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交易 » 期货是从哪一年诞生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期货是从哪一年诞生的

发布时间: 2021-06-12 04:11:06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 商品期货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商品期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和能源期货等。

1. 农产品期货。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被推出后,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的期货品种出现。除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外,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纽约、堪萨斯等地出现,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黄油、鸡蛋以及后来的生猪、活牛、猪腩等畜禽产品,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期货也陆续上市。

2. 金属期货。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诞生于英国。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当时的名称是伦敦金属交易公司,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1899年,伦敦金属交易所将每天上下午进行两轮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铜、锡交易中。1920年,铅、锌两种金属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原本是一个铜出口国,但工业革命却成为其转折点。由于从国外大量进口铜作为生产资料,所以需要通过期货交易转移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伦敦金属交易所自创建以来,一直生意兴隆,至今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依然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种有铜、锡、铅、锌、铝、镍、白银等。 美国的金属期货的出现晚于英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以来,美国经济从以农业为主转向建立现代工业生产体系,期货合约的种类逐渐从传统的农产品扩大到金属、贵金属、制成品、加工品等。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于1933年,由经营皮革、生丝、橡胶和金属的交易所合并而成,交易品种有黄金、白银、铜、铝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黄金期货合约,在70-80年代的国际期货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

3. 能源期货。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货的产生。目前,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能源产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种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气、丙烷等。
(二) 金融期货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渐取消,汇率、利率频繁剧烈波动,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期货市场。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镑、加拿大元、西德马克、法国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内的外汇期货合约。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出利率期货合约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是迄今为止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量较大的金融期货合约之一。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开发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使股票价格指数也成为期货交易的对象。至此,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均上市交易,并形成一定规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欧洲和亚洲的期货市场,金融期货交易占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也成为交易的主要产品。 金融期货的出现,使期货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期货市场的发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所都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诞生的。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期货期权

20世纪70年代推出金融期货后不久,国际期货市场有发生了新的变化。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为其他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引发了期货交易的又一场革命。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现的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都具有规避风险,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货交易主要是为现货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权交易不仅对现货商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而且对期货商的期货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规避风险的作用。相当于给高风险的期货交易买了一份保险。因此,期权交易独具的或与期货交易结合运用的种种灵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方式。

应当指出的事,在国际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各个品种、各个市场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以说,目前国际期货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商品期货保持稳定,金融期货后来居上,期货期权方兴未艾。期货期权交易的对象既非物质商品,又非价值商品,而是一种权利,是一种“权钱交易”。期权交易最初源于股票交易,后来移植到期货交易中,发展更为迅猛。现在,不仅在期货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开展期权交易,而且在美国芝加哥等地还有专门的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⑵ 期货是怎样产生的

期货最早产生于美国,期货交易的产生,是在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19世纪中期,芝加哥发展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农产品在芝加哥进行买卖,人们沿袭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对面讨价还价进行交易。由于这样的交易方式,使得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在收获季节农场主都运粮到芝加哥,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使农场主常常连运费都收不回来。而到了第二年春天谷物匮乏,加工商和消费者难以买到谷物,价格飞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物生产地的经销商应运而生。当地经销商设立了商行,修建起仓库,收购农场主的谷物,等到谷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后再出售运出。当地经销商通过现货远期合约交易的方式收购农场主的谷物,先储存起来,然后分批上市。当地经销商在贸易实践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他需要向银行贷款以便从农场主手中购买谷物储存,在储存过程中要承担着巨大的谷物过冬的价格风险。价格波动有可能使当地经销商无利可图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未买先卖”,以远期合约的方式与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联系,以转移价格风险和获得贷款,这样,现货远期合约交易便成为一种普遍的交易方式。 同时,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同样也面临着当地经销商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肯按比他们估计的交割时的远期价格还要低的价格支付给当地经销商,以避免交割期的价格下跌的风险。

