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未来一个月有哪些大事件对股市有重大影响
1、1990年台湾股灾
1987年到1990年,台湾股指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执照开放等,都是热钱涌入的重要原因,当时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一时间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当时,岛内可以说完全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从12000点的下跌过程中,许多人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从12000点回到8000点以下,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点买进,6000点买进,5000点更是买进,日后是一路跌到了2485点。
2、中国式股灾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
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3、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4、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 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浑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5、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今酿成了全球性的深重危机。
1.危机愈演愈烈 全球联手应对
2008年10月8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外的街头交谈。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实行降息以防止金融危机升级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但此举未能缓解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忧虑情绪,当日纽约股市波动剧烈,收盘时三大股指连续第六天下跌。 西方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8日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率,努力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恢复市场信心。当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以及英国、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均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 随着危机向南美地区蔓延,8日墨西哥和巴西采取措施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墨西哥央行宣布,从该国外汇储备中拿出25亿美元进行拍卖,以阻止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持续下跌。当天,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一度跌至14比1,创历史最低纪录。在墨西哥央行宣布采取上述措施后,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回升至12比1。 墨西哥央行行长吉列尔莫·奥尔蒂斯说,墨西哥外汇市场6日出现自1995年该国银行业危机以来的最剧烈动荡。但他同时强调,墨西哥的银行机构仍比较稳固。 墨西哥央行还宣布,如果今后单一交易日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下跌幅度超过2%,墨西哥央行还将在该交易日再拍卖4亿美元。墨西哥外汇储备总额目前约为840亿美元。 此外,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还建议,出台一个总额达530亿比索(约合43亿美元)的紧急计划,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墨西哥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2008年10月8日,巴西央行为了遏制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快速贬值的势头,开始在现货市场上抛售美元。这是巴西央行最近5年来首次采取这种做法。7日,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下跌5.09%,跌至2.31比1,为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点。8日,在巴西央行的干预下,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略为上涨,为2.29比1。 巴西央行没有公布所拍卖美元的具体数额,但外界估计至少超过10亿美元。巴西央行行长梅雷莱斯日前曾表示,巴西拥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只要市场有需要,央行肯定将介入救市。 在欧洲方面,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2008年10月8日在巴黎呼吁,在市场剧烈动荡的背景下,投资者应“保持镇定”,过度悲观不可取。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8日召开紧急内阁会议,讨论金融危机对意大利经济的不利影响。他随后宣布,意大利政府准备购买陷入困境的银行的股份。意大利政府官员表示,受援助银行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充实资本,或者用来购买其他处于困境的银行。 俄罗斯莫斯科股市2008年10月8日开盘后不到一小时即大幅下挫,相关部门随即停止了股市交易。为避免股市暴跌,俄罗斯股市9日休市一天。过去几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莫斯科股市剧烈动荡,交易多次被暂停。 在亚洲方面,日本央行2008年10月9日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短期金(203,5.85,2.97%,吧)融市场投放2万亿日元资金。至此,日本央行在连续17个工作日内共向短期金融市场投放30.6万亿日元资金。 当天,在日本短期金融市场,外资银行间筹资难的状况还在持续,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在0.55%到0.6%之间浮动,略高于日本央行0.5%的政策利率水平。因此,日本央行认为有必要继续向短期金融市场投放资金,以缓解外资银行面临的困境和稳定市场。 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行长李成太9日宣布,将银行基准利率从原来的5.25%下调到5%,以稳定韩国金融市场,防止经济出现严重萎缩。这是韩国央行自2004年11月以来,首次下调银行基准利率。 李成太在当天举行的韩国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后说,未来影响韩国金融货币政策最大的因素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韩国央行将不断对其金融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他表示,韩国央行今后有可能继续降息。 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金融动荡影响到韩国经济,2008年9月末以来韩元汇率和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一路暴跌。8日,韩元对美元比价为1395比1,创下10年来新低,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也跌破1300点大关。9日首尔外汇市场开盘后,韩元对美元比价一度暴跌至1480比1,后在韩国政府入市干预后有所回升。 为遏制韩元汇率和股市连日暴跌的势头,韩国金融监督院8日下午曾表示,韩国政府正密切关注汇市和股市变化,并计划采取“非常措施”稳定外汇市场。 2008年10月8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股市主要股指开盘后一度大跌10.4%,随后相关部门宣布暂停股市交易。为避免股市进一步动荡,2008年10月9日印尼股市继续暂停交易。
