目前为止,对于银杏叶内各种成分的药理作用大多都做过试验。因为各种物质都有特殊作用,所以正在研究各种实用的新药。但是,大量试验证明:按照银杏提取物761的标准配制成的药物,治疗效果最稳定。这就是为什么目前由银杏叶提取物制造的多种药剂都采用GBE761标准的原因。
㈢ 银杏树和什么被誉为我国植物界的国宝
水杉,裸子植物杉科,落叶乔木,,都属于世界的孑遗植物,与银杏同一时期出现在地球上。在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约有6~7种,过去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谋道溪(今称磨刀溪)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据近年调查,重庆万州、重庆石柱县、湖北利川和湖南龙山、桑植均发现300余年的巨树。由于其适应性极强,现在已成为我国黄河以南地区主要的绿化树种。
其它的还有:
桫椤(suoluo),木本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既是观赏植物又是经济树种,是一种高淀粉含量的植物,产于我国南方诸省;
银杉 ,松科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的孑遗树种;树史达一千万年以上,在第三纪晚期的冰川活动中几乎灭绝,仅在地处低纬度的我国西南残存。五十年代被发现;
珙桐(gongtong),珙桐科落叶乔木,为驰名世界的观赏树种,由于其花宛如栖息的鸽子,因此又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珙桐成活率低,很难移植,因此目前处于日益减少的趋势;
金花茶,山茶科小乔木,为我国最珍贵的观赏植物之一。它不仅有绚丽悦目的花朵,其叶还是高级茶料并能入药。仅产于广西昌宁、东兴两地,目前尚不可移植;
人参,人参是名贵药材,是我国八种重点保护植物中唯一的草木植物。仅产于我国东北和朝鲜北部,栽植技术要求高,是有名的经济植物;
秃杉,杉科常绿大乔木,是我国最有名的建材树种之一,其木质轻软致密,纹理顺直,产于云南、贵州等地及缅甸北部,但稀少罕见;
望天树,望天树是常绿大乔木。顾名思义,它有望天之功,树高可达七十余米,是世界上最好的船舶、车辆用材的树种,独产于我国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
以上被称为我国的八大国宝植物。
㈣ 学了课文我知道银杏和水杉都是最古老的树种科学家们把他们称之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我通过什么方式还知道什么
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外种皮肉质,被白粉,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1]
银杏树的种子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价值。
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一年生的长枝淡褐黄色,二年生以上变为灰色,并有细纵裂纹;短枝密被叶痕,黑灰色,短枝上亦可长出长枝;冬芽黄褐色,常为卵圆形,先端钝尖。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柄长3-10(多为5~8)厘米,幼树及萌生枝上的叶常较而深裂(叶片长达13厘米,宽15厘米),有时裂片再分裂(这与较原始的化石种类之叶相似),叶在一年生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3-8叶呈簇生状,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
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雄球花葇荑花序状,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药常2个,长椭圆形,药室纵裂,药隔不发;雌球花具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5叉或不分叉,每叉顶生一盘状珠座,胚珠着生其上,通常仅一个叉端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内媒传粉。它的雄花花粉萌发时仅产生两个有纤毛会游动的精子。
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5-3.5厘米,径为2厘米,中种皮骨质,白色,常具2(稀3)纵棱;内种皮膜质。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外被白粉,有臭叶;中处皮白色,骨质,具2-3条纵脊;内种皮膜质,淡红褐色;胚乳肉质,味甘略苦;子叶2枚,稀3枚,发芽时不出土,初生叶2-5片,宽条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微凹,第4或第5片起之后生叶扇形,先端具一深裂及不规则的波状缺刻,叶柄长0.9-2.5厘米;有主根。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㈤ 银杏水杉活化石什么意思
因为银杏和水杉都是数万年前就存在的植物,所谓被称为活化石。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
至50万年前,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的保存下来。银杏分布大都属于人工栽培区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国、法国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毫无疑问,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水杉属在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约有6~7种,过去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利川谋道镇(当时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据近年调查,重庆万州、重庆石柱县、湖北利川和湖南龙山、桑植均发现300余年的巨树。
(5)中铁信托银杏1941扩展阅读:
园林价值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叶形古雅,寿命绵长。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
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
水杉是“活化石”树种,是秋叶观赏树种。在园林中最适于列植,也可丛植、片植,可用于堤岸、湖滨、池畔、庭院等绿化,也可盆栽,也可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还可栽于建筑物前或用作行道树。水杉对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㈥ 银杏水杉为什么叫活化石
因为银杏和水杉都是数万年前的植物,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与它们同期的动植物早就灭绝了,所以它们也是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
水杉属在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约有6~7种,过去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利川谋道镇(当时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据近年调查,重庆万州、重庆石柱县、湖北利川和湖南龙山、桑植均发现300余年的巨树。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的保存下来。
(6)中铁信托银杏1941扩展阅读:
1、水杉的生长习性
喜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冬季有雪而不严寒,并且产地年平均温度在13℃,极端最低温-8℃,极端最高温24℃左右,无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紫色土或冲积土,pH值4.5~5.5。
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耐寒性强,耐水湿能力强,在轻盐碱地可以生长为喜光性树种,根系发达,生长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长期积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缓慢,树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纵棱。
2、银杏的生长习性