⑶ 什么是期货它是何时产生的

最早的期货交易出现在十八世纪
下面引用一段文字说明期货的定义:

一、期货是什么

期货就是一种合约,一种将来必须履行的合约,而不是具体的货物。合约的内容是统一的、标准化的,惟有合约的价格,会因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大小不同的波动。

这个合约对应的“货物”称为标的物,通俗地讲,期货要炒的那个“货物”就是标的物,它是以合约符号来体现的。例如:CU0602,是一个期货合约符号,表示2006年2月交割的合约,标的物是电解铜。

二、期货交易就是赚取差价

期货交易实际上就是对这种“合约符号”的买卖,是广大期货参与者,看中发期货合约价格将来可能会产生巨大差价,依据各自的分析,进而搏取利润的交易行为。从大部分交易目的来看,也就是投机赚取“差价”。

说明一点,现在成交的期货合约价格,是大家希望这个合约将来的价格变动(一般几天或几个月),所以它不一定等于今天的现货价。

三、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以小博大”

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进行大宗交易。

例如:以50万元的资金,基本上可做1000万元左右的交易。也就是说,交易者用50万元的资金作为保证(即保证金)价值1000万元的商品价格变化,所产生的盈亏都由交易者的50万元资金承担,差不多把资金放大了20倍。这就是所谓的“杠杆效应”,也可称为“保证金交易”。这种机制使期货具有了“以小博大”的特点。

四、期货交易可理解为“买空卖空”

期货交易买卖的是“合约符号”,并不是在买卖实际的货物,所以,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期货时,就不用考虑是否需要或者拥有期货相应的货物,而只考虑怎样买卖才能赚取差价,其买与卖的结果只体现在自已的“帐户”上,代价就是万分之几的手续费和占用5%左右的保证金,这一点可简单地用通常所说的“买空卖空”来理解。

五、买、卖都可以

正由于可理解为“买空卖空”,使期货交易可进双向交易。即根据自已对将来行情涨跌分析,可先买进开仓,也可先卖出开仓,等价差出后,再进行反向的卖出平仓或买进平仓,以抵消掉自已开仓的合约。这样自已的“帐单”上就只留下开仓和平仓之间的价差,同时,开仓占用的保证金自动退回,从而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交易。

当然,期货这种合约也可实际交割。一个开仓的买入合约,一直不平仓,到期限后(一般几个月),交易者就必须付足相应货物的货款,得到相应的货物。如果是卖出合约,就应交出相应货物,从而得到全额货款。作为投机者就应在合约到期前平掉合约。

六、期货交易实例

假设一客户认为,大豆价格将要下跌,于是以3000元/吨卖出一手期货合约(每手大豆是10吨,保证金比例约9%),而后,价格果然跌到2900元/吨,该客户买进一手平仓了结,完成一次交易。

毛利润为:(3000—2900)×10=1000(元)

以上交易全部体现在帐单上,资金大约投入:

3000×10×9%=2700元,还应扣除交易费用大约十多元。

七、期货合约内容介绍

期货交易的合约内容是经国家证监会批准,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内容中除价格处,其他因素都是固定的。期货合约中,与交易有关的一些主要内容如下:

合约单位:每次买卖的最小单位是一手。目前国内的商品期货金属类每手数量是5吨,农产品期货类每手是10吨。

1,合约价值:每手合约的实际价值。以铜为倒:每手是5吨,再乘以现在期货价格就是合约价值。另外,合约价值乘以保证金比倒(一般百分之几),就是买或卖一手期货要占用的资金。

2,最小变动价位:、期货行情中反映价格是每吨多少钱,目前国内期货最小变动价位是:金属类是10元/吨,每手是5吨,一个点位变动价值就是50元。农产品类是1元/吨,每手是10吨,一个点位变动是10元。