2.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
虽然中国并非主要受冲击的国家,但它至少能从以下三个方面感受这次危机带来的影响: 首先,美国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使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动摇,在失去伸展性的同时,也面临更大风险。由于中国官方所持有的主要是美国国债,而在证券资产中,国债的风险性又是最低的,因此,中国外汇储备受到的影响会较有限。 与中国官方的投资方向不同,中国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大部分是美国公司债券或股票。以目前投资美国雷曼公司金额最多的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其持有的雷曼公司相关债券共计1.914亿美元(其中次级债券仅0.5亿美元),约占2008年6月30日建行总资产的0.019%。由此不难看出,雷曼等美国金融机构的倒塌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影响有限,更难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形成较大冲击。 第二,在所有的金融市场上,对公司的资本估值已经缩水,而这会产生连带效应。不仅公司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也将大幅增加。 不过,比起以上两点,消费需求的萎缩,将是中国在本次金融风暴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其经济衰退所导致的民众信心不足,及购买力的萎缩,会使中国的出口面临需求下降的局面。中国海关总署在9月22日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今年1到7月,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403.9亿美元,增长9.9%,增速下滑8.1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首次回落至个位数。尽管消费需求萎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显露,但它迟早会到来。因此,中国公司最好根据两年或更长的时间跨度,来调整对美国出口的预测。此外,由于美国市场的表现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全世界的消费开支都可能随之下降,并对中国公司产生额外的压力。 总的说来,有人预计金融风暴的影响将持续三至五年,由于与发达国家市场的联系较小,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及一些东南亚或非洲国家)所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冲击也将更小。尤其是中国,根据我对她这么多年的了解和研究,中国的金融政策是十分稳健、安全的,因此,此次由华尔街而始的金融风暴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将是有限的。当务之急,中国公司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投以更多的关注,以努力弥补因美国市场萎缩造成的损失。
6、创业板上市
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推出
8、2010年债务危机阴云笼罩欧洲
9、中国股市七次牛市熊市盘点
1 特点:波动极大
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上交所正式开业以后,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高位。
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
2 特点:上涨极快
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386点到1558点,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股指回到325点。
3 特点:出台利好救市
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达200%,最高达1052点。
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4 特点:牛市极短
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轮行情条件具备。
5 特点:绩优股带头
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在深发展等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从1996年4月1日算起,至12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种。两只领头羊深发展从6元到20.50元,四川长虹(5.21,0.07,1.36%,吧)从7元至27.45元。
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最知名的当属《人民日报》发表《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文章发表当天,配合涨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场暴跌。
6 特点:一度历史最高
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了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5·19”行情直接的爆发点是上海证券报记者李威的《网络股能否成为领头羊——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进军网络产业的思考》,一开市领头的是东方明珠(10.59,-0.27,-2.49%,吧)、广电股份、深桑达等网络股。
这一次,《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申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坚定信心。就是在这轮行情中亿安科技破了百元大关,但最终成为一桩丑闻。
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问题。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四年时间股指下跌超过50%。
7 特点:调整时间历史最长
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
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这一轮牛熊市目前波澜起伏,从998点到6124点的新高,让无数新股民做了一场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而梦醒时分,却在三千点的沼泽地里痛苦挣扎。这一次牛熊市我们经历了上半场,下半场的走势又将会如何呢?
