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托交易 » 2007信托业新两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2007信托业新两规

发布时间: 2021-05-25 18:55:29

㈠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其前身为中海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6月18日按照信托业“新两规”规定成为较早完成换牌的信托公司之一,公司更名为中海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黄晓峰
成立时间:1988-07-02
注册资本:25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000000002538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蒙自路763号36楼

㈡ 中国信托业发展历史有哪些

中国的信托业始于20世纪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专业信托投资机构——中国通商信托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托总局。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托因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信托没有能得到发展。

1979年10月,国内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此后,从中央银行到各专业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纷纷办起各种形式的信托投资公司,到1988年达到最高峰时共有1000多家,总资产达到6000多亿,占到当时金融总资产的10%。

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几起几落有其客观原因:

诞生时缺乏基础,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础。“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信托的基本功能,因此信托生存的首要条件是有“财”可理。建国以来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是高积累、高投资、低工资、低收入的政策,民间基本上无可理之财。二是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基础。

信托“以信任为基础”,信任关系的确立和稳定是信托赖以生存的土壤。我国社会信用关系尚缺乏刚性,信用链条十分脆弱,契约意识较差;总体而言,信用基础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设滞后,不完备。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正式施行,我国的信托制度才初步确立。在此之前没有一部专门的信托法,也无其他明确信托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使信托机构的活动长期缺乏权威的基本准则,令信托业的发展陷入歧途。这些年来,信托公司主要从事银行存贷业务、证券业务和实业投资业务,没有集中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主业上来。

㈢ 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简介

200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重新登记申请,公司获准单独保留。2008年2月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换领新的金融许可证,同时更名为“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5.1亿元。
2011年12月5日,公司公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关于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变更组织形式及公司名称等有关事项的批复》(银监复[2011]502号)批准,以2011年6月30日为基准日,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更名为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5888亿元,总股本为7.5888亿股,原股东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淳大投资有限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投资服务中心、西安电视台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发起人在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由于上述变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起人签署了《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名称预核准后,公司于2011年11月28日在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领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现将变更后相应事项列示如下:
中文全称: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全称:Chang'an International Trust Co.,Ltd.
公司住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33号高新国际商务中心23、24层
法定代表人姓名:高成程
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758,880,000.00元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保持不变。
本次变更后,原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债权债务均由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享有及承担。
2007年信托新两规颁布实施以来,公司持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公司先后参与承销了中国兵器、中国网通、联想等企业债,并已取得副主承销商资格。截至2010年底,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801亿元。公司向全国性信托公司转型的步伐加快,经营网络延伸至东部、西南和西北等十余个城市,基本覆盖国内大部分经济金融较发达的地区;公司综合业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并在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公司自主管理和业务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业务转型和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主要从事资金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融资租赁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随着信托业新“两规”的颁布实施,公司业务涉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领域。
公司致力于成为卓越的专业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机构,成立20多年来已为省内外数百家企业和机构以及数万余名自然人投资者提供了专业的信托金融服务。公司信托业务横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产业市场,产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证券投资、房地产开发、产业投资、信贷资产转让、不良资产处置、教育投资、公益事业等诸多领域。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拥有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有一支在金融、投资、资本运作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突出能力的专业团队,可以为委托人和投资客户提供全面的信托金融和理财服务,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相匹配的信托产品。

㈣ 信托的行业整顿

第一次清理整顿:1982年,国务院针对各地基建规模过大,影响信贷收支平衡,决定清理信托业,开始严格限定信托公司的成立权限,并将计划外的信托业务统一纳入国家信贷计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进行综合平衡。
第二次清理整顿:1985年,国务院针对1984年全国信贷失控、货币发行量过多的情况,要求停止办理信托贷款和信托投资业务,已办理业务要加以清理收缩,次年又对信托业的资金来源加以限定。
第三次清理整顿:198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清理整顿信托投资公司的文件,同年10月,人民银行开始整顿信托投资公司。第二年,国务院针对各种信托投资公司发展过快(高峰时共有1000多家),管理较乱的情况,对信托投资公司进行了进一步的清理整顿。
第四次清理整顿:1993年,国务院为治理金融系统存在的秩序混乱问题,开始全面清理各级人民银行越权批设的信托投资公司;1995年,人民银行总行对全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重新审核登记,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与所办的信托投资公司脱钩。
第五次清理整顿:1999年,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人民银行总行决定对现有的239家信托投资公司进行全面的整顿撤并,按照“信托为本,分业管理,规模经营,严格监督”的原则,重新规范信托投资业务范围,把银行业和证券业从信托业中分离出去,同时制定出严格的信托投资公司设立条件。
第六次清理整顿:从2007年起,实施“信托新政”,压缩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突出信托主业,规定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除同业拆入以外的其它负债业务,固有财产原则上不得进行实业投资。

