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奇霉素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六安市中医院呼吸内科张文东 :阿奇霉素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有: (1)胃肠道反应: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等。 (2)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症等。 (3)皮肤反应:皮疹、瘙痒。 (4)其他反应:如畏食、阴道炎、口腔炎、头晕或呼吸困难等。 2.本品也可引起下列反应: (1)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粘膜炎、口腔念株菌病、胃炎等。 (2)神经系统:头痛、嗜睡等。 (3)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等。 (4)其他反应:味觉异常等。 (5)实验室检查:血清氨基转移酶、肌酐、乳酸脱氢酶、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
㈡ 希舒美(阿奇霉素)为什么卖这么贵
因为是美国生产的,所以贵!
病人对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约为0.3%。
生产企业: 美国Ben Venue Laboratores,Inc.
㈢ 阿奇霉素哪个厂家的好
我建议你给小孩吃头孢拉定干混悬剂,效果好过阿奇霉素颗粒
㈣ 不同厂家生产的阿奇霉素
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抗生素从化学结构上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利福霉素类以及其它类。
头孢菌素类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其母核为7-氨基头孢烷酸(7-ACA),由头孢菌素C裂解获得。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化学结构相同之处是均有一个β_内酰胺环,不同的是另一个环不是噻唑环而为六元双氢噻嗪环。
头孢菌素已发展有四代,比较每代的特点下:
第一代头孢菌素:
药物有头孢噻吩(cefalothin)、头孢唑啉(cefazolin)、头孢氨苄(cefalexin)等;该类头孢菌素对G+菌包括耐药金葡菌的抗菌作用强于第二至第四代;
对G-菌作用弱,对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无效;
对青霉素酶较稳定,但对各种b_内酰胺酶稳定性远比二至四代差;
组织穿透力差,脑脊液浓度低;
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
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及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如呼吸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
药物有头孢呋辛(cefuroxime)、头孢孟多(cefamandole)、头孢克洛(cefaclor)、头孢丙烯(cefprozil)等;前二者为注射制剂,后两者为口服制剂。
对G+菌作用比第一代稍逊;
对G-菌作用比第一代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但头孢孟多对厌氧菌有效;对多种b_内酰胺酶比较稳定;
肾脏毒性降低。
主要用于敏感阳性和阴性菌,尤其是产酶耐药的阴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骨关节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妇产科感染及耐青霉素淋球菌感染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
药物有头孢噻肟(cefotaxime)、头孢曲松(ceftriaxone)、头孢他定(ceftazidime)、头孢哌酮(cefoperazone)等
对G+菌抗菌作用不及1~2代;
对G-菌抗菌作用明显超过1~2代,包括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强作用;
对多种b_内酰胺酶特别对G-杆菌产生的广谱β_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有一定量渗入脑脊液;
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主要用于重症耐药G-杆菌感染。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匹罗(cefpirome)、头孢吡肟(cefepime)、头孢利定(cefolidin)、头孢噻利(cefoselis)
具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较强的抗菌作用;
对G+菌的作用比第三代增强;
对β_内酰胺酶尤其是超广谱质粒、染色体介导的酶稳定;
有些药物如头孢地嗪还能增强机体防御功能,刺激吞噬细胞杀菌作用;
无肾脏毒性;
主要用于重症耐药G-杆菌感染,特别是威胁生命的严重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及免疫功能低下的重症;为提高疗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合用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广谱青霉素或氨基苷类抗生素;厌氧菌混合感染可合用甲硝唑。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均具有14 ~ 16元大环内酯环状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包括: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14元环:红霉素
16元环: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交沙霉素
14元环: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15元环:阿奇霉素
16元环:罗他霉素
(一)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
红霉素是于1952年从红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体内过程]
1. 吸收:红霉素为碱性不耐酸,口服用肠溶片在小肠崩解吸收,酯化物制剂有相当的耐酸能力亦易于吸收;