2009牛市 今年是我国经济复苏阶段,人们对股市充满希望
㈡ 未来交易所怎么样
香港CEO交易所是越做越大了
㈢ 未来哥预测原帖
http://tieba..com/f?kz=797481906
快看吧 昨天这个贴被短暂删除了 很难说以后会不会再被删···
首先我们需要排除未来穿越的可能性。先假设x真的来自未来,那么x必定经历了一个与我们不同的"过去"世界,最直接的是x的世界的2012贴吧根本不会有发帖预测世界杯决赛的事件。而x穿越后在我们的世界制造了这一事件,那么就改变了过去和未来,并显得十分矛盾。因为在逻辑世界的你我根本就不会知晓这一事件,而现在你我都知道。这说明了x事件已经广泛的改变了未来的状态,并且造成了矛盾的结果。假设其成立,那么看到神帖的所有人都被改变,并分化成两个不同的世界属性。那么对此,x又该属于哪个世界呢?
很明显,x即属于我们的"改变"世界,又属于假设出来的逻辑世界。同时,他也不属于这两个世界。他的属性是真实的"虚假"。这是矛盾的结果和逻辑。所以,x根本就不是来自什么未来,这是最可笑的悖论。下面我来告诉你真相,怎么制造一个发贴预言事件
首先我们需要揣摩一点:就是x的目的。最直接的是x想证明其来自未来这一情况,并有主观造成轰动效应的意愿。也就是让最广泛的人知道,造成最广泛的影响。。现实的情况也达到了其目的。但请问为什么偏偏在网络贴吧发呢。为什么不在mop天涯呢。。网络当然乐见。
因为给他们带来了推广效应,带来了经济效应。
(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变会堂而皇之的发生.比如凤姐的炒作..)
我们现在需要再作一个假设-----如果是网络联合某个专业网络炒作团队携手制造这一事件呢!!!
在这里说一点,我是某个大学网站论坛站长,担任两年有余.所以我比较了解论坛贴吧的一些管理功能.比如可以毫无痕迹的更改一个帖子的内容,标题,我甚至还可以更改回帖的内容.
利用这个功能,我们将实现"完美的预言"
在假设的情况下,我的操作流程是:首先我在6月13日在网络较具煽动性如2012的贴吧预先发一个帖子.发帖ID也煽动点吧,就叫"X来自未来".
然后我发一个无意义的帖子,甚至是水贴.因为我知道一个月后我可以再更改这个帖子的内容和标题,所以6月13号发什么内容,我无所谓.
然后等到世界杯决赛入围队伍明朗后,又是我的出场时间了.我会立马对一个月前发的帖子,利用最高权限更改其内容和标题.
我的标题被更改为:来自不远的将来,愿意了解的请进
内容为:我来自不远的未来,我知道很多人只会把我的话当是个玩笑,我愿意先给大家一点事实的证据。
............
然后我随随便便找几个马甲把这个帖子顶出来就行了.
那么神级般的预言帖子就出炉了.
下面:
我用我的大学论坛一个帖子来重复这个过程,请看:
http://www.cwnu.org/viewthread.php?tid=62856
看来很多人要前一个假设吧.
那好,我直接问你们,X是怎么来到我们的世界的。为什么会有2个世界。
大部分的童鞋会说:因为宇宙存在平行世界,平行世界就是两个一样的世界,打破了某个漏洞而来到另一个世界
但你们要知道“过去”世界和“逻辑”世界依然不同了,既然现在的你我和X世界的你我都不一样了。
不一样的世界还能谓之平行世界?
现在炒作者已经达到了目的了,而他们的目的就是火.因为具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在里面.
而至于决赛时是不是2;1,是不是是施内德要进球.已经不重要了.胡编都可以.
因为我的目的达到了.
而我的目的不是来预言的!!