3,每日限价:为限制价格剧烈波动。国内期规定了`一定的当天涨跌幅度,为涨跌停板3%。

4,合约月份:金属类为1、2、3、4、5、6、7、8、9、10、11、12月合约。农产品类为1、3、5、7、9、11月合约。

5,最后交易日:投资者具体买卖的期货合约是有期限的,一般为一年左右,到期限的那一天就是最后交易日。这时必须平仓,否则就交割。

虽然期货有这种时间限制,实际上并不影响交易。因为期货价格波动频繁,使开仓很快就能产生较大价差,从而有机会平仓。少量客户愿做长线的,可以在到期时平掉并同时在远期合约上建立相应仓,也能达到做长线的目的。

八、期货交易的风险源

风险和利润总是同时存在的,期货交易中,这一点体现得特别充分。由于这种机交易本身的特点,它的风险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1, 货交易最根本的风险,来源于“杠杆较应”

“杠杆较应”是期货交易的原始机制,即保证金制度。它是期货交易的最大根源。

假设一个交易者一笔50万的资金用于股票或者现货生意,交易者的风险只是价值50万元的股票或者货物所带来的。如果50万元的资金全部用于期交易,交易者承担的风险就是价值1000万左右的期货或货物所带来的,这就使风险放大了20倍左右,当然相应利润也放大20倍。应该说,这既是期货交易的根本风险源,也是期货交易的魅力所在。

我们常常会听到“期货会使你一夜暴富”或者“期货能使你一夜破产”。这些说法的理论根据就是源于上面的原因。

2,货交易的风险来源于价格方向的不确定性

期货合约所针对的“货物”,都是选择价格变化大而且频繁的“货物”。

期货价格的变化本质就是不确定性,也就是任何方法都不可能绝对肯定涨跌。这

点与股票和传统生意相似。虽然行情的涨跌动力来源于这种“货物”的供求关系

但是由于影响因素太多、太复杂,任何人不可能完全掌握全部信息,而且期货的价格还有它自身的规律,这就使价格变化方向难以绝对的肯定,意味着交易者每笔买卖都有正确或错误的可能。

价格方向不确定性风险,虽然永远存在,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去规避。我们所见的期货赢家,都是规避这种风险的高手。

期货市场中,交易者的“劳动”就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相对确定性,在无规律中寻找规律。

3,期货交易的风险来源于“自已”

期货市场动辄利益巨大,最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交易者人性的方方面面。

人都有弱点,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人的弱点在期货交易中会被放大,几十倍!这将是损害资金安全的一大危害,是交易者必须面对的又一大风险源。

贪婪、恐惧、急躁等普通的人性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注意,可以说,从事期货交易也是对自身修养的加强。

这里必须指出一点,对人性的弱点应该是希望“引起大家注意”,而不是强行去克服弱点,否则,将事与愿违。这里“引起大家注意”的含义是:要明白自已的短处,扬长避短,自已的缺点表现强烈时一定要加以回避。

希望大家对期货交易风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期货交易就是回避与利用风险的辩证关系,同时也希望大家能看到攀登期货这座“金山”的乐趣。期货能够“使无数英雄竞折腰”,同时,期货也不计你如何卑微,只要拥抱机会就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九、期货市场的结构

1、期货市场的结构

期货市场是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严格市场。

我国期货市场由国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

期货交易只能在期货交易所进行,投资者只能通过期货经纪公司参与、完成期货交易。期货公司就是交易所和投资者之间的桥梁通道。

2、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投资者

期货交易所一般意义上理解,它是制定期货交易规则的地方,是每笔交易成交的场所。投资者的资金和每笔交易都存放、记录在此。

期货公司核心工作是执行、维护交易规则,接受、送达交易信息,完成对每个投资者的交易结算。期货公司从自身经营考虑,还可以用一切合理方式,进行市场营销活动。

投资者是所有合法自然人或法人。投资者是具体的期货合约买卖人,从交易性质来看,主要是投机和套期保值,其中以投机为目的的占绝大多数。这也是期货发展方向。

十、国内期货市场介绍

1、 上海交易所,以贵金黄色属为主。主要品种有:铜、铝、天然橡胶、燃油。

2、 大连交易所,以农产品为主。主要品种有:大豆、豆粕、玉米、豆油。

3、 郑州交易所,以农产品为主。主要品种有:硬冬麦、强筋麦、棉花。

4、 期货经纪公司,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的主要部分,目前国内有百多家,经过多年打拼和市场考验,大多数公司都形成了一套完善周道的服务体系,值得广大投资者信任。