银杏为喜光树种,深根性,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较宽,能在高温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区生长,但生长缓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盐碱土及过湿的土壤。
以生于海拔1000(云南1500-2000)米以下,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最好的地区和平共处在土壤瘠薄干燥、多石山坡过度潮湿的地方均不晚成活或生长不良。
㈦ 银杏树 大熊猫 松树 水杉哪个不是活化石
松树不是活化石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曾是仅遗存于我国的珍稀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水杉属在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约有6~7种,过去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利川谋道镇(当时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
㈧ 银杏和水杉哪个树种更古老
首先:
时代先后顺序大概如下——
太古代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其次:参考文献如下——
银杏(Ginkgo Liloba L.)俗称白果,公孙树。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与动物界的恐龙一样称王称霸于世,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唯有我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目前,浙江天目山,湖北大别山、神农架等地都有野生、半野生状态的银杏群落。毫无疑问,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入的。
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远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并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本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树龄约400余年。后在湖北利川县水杉坝与小河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林,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兜。随后,又相继在四川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
由此看出银杏是石炭纪时期,水杉是白垩纪时期
总结:
银杏比水杉古老
㈨ 为什么说银衫.水杉.银杏等植物是"活化石"植物
化石是没有生命的,可是,在生物界却存在着活的化石。原来在地质历史时期,许多动植物类群曾经繁盛一时,后来由于自然环境发生变化,这些类群中的绝大多数种类都灭绝了,成了化石,剩下来的个别种类,只是在局部地域得以保持下来,一直活到今天。
这里说的是活化石植物。在我国,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有银杏、水杉、银杉、水松、台湾杉、金钱松等。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是植物界的"明星",地球上的子遗植物。
银杏是落叶乔木,高约40米,枝开展上升,长枝上另生短枝,短枝上簇生叶子。叶形像扇子,也像鸭掌,顶端中央常二裂。夏天,树冠张开像华盖,翠绿光润;秋天,绿叶变黄,另是一番景色。银杏雌树花落后结成枣子大小的种子,初时青色,熟时变黄,累累满挂。
银杏是古老的较原始的裸子植物。远在2.7亿年前石炭纪末期,银杏已开始生发,到侏罗纪时已处于极盛时期,遍布全球。到了白垩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巨变,适应性更强的被子植物出现,银杏就趋向衰退了。到了第四纪,由于气候巨变,冰川的侵袭,银杏在欧洲、北美洲全部绝了迹,亚洲大陆也濒于绝种。
水杉是杉科乔木,叶形和落叶习性与水松相似,但水松球果上的果鳞是覆瓦状排列的,而水杉的果鳞是交互对生的,同相科植物相似。水杉在白垩纪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后来也曾广泛地分布在北半球。到了第四纪,在巨大的冰川影响下,它被毁灭了,成为化石植物,终于退出生物界的舞台。这种植物化石在中国东北和库页岛上曾相继被发现,科学家们断言,这种植物已经在地球上绝迹了。
1941年,我国植物学工作者第一次在四川省万县磨刀溪发现了一株奇树,后来又发现了更多的树木。经过研究鉴定,定名为水杉,是"活的化石",成了20世纪植物学上的一项重大事件,轰动了世界。
水衫高30-40米,主干挺拔,倒枝横伸,交替着生主干,下长上短,层层舒展,宛如尖塔。线形而扁平的叶子,分左右两侧着生在小枝上,叶子随季节而改变颜色,春季嫩绿,夏季黛绿,秋季金黄,冬季转红,然后凋落。水杉是速生的用材树,又是风景林,既耐严寒,又不怕高温,现在,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栽种水杉成功。
水杉被发现以后不久,我国植物学家又发现了另一种珍贵的活化五--银杉,它被誉为"林海里的珍珠"。
1954年,我国植物学工作者在广西龙胜花坪林区,发现它是一个天然的绿色宝库,采集到了特有植物80多种,并发现了一种特有树种,经鉴定它是松科常绿大乔木,是松科植物中的一个新属,是新发现的松杉类植物的特有种,加上它那银白色的树冠,就取名为银杉,用"华夏"作银杉的拉丁属名,用"银色的叶"作为银杉的拉丁种名。
银杉分布在1600-2000米的山顶或悬崖上,适宜在向阳、温暖、多雾的气候和石灰岩结构的山地黄壤上生长。银杉树干挺直,分枝平展,刚健秀丽,仪态高雅。暗绿色的线形叶,叶下面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微风吹拂,枝叶飘荡,银光闪闪,美丽动人。
银杉在第三纪时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欧大陆。法国。俄罗斯等地曾多次发现渐新世、第三纪沉积层中的银杉花粉和球果化石。到了第四纪,冰川覆盖了北半球,许多植物遭到浩劫,相继死亡,银杉也濒于绝迹。
银杏、水杉和银杉等植物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成为活的化石植物呢?原来,银杏的残存地浙江西天目山深谷,水杉的残存地川鄂边境的磨刀溪,银杉的残存地广西龙胜花坪林区、四川南充金佛山等地,都位于中国南部的低纬度区,地形复杂,阻挡着冰川的袭击,而中国的冰川比较零星,大多是山麓冰川,加上河谷地区受到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冰川活动被限制在局部地区。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了这些古老植物的避难所,它们得以保存下来。
㈩ 银杏水杉为什么叫活化石
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与它们同期的动植物早就灭绝了,所以它们也是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
银杏树的种子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价值。
水杉属在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约有6~7种,过去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利川谋道镇(当时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据近年调查,重庆万州、重庆石柱县、湖北利川和湖南龙山、桑植均发现300余年的巨树。
(10)中铁信托银杏1941扩展阅读:
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
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外种皮肉质,被白粉,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
水杉(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Hu & W. C. Cheng):裸子植物柏科。落叶乔木,小枝对生,下垂。叶线形,交互对生,假二列成羽状复叶状,长1-1.7厘米,下面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球果下垂,近球形,微具4棱,长1.8-2.5厘米,有长柄;种鳞木质,盾形,每种鳞具5~9种子,种子扁平,周围具窄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