㈣ 未来事件表
您要我回答什么:
1;服务时间
2;间隔时间
3;服务员有做蔽时间
4;还是理发馆系统问题
㈤ 几个预言都神预测了2020年的病毒爆发,未来真能被预知吗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未来是可以被预知的,可是这种预知只是广义上的预知,言外之意就是我们只能够大概的把握事情发展的走向,想要知道具体的细节是不可能的,就比如说这次新冠状病毒的灾难,预言只是说2020年会发生病毒爆发,但是并没有详细的说病毒爆发的时间和地点,所以这种预言对于我们来说只能起到警示的作用,想要采取具体的措施来规避它是很难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说一下未来可以被预知的依据。三:从玄学的角度来看,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一个轮回,而我们正处在这个轮回之中,所以靠着这个轮回,我们就可以知道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按照玄学的理念,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的轮回和周转的,在这个周转的过程当中,我们会遇到相似的人和相似的事,就比如说玄学里面有这样一种说法,“一甲子,大事生,万物一轮回”,这句话的意思是每过12年将会有一件大事发生,并且这种大事有可能会让世间万物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而纵观以前的历史,有的事情确实符合这个说法,就比如说08年的大地震和今年的大疫情,中间正好隔了12年。
㈥ 台湾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历史
台湾证券交易所是主掌台湾股票市场的商业机构。1961年10月23日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被批准成立,1962年2月9日起正式对外营业。在成立初期,证交所的办公场所是向民间企业承租而来,当上市公司数目逐渐增加之后(尤其在1980年代后期尤其激增),交易场所开始不敷使用,使得台证所被迫在台北市区各地分散办公。这个问题在2005年迁入台北101后才获解决。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最高决策机构为股东大会,下设董事会,由13名董事组成,从中推举产生5名常务董事,一名董事长。
㈦ 连胜文的个人经历
连胜文曾就读于再兴中学,于辅仁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硕士及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职美国瑞士信贷。
1998年加盟摩根史坦利公司,2001年到美国通用电气(GE)集团任职,后任GE亚太科技创投公司(GE创投)执行董事。
2005年9月,连胜文开始从政,中国国民党党代表大会上,高票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常委,成为台湾的政治新秀。
2007年12月14日,中共促统组织澳赣台青年交流协会成立,连胜文当选名誉会长,是1949年以来的首例。
2008年8月21日,时任台北市长的郝龙斌正式宣布由连胜文担任悠游卡公司的官派董事,于董事会上推举为悠游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9年10月11日,连胜文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十八届第一任中央常务委员。
2010年5月,连胜文因健康因素请辞悠游卡董事长一职,他决定给40岁的自己一个生日礼物,就是“好好陪伴家人”
2010年11月26日,连胜文在为郝龙斌拉选票时,头部中弹,送院救治。伤势恢复返家后的连胜文发表声明指出,遭受枪击那一夜,他感觉到“生与死距离很小”。连胜文说,上天留下他,就是要他做好人,他会继续努力。
2011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连胜文自遭枪击复出后,首次亮相大陆,在第一视频董事局主席张力军、网站事业部CEO的陪同下,参观了第一视频网站。 2012年6月,传出国民党主席连战长子连胜文有意与江宜桦角逐2014年台北市长党内提名的消息,两人已展开地方拜会。对此,连胜文友人说,确实地方有不少劝进声,而且已致电邀约,但连胜文尚无参选规划。台北市党部党工不讳言表示,连胜文若出来,所向披靡。
2012年6月24日,证实台北市长选举在国民党党内初选阶段除了已经表态参选的台北市议员杨实秋外,有可能加入初选的还包括连胜文、江宜桦、丁守中、蒋孝严、林郁芳等。