5、 投资者,这里我们不必计较“投相”或“投资”的准确定义,总之投资者就是期货市场中合约是最终买卖者。投资者构成了整个市场的基础。目前国内这一群体数有千万之众,整个市场资金量一般在百亿数量级,再通过期货的“杠杆效应”所产生的交易量十分惊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期货在国内已形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

B、怎样参与期货交易

参与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

一、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

二、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和心理准备。

期货市场有一定风险,在期望得到高回报前,应考虑清楚自已是否具有风险承受能。

力。参与期货的资金应该是自已“亏得起”的钱,切忌借钱做期货。至于参与期货交易的资金量,一般十多万元就可开户交易

三、选择合法、正规的期货公司。首先,合法的期货公司应执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工商营业执照》和中国证监会颁发的《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其次公司运作规范,实力雄厚,资信良好也是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选好居间人(各种基金)

所谓“居间人”,就是帮助投资者收集相关信息,提供买卖建议的人。他们以盈利提成等方式作为报酬。

投资者与居间人的关系约定,投资者应选择居间人道德水平,专业能力和操盘风格。反过来,也应该让居间人了解你的风险偏好度和承受能力,使居间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在期货市场中,84%以上成交量是由居间人完成的。一些优秀的专业居间人,为投资者创造了巨大的利润,为期货发展作出了长促的贡献。

五、参与期货交易的基本程序

1、 开户

仔细阅读并理解《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对期货交易的风险做到心里有数。签署《期货经纪合同》以及《期货市场投资者开户登记表》,确立客户与期货公司的经纪关系。期货经纪公司即向各交易所申请客户交易编码(类似于股票交易中股东代码)和统一分配客户资金帐号。

《期货经纪合同》中最重要的两点是,明确了交易指定人(居间人),约定出金时的印鉴和出金方式。

2、 入金、出金

客户向期货公司保证金封闭运行帐户缴纳期货交易保证金方法:到期货公司或其营业部现场办理;从银行汇兑到期货公司指定帐户(须备注资金汇入的客户姓名及客户资金帐号);通过银期转帐或期证转帐系统自助办理。

客户出金时,须提供《期货经纪合同》中约定的印鉴和身份证才能办理,并以合同中约定的方式出金给客户。远程客户可用约定方式将出金汇兑到指定帐户。

3、 交易方式

国内期货交易委托方式有:书面委托下单(书面委托居间人)、电话委托。

期货交易竞价方式为计算机揖合成交的竞价方式,这与股票是一样的,并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在出现涨跌停板的情况时,则要遵循平仓优先的原则。

4、 每天交易结束后,期货公司对客户期货帐户进行无负债结算,即根据当日交易结果对交易保证金、盈亏、手继费、出入金、交割货款和其它相关款项进行主计算、划拨。

5、 帐单确认

客户对当日交易帐户中记载事项有异议的(远程客户可通过电话或网上查询),应当在下一交易日开市前向期货经纪公司提出书面异议;客户对交易帐户记载无异议的,视为对交易结算的自动确认。

6、 销户

客户不需要保留其资金帐户时,在对其资金帐户所有交易和资金进出确认无误,且资金帐户中无资金和持仓,填写《销户申请表》,即可办理销户。远程客户可以用约定方式异地办理。

⑷ 期货中国哪一年才诞生

1990年10月12日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中国期货市场诞生。

⑸ 期货是怎么产生的

在传统的交易中,我们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叫做现货交易。期货则是现在签订交易合约,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易。

