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南财经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金融工程系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成立于2001年,现有专业教师16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10位是从美国名校学成归国的海外博士。目前教授2人,副教授13人,讲师1 人。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合理、学科搭配科学,教学水平高,学术研究能力强。金融工程系从2002年招收金融工程本科学生,是全国首批设立金融工程专业的5所高校之一。十多年来,培养了近千名金融工程人才。其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好评。
B. 北京信托公司一般都怎么进呢我是学金融的,毕业不到一年,现在想在北京找个信托行业的公司,可本科学历
很难,我个人做信托和基金行业,实话告诉你,我在信托行业有一段时间了,基本都是研究生起步,博士生占有一部分,本科学历除非你能力特别强,不然根本进不去,而且信托公司现在人员很少,薪资很高,所以对人员的能力要求特别严格,现在正好金融市场不太好,大部分信托行业的项目有部分延期,为了加强流动性,所以可能会降低一些要求,但是起投金额300万的高净值客户,你需要自己去寻找,不然真的很难干得下去。而且你没有自己的资源,靠本科学历进去太难了,或者你有过基金等从业经验,有服务高净值客户的经历,除非排名靠后的信托公司,不然你是进不去的,而且你从事的金融行业不能有金融失误,比如你做基金,延期了,你是不能进入信托行业的,因为信托大部分都是国家政府全资或者大股东,调查的方面会很多,而且信托现在全国只有68家,之后也不会再增加,圈子很小,所以最好要慎重,不要一下子就去大的信托,比如中信信托,平安信托之类的,如果没成功,其他信托公司基本很难要,毕竟谁都不想要别人不要的,话不好听,但是事实。
C. 听说外资投行收人不看专业看学校,那么信托呢,基金公司呢(最好把国内外的比较下)
投行应该说既看学校也看专业,国内外大行都是,如果是ibd基本就集中在金融和会计等几个相关专业。名校非相关专业也有进去的,相比之下,名校比专业重要一点,但仅是一点点,很多进去都是机缘巧合,不可复制。
国外信托是一种融资方式,国内因为信托需要牌照才成为一个行业的,如果你是要出去读,建议不用考虑信托,一是国外没有传统意义的信托,都是reits这样,信托是个壳,装的什么资产不一定,要的是对交易品种熟悉,对信托模式熟悉只能做后台。国内信托行情马上就会过去,而且信托起点低,去了大行再回来是一样的。
基金这方面,国内工具较少,市场不成熟,去国内基金学理工科再学个会计比较容易,做宏观研究的,海龟经济学也是有的,不过宏观的硕士稍微差点,最好博士,另外买方的宏观研究不适合应届生。国外基金,mutual fund 国内留学生去的的不多,无论是行研还是宏观,背景差异大没法做。quant国内去的还是有的,但是business 和economics肯定不能胜任。统计的、金工的、计量的博士比较好。
结论是,business 和 econ都不适合上述地方,前十可以争取一下,30没啥意思。business太水,去咨询可能可以,金融很难混。econ本身就不适合业内做,很多targetschool锁定的不是学校,而是学院甚至专业甚至项目。建议找工作还是金融和会计,不要为了出国而出国,也不要为了名气而出国。
D. 如何申请出国读博
1、语言首先出国的第一关当然是语言了。所申请的学校在招生简章上都会有最低语言要求。英联邦国家一般要求雅思,美国则要求GRE、托福。博士的雅思要求一般都是6.5以上,GRE则一般在2400以上。
2、准备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申请者一般需要提供3封英文的推荐信。也有的学校只要求提供2封即可。推荐信一般由系主任、专业导师来写,最好是能够拿到校长或者具备高级学术职称或在学术界较有影响的导师来写,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3、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和文章(Essay)个人陈述是影响录取的重要文件。个人陈述能体现一个学生的素养,最多两页,你可以通过文字来向你的导师反应自己的能力。
4、个人简历(Resume)个人简历不管是在求职还是求学中都是很重要的,招生办老师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你的所有实践信息。好的简历对于申请来说尤为重要。
(4)招生博士信托方向扩展阅读:
1、对留学意向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学术水平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
2、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外学校的情况,包括历史、学费、学制、专业、师资配备、教学设施、学术地位、学生人数等,要特别注意该校国际学生有多少,其中有多少中国学生在读。此外,还要落实该学校颁发的文凭是否受到我国的承认。
3、该学校的住宿、交通、医疗保险情况如何。
4、该学校在中国是否有授权代理招生的留学中介公司。
5、留学签证情况。
6、该国政府是否允许留学生合法打工。
7、本专业在该国的就业情况。
8、毕业之后可否移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出国留学
E. 工科女硕想考金融博士
跨专业报考金融学有优势吗?