2. 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及体液中,尤以胆汁中分布浓度高,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 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肝功能不全者药物排泄速度减慢。
[抗菌作用]
1. 抗菌谱:
① 红霉素对金葡菌、表葡菌、链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② 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百日咳杆菌及布鲁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③ 对军团菌、弯曲杆菌亦有较强抗菌作用;
④ 本品对各种厌氧菌亦有相当的抗菌活性,但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如脆弱类杆菌、梭杆菌属除外;
⑤ 对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
2. 抗菌机理
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肽酰基转移酶,阻止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耐药性]
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可恢复;本类药物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仍敏感;
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
对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
耐药机制:
① 改变靶位结构:23S核糖体RNA腺嘌呤甲基化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
② 细菌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降低:药物渗入菌体内减少;
③ 主动流出增加:细菌通过主动流出系统将药物泵出菌体外;
④ 细菌产生灭活酶:如酯酶、磷酸化酶、糖苷酶等使红霉素失活。
[临床应用]
1. 主要用于轻、中度的耐药金葡菌感染以及替代青霉素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放线菌病及梅毒等的治疗或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2. 首选用于治疗军团菌病、弯曲杆菌所致感染、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致婴儿肺炎和结肠炎、白喉带菌者的。
[不良反应]
1. 刺激反应:本品刺激性大,口服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及腹泻等;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2. 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引起肝损害,出现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及时停药可恢复;
3. 伪膜性肠炎: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伪膜性肠炎。
其它第一代大环内酯类——16元环的大环内酯类
药物有: 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麦迪霉素(midecamycin)
吉他霉素(kitasamycin)、交沙霉素(josamycin)
特点(与红霉素比较):
1.体内过程与红霉素相似——胆汁分布浓度高;
2.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
3.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略低或相似;
4.不良反应较红霉素轻;
5.用于耐红霉素菌株和不能耐受红霉素的患者。
(二)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药物有: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罗他霉素(rokitamycin)
特点: (与红霉素比较)
1 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高,半衰期延长;
2 抗菌活性增强;
3 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
4 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和软组织感染;
5 不良反应较少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及克林霉素(Clindamycin)
又称洁霉素(jiemycin)及氯洁霉素(lujiemycin)
1. 林可霉素口服不吸收,克林霉素口服吸收率高,在骨骼组织分布浓度高,主要在肝脏代谢;
2. 两药抗菌谱相似——主要作用于G+菌,
? 对G+球菌如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以及G+杆菌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夹膜杆菌均有强大抗菌活性;
? 对各种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和其他类杆菌属、梭杆菌属以及大多数放线菌属具有良好抗菌活性;
? 肠球菌属、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及难辨梭菌对本品耐药;
3. 抗菌活性克林霉素比林可霉素强,对大多数敏感菌强4倍左右,对厌氧菌作用更强;
4. 抗菌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通过抑制转肽移位反应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本类药物不宜与大环内酯类合用;
5. 主要用于金葡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所致的感染以及各种厌氧菌感染;
6. 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长期口服可致菌群失调而发生伪膜性肠炎,可用万古霉素与甲硝唑治疗;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三、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1. 两药抗菌作用相似——对G+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2. 抗菌机制相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胞浆膜阶段)