㈤ 长安信托的公司介绍

2011年12月5日,公司公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关于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变更组织形式及公司名称等有关事项的批复》(银监复[2011]502号)批准,以2011年6月30日为基准日,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更名为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5888亿元,总股本为7.5888亿股,原股东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淳大投资有限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投资服务中心、西安电视台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发起人在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由于上述变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起人签署了《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名称预核准后,公司于2011年11月28日在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领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现将变更后相应事项列示如下:
中文全称: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全称:Changan International Trust Co.,Ltd.
公司住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33号高新国际商务中心23、24层
法定代表人姓名:高成程
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2.5888亿元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保持不变。
本次变更后,原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债权债务均由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享有及承担。
2007年信托新两规颁布实施以来,公司持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公司先后参与承销了中国兵器、中国网通、联想等企业债,并已取得副主承销商资格。截至2010年底,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801亿元。公司向全国性信托公司转型的步伐加快,经营网络延伸至东部、西南和西北等十余个城市,基本覆盖国内大部分经济金融较发达的地区;公司综合业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并在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公司自主管理和业务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业务转型和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主要从事资金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融资租赁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随着信托业新“两规”的颁布实施,公司业务涉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领域。
公司致力于成为卓越的专业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机构,成立20多年来已为省内外数百家企业和机构以及数万余名自然人投资者提供了专业的信托金融服务。公司信托业务横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产业市场,产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证券投资、房地产开发、产业投资、信贷资产转让、不良资产处置、教育投资、公益事业等诸多领域。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拥有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有一支在金融、投资、资本运作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突出能力的专业团队,可以为委托人和投资客户提供全面的信托金融和理财服务,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相匹配的信托产品。

㈥ 信托业常提的"一法两规"是指

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两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

㈦ 我国信托业已经先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清理整顿

信托是建立在财产转移和财产处分基础上的法律制度,是以经济自由为前提的。因此,我国信托制度的再次导入是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的,这也决定了信托业的演进具有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我国信托业从1979年开始至今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混合经济和市场经济三个发展阶段。因此,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基本上也就可以理解为三大阶段,即:恢复与扩张阶段(1979—1992)、整顿阶段(1993—2001)和规范阶段(2002至今)。

目录
一、我国信托业的恢复与扩张阶段(1979—1992)
1.1、改革开放前的我国信托业简介
1.2、我国信托业的恢复与扩张阶段
二、我国信托业的整顿阶段(1993—2001)
三、我国信托业的规范阶段(2002 至今)

