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基金580001分红的相关文章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基金580001分红的相关文章

发布时间: 2021-04-15 20:47:42

Ⅰ 基金分红有什么意义吗

基金分红
1什么是基金分红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公司将基金收益的一部分派发给投资者的一种投资回报方式,这部分收益原来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基金分红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1.基金当期收益先弥补上期亏损后,方可进行当期收益分配;有的基金还在招募说明书中对基金收益的分派事先作了约定,如一年中最少、最多的分派次数,或当可分配收益达到一定标准就进行分红等。 2.基金收益分配后每份基金份额的净值不能低于面值; 3.如果基金当期出现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因此,投资者实际上拿到的也是自己账面上的资产,这也就是分红当天(除权日)基金单位净值下跌的原因。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分红还要根据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而定,如果基金经理认为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有长期增值的空间,也可以不分红。具体的分红条款可查阅基金合同或招募说明书。
2基金分红方式 .目前的开放式基金一般都会向投资者提供两种可供选择的分红方式∶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
现金分红方式∶就是基金公司将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派发给基金投资者的一种分红方式。基金公司把分红金额直接打进你的银行卡。
红利再投资方式∶就是基金投资者将分红所得现金红利再投资该基金,以获得基金份额的一种方式。如果您暂时不需要现金,而想直接再投资,您就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分红资金将转成相应的基金份额增加,免收再投资的费用。对于看好后市想追加投资的客户,或者平时没有时间关注投资而想将这笔资金做长期投资的客户,选择红利再投资就是明智之选。而对于想落袋为安的谨慎保守型投资人,选择现金红利则可以保证前一段时期的投资收益。
如果您想变更原来选择的分红方式,您也可以到您办理基金业务的基金管理公司或代销机构营业网点办理变更手续。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如果投资者没有指定分红方式,则默认分红方式为现金分红方式。
2.36
基金管理人进行红利分配时,需要定出某一天,这一天登记在册的持有人可以参加分红,这一天就是“权益登记日”。
“除息日”就是在预先确定的某日从基金资产中减去所分的红利总金额。在除息日,基金份额净值按照分红比例进行除权。
一般来说,权益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基金份额持有人享受基金当次分红权益。如果权益登记日、除息日是同一天,当天的净值中会份额净值中会扣除红利部分金额。
基金分红并不是凭空增加价值。分红前投资者申购基金的份额净值较高,但可以享受分红的权益,而分红后申购则基金份额净值较低。基金作为一种中长期的投资理财方式,只要您看好某只基金未来的增长趋势,您就可以考虑适时购入。分红前或分红后购入对收益没有任何影响。
只有健康的分红,才值得追随。所谓健康分红,是基金经理根据市场判断的理性选择:大盘涨时,不用太急着分红,可待手中牛股获得更多收益;大盘开始回调,则将手中兑现的收益分配掉,免得日后净值下跌吞噬掉投资者的浮盈。健康分红的状态很理想,但如基金公司能从投资者利益出发坚持这样做,没有理由不吸引长期追随者。
选择基金时,并非分红越多越好。如果某只基金投资一个行业一段时间后,觉得行业潜力已充分释放,需要调整资产配置,这时的分红才是正常的。在决定是否选择高分红基金时,还要了解自己投资基金的目的。有的投资者“养基”的目的就是喜欢这只“基”经常“下蛋”;有的则希望这只“基”长得越大越好。可以肯定的是,是否分红不应影响投资者究竟买不买某只基金。因为基金分红实际是把基金持有人自己的钱给分了,相当于从投资者左边的口袋拿到右口袋。如果想继续投资这只基金,还要多一道程序,把钱从右口袋拿回到左口袋,同时还得再交一次申购或赎回费。认为分红就是沾了便宜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Ⅱ 关于基金分红

就一楼的回答,我再补充一下:
是这样的,你当初在1.1485买入,50000*(1-0.015)=49250元(你实际的交易金额),再除以1.1485,为42882.02份份额,你亏掉了将近一半。现在分红,你是现金分红,所以按照毎十份分红多少(你没有说明)算出你可以获得多少红利,将直接打入你的银行账号。这个钱你可以取出或放里面。你取出还可以继续投资,不过要多交手续费。你取出的只是你的分红,不是你的所有基金,你的原份额还在,即你还有42882.02份在基金上,以后还会根据净值涨跌,你要拿这笔钱除非你办理基金赎回手续,交一定的赎回费(一般两三以上可免)
就是说你的基金还在,只不过是红利的钱以现金的方式打给你罢了。要取出所有的钱,就必须赎回。OK。

