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拿83吨假黄金骗11家顶级金融机构200亿是什么事件
拿83吨假黄金骗11家顶级机构的是21家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贾志宏,背景强大的他却拿黄铜合金的“黄金”骗了11家的机构,毋庸置疑,这无疑就是一件故意诈骗事件,是什么目的让他能有胆量做出这么胆大包天的事情?这背后是否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难道是就像电视剧中的坏人一样对钱的魅力无穷尽吗?
回归到这件事情上,83吨黄金不是小数目,贾志宏没有完善了自己的事情还把11家机构拉下水,这个大型故意诈骗事件后续最终会怎么解决,还是要看贾志宏这个主要责任人怎么处理。
❷ 假黄金骗贷案涉事银行被罚多少万元
一起横跨豫陕两省涉及19家银行190亿元贷款的假黄金骗贷大案被银监会曝光。昨天,银监会披露,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陈述申辩意见复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陕西、河南银监局依法查处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案件,对两地涉及该案的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款5250万元,并处罚104名责任人。
河南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工商银行河南三门峡灵宝支行处以罚款250万元,对该支行及工商银行三门峡分行9名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其中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职资格,对4名高管分别给予警告。同时,责令工商银行对省、市、县三级分支机构48名责任人给予了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❸ 灵宝假黄金诈骗案 被他们诱骗借用我们的身份证在银行贷款 现在导致呆帐怎么办
灵宝假黄金诈骗案 被他们诱骗借用我们的身份证在银行贷款 现在导致呆帐怎么办,去法院起诉
❹ 金凰珠宝80吨假黄金造假案曝光,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最后的真相就是人已经没有道德可言了,为了造假,为了挣钱,完全没有了自己的良心。所以现在买珠宝一定要去老牌子正规的店去买,别贪图便宜。
❺ 被假黄金骗了10个亿,为何保险公司拒赔呢
根据保险公司的解释,正是因为该公司以虚假黄金来投保,而这不符合保险合同的要求,所以保险公司有权撤销,解除合同,也就是说债主们无法通过保险公司来寻求赔偿。目前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裁定,裁定书表示,驳回了中国人保集团的上诉,并维持了人保赔偿长安信托8.21亿元的一审裁定,至此事情告一段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判定并未涉及假黄金案件,这也意味着此次判定只是人保与信托之间。
同时,通过这件事也暴露出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黄金入库之前是否做了检验,信托公司的相关流程也存在一些疏忽,这些都是导致金凰珠宝公司“瞒天过海”的基础,如果当时信托公司更加谨慎一些,或许就没有了以后的麻烦,所以也警示我们,无论是合作还是托付,都要小心谨慎。
❻ 83吨“假黄金案”迷局:入库有录像,谁在造假
武汉金凰珠宝老板贾志宏一句 “别了”,留下涉事信托、银行、保险公司多方纠结。目前,200亿元假黄金骗局仍未揭开迷局。
《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报道了83吨“假金案”之谜。黄金珠宝是中国最大的黄金珠宝制造商之一,在纳斯达克上市。该公司利用假黄金作为抵押品,向十多家信托金融机构借入近200亿元人民币。黄金珠宝多次通过“黄金质押政策”从信托等金融机构获得200亿元融资。目前,仍有160亿未偿融资,涉及十余家金融机构。与这160亿美元融资相对应的承诺目标是重达83吨的金条。
贾志宏对信托机构鉴定结果矢口否认,称“黄金是早年收购的一批老人民银行金子,成色不太好” ,否认黄金有人为造假可能性。暂时造假黄金的始作俑者还是没有确定。
❼ 如何看待金凰假黄金的案件呢
对于武汉金凰假黄金事件大家如何看呢?从这件事发生开始,市场从未停止对它的议论。没有人会想到黄金也能造假,所以这件事一发生就如同惊雷一般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型波动。
希望金融从业者要学会严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用责任感来弘扬金融事业,杜绝类似风险再次发生!
❽ 83吨假黄金骗多家机构200亿,这样打劫银行的见过吗
贾志宏,让我们惊了,一招点铜成金”,瞒天过海。由贾志宏的“金凰珠宝 ”用83吨假黄金做抵押,从十多家信托公司套取了近200亿元的借款,骗过了银行、保险、信托这些大牌金融机构!这次事件之所以会被揭晓,还得从今年2月份东莞信托向法院申请对金凰珠宝抵押品——83吨黄金展开清算,因后者2019年底信贷逾期兑付。在对质押的黄金进行检测之后,发现金条的表面是黄金,内部是铜合金。也就是说,贾志宏用83吨铜合金质押。拿到了多家机构资金累计200亿。
大规模造假必定会受到处罚,金凰珠宝妄图通过造假的方式让企业公司发展起来,无疑是在建造空中阁楼,总有倒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