㈧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记

· 2012年6月20日,公司荣获第六届“诚信托”评选“2011年度“诚信托——卓越公司奖”。
· 2012年3月30日,公司荣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授予的“审计项目统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海油审字〔2012〕21号)。
· 2012年3月22日,吴孟飞董事长主持召开中海信托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在杭州召开。公司董事出席了会议,公司监事、高管及监管部门代表列席会议。
· 2012年2月2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政府组织开展的2011年度经济发展突出贡献100强企业评选中,中海信托荣膺“2011年度上海市黄浦区经济发展突出贡献100强企业第18位”荣誉称号,排名位居金融企业前三甲。此次评选是原黄浦区、卢湾区两区建制撤销后组织的首次评选。
· 2012年2月,公司纪委调研论文《关于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如何有效执行的思考》在上海市金融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组织的“2011年上海市金融系统反腐倡廉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调研成果奖”三等奖。
· 2011年12月26日,中国银监会核准吴孟飞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银监复[2011]604号)。
· 2011年12月12日,公司获得上海市工商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注册资本由12亿人民币增加到25亿人民币。
· 2011年8月26日,证券时报社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颁奖典礼”上,中海信托荣获“中国优秀信托公司”综合奖,睿智1号矿业投资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荣获“最佳资源类投资信托计划”单项奖。
· 2011年7月26日,公司获得上海市工商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储晓明变更为陈浩鸣。
· 2011年7月16日,经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聘任陈浩鸣先生为公司总裁,储晓明先生不再担任公司总裁。陈浩鸣先生的总裁任职资格已于7月8日由中国银监会核准(银监复[2011]237号文)。
·2011年第四季度,公司将于近期推出龙源电力信托贷款集合信托计划,据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该计划具有高收益、期限短和银行强力担保三个特点。
·2010年6月,在《上海证券报》主办的“第四届诚信托”评奖活动中,中海信托荣膺 “2009年卓越公司奖”。
·2010年1月,经上海市档案局最终评审认定,中海信托荣获“2009年度上海市机关档案工作市二级先进”称号。
·2009年12月,与工行、工银国际、鄱阳湖产业投资管理公司合作,推出首期4亿元鄱阳湖稳健基金信托项目,业内首创信托计划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设立有限合伙产业投资基金项目。
·2009年11月,与太平洋产业基金合作发起设立中海太平洋股权投资基金取得突破,成为银监会唯一批准的信托公司参与中外合资股权投资基金项目。
·2009年8月,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首破千亿大观,再创历史新高
·2009年6月,中海信托参与重庆钢铁银团贷款项目,作为银团参加行中唯一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国内首家参与外资行牵头的银团贷款的信托公司。 创历史
·2009年6月,中海信托在《上海证券报》举办“诚信托——2008年最佳信托公司评选”中,荣获“最佳投资回报奖”。
·2009年4月,中海信托进军广西市场首单信托项目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成功为广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提供了10亿元信托融资。
·2008年12月,中海信托在《金融时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08中国最佳金融机构排行榜”评选中,荣获“2008年度最佳信托公司”。
·2008年11月18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评定,中海信托获得“大宗交易系统合格投资者”资格证书。
·2008年8月13日,中海信托成功获批受托境外理财业务资格(QDII),成为第三家获得QDII业务资格的信托公司。
·2008年8月,中海信托携手渣打银行推出国内首单信托公司与外资银行合作的固定收益增强型理财产品(“渣打银行[聚通天下]信托投资理财——CPPI固定收益增强型” ),在业内率先打开了外资银行渠道。
·2008年7月,中海信托联合工商银行共同推出国内首款期酒概念信托产品“君顶酒庄红酒收益权信托计划”,在探索实物消费与投资理财创新结合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受到市场广泛的关注和高度认可。
·2008年6月,中海信托在《上海证券报》举办“诚信托——2007年最佳信托公司评选”中,荣获“最佳成长奖”。
·2007年12月26日,中海信托正式改制成立“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元,股东结构不变。
·2007年12月,中海信托以分立方式将实业资产剥离,成立“中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东结构不变,注册资本为2.5亿元,该公司成立日期为2007年12月20日。
·2007年6月,中海信托在《上海证券报》举办“诚信托——2006年最佳信托公司评选”中,荣获“最佳风险控制奖”。
·2007年5月,中海信托作为牵头行,与意大利圣保罗银行担任联合财务顾问,成功实施了国内最大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结构化融资。
·2007年,中海信托成为最先按照信托业“新两规”换牌的六家信托公司之一。
·2006年,中海信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达388亿,位居行业第一。
·2006年12月,中海信托作为信托公司唯一代表,在人民网主办的全国品牌调查评比活动中,荣膺“人民信赖品牌奖”。
·2006年8月,中海信托在《证券时报》举办的在“首届全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中,荣获“最知名信托品牌”、“最经典单一信托计划”两项大奖。
·2006年7月,中海信托被信托业协会评为最具创新发展潜力的信托公司。
·2006年6月,中海信托成功整合原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更名为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中海信托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携手,成为首家运用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实业领域的信托公司。
·2004年7月,中海信托注册资本增加至8亿元,中国海油与中国中信分别持有95%和5%的股权。
·2002年2月,中海信托成为国内首批获准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之一。
·1998年11月,中海信托注册资本金增至人民币5亿元。
·1997年10月,中海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由中信上海信托投资公司改制成立,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2.5亿元,中国海油与中国中信分别持有60%和40%的股权。

㈨ 信托 一法两规 是指什么

信托行业所谓的一法两规,系指《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简称“一法两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