虽然现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水涨船高。金融招聘会上,学历的要求仍然很高,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要海归。
除了学历要求之外,银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情况是银行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读了金融学,将来做什么?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怎样选择和自己发展相符的专业方向呢?
1、职业导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你准备从事基金类工作,报金融工程方向比较好;如果你想到保险公司工作当然要选择保险方向。
2、学校导向
首先,报考时尽量选择名校。现在金融行业都有“名校情结”,企业在选择学生时,比较看重学生就读的院校,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比较知名的,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已经在企业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其次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你所报考的院校。最好是选择传统上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的学校,比如一些著名财经类专业院校,如上财、中财,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比如复旦、南开。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
第三,学校的地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你所要报考的院校,应该在你未来准备发展的地区或附近。因为学校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你毕业之后会方便你到该地区择业。比如考上海的学校就把目标定在上海发展。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看,其金融人才都在30万人以上,而目前上海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在10万人左右,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人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更是短缺。
3、专业导向
既然你准备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发展目标呢?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担任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年薪已经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
F. 港科大有私人银行或相近方向的博士点吗
港科大,
当然有私人银行或相近方向的博士点,
如金融学。
相关信息,
可询问学校管理当局。
只要努力付出过,
就会有收获。
G. 保险法方向博士生导师
法学的前景确实是法硕不能比的。
吉大的法学很强,考吉大的法学竞争必然是激烈的;而且因为不考数学,法学、法硕考的人都很多。
你的性格文静,本身就不适合从事律师行业。而且中国的律师不像外国的律师地位高薪酬高,我们国家的律师对已经判好的案子改变不了什么。
民商法和经济法相对于你的专业来说考研的难度是差不多的,看自己的兴趣和了解再决定吧。
另外,下面是吉大法学院资料:
1.历史沿革
吉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学科历史悠久,始于上世纪50年代左右,70年代中期就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在陈国柱教授、李忠芳教授、王忠教授、龙斯荣教授、苏惠祥教授、王卫东教授等前辈民商法学者的开创与引导下,目前本学科已形成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发展潜力巨大的学术梯队。1978年以后,我院在全国首批获得民商法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此为契机,在以徐卫东教授为带头人的民商法学学科在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学科基本情况
吉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科是国内较有影响的学科,含有硕士点和博士点,招收民法学、商法学、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和知识产权法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本学科梯队完整,梯队结构合理,共有29名专业研究人员,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3名、讲师15名、助教1名。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7人,博士后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10人。2006年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评价等级表显示,我校民商法学在国内排名第五。本学科建设中,注重选派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近年来,多名教师到美国杜克大学、天普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日本的札幌大学、西南学院大学、早稻田大学、北海道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
1、比较民法研究方向,带头人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马新彦教授。
学术梯队为孙学致副教授、孙良国讲师、李国强讲师,本方向以英美法制度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致力于解决中国民法问题。代表性研究成果为《美国财产法与判例研究》(法律出版社)、《一物二买的防范与救济》(《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罗马法所有权理论的当代发展》(《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财产法研究方向,带头人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博士生导师李建华教授。学术梯队为蔡立东教授、赵军副教授、李昕讲师、杨代雄讲师、张丹丹讲师。
研究特色为利用我国的本土资源,通过理论化、体系化解决我国的财产法问题。代表性研究成果是《民法总论》(吉林大学出版社)、《公司自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论私法自治与我国民法典》(《法制与社会发展》)。
3、民法基础理论和民法哲学方向,带头人为博士生导师彭诚信教授。
学术梯队为李洪祥副教授、曹险峰讲师、霍海红讲师。该方向的特色在于基于又超越于制度设计,从历史发展、理论梳理等视角进行分析。代表性成果为《主体性与私权制度研究——以财产、契约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财产理论》(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物权法专题初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民法总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上、下)(《法律科学》2000年第1-2期)、《民事责任现代归责原则的确立》(《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2期)等。
4、保险法学方向简介
学术带头人: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法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博士生导师徐卫东教授
学术团队:傅穹教授、韦经建教授、刘雅君教授、周晓红副教授、高宇讲师、潘红艳讲师、齐明讲师等。
主要研究保险合同法基础理论、财产保险合同法、人身保险合同法、保险组织法以及保险监管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从保险法的应然存在、实然存在和社会事实等不同视角研究其变动和发展。本专业在国内较早地开设了保险法学的研究方向以及正式将保险法学列入本科教学计划。徐卫东教授编写的《保险法》是国内最早地系统研究保险法的专门著作之一。保险法学在我国同类科学研究中具有鲜明特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票据法学方向