Ⅲ 关于基金分红

简而言之,只要你在3月9日拥有此基金,就可以参与分红。

Ⅳ 基金分红有什么实质上的好处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形式派发给投资人,这部分收益原来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按照《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以现金形式分配至少90%的基金净收益,并且每年至少一次。 分红并不是越多越好,投资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分红方式。基金分红并不是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是基金净值的增长,而分红只不过是基金净值增长的兑现而已。 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如果想实现收益,通过赎回一部分基金单位同样可以达到现金分红的效果;因此,基金分红与否以及分红次数的多寡并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产生明显的影响。至于封闭式基金,由于基金单位价格与基金净值常常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通过卖出基金单位来实现基金收益,有时候是不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分红就成为实现基金收益惟一可靠的方式。投资者在选择封闭式基金时,应更多地考虑分红的因素。 分红的最大好处就是给了你真金白银的回报,这部分分红只要你不再投入这个市场,你的投资成本就大大降低啦,像500008,99年发行,面值是1元,持有至今的现金分红是3.66元,目前你的投资成本早就收回,原有的基金成本就是零啦,如果你不断地将分红投入这个市场,所得到的复利也是不少的,所以,现金分红的好处就在这里,像华夏大盘精选,至今都不分红,投资者得到的是纸上富贵,有一天,大盘出现大的调整,利润就大大缩水啦!

Ⅳ 关于基金分红的钱

是的,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形式派发给投资人,这部分收益原来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按照《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以现金形式分配至少90%的基金净收益,并且每年至少一次。
分红并不是越多越好,投资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分红方式。基金分红并不是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是基金净值的增长,而分红只不过是基金净值增长的兑现而已。
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如果想实现收益,通过赎回一部分基金单位同样可以达到现金分红的效果;因此,基金分红与否以及分红次数的多寡并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产生明显的影响。

Ⅵ 519993基金分红历史记录

长信增利动态策略股票基金(基金代码519993,高风险,波动幅度较大,适合较激进的投资者)自成立以来共进行8次分红;
2006年12月11日进行分红,每份派现0.08元;2006年12月28日进行分红,每份派现0.02元;

2007年1月30日进行分红,每份派现0.06元;2007年4月11日进行分红,每份派现0.01元;

2007年5月25日进行分红,每份派现0.01元;2007年6月26日进行分红,每份派现1.0390元;

2007年8月27日进行分红,每份派现0.01元;2007年10月16日进行分红,每份派现0.01元;

Ⅶ 基金分红:我们如何面对

正是由于选择股票风格的不同,基金在分红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公司的中国收益基金、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华夏红利基金等都属于偏分红型的基金产品,在基金投资方面会着重选择分红稳定的投资品种。 相比分红型的基金,有的基金的风格更加主动,通过积极挑选成长性好的公司,借助其成长所带来的价值提升获取收益。因此,这类基金管理人不主张分红,相应分红能力也与分红型产品有所不同。 而这一分红风格是与它们更注重中长期回报率的投资风格相匹配的。也就是说,它一旦看好股票的成长性,就会选择长期持有,在股价达到一定比例的溢价时,减持一部分股票;而在价格下跌时,尽力捕捉新的投资机会,动态地管理基金组合。对于这类风格的基金,只要对未来仍然看好,管理人就会继续帮助投资人寻找投资机会以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并非现金分红。否则,如果对市场整体没有信心,那么,让投资者赎回份额并解散基金才是比分红更为正确的选择。 因此,决定分红能力的因素只是“实现收益”而非为投资者赚取的全部收益。是否分红并不能作为衡量基金绩效好坏的因素,只是基金不同的投资风格所致。 由于是否分红只是由不同的基金管理风格所决定,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该对不同的基金有所认识,选择自己适合的品种进行投资。而以是否分红的标准来衡量不同风格的基金则是投资的误区。 对希望落袋为安的投资者来说,分红型基金可能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而对于其他基金,如果只是一味地为了取悦于部分投资者的偏好而要求进行不适当的分红,只会让基金管理人更倾向于进行高抛低吸的波段运作,让原本以长期平均收益率为目标的长期机构投资者蜕变成以捕捉波段为目标的短线投机者,最终损害的是投资人的利益。 因此,不同的分红风格并不代表基金业绩的好坏和基金管理团队的投资管理能力。股神巴菲特从来不送股———他认为,送红股不增加任何股东价值,只是账面游戏而已;他也几乎不派发红利———他认为,如果公司有更好的投资方向,就不应该向股东分派现金红利。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基金业的历史和现状看,绝大部分的开放式基金是不分红的,这些基金由于业绩和投资收益的累积效应,其业绩往往优于分红的基金,而且时间越长,业绩之间的差距还会不断加大。 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是希望“落袋为安”,还是更倾向于选择“未来收益”?基金投资人应该对自己准备投资的基金的风格有所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获利方式,购买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