3. 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和G+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尤其是其它药物治疗无效或过敏时;对可林霉素等所致的伪膜性肠炎有良效;
4. 毒性大——有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和血栓栓塞性静脉炎。
多粘菌素B(polymyxin B)
多粘菌素E(polymyxin E)
1. 两药抗菌作用相似——对G-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更佳,对G+菌、G-球菌无效;
2. 抗菌机制相同——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其带阳电荷的游离氨基能与革兰阴性杆菌胞浆膜磷脂中带阴电荷的磷酸根结合,使胞浆膜的表面张力降低,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生命活性物质如核苷酸、磷酸盐等成分外漏;
3. 毒性大——肾毒性多见,可引起神经毒性和肌毒性,也有肝毒性和变态反应;
4. 临床少用——主要用于其它药物治疗无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参考资料:《药理学》精品课程
㈤ 注射用阿奇霉素的用法用量
(参见【适应症】和【药代动力学】)本品治疗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时,推荐剂量为每日 500 mg,单次静脉内给药,至少2日。静脉给药后需继以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每日 500 mg(即 250 mg两片)给药1次,静脉及口服共计疗程7-10日。由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的时间应由医生根据临床疗效来判断。本品治疗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时,推荐剂量为每日 500 mg,一日一次,静脉内给药,1-2日后继以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每日 250 mg给药1次,静脉和口服总疗程7日。何时改为口服由医生根据临床疗效来判断。若怀疑合并厌氧菌感染者,需加用抗厌氧菌药物。肾功能不全:对于肾功能损害(GFR ≤80 mL/min)的患者,建议无需调整剂量。GFR 10~80 mL/min的患者中平均AUC0~120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似,而GFR [10 mL/min的患者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升高35%。重度肾损害的患者应慎用阿奇霉素 (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肝损害的患者中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尚未确定。对于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尚无剂量调整的建议(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肝功能不全)。无需根据年龄或性别调整剂量(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本品给药的浓度和速度:药液浓度为 1mg/ml 时,滴注时间应为 3 小时或浓度为 2mg/ml时滴注时间应为1小时。本品不能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根据国内临床试验结果,本品静脉滴注不宜过快,每500mg/500ml 滴注时间以 4 小时为宜。准备静脉给药的溶液的方法:溶解药品原液的准备:向 500 mg希舒美® (注射用阿奇霉素)瓶中加 4.8 ml 灭菌注射用水,振荡直至药物完全溶解。因希舒美® (注射用阿奇霉素)为真空包装,建议使用标准的 5 ml 注射器 (非自动的) 以确保准确抽取 4.8 ml 灭菌注射用水。使每毫升溶液中含 100 mg 阿奇霉素。该溶液在30℃(或 86°F)以下可保存24小时。胃肠道外给药在使用前须用肉眼观察是否有颗粒状物,如溶液中有明显的颗粒物,应将药物溶液丢弃。使用前按以下方法将药液进一步稀释稀释将 5 ml 的100 mg/ml 阿奇霉素溶液加入以下任何一种溶液中,溶液的量应适当,制备成1.0-2.0 mg/ml 的阿奇霉素溶液。生理盐水 (0.9% 氯化钠)1/2 生理盐水(0.45% 氯化钠)5% 葡萄糖溶液乳酸钠林格氏溶液5% 葡萄糖 + 1/2生理盐水(0.45% 氯化钠) 含 20mmol/l 的氯化钾5% 葡萄糖乳酸钠林格氏溶液5% 葡萄糖 + 1/3 生理盐水(0.3%氯化钠)5% 葡萄糖 + 1/2 生理盐水(0.45%氯化钠)Normosol®-M5%葡萄糖溶液Normosol®-R5%葡萄糖溶液如果使用Vial-Mate 药物溶解装置,请参考Vial-Mate®的组装和溶解说明。[u]最终输液浓度(mg/mL)[/u] [u]稀释液的量(mL)[/u]1.0 mg/mL 500 mL2.0 mg/mL 250 mL建议 500mg 本品按以上方法稀释后的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本品不能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其他静脉内输注物、添加剂、药物不能加入本品中,也不能同时在同一条静脉通路中滴注。
㈥ 阿奇霉素属于什么药呢是抗生素吗
1、是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
2、说明书
阿奇霉素分散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阿奇霉素分散片
商品名:君洁
英文名: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
汉语名称:Aq Imeisu Fensanpian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奇霉素,其化学名称为(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0-甲基A-L-核-已吡喃糖基)氧]-2-乙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已吡喃糖基]]-1-氧-6-氮杂环十五烷-15酮。
基结构式为:
分子式:C35H72N2O18
分子量:749.00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阿奇素为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不影响核酸的合成).