2014年2月24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宣布参选台北市长,竞选主轴主打财经牌,诉求振兴台北市工商、创造就业,并提出台北平衡概念,复兴西区。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台中市长胡志强都给予支持和鼓励。
台湾“未来事件交易所”预测,连胜文以52%的出线几率遥遥领先,有马英九力挺的江宜桦以16%紧随其后,蒋孝严、丁守中分别以11%和9%的出线几率排三、四位,至于最早宣布参选的杨实秋实力最弱,出线看好度仅为2%。
中国国民党台北市党部2014年4月19日晚宣布,台北市长参选人中国国民党党内初选结果由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胜出。2014年4月23日提报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代表国民党参选年底的台北市长选举。
为摆脱权贵形象,连胜文在初选时承诺,一旦选上台北市长,未来薪水将全数捐作公益,且部分薪水也将用来作为市府员工创意奖金,鼓励市府员工创意发想。2014年11月,台北市长选战越来越激烈,9日,连营表示,连胜文初选提出的“不支薪”承诺至今未变,期许做一位公益市长。 2013年8月17日,中国国民党第19届中央委员选举揭晓,连胜文、吴志刚等成功当选。
2013年9月7日,国民党改选中常委,由中委选出32席票选中常委。 不过,连胜文放弃了此次中常委选举资格。
2014年4月19日,赢得台北市长党内初选,代表国民党参与台北市长选举。2014年11月29日傍晚连胜文面对支持者为落选道歉,他称,“很抱歉欠没有达到期望”,他希望蓝军不要气馁,继续为下一次选战奋斗。连胜文向台下支持者挥手致谢,并六度鞠躬道歉,台下也有支持者感动落泪。 连胜文2014年12月6日公开表示,他没有想到要做什么,未来将担任国民党的义工。但有人建议他参选国民党主席,也有人建议他去参选台南“立委”。
国民党籍台北市长候选人连胜文败选后,各界关注下一步。连胜文好友、国民党中常委李德维说,连胜文“百分之一千不可能”参选党主席。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办公室主任丁远超也说,虽有人建议连胜文到台南艰困选“立法委员”,但多数均认为应先沉淀、思考再说。
2014年12月7日,李德维表示,连胜文无意选党主席,释放这个讯息的人“只是想害连胜文”,让连胜文重新站上火线成为争议人物;连胜文不是百分之百不可能选党主席,是百分之一千不可能选。
丁远超表示,不论选党主席或“立委”都不适宜,连战也建议连胜文应先沉潜、检讨。丁远超说,连胜文想做国民党义工方向是好的,毕竟成功不必在我,连胜文一定会倾全力辅选党提名的参选人。
李德维说,连胜文不要说要选“立委”,他连是否要留在政坛都还未决定;连胜文选后指“后会有期”,是强调不会因败选怀忧丧志。连胜文还没有任何打算。
对于连胜文是否参选台南“立委”?民进党“立委”黄伟哲说,连胜文到地方磨练应予以尊重,但连胜文参选台北市长第一步已经挫败,又要去艰困选区开拓,显然是被发配蓝军边疆,看起来像政敌建议,“是在害他吧?”
但国民党“立委”黄昭顺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可行办法,毕竟2014年对连是残酷的一年,若认真经营台湾中南部,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国民党“立委”林国正说,2008年国民党就在喊台湾中南部是艰困选区,若连胜文愿意经营艰困选区也是不错选择。
㈧ 台湾末来交易所测国民党主席谁胜出
洪秀柱胜出的机率高一点,但不管谁赢,国民党选後多半会走向分裂。
㈨ 能够看未来大事件的炒股软件
同花顺炒股软件,有大盘信息雷,还有各种信息!还有未来的经济新闻
㈩ 未来事件交易所的影响
不可否认,“未来事件交易所”的数据也会因某些人操控价格而失去准确性。比如,某个候选人阵营会利用“期货部队”操作价格打压对手;另外,就目前该网站的“成交量”看来,民众偏好的“下单”标的偏向台湾北部选区,部分中、南部选区仍无成交纪录,显示熟悉并使用“未来事件交易所”民众,可能以台湾北部为多数。这些地区偏差也会对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过,总体而言,台湾目前流行的民调是以受访者的政治倾向为判断依据,而“未来事件交易所”的交易根据的不是个人主观政治偏好,而是参与者对未来情势的预估,绝大部分玩家是以赚点数为目的,因此更具一定的客观性。
同民调一样,随着,政治、经济形势与社会氛围的变化,“未来事件交易所”对同一事件的预测数据也会发生涨跌。显然,作为一种新的预测方式,“未来事件交易所”提供的预测数据正在对台湾的政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