学术带头人: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赵新华教授
学术团队:于莹教授、冯彦君教授、王彦明教授、王艳梅讲师、邢丹讲师等
主要研究内容是票据法理论与实务、外国票据法、国际票据法等,本学科力图将理论结合实践,揭示票据法的基本理念与特有思维方式,并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票据法立法和理论研究的进步。该研究方向早在1988年开始就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票据法研究的重镇。赵新华教授撰写的票据法相关论著,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屡获省部级奖项。其中《票据法问题研究》2004年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为研究生教学用书。
6、证券法学方向
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于莹教授
学术团队:蔡立东教授、赵惊涛教授、胡晓静讲师、杨光讲师、祝杰讲师等。
证券法是调整和规范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法律。证券法方向的教学科研人员先后对证券欺诈的法律控制、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证券监管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该方向的科研人员一方面继续针对传统证券法领域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开展证券法与票据法、信托法等其他部门法的交叉研究。该方向学术带头人于莹教授,是早期涉足证券法研究的学者之一,曾赴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在该领域主持和参加教育部、司法部等科研项目3项、代表性论著包括《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内幕交易法律监管的正当性分析》、《证券市场与诚实信用原则》等,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H. 本人是计算机专业,现在读研一,想考经济或金融方向的博士,请问这个是否可行
十分可行
跨专业报考金融学有优势吗?
虽然现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水涨船高。金融招聘会上,学历的要求仍然很高,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要海归。
除了学历要求之外,银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情况是银行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读了金融学,将来做什么?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怎样选择和自己发展相符的专业方向呢?
1、职业导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你准备从事基金类工作,报金融工程方向比较好;如果你想到保险公司工作当然要选择保险方向。
2、学校导向
首先,报考时尽量选择名校。现在金融行业都有“名校情结”,企业在选择学生时,比较看重学生就读的院校,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比较知名的,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已经在企业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其次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你所报考的院校。最好是选择传统上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的学校,比如一些著名财经类专业院校,如上财、中财,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比如复旦、南开。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
第三,学校的地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你所要报考的院校,应该在你未来准备发展的地区或附近。因为学校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你毕业之后会方便你到该地区择业。比如考上海的学校就把目标定在上海发展。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看,其金融人才都在30万人以上,而目前上海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在10万人左右,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人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更是短缺。
3、专业导向
既然你准备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发展目标呢?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担任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年薪已经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
I. 金融博士就业主要去向
--转载
1楼 [原创]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通常有这样几种去向:
一、商业银行 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二、证券公司 含基金管理公司
三、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
四、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五、保险公司
六、中央(人行)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监管管理机构。
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为保险方向)
九、国家公务员序列。。政府行政机构 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十、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
分析:
一、一九九八以来,银行及证券、保险行业管理机构加大了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进入行业管理部门做金融公务员,对于金融毕业生而言应是首选,因其一中国金融学是立足于宏观经济学,基于金融市场宏观调控,专业应用较易入手,其二是在行业管理部门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实践机构至少能给个中层以上的职位。局限是:要进入这几个行业主管部门难度较大,可能还需要背景依托,本科生想进较难,研究生也要有一定的关系。
二、进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是很好的选择。具备一定的银行业从业经验,专业背景,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资行的可能性会增大。。
三、政策性银行如开发行、农发行亦是较佳选择,但其工作性质类似公务员,金融业务并不突出,是靠政策吃饭的地方,若想在金融领域成一时气候最好不要,但目前工资水平待遇等都较商业银行为好。。
四、证券、信托、基金这三家均是靠风险管理吃饭,存在行业系统风险因素,但一旺俱旺,赚钱相对较易,短期回报较高(风险亦大),且按真正的企业管理机制运行,如果想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建树,在这一行业做是极佳选择,很多基金经理、投资银行经理人员都年薪过百M。。难点是学历要求在逐步提高,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要求更高。。
五、保险公司可以参照对商业银行的分析、社保以及财政审计部门等等是养老的地方,稳定有余,灵动不足。。
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类似于政策性银行,金融租赁担保这个行业发展迅速,可以考虑进入。
七、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亦可,先天上横跨证券产业两行,再要发展有立脚点。
八、高校、研究所是有志于做学术的同学的首选。
就写到这儿吧,上述分析或评价主要是根据我及我的同学、朋友在从业方面的一点经历体会和所见所闻,未必全面,判断亦未必准确,或有缺失,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若能对大家有所启示,也算有点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