体外试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阿奇霉素对以下多种致病毒有抗菌作用:
革兰阳性需氧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世界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阿奇霉素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阳性菌有交叉耐药性。大多数粪链菌(肠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对本品耐药。
革兰阴性需氧微生物:流感嗜血杆菌、卡人莫拉菌、沙眼支原体。
体外试验和临床研究已证实,阿奇霉素可防鸟胞内分杆菌复合体(由鸟胞内分支杆菌和胞内分支杆菌组成)引起的疾病。
阿奇霉素对产β内酢胺的菌株无效。
研究表明阿奇霉素对以下微生物有体外抗菌作用,但是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包括链球菌属(C、F、G)草绿色链球菌,百日咳杆菌、杜克嗜血性军团菌、类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包柔螺体、肺炎衣原体、梅毒螺体、解脲脲原体等。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人淋巴细胞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体外淋巴瘤细胞试验的结果阿奇霉素未表现出致突变作用。
生殖毒性:
大鼠和小鼠的生殖毒性试验均表明,当阿奇霉素(经口给药),剂量达产生中等程度的母体毒性的剂量水平(即200mg/kg/日,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用药剂量500mg/kg/日的2~4倍)时,未发现致畸胎作用。
尚未发现对生育力和胎儿损害。目前尚无在妊娠妇女中进行充分的和严格的对照的临床试验。由于动物生殖究的结果并不总是能测人的情况,因此,只有在确实必要时,妇才能使用阿奇霉素。尚不知本品是否在人乳汁中分泌,由于许多药物经人乳汁分泌,困此哺乳期的妇女在使用时应注意。
致癌性:尚无有关阿奇霉素动物长期用药有致癌性研究资料。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37%。单剂口服0.5g后,达峰时间为2.5-2.6小时,血药峰浓度(Cmax)为0.4-0.45mg/L.本品在体内分布广泛,在各组织内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50倍,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高,前者能将阿奇霉素转运至炎症部位。本品单剂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T1/2)为35-48小时,给药量的50%以上以原形经胆道排出,给药后72小时内约4.5%以原形经尿排出。本品的血清蛋白结合率随血药浓度的增加而减低,当血液浓度为0.02μg/ml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5%;当血药浓度为2μg/ml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7%。食物不影响本品的生物利用度。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沙眼衣原体所致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需排除梅素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用法用量]
以阿奇霉素片治疗感染性疾病,其疗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本品可直接用水吞服,也可放入适量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后服用。
成人: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球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服用本品1.0g(四片)。
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为1.5g(六片),分三次服药,每日一次服用本品0.5g(二片)。或总剂量相同,仍为1.5片(六片),首日服用0.5g(二片),然后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口服本品0.25g(一片)。
[不良反应]
病人对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约0.3%。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占大多数,主要症状包括腹泻(稀便)、上腹部不适(疼痛或/痉挛)、恶心、呕吐,偶见腹胀。一般为轻至中度。偶见肝氨基转移酯可性升高,发生率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霉素类相似。
【禁忌】
对阿奇霉素或其他任何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钟)不需作剂量调整,但阿奇霉素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
(2)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怕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难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3)如同其他抗生素制剂一样,在本品疗程中,应对非敏感菌包括真菌所致的二重感染征象进行观察。
(4)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反应、Stevens-Jonson综合征及毒性表皮坏死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5)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应考虑假膜性肠炎发生,如果诊断确立,应采相应治疗措施,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蛋白质等。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生殖性研究表明阿奇霉素穿过胎盘,但对胎仔无损害迹象。尚无本品在母乳中的分泌资料。动物试验资料不能完全预示人类的应用情况。在人的妊娠,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迄今尚未证实,故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无适当选择余地时才使用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
抗酸剂:在探讨抗酸剂与阿奇霉素同时给药的药动学研究中,虽然阿奇霉素的峰浓度降低30%,但未见对总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对需同时服用阿奇霉素和抗酸剂的患者,不应同一时间服用这些药物。