举个例子,三郎是个在江户时代卖饭团的店家,但是近来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三郎担心战争发生时会造成米价飙涨,最后会导致他不够钱买米来做饭团。所以三郎决定在下一季的白米收成前,先用现在价格,和米商把未来的这批米买下来!因此三郎付了订金给米商,并签订了一张『买下未来白米』的契约,而这就是期货的前身。
期货和现货最大的区别在于

•保证金

•保证金即日结算

•到期后通常不用实物交割

只要记住这三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期货了。

保证金:三郎想预定三个月后的米,于是他和米商商定,将三个月后用1000/吨的价格买下一吨米,并且签订了一张合约,三郎和米商都没有交订金(保证金)。

三个月过去了,米价跌到了950/吨。三郎一想,自己要是不履行合约,而在别人那里买米,可以便宜个50,于是,他决定违约,在别人那里买米。结果是三郎赚了50,而米商亏了50。因为三郎在签订合约的时候没有交保证金,所以米商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为了确保违约的事情不发生,三郎和米商决定在签订合约的时候各拿出总金额一定比例的金钱作为保证金,交给村长大人作公证,无论哪一方违约,保证金都归另一方所有。

于是,三郎和米商愉快地签了合约,并各拿出了总金额10%也就是100的保证金,这下总该没有问题了吧?

三个月过去了,米价跌到了500/吨。三郎琢磨着,自己违约的话,会损失100保证金,但是可以便宜500买到米,总的来说还是赚了400,于是三郎又选择了违约。因为三郎在签订合约时所交的保证金(100)不足以弥补米商的亏损(500),所以米商得自己承担损失。

也就是说,单单靠保证金制度不能杜绝违约的现象出现。

为了更好的让双方履行合约,村长想出了第二个办法,也就是保证金即日结算制度。

现在从头来过,三郎和米商签了合约,三郎和米商各交了100的保证金。

谁想到第一天一过去,米价就跌到了900/吨。村长一想,现在三郎的损失已经和保证金一样了,要是明天米价再跌,三郎肯定要违约。于是村长从三郎的保证金那扣了100,把这100交给了米商,并且,将合约的内容更新为,三个月之后三郎付给米商900购买1吨的米。

三郎算了算,发现村长的做法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利益:
米商也算了一下,发现村长的做法也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但是,三郎却发现,自己的保证金已经为0,为了继续履行合约,就得在明天之前补上合约金额10%的保证金,也就是900 x 10%=90。

当三郎交了保证金之后,如果明天米价继续跌,村长又会重复上面的做法,确保双方无法通过违约来规避损失。

在两个月之后,三郎的饭团店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了,这个时候一吨米的价格仍为1050/吨。三郎心想:自己已经不再需要这一吨米了,没有履行合约的理由,但是如果选择违约,则会损失保证金100,这可如何是好?

正好,三郎的邻居吉永开了一家饭店。吉永想预定一个月后的米,村长便撮合吉永和三郎签订了一份合约,规定一个月后吉永向三郎支付1050买下1吨米。

三郎通过签订一张卖出米的期货合约,抵消了买入米的期货合约,不用进行实物交割,还净赚了50。

三郎发现自己只需要用10%的金额,就可以做上一笔买卖,这种杠杆操作令收益波动变得很大。三郎开始学着在低价买入米的期货,在高价卖出米的期货,变成了一个投机者,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总结:

三郎买了米的期货→建仓

三郎持有米的期货直到合约到期→持仓

合约到期的时候,三郎交钱换米→交割

在合约到期前,三郎把这张合约(米)卖给其他人→平仓

⑹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商品期货——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
1、农产品期货: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被推出。
1. 谷物期货——小麦、玉米、大豆
2. 经济作物——棉花、咖啡、可可
3. 畜禽产品——黄油、鸡蛋、生猪、活牛、猪腩
4. 林产品 ——木材、天然橡胶
2、金属期货: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当时的名称是伦敦金属交易公司,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
1.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国际定价权)、锡、铅、锌、铝、镍、白银
2.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1974年推出,国际定价权)、白银、铜、铝
3、能源期货:原油、汽油、取暖油、丙烷
1.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
2.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
(二)金融期货
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1、外汇期货(第一种金融期货)
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外汇期货合约。
2、利率期货
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率期货合约。
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市,是迄今为止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量较大的金融期货合约之一。
3、股指期货
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开发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
(三)期货期权
1. 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市。
2.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都具有规避风险、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货交易主要是为现货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权交易对现货商、期货商均有规避风险的作用。
3. 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方式。
4. 目前国际期货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商品期货保持稳定,金融期货后来居上,期货期权(权钱交易)方兴未艾(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
5.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二、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市场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自由化、一体化(电子化的结果)的发展趋势,利率、汇率、股价频繁波动,金融期货应运而生,使国际期货市场呈现一个快速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1. 期货中心日益集中——国际中心:芝加哥、纽约、伦敦、东京;区域中心:欧洲大陆、新家坡、香港、韩国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体现在交易品种增加,交投活跃,成交量大,辐射面广,影响力强等方面。
1. 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2. 全球交易量增长速度非常快;
3. 交易量呈现加速增长现象;
4. 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的迅猛增长主要来自于美国以外的交易所。
5. 金融期货的发展势不可挡
2006年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中,金融期货、期权的比例高达91%,商品期货、期权的比例仅为9%。
1. 期权交易后来居上
2000年,全球期权(现货期权和期货期权)交易总量第一次超过了期货交易的总量。
在期货交易中,无论时买进还是卖出期货,其面临的高风险与高收益是对称的,即买卖者可能大赢也可能大亏。然而,在期权交易中,两者得到了分离。
1. 联网合并发展迅猛(原因:1经济全球化2竞争日益激烈3场外交易发展迅速)
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期货交易所。
1. 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公开喊价和电子化交易
2.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3. 改制上市成为潮流——其形成根源是竞争。
2000年底,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成为美国第一家公司制交易所。
其他改制的著名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纳斯达克。

⑺ 期货交易起源于哪

欧洲

⑻ 中国期货是从几几年开始盛行的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引入期货交易机制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广东万通期货公司成立 93年2月28日大商所成立 98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并 99年12月开业 2006年9月8日中金所成立 2018年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运营 以上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⑼ 期货形成的历史

一般认为,期货交易萌芽于欧洲。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欧洲就出现了中央交易场所和大宗易货交易,形成了按照既定时间和场所开展的交易活动。在此基础上,签订远期合同的雏形产生。在农产品收获以前,商人往往先向农民预购农产品,等收获以后,农民再交付产品,这就是国外原始的远期交易。中国的远期交易同样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商人的鼻祖陶朱公范蠡就开展了远期交易。
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现代城市的兴起,远期交易逐步发展成为集中的市场交易。英国的商品交换发育较早,国际贸易也比较发达。公元 1215年,英国的大宪章正式规定允许外国商人到英国参加季节性的交易会,商人可以随时把货物运进或运出英国,从此开启了英国的国际贸易之门。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了商人提前购买在途货物的做法。具体过程是:交易双方先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列明货物的品种、数量、价格等,预交一笔订金,待货物运到时再交收全部货款和货物,这时交易才告完成。随着这种交易方式的进一步发展,买卖双方为了转移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牟取更大的收益,往往在货物运到之前将合同转售,这就使交易进一步复杂化。后来,来自荷兰、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的商人还组成了一个公会,对会员买卖的合同提供公证和担保。
期货交易萌芽于远期现货交易。从历史发展来看,交易方式的长期演进,尤其是远期现货交易的集中化和组织化,为期货交易的产生和期货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