卡马两平:对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同时应用卡马西平和阿奇霉素,对卡马古西平及其活性代谢物的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
西眯替丁:在单剂量时西眯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在服用阿奇霉素前二小时用药未见阿霉素的药代动力学有所改变。
环孢素:有关阿奇霉素和环孢素之间潜在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或临床研究尚缺少结论性资料,故二者同时使用必须慎重。如必须同时使用,应监测环孢素的血药浓度。以便相应调整剂量。
地高辛:曾有报告,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影响一些患者的地高肠内代谢。因此对同时服用阿奇霉素和地高辛的患者,应注意其地高辛血药浓度有升高的可能性。
麦角:由于理论上存在麦角中毒的可能性,故不主张阿奇霉素与麦角类衍生物同时使用。
茶碱:在健康志愿者中阿奇霉素与茶碱无相互作用。
特非那定: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阿奇霉素与特非那定之间无药物相互作用。虽两者相互作用的病例罕有报道,而且这种作用的可能性亦不能完全排除,可仍无特定证据表明这种相互作用发生过。
甲泼尼龙: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阿奇霉素对甲泼尼龙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在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阿奇霉素并不影响口服单剂量15mg的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在阿奇霉素上市后,有报道同时应用阿奇霉素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可使抗凝作用增强。虽然因果关系尚未确定,但是对同时使用的患者,应注意经常监测血配原时间。
齐多夫定:单剂量1000mg和多剂量1200mg或600mg的阿奇霉素并不影响齐多夫定或其葡萄醛酸代谢的血浆药代动力学或尿排泄。然而口服阿奇霉素可以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磷酸代齐多夫定的浓度,后者是临床活性代谢产物。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但对患者来说可能是益的。
去羟肌苷:与服用安慰剂相比较,6例受试者每日同时服用1200mg的阿奇霉素和去羟肌苷并未影响去羟肌苷的药代动力学。
利福布丁:本品与利福布丁合用对两者的血清浓度均无影响。
阿奇霉素与利福布丁合用时,会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虽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使用利福布丁有关,但是否与阿奇霉素合用有关尚无定论。
【药物过量】药物过量的不良反应与推荐剂量的相同。一旦发生超量使用,可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如可进行洗胃或用一般支持疗法。
【规格】0.25g(25万单位)
【贮藏】避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包装】
【有效期】暂定二年。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国药准字H20020729
企业名称: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路239号(中药区)
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路235号(西药区)
电话号码:0539-8336336(销售部)8336337(质管部)
传真号码:0539-8336029(销售部)8336338(质管部)
网址: www.LUNAN.com.cn
㈦ 看过阿奇霉素注射夜说明书的朋友请留步!我淋病,给开了阿奇霉素注射液,网上说阿奇霉素副作用太大了
这位老兄,你还真是胆大,高危性行为是多么危险啊!之前我得肺炎用过阿奇霉素,所以阿奇霉素注射夜说明书我看过。上面写了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稀便等)、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等)、局部注射炎症、疼痛等都比较常见,而我就出现了腹泻,所以我十分同意阿奇霉素副作用太大了的观点。我特意查了查资料,现在淋病都是选盐酸大观霉素(卓青)治疗啊,疗程短,效果好,费用还不高。你也可以查查医学专业文献,或者再跟你的医生咨询一下。
㈧ 希舒美阿奇霉素是进口的,为什么生产企业是大连的
希舒美分国产和进口。
阿奇霉素为第二代大环内酯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及生殖道感染。 可治疗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及成人的呼吸道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并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指南推荐作为上述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推荐(如美国,日本,中国,美国及中国)。
研发历程:
1、最先由克罗地亚Pliva公司研制合成,1988年由Sour Pliva公司率先在前南斯拉夫上市。
2、原研发公司将全球的生产和市场开发权转让给美国辉瑞。
3、1990年英国上市,商品名为“Zithromax”。
4、1991年美国上市,商品名为“Zithromax”。
5、1996年中国口服剂型上市,商品名为“希舒美”。
6、2005年希舒美专利期满。
7、2005年中国注射剂型上市。
(8)生产阿奇霉素注的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希舒美阿奇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可用于男女性传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阿奇霉素亦可用于由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及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需排除梅毒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㈨ 阿奇霉素注射液配完药几个小时失效
病情分析:你好,阿奇霉素注射液最多可以用7天,由于阿奇霉素的半衰期为最长48小时,就是说用药2天后药物长减少的一半,如果连续输液的话例如5天,药物的浓度就会一直往上长,每天长一半,这样5天后药物的浓度就可以大到损害肝脏的地部,科学了方法应是输入两天阿奇后改成口服此药,因为口服吸收慢些,所以浓度上升的也慢些,连吃不超过7天,则一般不会损害肝脏,如若想继续用此药则必须停药两天以上才可再服用. 意见建议:建议一般用抗生素3天看疗效.如不对症换药.7天基本可以停药,时间长了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